张 艺,孙维连,王 磊
(河北农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张 艺,孙维连,王 磊
(河北农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
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学院以“1258”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进行了有能力同时完成理论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践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实践。总结出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经验:增加多媒体教学课程,拓宽教师专业知识面;增强实验教学环节,夯实教师专业基础知识;指导校内实习实践,提高教师专业操作技能;深入企业实践教学,提升教师实践创新能力;积极领队各类竞赛,培养提高教师创新能力;改进教学评价体系,提高实验实践环节比重。
应用型人才;双师型教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课堂教学、实践教育的承担者,是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的负责人,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随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逐步建立,传统师资队伍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改革、优化现有师资队伍势在必行[1]。双师型教师是指有能力同时完成理论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践操作的教师[2,3],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于理论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双方面要求,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高度契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4]。本文以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为例,在分析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总结出以该培养模式为指导组织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方案,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为提高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实践能力的满意度,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学院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开始开展校企合作,实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结出了“1258”型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首次提出了围绕提高学生质量这1条主线,利用学校和企业2种育人环境,优化5个模块理论教学模块内容,合理安排8项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切实落实机械类应用人才的培养,获得了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具体来讲,“1258”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根据企业发展和需求,围绕提高学生质量这条主线,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应用”的原则,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优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自由选修课和公选课等5个模块理论教学内容,使部分专业基础课的课时提升约10%~20%;合理安排认知实习、金工实习、课程设计、课程实验、顶岗实习、集中实验、大学生创新大赛、毕业实习和设计等8项实践环节,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达到了1:1。
为了提高学校师资队伍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能力,学校要求教师和实习学生一起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锻炼。教师全程带领学生参加企业的实习、生产和技术研发,教师通过参与企业技能训练、技术改造、技术更新等实践活动,可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指导学生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力。借助机械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实施,学校教师指导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从2008年至今,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学院成功培养双师型教师36人,其中2人获得省级教学名师称号。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而应用型人才培养又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发展动力和方向,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基于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该院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一)围绕提高学生质量这一条主线,明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目标
应用型人才培养离不开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学生质量的实质是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目的是解决传统师资队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创新能力教学等的统一,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标准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为依据,且高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同步进行。一方面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对学生的要求,提出对教师在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标准,鼓励和督促教师自觉进行“双师”型学习。另一方面,学院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案,明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目标,建立完整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与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育人环境,搭建双师型教师建设平台
目前,大多青年教师都是高学历的应届毕业生,从高校毕业即到另一高校就业,缺乏企业内的实际工作经验,专业实践技能较低,需要对其进行实践技能培养。完善、科学的师资培养需要相应的人、财、物、时间、场地等的投入,但由于经费投入的局限性,教师专业训练场地较稀缺,很难实现上述资源的有效配置,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硬件条件较匮乏[5]。建立产学合作基地,校企双向参与,产学紧密联合,一方面可借助企业设备、技术、场地优势解决学校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为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教师深入企业,可了解到真实的就业环境,促使教师深入地认识社会对学生的真正要求,帮助教师填补自身理论及实践经验的不足,调整其理论及实验、实践授课方向,增强其对社会需求的适用性,使教师成长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三)优化五个模块理论教学内容,拓宽双师型教师知识广度
为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将部分专业基础课课时平均提升10%~20%,要求教师规范教学文件,准备完整讲义、教案等。学校组织督导组教师多次听教师讲授专业课,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督导听课结束后,综合个人教学经验和学生课堂反应,将听课意见及时反馈给授课教师,督促其改善教学过程。学校鼓励专业授课教师在讲授时使用多媒体教学,并组织优秀教师演示优秀教学课件的制作过程,同时组织多媒体课件大赛,督促鼓励教师制作质量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拓宽专业知识讲授范围,从而做到对学生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在此期间,学院共完成“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两门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并有2名教师获得校多媒体课件大赛奖项。
(四)教师全程指导八项实践环节,切实提高双师型教师实践创新能力
根据教学相长的原理,教师通过实践教学,在提高学生能力的同时,自身实践能力也可不断得到提高。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锻炼教师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提高教师实践水平,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生产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学院要求专业教师全程指导学生八项实践教学,与学生一起深入企业一线进行锻炼。教师带领学生参加企业的实习、生产和技术研发,使教师可以了解到实际生产现场的技术、工艺等,也可以在和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中解决一些书本知识无法解答的实践性问题,切实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同时,学校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鼓励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工程创新实践,共同培养创新能力,同时学校为指导教师报销一定研发经费,解决其后顾之忧。
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学院依据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依托校企合作、教学相长的有利契机,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分析该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践,可总结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若干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增加多媒体教学课程,拓宽教师专业知识面
多媒体教学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产物,它利用影音丰富的视频片段、形象生动的图片动画,产生图文并茂的讲授效果,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生动再现。学院鼓励教师增加多媒体教学课程,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合理配置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与板书教学的比例,制作具有动画效果及影音片段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中添加学生分组讨论、学生自主讲授环节,提高课堂趣味性,变机械灌输式教育为引导式教育,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授课效率高等特点,使用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敦促教师自主扩宽专业知识面,促进双师型教师培养。
(二)增强实验教学环节,夯实教师专业基础知识
实验教学是同一课程中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关键教学环节,是重要知识点的实际应用,是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基础。应用型人才和双师型教师的动手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必须通过实验教学环节得以实现。当前的实验教学环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部分实验设备老旧,实验内容落后,远滞后于实际生产技术的发展,常年重复经典验证性实验;(2)部分实验课由于课时和设备限制,仍以讲授为主,学生实际动手时间仍然较短,动手能力提升有限;(3)缺少创新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环节,学生与教师的创新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得不到提高。针对以上问题,学院加强实验室建设,更新实验设备,提高实验教学课时,开设创新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同时委任理论课教师担任实验指导教师,使其在编制和指导学生实验过程中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为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了基础。
(三)指导校内实习实践,提高教师专业操作技能
指导校内实习实践是提高教师专业操作技能的重要方法。以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学院为例,该院要求教师指导机械类学生在第二学期进行校内金工实习。校内金工实习是一门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是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实践环节,对机械类同学来说,校内金工实习可以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涵盖机械制造的一般过程和基础知识、机械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和了解所有的基本设备和工具,同时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6]。学院组织专业教师设计金工实习流程,熟悉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工序,示范指导学生金工实习操作,结合工程实践引导学生独立获得知识。例如,在切削实习中,引导学生观察进给量、切屑类型、刀具种类、刀具磨损等,帮助学生建立理论知识与感性认识之间的联系。教师通过设计和指导金工实习过程,可以深入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升华自身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
(四)深入企业实践教学,提升教师实践创新能力
由于校内设备及经费限制,实验教学与校内实习等环节与企业实际应用在技术上仍存在一定差距。深入企业实践教学可以合理利用企业资源,解决高校由于扩招出现的资金、设备和场地紧张的突出问题;对企业而言,为企业培养生产、研发和管理方面的应用型后备人才,降低了新员工的培训成本。学院组织和鼓励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用人单位进行实践教学,包括开展认识实习、进行集中实验、开展顶岗实习、进行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帮助老师、学生熟悉操作企业生产设备、了解实际生产工艺流程,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实践能力。同时学院鼓励教师与企业开展科研合作,参与企业项目设计与研发,帮助企业解决汽车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提高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积极领队各类竞赛,培养提高教师创新能力
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是国家中长期计划与发展纲要的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科技竞赛是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7]。教师在领队学生参加竞赛活动的同时,可以弥补自身知识受书本、时间、空间及自身思维方式等的约束所造成的不足,和学生一起开发、锻炼创造性思维。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学院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保证课外活动开展的稳定性和持久性。2009年以来,联合企业组织多届机器人大赛、河北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创新大赛、河北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多种竞赛活动,教师积极组织指导学生参赛,共获得了26种奖项,指导教师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六)改进教学评价体系,提高实验实践环节比重
双师型教师的评价标准应与双师型教师的内涵所匹配,不仅重视教师理论教学水平的测评,更应侧重其指导实验实践能力的衡量,增加指导实践能力衡量在教师评价标准中的比重。教师的教学评价除去教务部门的考核外,还应加入学生对教师课堂授课及指导实验实践的考评,考评内容包括授课态度、授课内容、授课方法、实践技能、实验课程设置等,从学生角度实际考核教师教学水平,督促其提高授课水平与指导实验实践技能水平。另外,教学考核是对学生对知识、实践能力掌握的测试,也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检验方式。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学院改变以卷面成绩单一测评的形式,提高实验、实践环节在学生总评成绩中的比重,以学生的综合成绩分布为标准,侧面评价教师授课及指导实践能力。
双师型教师是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可有效缓解传统教师队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除培养高校在职教师外,还可拓宽用人渠道,聘用企业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做兼职或专职教师,满足高校对于双师型教师的需求。
[ 1 ] 李建昌,汤新年,时君伟.校企联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师资结构优化途径[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14(2):41-43.
[ 2 ] 阮建凑,陈颖.应用型本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2):31-32.
[ 3 ] 唐林伟,董桂玲,周明星.“双师型”教师专业标准解构与重构[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10(26):45-47.
[ 4 ] 孔文静.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108-109.
[ 5 ] 赵正然.双师型教师及其培养策略的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6.
[ 6 ] 王会强,孙维连,马跃进,等.加强金工实习培养创新能力[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14(5):153-155.
[ 7 ] 刘敏.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1),72-74.
(编辑:王 佳)
2014-09-18
张 艺(1987-),女,河北保定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机械工程材料、顶岗实习的教学与实践。
G451
A
1008-6927(2015)01-0046-04
DOI号:10.13320/j.cnki.jauhe.2015.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