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林信达(北京)科技信息有限责任公司 鹿清波
浅析税务筹划在企业会计处理中的应用
中林信达(北京)科技信息有限责任公司 鹿清波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在市场竞争大潮中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对于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财务会计核算的水平与质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想要增强自身竞争力,取得突破发展和长足进步,就要重视税务筹划在企业会计处理中的应用。税务筹划作为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工作中的重要一部分,是指企业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减轻自身的税务支出,从而来提升企业经营与发展利润。本文以税务筹划的含义和特点、税务筹划为什么需要应用到企业会计处理中,以及税务筹划在企业会计处理中应遵循的原则为基础,分析探索出税务筹划在企业会计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税务筹划 企业 会计
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产生了税务筹划,企业只有通过正确的税务筹划,才能提高纳税人的意识,提升企业竞争力,优化产业结构。税收作为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被主要用在公共事业的支出上。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依法纳税,而且是必须依照税法规定来纳税。税务筹划作为企业的纳税技巧和税负控制技术,同时也是企业理财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实践中具有技巧性、灵活性。企业想要降低整体成本、获得最大化收益,就必须在降低产品成本的基础上,有效发挥税务筹划在企业会计管理中的作用。
1.1 税务筹划的含义
税务筹划,就是指在纳税这种行为发生前,纳税人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税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并且基于现行税收的法律法规,通过对纳税主体(法人或自然人)的投资、筹资、理财等经营活动的企业行为中涉及纳税的事项做出提前的规划和安排,以达到递延税收或少缴减轻税收的纳税目标等一系列谋略活动。同时税务筹划也是作为纳税人的一项基本权利,在不违反税法或法律允许的前提下,他们所取得的收益应该属于合法收益。
1.2 企业中税务筹划的特点
1.2.1 合法性
税务筹划的合法性是它在税收法律规范许可的条件内进行活动。不违反税法和遵守税法是它的合法性的两层意思。税务筹划的前提就是要合法,当企业内存在多种可选择的缴税方案时,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就可以根据自己对税法的熟悉度、对实际操作技术的掌握程度,来做出最优化的纳税选择方案,以此来降低税负。
1.2.2 筹划性
税务筹划的筹划性是企业财务会计人员在纳税行为还没有发生之前,对企业内部的经济事项所进行的统筹规划、精心设计和安排,实现减轻企业税负的目的。
1.2.3 目的性
税务筹划的目的性是指它有比较直接的目的,即减轻税收负担,降低税负。这里包括滞延纳税时间和低税负。滞延纳税时间并非不按法定期限纳税,而是通过一定的资金运作手段,达到提前收款,却延缓支付的目的。低税负就是比较低的税收成本。
1.2.4 风险性
税务筹划的风险性是指企业为了取得税收收益,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般却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这与税务筹划的成本和风险有关。税务筹划成本,指采用税收筹划方案增加的成本,包括显性和隐含成本,如聘请专业人士所支出的费用,放弃另一种税收筹划方案所造成的机会成本。另外,对税收政策的操作不当或理解不准确,无意中采取了致使企业的税负未减少反而增加的方案,或触犯法律受到税务机关处罚,使税收筹划结果背离预期效果等。
1.2.5 专业性
税务筹划的专业性不仅是企业的税务筹划要由财务会计专业的人员去进行,而是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化大生产、经济规模越来越大、国际贸易业务日益频繁、各国税制越来越复杂的状况下,仅靠企业自身的力量进行税务筹划就显得力不从心。因此,税务咨询、税务代理等第三产业应运而生,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2.1 企业税务筹划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现代企业经营目标就是实现每个股东利益价值的最大化。为了这一目标,企业不仅要受到外部市场经济环境迅速变化因素的影响,还要受到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方面的制约。当然内部环境难以改变外部环境,但是企业的财务会计活动却能够主动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必须要依据税收相关的法律法规,合理安排企业内部的投资行为、筹资行为、经营和利润分配行为,从而来避免相应的政策,达到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的目的。另外还要尽可能地利用税收优惠的政策,为自身争取更大的税收利益,实现收益最大化的目标。
2.2 市场竞争压力需要企业采取税务筹划
面对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要想屹立不倒,就必须要缩减支出、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市场上激烈的竞争要求企业自身必须超过社会的平均利润水平。企业为了提高利润最为直接的方式就是降低自己产品的成本以及费用,通过提高一件产品的边际贡献率提高自身盈利水平。然而在自动化大规模的生产方式下,管理费用、制造成本的可压缩空间已经变得极为狭小,怎样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就逐渐成为了一个企业增强自身盈利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税务筹划也就因此被应用在企业的财务会计处理中。
3.1 不违反法律的原则
企业的税务筹划在会计处理中,应该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税收法律法规,实施税收筹划能够使企业的税收有效地减少。通过把企业的收支平衡控制好,还要积极抓住最新的税收政策加以利用,根据企业不同的实际情况,利用不同的税收方案来进行税务筹划,确保税务筹划的合法性。禁止企业在税务筹划的过程中,出现乱摊费用成本、乱调企业利润的情况,合理合法科学地选择纳税方案,使得企业在财务决策中,能实现最低税负。
3.2 经济实效的原则
税务筹划应用在企业会计处理中,应遵循经济实效的原则。企业生存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它为了减少因税务筹划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可以在企业实施税务筹划的过程中,预计出前期企业投入成本与最终企业收获,然后对其效益进行科学合理的对比,选择使用合法的,并且经济有效的会计处理方法,使其实施的税务筹划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
3.3 整体全局原则
在企业会计处理中实施税务筹划,应遵循全局观念。用全局整体的理念,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纳税方案,使企业能够做出最理想、最正确的决策。企业应根据国家在税收方面制定的法律法规考虑税务筹划,从企业发展的整体出发,分析企业在现阶段的经营环境下,考虑到企业的经营目的,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发展的、合适的税务筹划方法,把企业税负过重的问题解决掉,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4.1 投资核算方法的恰当选择
经过长期发展,目前企业常用的投资筹划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企业要依据自身发展的不同情况,选择恰当的投资核算方法来推动企业向前发展。当企业的投资所占比重低于25%以及它的被投资企业在先盈利后亏损的情况时,都可以实行成本法;当企业的投资所占比重保留在25%~50%之间,并低于25%或者是高于50%情况时,一般可以实行权益法。一般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基本上没有什么办法能够逃避企业应缴的所得税税款。然而投资企业所能够控制或者说它所拥有所有股权,对所投资企业的经营决策很难产生大的影响,因此就要选择合适的成本法进行处理,有效延迟缴纳应当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或者减少企业应该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款。
4.2 结算方式的合理选择
企业可以根据我国制定的税法相关规定,确定收入时间,选择企业在销售产品时,使用合适的结算方式,制定出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税务筹划,确保企业每年的税收收益。我国的税收法规定,企业对税收收入进行确认的过程中,要结合所接收到的具体货款数目确定,如果在对货物进行销售的过程中,利用所委托的银行对其进行相关的操作,在完成相关办理手续时,发送货物的时间按照企业货物收入时间来计算。不同的销售方式就会有不同的计算方法来确定,从而比较有效地保证了税收的合理性,有利于企业获得最大收益。
4.3 选择有效的存货计价方法
存货计价的方法有多种,如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移动平均法、计划成本法、个别计价法、毛利率法或零售价法等。不同的计价方法对销售成本、货物的期末库存成本影响不同,从而也会影响到当期应税所得额大小。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可以有效通过改变销售成本,影响应税所得额。在不同企业或者企业处在不同盈亏状态下,应选择不同的计价方法,企业的发展应该遵守会计法则,同时还要根据企业发展目的及现实情况,选择合理的适合的存货计价,确保企业盈利。比如,在市场价降低时,企业可选择先进先出的存货计价方法,就能降低企业的成本,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
4.4 费用列支要合理
企业需要在税务筹划思想的指导下,在遵守税法相关规定的情况下,选择合适合理的费用列支,减轻企业的应缴税收额度并减少会带给企业的经济损失,延缓企业的纳税时间,企业还可以通过选择合理的费用列支,采取计提的方式使会计有效入账,降低可能发生的企业损失。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要确保及时准确地将企业已经发生的存货盘亏等费用入账,企业要以最大限度缩小成本费用,减少税收。
4.5 选择适当的摊销和折旧方法
在企业缴纳所得税时,对递延的资产摊销,对固定的资产折旧以及无形资产摊销,都是纳税前就需要扣除的部分项目。如果收入比较固定,并且摊销的金额及折旧的金额比较多,在整体中所占比例非常大时,企业需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款就比较少。另外在企业的销售收入中,只要提高摊销额和折旧额,就可以降低企业应缴纳的数额。如果一些企业的总资产未明确说明资产是摊销的日期或者折旧的年限,就能够用使用时间比较短的年限,实现计算提取折旧固
定资产的目的。
4.6 资产计价在会计处理的方法
企业要依据我国税法的明确规定,对企业各项设施,如中央空调、煤气管等资产进行明确的区分,明确规定企业的某些设施是否为单项固定资产,保证对企业资产进行合理的计价,并且准确详细地记录,因为企业资产的计价会与财产税的计税基数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在企业会计处理中,对企业的资产选择合适的计价,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的房产税支出,实现企业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4.7 筹划好企业的盈亏抵补
企业要筹划好盈亏抵补,保证企业在合理的时间内,用企业在第二年的年度盈余抵消企业在上年度的盈亏抵补,减少企业的应缴纳税额度,提高企业经济利益。但是,要想筹划好企业的盈亏抵补,就应该选择在企业某个年度的营业额的确出现毁损的时候,使用这种方法,在下个年度用企业的盈利来弥补企业的亏损问题。
综上所述,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税法要求与会计准则在将来的一段时间中都会持续影响着企业的实收利润。因此需要对税务筹划在企业会计处理中的应用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保证一个企业对自身的财务水平有着清晰的定位,推动企业向着更长远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晶.税务筹划在企业会计处理中的应用[J].时代金融,2013(12).
[2] 张勇.浅析税务筹划在企业会计处理中的应用[J].新经济,2014(09).
[3] 徐美华.税务筹划在企业会计处理中的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8).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7(c)-0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