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张卓群 王 静 肖 强 宋福杰
我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组建专利池的可行性研究①
——基于专利池形成因素理论的分析
青岛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张卓群 王静 肖强 宋福杰
摘要:专利池作为产业层面的知识产权战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专利池与技术标准结合已成为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导范式。组建我国自有专利池有助于尽快打破国外知识产权壁垒。本文基于专利池形成因素的相关理论成果,通过数据和事实分析了我国海洋高科技产业市场结构和标准化情况,论证了我国海洋高科技产业组建专利池的可行性。
关键词:专利池 海洋产业 高新技术 市场结构 标准化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经济成为了全球经济的热点。我国政府已把发展海洋经济上升至国家战略,视为实现强国之梦的必由之路。国家近年来紧锣密鼓地对海洋产业进行部署布局,在2012年《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划分了北部、东部、南部海洋经济圈,一些沿海大省如广东、浙江、山东等先后建立了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海洋经济将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
海洋经济的先导是海洋高新技术产业,这是指技术含量高、资金密度大、经济效益好且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现代化海洋产业,既包括传统海洋产业的高新技术化,也包括全新海洋技术的产业化。具体而言,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包括:高科技海水养殖产业、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洋油气产业、海洋新能源产业、海洋地质勘察产业、海洋矿产开采产业、海水综合利用产业、现代造船业及海洋信息服务业等[1]。发展海洋高新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十二五”规划发布之后,国家又于2014年在广州、青岛、天津等8个沿海城市实施了国家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试点,推动了海洋产业向高端、集聚式发展,国内涌现出投资数百亿的海洋产业园区,如青岛的“蓝色硅谷”等。整合了区域内外一些重要的海洋产、学、研机构,力图以科技创新带动海洋产业升级,增加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打造产业集群并做大做强,在国内乃至国际竞争中抢得先机。
但沿海省(市)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仍然面临不少的困难。虽然我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近十几年来发展迅速,且门类已较全,但产业总体发展水平还不高,表现在产值小、高精尖技术拥有量少、人才储备不足,装备比较落后,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创新能力不强,以及在投入机制、人才、资源共享机制、国际化程度等方面,都与世界发达国家有不小差距。为推动发展本区域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各地政府都在研究、探索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2]。
政府部门的任务在于建立、完善政策支撑体系,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最终构建起有效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体系[3],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是自主知识产权。我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的困难,根本原因在于创新能力弱,这突出表现在自主知识产权少,产业核心技术、技术集成能力以及技术基础缺乏。与欧美、日韩等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在一些领域特别是深海资源探测和环境监测方面差距较大,如主要的海洋仪器长期以来依赖进口,越是重要、高档的进口越多,少数能自己制造的都是以模仿为主的低端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在设计、配套等核心技术上几乎是空白的;关键原器件与材料国产化率低,产品缺乏稳定性[4]。
以我国海洋高新技术目前的发展状况,要想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亟需采用合作与联盟的形式。就知识产权而言,一些政府管理部门也认识到应该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抱团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打破国外知识产权壁垒。
专利是知识产权的主体,是最有可能实现共享的知识产权类型,国外已有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即“专利池”。作为产业层面的专利联合,“专利池”在发达国家发动的标准和专利战中扮演了主角[5],我国一些行业(如DVD等)遭到了严重冲击、蒙受了巨大损失,因此引起了国内知识产权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关于其形成机制、组建与运营方式、相关法律问题成为研究热点。虽然相对于我国比较落后的知识产权水平,专利池仍是一个“高大上”的概念,但随着对其逐步了解,我们已经有了更新的认识。为抗衡国际专利池,我国电子、通信等行业也开始了组建本土专利池的实践(如AVS,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专利池),这带动了其他一些同样需要突破国外知识产权壁垒的新兴高科技行业和产业园区探索组建专利池。国家也越来越重视专利池,各级政府、知识产权主管部门积极开展有关宣传并制定了一些相关鼓励政策和支持措施。在这种背景下,有海洋产业政策研究者提出问题:我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能否组建专利池?
2.1 专利池的概念
专利池也叫专利联盟、专利集管等,是依据协议由多个专利权人组成的专利集合,彼此交叉许可,无偿使用“池”中的所有专利;“池”外人通过支付费用使用这些专利,不需要对各个专利寻求单独许可。对外许可由专利池统一实施,采用一站打包和统一费用标准[6]。可见,专利池是一个专利共享平台,同时又是一个许可交易平台。
现代科技的发展导致了技术的复杂性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往往围绕一个产品就聚集了众多专利。专利之间互相依存、牵制,一项专利技术要实施必须获得其他关联专利的授权才行,这种障碍普遍存在,形成了“专利丛林”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专利许可、诉讼成本十分惊人。特别是在“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的大趋势下,大量专利进入到现代产业技术标准中,错综复杂的许可问题成为标准推广的绊脚石,这些问题需要一种经济且高效的解决方式,“专利池”因此而产生,这是其产生的最初动因。
专利池中的专利都是生产某种产品或某种服务所需的一系列技术的一部分,这些技术谁也无法全部拥有,相关专利持有者必须密切合作才能实施并占领市场,专利池就是这种合作的产物。为了实现通用性从而占领更大的市场,产品或服务必须按照某一种标准来设计、生产、组织,而许多国际技术标准通常由一个专利池支撑,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大量知识产权被放入其中对外捆绑授权,使用者必须获得许可,否则就会受到联合起诉,向全体专利持有者支付使用费。因此现代专利池的作用已不仅仅是解决专利授权障碍,更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与知识经济背景下跨国公司领先技术强强组合、结成利益共同体抢占市场制高点的竞争手段,特别是它借助于所依附的技术标准,具有强大的市场支配力量。
专利池意味着利益格局。发达国家为了控制产业制高点获得垄断利益,利用强大的技术优势制定技术标准,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同时筑起以专利为核心的技术壁垒,专利池就是这样一种组合式利器,已成为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竞争的主导范式[7]。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面临国外技术与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要实现赶超,首要任务是打破国外专利壁垒、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其中组建自主专利池是我国高科技产业生存、发展、壮大、在国际竞争格局中获得有利地位的重要一环。
2.2 国内关于专利池成因的理论研究成果
专利池能有效解决“专利丛林”问题,还有节约交易诉讼成本等经济合理性,但在全球范围内,专利池数量有限而且多集中于电子、通信产业[8],在“专利丛林”同样严重的其它领域则较少见到。造成这种现象的内在原因是什么?这必然涉及到专利池形成的因素或是条件。
专利池形成需要具备哪些因素?国内有学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最深入、最有代表性的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詹映、华中科技大学朱雪忠的研究成果[9、10]。这两位学者回顾总结了国际上大量相关研究,采用博弈模型较为完整地证明了专利池是知识经济下技术与市场竞争、博弈、选择、合作的结果,同时揭示出形成专利池的决定因素:首先是产业下游市场结构必须为竞争性的;其次是产业对技术标准化要求程度高。当下游市场是垄断性市场时,专利池很难形成;如果产业对技术标准化要求不高(如生物医药产业),专利池也很难形成,另外还有其它因素如反垄断规制等,其详细论证过程不再赘述。这两位学者通过对MPEG-2、3GPP、DVD6C、3CD等国际著名专利池成员的问卷调查、MPEG-2核心成员日本东芝公司、W-CDMA核心成员NTT-DoCoMo公司的实地调研、专利池有关文件资料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对以上结论予以了充分证实,其结论频繁被国内其他研究文献引用,可以视为是专利池形成因素的权威解读。
因此,本文将以上述理论为依据,从下游市场结构、技术标准化两个方面分析我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组建专利池的可行性。
3.1 市场结构的表征
市场结构基本划分为四种类型: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判定市场结构最常用的是产业集中度指数CRn,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Xi表示第i家企业的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员工数、资产总额等;n是产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家企业数;N是产业内企业总数。
实践中,一般取n=4或者n=8,即以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4家或前8家企业的数值CR4或CR8来表征产业集中度。经济学界通常以美国经济学家贝恩和日本通产省确定的产业集中度指标来划分产业市场结构类型(表1)[11]。美国、日本基本一致,即竞争型为CR4<30%或CR8<40%,高于这个指标即为垄断(寡占)型。本文将以CRn指数对我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市场结构进行考察。
表1 美国、日本产业垄断和竞争类型的划分
高度集中寡占型 65%-75% >85%极高寡占 >70%型中(上)集中寡占50%-65% 75%-高中寡占40%-70% 型85%型中(下)集中寡占35%-50% 45%-竞争型 <40% 型75%低集中寡占型 30%-35% 40%-低集中竞20%-40% 45%争型竞争型 <30% <40%分散竞争 <20% 型
现在的问题是,目前我国海洋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值、产量、销售额等数据(即CRn计算公式中的Xi)无法得到。究其原因,一是我国海洋高科技产业还刚起步,市场发育不充分,海洋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水平不如发达国家,很大一部分还局限在基础研究、实验室和应用研究方面,能够直接予以转化、生产的还比较少,许多已经转化的也仅停留在小试、样品、展品阶段;二是海洋产业高风险、高投入的特点,企业不敢介入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短视行为习惯使其更着眼于已有市场和产品,再加上政策、资金、市场等诸多方面的困难,致使海洋科技成果难以与企业结合、顺利进入市场;三是国家统计部门、海洋主管部门对新兴海洋高科技产业统计数据的覆盖面、连续性都存在很大欠缺[1]。这些因素致使利用企业数据直接计算CRn指数变得极为困难。
另一方面,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是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产业,投入的无形资产超过有形资产,产出的体现形式首先是技术与知识。在我国目前市场尚不成熟、产业化渠道不畅的情况下,产出的主体部分是创新成果,主要是以论文、专利的形式存在,因此我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出指标不能机械、硬性地以产值或经营性收入为衡量标准,而应以创新成果的相关指标来衡量。创新成果中,专利由于“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具备明确的产业化目标指向,与产业关联度高,所以本研究将以专利指标作为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产出衡量依据。这一做法的合理性可以从其它研究中获得支持,如美国经济学家施莫克乐以专利数量作为衡量技术创新的标志,通过对多个行业的实证研究,发现预期回报以及市场经济利益与专利数量之间明显呈正相关关系[12],国内也有学者以专利数据作为衡量创新产出的指标[13];其次,虽然并不是所有专利都可以市场化,也并非所有具有市场价值的创新都会申请专利,但这只是针对传统产业而言。有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的高新技术产业中,除医疗设备等少数行业外,创新集聚(专利为重要体现)与产业集中均在统计意义上相关以至高度相关[14]。同时,由于国外海洋高技术企业为占领中国市场有目的地在我国布局专利,且比例越来越高,也使专利表征市场的意义进一步增大。
综上,本研究将通过专利数据计算产业集中度,测算我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市场结构。
3.2 海洋高新技术专利集中度分析
本研究应用中国专利信息中心(隶属国家知识产权局)为青岛“蓝色硅谷”定制的“青岛蓝色经济专利专题数据库”(网址:http://27.223.28.115:8089/zt/frmThList.aspx)为数据源,对主要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做集中度分析。
目前该专利专题数据库含有海洋船舶业、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海洋电子、海洋油气业、滨海开采、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海洋环保、海洋化工、海洋灾害11个产业,每个产业再划分子领域,共计43个,涵盖了主要海洋高新技术范围。更新时间为2015年5月14日,分析对象全部为有效专利。
因每个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范围都太宽泛,所以以“子领域”为单元计算CR4值更为合理。计算公式中的Xi为各个专利持有人拥有的专利量,N为所有专利持有人总数。CR4表示每个子领域前4个最大专利持有人的专利总数占该子领域所有专利的百分比,值越大,表征市场竞争越趋向垄断。将计算的CR4数值对照表1,结果表明,除海洋新能源产业、海洋油气业的个别子领域呈低度集中寡占型市场结构外,目前我国海洋高科技产业整体上呈竞争型市场结构,未形成垄断,具备形成专利池的第一个条件。
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是否需要采用标准化?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国家正在抓紧制定海洋高新技术产业标准。作为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工程,高新技术的显著特点是跨学科、跨领域、系统化、集成化,只有标准化才能确保彼此技术指标信息互通、数据可交换、从多样化到统一,从无序到有序;在研发生产流程中,使复杂的技术趋于简化,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改进产品质量;在配套、服务环节实现产品配件的通用性、兼容性和可靠性。标准化也是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纽带和先决条件,技术成果只有按标准加以规定,企业组织生产才有依据,从而得以推广普及并转化为生产力。因此可以说,标准化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础和支撑[15]。
海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产业化的全过程也同样必须以标准化的方式来进行。但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并没有此类标准可供借鉴,只能依据订单或合同指定的指标,导致无法保证产品的统一标准和高质量,从而始终停留在无序、低效率水平上,无法形成规模[16]。在“十五”期间,我国确立了“(863计划)海洋技术成果标准化工程”项目,规定海洋高新技术项目立项、产业化开发要与标准研制紧密相连,体现了我国在海洋高新技术领域内全面推行标准化、并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迫切性[15]。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国已出台了302项海洋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其中强制性标准52项、推荐性标准250项,正在制定301项海洋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在海洋药物研制、大洋资源勘探等领域形成了特色标准。
先进的标准代表着高质量的产品。目前,海洋高新技术标准化几乎全部由发达国家主导,其产品一直领导世界潮流[15]。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仍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目前的问题是标准体系不健全、科研创新成果标准转化率低,标准支撑引领产业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鉴于海洋高技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以及国际竞争的压力,尽管任重道远,但挑战无法回避,今后我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标准化进程必将继续下去。
所以,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具备组建专利池的第二个重要条件——对技术标准化的要求。
本文依据专利池形成因素的现有研究成果,经分析我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市场结构类型以及对技术标准化的要求,得出结论:我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具备组建专利池的主要条件,理论上具有可行性。
国内也有海洋知识产权研究者认为应通过组建海洋专利联盟或专利池实现合作共赢[17]。虽然本文从理论上证明了其具备可行性,但能否成为现实,还要看我国海洋高科技研究及产业未来发展水平,另外还取决于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相关顶层设计。目前,我国海洋经济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建议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在实施海洋高科技产业标准化工程的同时,同步考虑组建专利池对标准予以辅助支撑。经验表明,标准能否取得成功,专利池是关键所在。我国应该充分借鉴国际专利池的成功经验,按照“成果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的整体思路,集中我国海洋高新技术各领域产学研力量,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专利池,打破国外专利壁垒,保护本国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随着全球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不断升级,技术标准与专利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标准化成为专利追求的最高体现形式。将一揽子专利加入标准形成专利池,通过推行技术标准形成技术和市场垄断,获取最大经济利益,已成为产业竞争的主要范式。专利池或将不再局限于电子通信等少数行业,而会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其他高技术领域的产业竞争。
本文对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专利池的探讨,虽然有可靠的理论依据,但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度的分析上,限于目前相关数据获取难度以及研究者自身的知识面和能力,只能借助于专利集中度指标,这两者虽有比较密切的内在联系,但毕竟不能等同。希望看到有其他类似研究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欢迎交流指正。
参考文献
[1] 王帅.我国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动力机制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1.
[2] 朱世伟.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我们的启示[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3).
[3] 严焰,徐超.我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省际比较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06).
[4] 张涛,戴华江.基于价值创造的我国海洋高科技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地图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07).
[5] 詹映,朱雪忠.标准和专利战的主角——专利池解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01).
[6] 王晓璐,陈向东,许珂.专利池内成员的专利组合质量差别化分析——以MPEG-Ⅱ专利池为例[J].技术经济,2011(01).
[7] 杜晓君.专利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竞争的主导范式[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10).
[8] 张美珍.技术标准背景下的专利池演进及专利申请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
[9] 詹映,朱雪忠,长平彰夫.专利池的形成之困:基于博弈分析的一种新解释[J].中国软科学,2009(11).
[10] 詹映.专利池的形成: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
[11] 胡静寅.市场结构与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12).
[12] 林良华.论技术创新测度指标设置[J].浙江师大学报,2001(01).
[13] 邬滋.创新集聚的空间分布与空间关联模式[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03).
[14] 张丽华,林善浪.创新集聚与产业集聚的相关性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0(04).
[15] 姚勇.海洋监测高新技术领域的标准研究[D].南开大学,2004.
[16] 姚勇,雷富.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中产品标准的作用[J].海洋技术,2003(04).
[17] 张涛,戴华江.基于价值创造的我国海洋高科技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地图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07).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7(c)-160-05
基金项目:①青岛市2012年度专利分析研究专项组织计划课题(2012Z-01)。
作者简介:张卓群(1966-),男,汉族,本科,山东青岛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情报研究、专利分析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