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探讨
——以石狮市为例

2015-03-17 03:42洪世键欧阳效福
闽台关系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石狮市就业结构第二产业

洪世键,周 玉,欧阳效福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经济与管理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探讨
——以石狮市为例

洪世键,周 玉,欧阳效福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本质是要素的流动与集聚,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保证“城镇化人口”的充分就业,产业转型升级应与就业结构演变相协调。以石狮市为例,运用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协调关系,并对石狮市产业转型升级困难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研究发现:石狮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较好,第一、第二产业存在相对剩余劳动力,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吸纳潜力在逐步上升;第二产业仍占有绝对的就业贡献率,但其就业吸纳水平呈下降趋势,将逐步低于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变动落后其结构调整的原因在于存在相对剩余劳动力行业的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较低,难于迅速转化为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从而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延缓滞后效应。

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系数;石狮市

一、引 言

人口转移、土地扩张和产业结构调整是城镇化的基本内涵和表现[1]。过去30多年,我国城镇化是土地的城镇化,而忽视了“人”和“产”的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与“人”和“产”城镇化的失衡,不仅造成土地、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等的低效利用,更带来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粗放利用和收入差距拉大等诸多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2-5]因此,只有人口数量、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三者综合协调,才能不断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其中,“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然而,“人”的城镇化也不能只重视空间上人口“数量”的集聚,或单纯转移人口的“城市户籍化”,而忽视转移人口充分就业的城镇化“质量”的提升。新型城镇化必将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空间布局的调整,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应与人口特征和就业结构相适应,才能吸纳转移人口,实现充分就业。因此,如何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眼光统筹协调城市人口就业与产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是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从概念来说,“新型城镇化”并没有脱离“传统城镇化”的人口集聚、非农产业扩大、城镇空间扩张和城镇观念意识转化四个方面,但在内涵上,新型城镇化更加强调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其核心目标是实现平等城镇化、幸福城镇化、转型城镇化、绿色城镇化、健康城镇化和集约城镇化。[6]在人口集聚方面,新型城镇化更加关注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而城镇居民的充分就业作为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途径,不仅是实现幸福城镇化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转型城镇化目标不得不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幸福城镇化的核心是实现城乡居民安居乐业、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实现这些目标的首要条件是保证居民充分就业、稳定就业;转型城镇化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而产业结构调整势必带来就业环境的改变,如何将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结构相适应是新型城镇化必须深入研究的问题。新型城镇化应避免陷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陷阱,错误地将产业转型与升级理解为强调产业高端化、高技术化和产业链条弃下游化。[7]城市管理部门必须从片面追求城镇化“速度”向追求城镇化“质量”转变,深刻理解产业结构调整与“人”的城镇化相协调这一深刻内涵,依据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规模和特征,积极合理地发展与之相匹配的产业,并引导产业结构的理性调整和稳步升级,满足特定人口结构下的就业需求,从而避免“过度城镇化”和“假城镇化”。[8]总之,新型城镇化并不单纯等同于城镇人口的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的盲目建设和转移农民的“城市户籍化”,否则只会沦落于鄂尔多斯“空心城”和里约热内卢“贫民窟”的建设悲剧中,城镇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9-11]

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关系及其评价

经济发展不仅取决于GDP的增加,更重要的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同样不仅取决于三次产业产值各自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更重要的是产业结构与人口就业结构相协调。人口就业结构反映了就业人口在各产业中的分布和特征,产业结构调整将带动就业结构的变化,而人口与劳动力的增长又对产业结构调整提出要求。一方面,产业结构的演变决定了人口就业结构的演变趋势;另一方面,人口就业结构又是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的重要影响因素,人口就业结构不合理会很大程度地延缓和制约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二者的协调共进是经济结构均衡和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保证。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在研究人口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互关系的理论中,配第-克拉克定理是揭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变化的经验性学说。克拉克认为,随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为:第一产业将减少,第二、第三产业将增加。[12]配第-克拉克使用劳动力分布作为分析产业结构演进的具体指标,产业结构演变本身就包含着就业结构演变的内涵,说明两种结构的演变规律是一致的。

继克拉克之后,库兹涅茨在其所著的《现代经济增长》《各国的经济增长》等著作中,进一步从统计分析的角度对就业结构的这种变动规律进行了验证。库兹涅茨搜集、整理了20多个国家的庞大数据,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就业在不同产业间的分布,对伴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作了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农业部门所实现的国民收入占整个国民收入的比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农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在逐渐降低;工业部门所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则大体是上升的,然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则大体保持不变或略有上升;服务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差不多在所有国家都呈上升的趋势,但其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却未必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一样同步上升。[13]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经济或产业发展与人口就业结构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有的学者指出,三次产业对就业吸纳能力存在差异[14-15],其中第三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拉动人口流动的强劲后续动力[16],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仅是实现产业升级的需要,更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17],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18];亦有实证研究表明,短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提升人口城市化水平的作用有限[19],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不一定会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提升产生多大作用[20];甚至有的学者研究发现,流动人口拉低了城市人口的结构水平,从而对产业结构升级产生延缓和抑制效应[21-22],最终反而导致就业率下降、就业压力增加。[23-25]由此可知,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人口吸纳能力的影响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城镇化人口”的转移和集聚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也可能存在滞后效应。如果“城镇化人口”的规模和特征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发展阶段不相适应,可能带来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的下降,从而导致结构性失业(如第三产业比重的提升将减少对制造业就业人数的需求)。[26-29]

可以看出,人口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均衡关系,这种均衡关系的维持将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因此,人口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保持协调发展是地区经济稳定、协调和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关系的测度方法

西方国家的产业发展演进过程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大体一致。为准确反映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情况,本文借助结构偏离度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产业结构偏离度φ1的计算公式如下:

φ1=(GDPi/GDP)/(LABi/LAB)-1

(1)

公式(1)中,GDPi/GDP为第i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LABi/LAB为第i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其中,φ1=0表示第i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达到均衡状态;φ10说明第i产业产值比重大于其就业比重,该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较高,这时应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促使就业与产业发展相一致;φ1<0说明第i产业产值比重小于其就业比重,该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较低,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30]

理论上,如果各产业是完全竞争状态,且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那么,劳动力就会从劳动力相对过剩、劳动生产率较低的产业向劳动生产率和收益较高的产业转移,最终实现各产业结构偏离度趋于零,达到均衡状态。因此,产业结构偏离度越接近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就越协调、越合理。

(三)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评价

在以往研究中,学者大多运用产业结构偏离度测度三次产业之间的协调关系,从产业宏观层面分析产业结构现状,并对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做出引导,而很少有学者从行业角度分析产业结构升级问题。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只能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供方向,而各行业协调关系研究则是产业升级方案具体落实的关键。此外,以往的城镇化人口预测仅仅是对人口空间集聚的“量”进行研究,对人口空间集聚的“质”,即转移人口的充分就业并未进行深入的研究。[31]目前城镇化人口的预测大多建立在转移进城劳动力完全胜任城市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就业岗位这一假设之上,即假定转移人口充分满足不同行业对人口素质的要求,而实际中转移人口的文化素质大多不高,有可能拉低城市人口的整体结构水平,从而延缓产业结构升级,因此,要实现“城镇化人口”的充分就业,必须进一步分析城镇化人口的结构特征是否与行业对人口素质等的需求相协调。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笔者以石狮市为例,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关系进行分析,并运用结构偏离度对各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为各行业在整个产业结构调整中扮演的角色和发展转变提供依据。

三、石狮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关系研究

(一)研究区域概况

石狮市位于环泉州湾核心区南端,北临泉州湾,南临深沪湾,东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西与晋江市接壤,是环泉州湾城市带的核心城区之一,现辖2个街道办事处和7个镇,全市陆域面积160平方公里。根据石狮市历年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末,石狮市常住人口为56.31万人,而到2012年末,常住人口达到65.53万人,增加9.22万人,年均增长率2.34%。在石狮市的人口结构中,外来流动人口占比很大。石狮市目前登记的外来流动人口达到43.5万人,其中,16~50岁人口占75%以上,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口占80.5%。由此可知,石狮市对外来人口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并且外来人口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但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石狮市的经济实力较强,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率、人均汽车保有量、城乡低保标准、新农保标准、新农合标准等指标均居全省各县市首位。不过目前石狮市的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困难,特别是以纺织服装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亟需转型升级。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必然带动就业结构的变动。当前,石狮市正处于引领福建省全域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的关键时期,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即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由此可见,实现石狮市产业结构和人口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实现流动人口的就业化和本地化,将是石狮市推行全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挑战。

(二)三次产业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

根据石狮市2000年、2004年、2008和2012年的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和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本文分别计算了这四年的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见表1)。

表1 石狮市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

表1数据显示,各年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均较接近于零,说明石狮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较好。但是,从三次产业横向对比来看,2000年产业结构偏离度最大为第一产业,而2004年和2008年的产业结构偏离度最大变为第三产业。此外,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始终为正值,第一、第二产业的结构偏离度日益接近,且始终为负值,说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均低于第三产业,存在相对剩余劳动力,而第三产业对就业人口则具有一定的吸纳能力。就时间纵向比较而言,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绝对值先上升后下降,说明相对剩余劳动力2000~2004年呈增长趋势,2004~2008年呈下降趋势,2008~2012年则趋于平稳。如果从城镇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引来看,当前石狮市存在城镇化推力不足(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每年新增本地剩余劳动力平均仅3 500人,石狮市城镇化主要依靠外来劳动力的输入);而第二、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呈上升趋势,第二、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不协调性逐渐拉大(尽管上升不大),说明第二产业的剩余劳动力微弱增长,第三产业比重则逐渐提高,但也需把控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节奏,使第二、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不至于过大,导致结构性失业(缺工率与失业率并存,即“人岗不匹配”)。

(三)细分行业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石狮市第二、第三产业调整的内在演进及就业结构变化情况,按照行业划分标准,将第二、第三产业细分为18类行业,利用2010年石狮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及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计算18类行业的相对结构偏离度(见表2)。

由前文可知,石狮市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存在相对剩余劳动力,而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具有一定吸纳就业人口的潜力,这反映出石狮市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占比具有逐步上升的趋势。表2数据显示,第二产业中,传统采矿业和制造业的相对结构偏离度依旧为负值,说明这两类行业仍然存在相对剩余劳动力;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正偏离度较大,说明具有相对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建筑业相对结构偏离度则较均衡。第三产业中,房地产业的行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最大,达到8.4475,这可能与石狮市近年加快新兴产业园区建设有关;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和金融业的正偏离度也较高,分别为7.7436和4.9484,说明石狮市的高端服务业仍较薄弱,需要大力发展,并注重培育和引入高素质人才;尽管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呈上升的趋势,但仍有较多行业的相对结构偏离度为负值,其中居民服务业、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和公共管理业的剩余劳动力相对较多;传统生活服务业,如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社会福利保障业的相对结构偏离度趋近于零,说明这类行业的就业结构相对较为均衡。

表2 石狮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不同行业相对结构偏离度(2010年)

注:就业人数为按相应比例抽样数据,故行业偏离度也为相对行业偏离度。

整体而言,石狮市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依旧较趋近于零,表明第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较为均衡,处于平稳调整中,但传统采矿业和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依旧相对较低,存在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进一步拉大,表明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没有紧跟其产业提升的步伐。从具体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来看,产业结构偏离度拉大的因素可能是服务于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电子信息和金融财会的高素质人才缺失,以及休闲旅游、创意文化等新兴消费业态的发展薄弱。因此,在未来产业结构升级中,石狮市可能面临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和引进,以及第二产业中低素质就业人员的失业难题。

(四)产业转型升级与就业人口结构

就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较能反映与产业结构相关的人口结构特征,因此,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进一步分析石狮市2010年不同行业就业人口的受教育程度(见表3)。

由表3可知,石狮市就业人员整体受教育水平不高(访谈调查发现,目前石狮市外来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主要以初中及以下学历为主,占比超过80%)。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就业人口主要就业于劳动生产率低下的行业,例如建筑业和住宿餐饮业,而这些劳动生产率低的行业一定程度上存在剩余劳动力。然而,这些行业的剩余劳动力却很难融入第三产业中具有较强就业吸纳能力的行业。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并不能单纯根据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进行调整,也不能简单依据不同行业的相对结构偏离度发展或减弱相应的行业门类,而应该根据就业人口结构特征,尤其是就业人口的年龄结构和受教育结构,科学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第三产业中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的行业,比如房地产业、信息传输与计算机服务业、金融业等,均需相对较高的受教育水平。从这一意义上说,产业结构调整和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的提高,并不一定能够促进流动人口的就业,反而有可能引发结构性失业。

数据来源:各行业就业人口受教育占比由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整理得来。

通过分析,笔者认为,目前石狮市的城镇化建设更多的是产业和空间的城镇化,并非真正“人”的城镇化,这与新型城镇化“人口、产业、就业三者统一协调”的真正内涵相违背,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假城镇化。石狮市当前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仍然很低,对当地的产业升级存在延缓制约效应,第二产业积蓄的剩余劳动力并不能很好地在第三产业实现再就业,为了产业结构的健康升级,有必要重新审视(甚至放缓)相关规划中确立的产业结构升级目标。

四、结 论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相协调,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产业结构与人口特征、就业结构相适应的视角,以石狮市为实证案例,指出当前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盲区,即产业结构调整能拉动经济的发展,却忽视人口的充分就业,并反过来制约产业结构的升级。具体而言,本文主要研究结论概括如下:

第一,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本质是要素的流动与集聚,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保证“城镇化人口”的充分就业,产业转型升级应与就业结构演变相协调,若就业结构变动滞后于产业转型升级将造成人口失业。要实现“城镇化人口”的充分就业,必须进一步分析人口结构特征是否与行业对人口的素质等需求相协调。

第二,石狮市产业结构偏离度大致趋向于零,表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均衡性较好。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值,表明该产业具有一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而第一、第二产业偏离度为负值,表明第一、第二产业存在相对剩余劳动力。在各产业内部,第二产业结构偏离度大致趋近于零,表明第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较为均衡,处于平稳调整中;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则进一步拉大,表明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没能紧跟其产业提升的步伐。

第三,石狮市当前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仍然很低,对当地的产业结构升级存在延缓制约效应。石狮市的第二产业已逐渐向第三产业转型,但仍处于初级阶段。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逐步增大,就业吸纳潜力提升,有助于石狮市产业结构升级,但是不能忽视就业结构的跟进,否则将阻碍产业结构调整。

[1] 沈孝强,吴次芳,方明.浙江省产业、人口与土地非农化的协调性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9):129-134.

[2] 邹德慈.对中国城镇化问题的几点认识[J].城市规划汇刊,2004(4):3-5.

[3] 肖笃宁.城市化进程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人口研究,2012(36):36-39.

[4] 陈明.中国城镇化发展质量研究评述[J].规划师,2012(7):5-10.

[5] 李爱民.我国新型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建议[J].城市发展研究,2013(7):104-109.

[6] 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2):16-22.

[7] 汪大海,周昕,韩天慧,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业支撑问题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13(8):46-47.

[8] 仇宝兴.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11-18.

[9] 杨明康.新型城镇化要走出四个误区[J].城乡建设,2012(1):16-17.

[10] 严利江.对新型城镇化认知误区及其规划策略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运用,2014(3):132-133.

[11] 周丽萍.中国人口城市化质量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1.

[12] 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3] 王传荣.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就业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14] 王新华,戴维周.人口流动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性分析[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0):57-61.

[15] 周建安.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问题的灰色关联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9):94-98.

[16] 吴瑾.四川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关系的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0(7):578-585.

[17] 樊秀峰,周文博,成静.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能力的实证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2(3):82-88.

[18] 战炤磊.产业发展与人口就业协调共进研究——以江苏为例[J].人口与发展,2008(3):30-36

[19] 熊艳喜,李波平.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与人口城市化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19):125-128.

[20] 洪业应.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3(8):16-17.

[21] 周昌林,魏建良.流动人口对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宁波市为例[J].社会,2007(4):94-106.

[22] 马仲良,潘银苗.调控北京人口规模的有效途径[J].决策研究,2007(2):40-42.

[23] 张车伟,蔡昉.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2(5):22-30.

[24] 杨淑华,鄢咏红.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相悖矛盾的思考[J].经济纵横,2006(4):16-18.

[25] 成学真,雷霄雯.兰州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弹性问题研究[J].城市问题,2007(3):58-62.

[26] 陈彦光.中国人口转变、城市化和产业结构演变的对应关系研究[J].地理研究,2010(12):2009-2119.

[27] 刘乃全,孙海鸣.上海产业结构、人口、就业的互动关系研究[J].财经研究,2003(1):55-62.

[28] Zhou Y X,Ma L J C. China’s Urban Population Statistics:A Critical Evaluation[J].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2005(4):272-289.

[29] Cochran L T,O’Kane J M.Urbanization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Theory of Demographic Transition[J].Pacific Sociological Review,1977(1):113-134.

[30] 陈桢.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31] 刘振宇.人口空间集聚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分离——城市总体规划中人口、产业专题编制的误区小议[J].规划师,2014(2):112-115.

[责任编辑:郭艳云]

A Probe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 Employment Structure under New Urbanization Background:A Case Study of Shishi

HONG Shi-jian,ZHOU Yu,OUYANG Xiao-fu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Fujian,China)

The intrinsic quality of urban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is the flow and agglomeration of elements. The key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is the urbanized people’s full employment and the coordination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 harmony with employment structure evolution. By taking the city of Shishi as a case study, and with the indexes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devi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with population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and the reason why Shishi’s industry transforms and upgrades difficultly. Major 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as follows: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for the city of Shishi, is generally in harmony with employment structure evolution. In addition, there is relative surplus i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industries but an increasing labor-admitted power in the tertiary industry. The secondary industry still takes a big employment rate, but its labor-admitted power is on a declining curve and lower than that of the tertiary industry stage by stage. The reason why the employment structure in the tertiary industry changes behind its adjustment is a low education level accepted, in those sectors that have relative labor surplus, which indicates some difficulties for relative surplus labors in the secondary industry converting into the third workforce. Then this takes a delayed effect on industrial upgrading.

new urbanization;industrial structure deviation;employment elasticity;Shishi

2015-03-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5120844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ZH058);厦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720140519)

洪世键(1979-),男,福建永安人,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城市规划系副教授,博士后; 周 玉(1990-),男,湖北宜昌人,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城市规划系硕士研究生; 欧阳效福(1989-),男,江西赣州人,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城市规划系硕士研究生。

F299.21;F121.3

A

1674-3199(2015)02-0094-08

猜你喜欢
石狮市就业结构第二产业
石狮市关工委温暖“六失”少年心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贵州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关系研究
我国本科院校工科类专业招生规模研究——基于产业、就业结构偏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