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显库,王洪贵
(大连海事大学 航海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发展的思考
张显库,王洪贵
(大连海事大学 航海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介绍大连海事大学交通工程学科的发展现状、发展环境、发展思路及短期规划,分析学科建设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顶层设计、优化教师考核指标、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并重、整合重点实验室和实验平台、注重研究生培养质量及给学科建设充分的人员支持等学科发展建议。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发展
学科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1],它规定了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门类,是设置和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安排招生、授予学位、指导就业、进行教育统计和人才需求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11年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我国学科门类划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13个学科门类。[2]
大学是以学科为基础建构起来的学术组织,学科建设是大学的基础性建设[3],牵涉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从功能上而言,学科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任务,这些都是一所大学应承担的社会任务;从内容上而言,学科建设包括学科方向凝练、学术带头人选拔、学术团队组建、高层次人才培养、学科实验室建设,以及学术氛围营造等,这些都是大学建设的核心内容。因此,学科发展水平会直接影响一所大学的发展水平。
1.发展现状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于2001年1月获得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是大连海事大学第一个获得博士授予权的一级学科,是交通运输部重点建设学科和辽宁省重点学科,其所属的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二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该学科整体学术水平高,科研实力强,实验设备先进。2012年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在全国25个同名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第8(见表1)。在过去的8年中,本学科连续获得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或国家技术发明奖。在船舶动态测试、船舶运动控制、航海仿真、海上遥感、等离子表面技术、无刻蚀镀铁新技术、电子海图数据处理、综合显示系统及路基路面破坏分析与寿命评价、桥梁结构设计理论与健康诊断和结构增强加固理论与实验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表1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高校排名(2012年) [4]
2.学科发展思路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发展思路是在教育部、交通运输部、辽宁省和大连市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大连海事大学水上交通行业特色鲜明的优势,结合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以及交通运输部的“四个交通”交通发展规划,开展高水平的交通领域的科学研究,培养高层次人才,在学校给予充分的政策、人、财、物等各方面支持下,继续保持国家重点学科的优势。同时,学科计划有针对性地从校外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突出航海特色,为学科快速提升水平创造条件。
综合学科目前发展的情况,本学科将基于如下理念进行建设:面向航运和海洋,立足辽宁省和大连市,服务交通,培养高层次交通领域人才,不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并保持鲜明的航海特色。
3.学科发展中短期规划
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迎来了国家重点实施海洋发展战略的大好发展环境。“十三五”期间,结合交通运输部“四个交通”规划与国际海事组织对航海发展的新要求[5],将研制完成航海安全保障系统平台,船舶综合智能自动化与控制系统实验平台,船舶运动控制研究试验、测试、分析平台,复杂驾驶环境模拟及虚拟交互平台,和E-Navigation实验平台等标志性综合平台的建设工作,培养高层次人才,取得本领域内高水平研究成果,提升重点学科和行业重点实验室的水平。并且,继续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研究成果“多本船功能完备的航海模拟系统及其开发平台”、“电子海图导航系统”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岸船空基海上油膜探测传感识别技术及应用”实施成果推广和成果应用计划。利用学校现有专用教学实习船“育鲲”轮开展船舶姿态测试、船舶运动控制先进技术、航海信息化与智能化、船舶动力定位等方面的科学研究。[6-7]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承载着为航海领域培养师资、为港航企事业单位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任务,同时也承担着国家相关部门和各港航事业单位的科研任务。历经多年发展,学科已经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航海领域的高层次人才,这些人才在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上均满足了社会的发展需求;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我国在航海领域的科技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随着各工程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一些相关学科逐渐向传统的航海领域延伸,加之由于专业分工的不断细化,各国对安全、环境、效率的重视,新的科技产品和技术不断涌现,航海领域的科技发展可谓日新月异。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作为大连海事大学第一大学科,要力争进入全国同类学科的前20%,才能赢得国家优先建设一流学科的发展契机,尤其在当前的形势下,可谓机遇与挑战同时存在。笔者长期从事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评估填表、学科建设与规划工作,在不断总结过程中有了一些思考[8-10],也发现了本学科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1.顶层设计的匮乏
从学科建设角度看,建设综合性大学并不需要学科门类齐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没有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没有医学院、商学院和法学院。另外,各个学科更不能均衡发展,一定有所突出,其他学科应作为特色学科的补充,或与特色学科形成必要的交叉与融合。清华大学历来以工科见长,但自从20世纪80年代后,学科建设目标为:“发展工科优势,加速理科与管理学科的发展,完善人文、艺术学科布局,争取在生命学科方面有所突破。”
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大连海事大学已涵盖了工科、理科和文科三大学科领域,也已逐渐成为带有鲜明航运特色的综合性的大学,目前正在为建设具有鲜明航运特色的世界一流的高等航海学府而努力。可以说,学校在维持特色学科的优势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但并未收到很好的效果,特色学科也并未得到长足发展,而且在近些年相关陆基学科的交叉发展态势下,这些传统的特色学科的优势已经受到影响。另外,学校在顶层设计方面缺少考虑,资源、人员、设备等方面尚不能做到合理配给,仍然存在优势资源缺失、部分资源重合和部分人员冗余等现象,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尤其如此,亟待解决。
2.教师考核指标有待优化
从学科发展角度看,目前学校的教师考核指标与国家学科考核指标并不完全接轨。学校每年都有很多教师工作量很大,但这些教师对学科的贡献却很小,甚至没有。从这方面看,学校的考核体系是有待改进的,且应让对学科贡献大的教师的工作有所彰显。
3.不重视本土人才培养
目前,国内很多高校都在花大量人力和物力引进人才,同一领域里的拔尖人才往往成了相关高校争夺的焦点。但是,通用领域的高端人才对某一个特殊领域并不一定完全适应,就像将一棵参天大树移植到新的土壤之中,我们当然希望它能适应、存活并能继续向上生长,但也应该考虑到它会有枯萎、甚至死亡的可能性。大连海事大学的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是在传统的涉海类专业基础上凝练而成,历史悠久,特色明显,正是这种学科的传统性和特殊性,将其他相关的人才引进来并继续培养,存在一定的难度。鉴于此,学校应该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但从近期的政策上看,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大。
4.整合重点实验室和实验平台的考虑
根据统计数据,学科现有国家及省部级研究平台(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15个。虽然这些实验平台大层面的研究领域相似,但由于管理上相对独立,学科实验平台的整体实力不强,且资源和人员均有一定的重复性,整体也不具备冲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能力。
5.研究生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不仅影响了学科的声誉,也影响了学科的发展,学校在提倡人性化管理的同时,更应重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的培养与本科生不同,“通才”教育模式并不完全适用,在毕业考核的管理方面不建议采用“一刀切”的模式。
6.缺少必要的学科人员配备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是大连海事大学的第一大学科,学科日常工作较多,且需要横跨几个学院,但目前仅配置一级学科负责人1名、2名分学科负责人,4个国家学科目录下的二级学科,不能保证每个二级学科有1名负责人,并且未配置专门的学科秘书或助理等职务,学科负责人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打理日常工作,缺少时间和空间在顶层方面对学科发展给予考虑。
为了解决学科发展中所发现的问题,应对学科面临的新挑战,促进学科的进一步发展[11-12],笔者建议从如下六个方面采取措施。
1.学校要有顶层设计
学校要发展特色学科,维持并发展特色学科已经具有的优势,在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条件下,各种政策、规划、方针的制定一定要向特色学科倾斜。在国家对所有学科都要进行评估的前提下,优先发展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比如,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下面的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二级学科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中的管理部分人员整合,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二级学科与材料工程学科和物理学科的人员整合,道路与铁道工程二级学科与土木工程学科的人员整合,在尊重教师个人意愿的基础上,如何从顶层设计上将水平高或发展潜力大的教师保留在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是值得探讨的。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现自主设立了航海科学与技术、海上交通工程、物流管理与工程3个二级学科,是继续保留,还是在有限人力物力条件下取消这些学科,而在相关二级学科中体现特色。例如,现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国家重点学科下面设立的5个研究方向不能体现航海特色,因为要避免与航海科学与技术和海上交通工程下面的研究方向重复,如果取消这两个自主设立的二级学科,在国家重点学科下设立船舶动态测试理论与技术、船舶运动控制理论与技术、航海仿真理论与技术、航海信息化与智能化理论与技术、航海安全保障理论与技术5个研究方向,既突出了国家重点学科的航海特色,也避免了人员分散、学科评估成绩不佳的弊端。
2.优化教师考核指标
尽量保证学校的考核体系与国家的学科评估体系对接,国家考核学科什么,学校或学院就应该以相同的指标考核教师。另外,为了激励一些优秀的教师能沉下心来潜心创新性研究,在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学校可以试点每个二级学科有5~10名教师终身不考核的制度,可以利用过去10年考核系统中年平均考核在1000分以上且取得10项能在学科评估填表的成果来筛选。简而言之,学科要上水平,需要有一定比例的“闲人”。
3.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并重
为了提升学科整体的科研实力和水平,促进该学科的长远发展,学校历来重视该学科的人才发展情况,在引进人才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从近几年的收效看,并不是十分理想。鉴于此,学校应注重本校学科队伍人才的培养,为已经脱颖而出的中青年教师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尽快成为领域的拔尖人才。
4.整合重点实验室和实验平台
建议学校出台措施开展学科内部协同创新工作,能否整合出4~8个实验室和实验平台,学科内部协同创新,争取有1~2个实验室和实验平台冲击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5.注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学校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从入学、教学、培养、毕业等各环节加强管理,切实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充分保证学科的研究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例如,为了保证学业论文的质量,研究生答辩不要一年一次学科组织进行集体答辩,可3个月答辩一次,给导师一些权力,成熟一批答辩一批。小批量的学位审批可利用网络投票等。要提高学位论文水平,可一组最多20人答辩,每组实行末位淘汰制度。
6.给学科建设充分的人员支持
为促进学科的发展,学校可以设置专门的学科秘书或助理等职务,在负责学科事务性工作的同时,专门负责跟踪国内外学科内相关领域和方向的科研动态,及时协助学校及学科在顶层设计方面给出建设性意见。
学科的整体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可以参照相关高校的发展模式,也可为学科发展设定阶段性目标,但也应注意到其他高校的发展模式并不一定对本学科都适用,树立远大的目标也不一定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凡事需量身而做、量力而行,可预见的目标往往才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在现阶段,学科更应注重如何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如何提升师资队伍的科研能力和学术道德水平,如何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如何保持、充分发挥并进一步发展本学科已经具有的优势等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做好了,学科的排名上升便能够水到渠成。
[1] 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EB/OL].(2011-03-08).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834/2011 04/ 116439.html.
[3] 罗云.论大学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5 (7):45-50.
[4] 学科评估高校排名:0823交通运输工程(2012年)[EB/OL].(2013-01-29).http://edu.sina.com.cn/kaoyan/2013-01-29/_1145370425.shtml.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5(10):95-101.
[6] 张显库.航海学院学科发展对标报告[R].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5.
[7] 张延中.凝心聚力 真抓实干 努力推进“四个交通”建设[J].中国水运,2014(4):11-12.
[8] 张显库.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十三五”发展规划[R].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5.
[9] 程良龙,邵晓琰.基于学科优势的品牌特色专业群建设[J].航海教育研究,2013(3):50-53.
[10]张显库.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自查报告[R].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5.
[11]陈峻,王炜.高水平学科支撑的交通运输类本科人才专业知识体系架构与创新能力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4(2):57-59.
[12]乔建刚,陈诚.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硕士生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4(6):29-30.
2015-09-07
张显库(1968-),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船舶运动控制、鲁棒控制、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
G642.0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
A
1006-8724(2015)04-002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