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阻抗及实现路径

2015-03-17 15:45刘胜良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师生

刘胜良

(桂林医学院思政部,广西桂林 541004)

【教学探索】

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阻抗及实现路径

刘胜良

(桂林医学院思政部,广西桂林 541004)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注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有效沟通与互动。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以沟通、对话为前提,通过一次或多次商谈达致共识,具有人本性、对话性和特殊性等特征。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主客二分的教育思维、脱离“生活世界”的教育情景、单向灌输的教育方法等阻抗。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必须确立马克思主义实践交往理论的指导地位,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平等观,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及应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

阻抗;交往;主体间性;生活世界

一、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主体间性理论是哲学领域中发生的重大变革,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基石。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高校在践行平等、民主的前提下,将教师与学生视为真正的平等主体,开展师生、生生主体间的沟通、对话直至理解的过程,是各个平等自由主体间进行的积极参与和有效互动的过程,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交往合理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最终达成共识的交往活动。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基于人的全面发展视角,从信息传递、信息共享出发,通过分析生活世界的情境,相互辩论、在商谈辩论过程中生成、升华、共享富有价值意义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及社会规则,并促成主体在生活世界中的自觉践履。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运用各种新的教育载体激发、调动师生、生生间的沟通、协调,开辟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展现了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

1.人本性

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人性丰富、人格完美、具备社会实践交往能力的人为目标。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承担价值引领人的作用,引导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养成积极的情感品质和顽强的道德意志,受教育者则是价值观念的构建者,通过不断学习,形成健全的人格素养和积极的心理品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弊端,即把受教育者作为接受思想价值观念的客体,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一种“我”与“你”平等的关系,凸显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以尊重、体贴、关爱、理解学生为前提,尊重学生的身心差异,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积极性,让他们在对话中升华思想观念,完善人格。若忽视对受教育者的人本关怀,忽视他们的心理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就会成为空洞的说教和抽象的论证,就会丧失以人为本的核心要素。

2.对话性

对话和理解是实现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大学生是高校校园中的主角,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朝气蓬勃,富有活力,具有鲜明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等特征,具有语言交际、独立思考和形成思想的能力。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思想教育过程中的沟通、会意、合作,突出主体间的思想意识、精神灵魂的默会,表现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平等基础上的友好对话,“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1]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在人生旅程中的相遇者,要达成思想价值观念的一致,必须相互沟通,在人格完全平等、心理完全放松的状态下,彼此间不断交换意见,进行心灵之间的交流。思想政治教育若推行自上而下的强制硬性灌输,忽视轻松愉快的平等对话,必然会适得其反。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主体间的平等话语权,基于商谈的情景,营造宽松的对话环境,形成畅通的对话机制,在交往对话中彼此影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旨向。

3.特殊性

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凸显教育者的“价值理念引导”和受教育者的“自主学习建构”的融合,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交往过程中呈现为互动的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亦要重视教育者的主导地位。教育者通过运用教育教学能力,架构知识体系、掌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不断发挥自身的影响作用,引领受教育者构筑先进的价值理念。同时,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的每个环节中都要发挥他们的优势,促进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形成完善的人格和崇高的价值观念,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品德高尚的人。因此,教育者价值引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受教育者的交互理解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桥梁,二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角色、任务各不相同,具有特殊性。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指出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目标和内在关联,阐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在实践运用上更为清晰。

二、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阻抗

1.主客二分的教育思维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包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两个方面,而这两方面都主要以传统的灌输、说教模式为主,这种模式基于笛卡尔的主客二分的哲学思维,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简单地理解为“主体—客体”关系。这样,教育者成了真理的化身,拥有了话语霸权,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成为权威者,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特性和内在需求。而受教育者被看成思想观念有待植入、道德品质有待完善的个体,需要教育者的帮助和管束。在这种思维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的是一种严格的上下尊卑的等级驯化,这是交往异化在教育教学上的表现,展现的是以“物的世界”为对象的教育实践。师生之间存在“森严”的等级秩序,教师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学生只能在有限范围内进行有限的对话甚或只有接受权,不能同教师进行平等敞亮的交流,最终表现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对在教育过程中必须互动的主体地位的不平等。

2.脱离“生活世界”的教育情景

人的生活环境、成长历程,与自然界、社会、他人交往、合作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教育材料,是最现实、最富实际影响作用的教育。“教育只有一种教材,那就是生活的一切方面。”[2]在原始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自然地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教育愈来愈远离人们的生活世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按照科学的逻辑形式建构起来,离弃了生活世界的规律,这堵塞了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良好渠道。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远离“生活世界”的表现有:其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场所往往闭封为与社会隔绝的“象牙塔”,教育内容程式化、固定化,常常严重脱离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在进行政治理论教育时,也容易被标签为政治宣传的代名词。其二,思想政治教育大多缺乏生活关怀和社会实践内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遵循“目标—灌输—考试—评价”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指引下,作为主体的受教育者完全被边缘化,教育内容是由教育者单边设定,教育者注重的是受教育者抽象的道德知识学习,忽视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交往、互动,忽略了学生通过生活世界进行的情感体验。其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理论学习为主导,脱离受教育者的生活世界。苏联思想家巴赫金指出,“生活就其本质来说是对话的,生活意味着参与对话:提问、聆听、应答、赞同,等等。”[3]脱离生活世界使他们不能深刻地体悟在生活世界中如何坚守社会责任,如何发现道德问题,解决道德难题,提升道德鉴别力,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3.单向灌输的教育方法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教师为中心,以调动教育者的主体能动性为核心,把受教育者看成是能够被塑造、加工的对象,常常采取填鸭式的硬性灌输法,采取“我说你听”的单向灌输、单向影响,认为通过这种途径可以达到“我打你通”的效果。这种硬性灌输法错误地认为受教育者接受了道德知识,就获得了道德品质,严重剥夺了受教育者在教学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权利。在教学中运用固化的“大一统”方法:从大纲的制订、课程的开设、进度的要求、课程的讲授、考题的制作、标准答案的参照,直到学生成绩的评定都采用固定的模式,这种“大一统”的模式表面上看具有规范化、程序化的特色,但实质上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摒弃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受教育者成了知识概念和道德规范的接收器,教育者可以凭借自身的能力尽力“填充”,并以学生形式上掌握道德知识的“多寡”来衡量受教育者道德水平的高低。这样的教育方法追求形式上的统一,只会造成教育者的模式化思维,从而忽视活生生个体的内在需要,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使受教育者成为“单向度的人”,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1.确立马克思主义实践交往理论的指导地位

交往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的本质属性的社会化表现。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低迷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师生间尚未实现主体间交往,也就是说,师生之间在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缺乏深入的交流互动。将主体间性理论渗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可以调动、丰富师生、生生间的互动要素,运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达到新高度。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实践交往理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交往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两个方面。精神交往开始是与物质交往交织在一起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精神交往相对独立了。人之所以为人,是通过交往融入社会,通过交往成为社会化的人,因此交往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当今社会是一个交往更为频繁和快捷的社会,高校学生只有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才能不断成长和成才。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充分肯定了交往对主体的人的基础性作用。在突飞猛进的变革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已成必然趋势,马克思主义实践交往理论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理论基石。因此,要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实践交往理论的精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进行价值观念的交流、交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的。

2.树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平等观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虽然人生阅历、知识水平不同,但人格地位是完全平等的,进行的应是一种双向的不断交流、交锋、交融的过程。教师、学生是交流互动的主体。师生、生生都是交往的主体,不是教师对学生的驾驭,而是双方对话语文本的一致理解。交往内容是双方共同参与探讨一个尚未达成共识的主题。交往的实质是相互关照对方,彼此讨论、商谈,既有自我的在场,也有他人的在场,体现教育的平等与自由,彰显人类社会因追求民主平等而进步的真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需要创造民主与平等的氛围。人们只有拥有民主,发展才有可能平等;只有地位平等,才能展现民主精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你”的民主、平等人际关系,体现双主体平等教育观,即建立一个开放、平等、宽容、和谐的互动交往的教育观念。在此理念指导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开展充分的主体间交往,教育者成为一个顾问、一个参与者、一个设计者和一个激发提出问题、并寻求答案的引路人,而不是照本宣科,提供现成答案的传话筒;受教育者是一个具有独立思维能力、一个积极参与讨论,一个具有批判质疑、需要并善于与他者平等交流对话的主体,而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个体。开放、平等、宽容、和谐的教育氛围,有利于发挥双方的主体性作用,提供了双方良性互动的心理场域,是师生展开心灵碰撞的理想境域。

3.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生活世界”

回归生活世界是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路径。“生活世界”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意义追求紧密结合,美国现象学社会学创始人舒茨强调,“要解决主体间性问题,即解决主体对其他主体的经验和沟通理解问题,必须回到作为给定的常识世界和经验世界的日常生活领域。”[4]哈贝马斯指出:“个体的生活历史和主体间的生活方式共同构成了生活世界。”[5]生活世界是主体间进行交往的背景,也是主体间相互沟通、理解,达成一致的源泉。思想政治教育要入耳、入脑、入心,既需要课堂的理论知识传授,更需要植根于师生的生活世界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进行至高、至善的道德品质和坚定政治立场教育,更需要注重联系师生的生活现实,使师生在日常生活世界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和意义,为美好生活而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在回归生活世界中,要将教育方法贴近学生,形成适合学生年龄、心理的教育方法;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注重他们日常情感的培养;要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促使教学内容生活化和形象化。只有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思想,学生才能产生心理认同。在日常生活教育中,教师要创设教育情境,根据学生的生源情况、心理特点、爱好兴趣,将教育内容精心设计成思想政治教育生活情境或直接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厂矿、田间地头等现实生活中,师生、生生间展开对话,通过沟通激发思想道德情感,形成思想价值共识,践行道德行为。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生活世界”中主体间进行的交往互动活动,不是一个封闭静止的板块。其目的是塑造全面自由发展的人,培养来自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人。

4.应用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

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模式和营造发挥主体能动性的教育环境。一是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摒弃传统的单一灌输式教学法,采取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立足现实问题,在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前提下,就某些问题展开商辩,对问题形成的背景、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采取讨论、商谈的方式,作出令人信服的分析和解释,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这个过程是教师价值观念引领与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相融合的交互过程。二是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代的大学生,具有明显的现代化气息,享有现代化特征,时刻用现代化的交往方式——信息网络进行交往。信息网络时代的人表现出极强的主体性,人们可以利用网络增长知识,扩大交往范围,拓展交往能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采用以情感人、以理动人的情理交融的方式,把大学生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发现、传播富有价值的生活资源,满足他们的心理精神需求,引领他们的价值追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战斗力。三是要传承校园先进文化。先进的高校校园文化能教育、凝聚、激励和感化一批批学生,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水平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针对当前高校人数众多、校区分散的特点,实行多校区活动综合开展,加深师生、生生间的交流程度,加大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机构建设力度。同时提供助理岗位,如学工处、后勤处、图书馆、网络中心、院系办公室等部门,聘请更多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拓宽师生、生生的交往互动平台,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引导学生,促进学生个体的完善。

总之,高校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扬弃,是对传统单向填鸭灌输式教育的否定,提出教师指引下的师生、生生间的平等交流、对话、理解以至达成“善”的教育,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善”和手段“善”的统一,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3.

[2]华东师大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编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16.

[3](苏联)巴赫金全集(第5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87.

[4]王海明.新伦理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1:230.

[5](德)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7.

Study on Impedance and Realization Path of Inter-subjectiv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LIU Shengliang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Guilin Medical University,Guilin,Guangxi 541004,China)

Enhancing the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ttaches importance to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educators and the educated.Inter-subjectiv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is on the premise of communication,dialogue and to achieve consensus through one or more negotiations process,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nature,interactivity and particularity.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it faces the impedance of subject-object dichotomy of educational thinking,educational situation away from the“life world”and one-way infusion method of education.To achieve the effective path of inter-subjectiv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we must establish the guiding position of Marxist communication theory,establish the idea of subject equa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mak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turn to the“life world”and apply new inter-subjectivity carrier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mpedance;communication;inter-subjectivity;life world

G641

A

:1008-469X(2015)01-0063-04

2014-12-10

2013年广西教育厅课题《基于主体间性理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与方法创新研究》(2013LSZ018)

刘胜良(1971-),男,湖南永兴人,法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及应用伦理研究。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师生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