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档案馆建设校史馆的现实意义与设计创意——以海南大学校史馆建设为例

2015-03-17 15:26
关键词:校史馆校史档案馆

范 明

(海南大学 档案馆,海南 海口570228)

进入21 世纪,随着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许多高校在加快发展建设中,高度重视校史馆建设,将它作为加强对外宣传、提升自身品牌和传承历史记忆、弘扬大学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与传统做法不同的是,一些高校将校史馆建设纳入到档案事业的发展规划,由档案馆完全肩负起校史馆的建设和管理。那么,档案馆建设校史馆有何意义,在实践中,档案馆又如何充分开发和利用馆藏档案,建好展馆,办好展览,较好地实现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历史和学校与现实的自然对接,对档案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新课题,也是档案工作在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体系中值得探讨研究的问题。

一、校史馆建设是档案部门传承大学精神的历史使命

大学精神是一所高校的灵魂,是在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和文明成果,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但大学精神不是一种简单的“精神”,是一所大学经过数代人努力,长期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追求、理想和信念。它具体表现在行为道德中,体现在对学术严谨的态度上,反映在热忱投身于时代的大潮中;是由一个个科研成果、一桩桩生动感人的事迹和一件件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积累而最终发展形成的。这些,无不记录在档案部门的馆藏中。

对于每一位大学毕业生来说,记忆寄托着对母校美好往事的深厚情感,是对往昔校园生活的回顾,是对逝去历史的缅怀和情感的重新体验。校园里的每一栋建筑、每一条小径甚至一草一木,都能构成他们对人生的感悟。蕴藏于校史长河中的大学精神,不但能激活他们对历史的追忆,同样能对在校大学生起着冲击性作用,激发起向上奋进的力量。应该说,校史记忆中的这种鲜活“精神”是可以通过档案部门丰富的馆藏实体档案充分展现的。

如海南大学前身之一的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为了打破建国初期帝国主义对我国天然橡胶的封锁、禁运,经中央批准创建的。为了新中国的建设,数百名年轻的知识分子,从繁华的大都市迁至孤悬海外的海南岛,经过50年的艰苦创业,在一片荒原上,建成了国内知名大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才,为支援我国国防事业建设和热带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鉴于海南大学这段特殊的发展史,学校将“儋州立业,宝岛生根”定义为该校的大学精神,几十年来,这种精神不断激励着一代代师生员工发奋进取的斗志。可以说,海南大学50年的建校史也是海大精神形成、成长的发展史,而海南大学档案馆自建立之日起,就通过收集历史照片、征集音像资料、整理科研成果和杰出校友事迹等手段产生的大量馆藏实体档案对这段历史进行了全面记载。不仅详实完整地记载了学校这段光辉历程,同样也对该校大学精神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做了深度记录。应该说承担历史记忆传承大学精神是档案部门肩负的历史使命。走进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你就会看到一行令人难以忘怀的字句:“Your story,our history”[1](你的故事,我们的历史)。其寓意既反映了档案管理者的历史使命,也表达了其对未来的思考。正如加拿大档案学者T·库克所述:“档案工作者是构建社会和历史记忆的积极因素,在此过程中,他们不仅有义务保护和记录过去,还有责任把未来的需要和期望铭记于心。”[2]展现大学精神的方法与形式是多样的,但最具形象、最显生动和最能够完整展现的莫过于通过校史馆建设去完成。可见,档案部门具有承担此项工作的能力和条件。同样,建设好校史馆,肩负起传承大学精神的使命也是档案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建设校史馆对全面提升档案部门功能与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校档案馆建设校史馆,不是简单地让沉睡在铁皮柜里的历史走进一场展览,对于档案管理部门而言,其重要作用还在于能够拓展档案工作内容,增强社会融入,对提升档案工作自身管理水平和扩大档案部门社会影响力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档案部门从封闭走向开放,彰显其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由于历史的原因,档案部门长期以来实行封闭式管理,其功能与职责不为社会所广为知晓。加拿大档案学者T·库克指出:“我们的记忆宫殿是为人民而不是为国王服务的。在普通公民看来,档案不仅要涉及政府的职责和保护公民的个人利益,而且更多的还要为他们提供根源感、身份感、地方感和集体记忆。”[1]正因如此,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档案部门服务社会的功能越显重要。档案工作是当前建立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方面,档案要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这已成为我国档案界的一种共识,这就需要档案部门自身做好两项工作:一是提高档案工作服务水平和拓展档案工作内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二是增强社会融入提高档案部门地位,自觉扩大社会影响力。大学档案部门做好校史馆建设正是顺应了新时期对档案工作亲情化、便民化这一要求。应该说校史馆建设为学校档案管理部门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开放舞台,为档案积极走向社会,开创了一个新的发展领域。通过举办展览,对促进档案部门开门办展览,完善档案馆服务功能,提高社会服务效益,促进档案文化传播,以及强化档案工作的地位与作用均有着极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除此,具有社会价值的馆藏校史档案走进展览馆,可吸引广大师生员工、尤其是新生走进档案馆,从领悟学校的发展轨迹和文化积淀中,深刻感受到档案部门肩负的“记录文明,传承历史”的重任,体会档案作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功效与能力,深刻认识到档案工作在高校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让更多的人通过展览,了解档案、关心档案,增强对档案部门的认识,积极支持档案事业建设。

(二)有利于提升高校档案学术研究和校园档案文化建设

档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需要以档案学术研究成果为支撑。校史馆由档案馆建设与管理,对档案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档案馆可依托校史馆做基础,搭建档案学术研究平台,利用校史馆中的优质资源,给教学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激发他们对历史档案的浓厚兴趣。一方面通过开放展览吸引和组织师生走进档案馆,利用档案资料进行科研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师生们深入挖掘档案藏品内涵,还能鼓励他们创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科研成果,将档案研究打造成高校的重点科研项目,进而为提升档案专业化管理水平创造有利条件。

高校档案工作者在新的历史时期要不断创新思路、转变观念,不仅要做学校档案的保管者,还要成为校园文化的建设者。档案馆建设与管理校史馆后,随着档案学术活动的开展,被激活了的档案历史,将会有效地加强校史档案的编研和带动校园档案文化建设。档案馆有条件也能够充分利用高校文化教育基地的优势,推出校园档案文化精品,创作出档案文化特色品牌,让沉寂的档案文献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有利于加强校史档案及实物声像档案的收集管理

传统的实体档案工作管理,多以收集整理纸质文件为主。校史档案和实物声像档案收集整理难、馆藏品种少、内容单一,是许多档案部门一直以来面临的工作难点。校史馆的功能特点则要求展现的内容是以历史实物声像等实体档案为主。校史馆纳入档案馆统一建设和管理后,档案部门除了要做好日常的纸质文书档案的归档管理,必然要不断扩大校史档案收集范围,建立特色档案,以及加强对实物声像档案和动态档案的收集整理。这样,不仅对实物声像档案收集整理从客观上起到加强作用,同样对促进和改善档案馆藏结构,丰富馆藏内容和提高藏品质量产生积极影响,将会有效的推动高校的档案业务建设和事业发展。

三、档案馆建设校史馆所具备的充分条件

(一)档案馆建设校史馆具有先天的资源优势

在2000年的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上,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在致辞中提出:“档案馆是保管人类记忆的各种表现形式,保存社会记忆、个人记忆的最权威场所。”[3]2004年的第十五届国际档案大会,以“档案、记忆与知识”为主题,讨论了档案作为人类记忆库的重要社会功能,这标志着档案作为人类记忆库的观点获得了国际档案界的认可。我国2008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中也明确规定:“高校档案机构是保存和提供利用学校档案的专门机构。”由此可见,档案馆是唯一得到法律授权的永久保管档案的管理部门。特有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它在所在单位拥有历史资源的唯一性,同时,这些历史资料所反映的历史真相和事实也最具权威性。丰富详实而具有绝对权威的史料馆藏,不但可以在校史馆建设中便利快捷地利用这些历史资料,而且可以对其他被利用的资料提供重要佐证,省却了使用者因对内容选用所消耗的时间和精力。可见,校史馆由档案馆负责建设与管理,为丰富展览内容、确保展品真实、保证设计水平和提高建设效率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障和物质条件,也为展馆今后的修正补充和完善内容提供了方便。可以说,在校史馆建设中档案馆具有高校中其他任何部门无法比拟的资源优势。

(二)档案馆与校史馆业务管理具有互通性

档案馆是永久保管学校校史档案的管理机构,也是进行校史研究和利用的档案史料中心。根据《高等教育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学校档案部门所管理的十一类档案,随着岁月的流逝,同样是社会的记忆,除了涉密内容,大部分内容具有向社会展示的意义。而校史馆的基本任务是依托档案馆馆藏资料,面向全校乃至社会展现办学历史记忆,弘扬大学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其工作除了要做好面向社会提供的日常开放展览和服务管理,还要做好与展馆内容相关的历史资料的收集整理,以便不断完善充实丰富展馆内容、扩充馆藏。所以,档案馆与校史馆不仅仅是陈列校史的机构,也都具有“存史、育人、沟通、资政”的价值和功能。正如美国国家档案馆馆长约翰·菲利克纳所指出的:档案馆与博物馆有很多相同之处,两者都能够“负责收集和管理宝贵和个性化物品,这些物品可以通过展示,是现在和未来人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4]。档案馆的业务与校史馆相近的工作职责与社会服务功能,使得两馆有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同一性与统一管理的可行性。故两馆合一,实行统一管理,业务可互补,工作可互助,既方便了工作,减少了因业务交叉而造成的重复操作,又可避免单位机构臃肿、职责重叠的现象,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学校对档案资源的统一管理。

(三)档案馆建设与管理校史馆符合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

精简行政管理机构,压缩行政人员编制,加强和充实教学科研第一线,是高校内部体制改革的任务和要求。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高校都把校史馆作为学校对外政治宣传工作的一部分,统归到党委系统的宣传部门或其他行政部门领导。这些部门或将其放在内部一个科室管理,或指定一人兼管。因为编制隶属行政管理系列,工作人员不在专业技术岗位,不具备职称评定资格,这样的安排导致该岗位人员工作不安心,思想不稳定,人员流动性较大,影响到校史馆的建设与发展。其实,校史馆的专业性质和管理运营功能与博物馆具有相近的特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岗人员符合参加文博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条件。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如上所述的与档案馆相近的工作性质和专业特点,校史馆划归档案馆管理,其管理人员视岗位设定情况,可参加档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也可以参加文博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如,海南大学将校史馆从行政部门划归档案馆统一管理后,为其增设一个文博专业技术岗位。档案馆按排一名该专业人员,同时负责实物声像档案和校史馆工作,很好地解决了之前因岗位设置与职称的矛盾使在岗人员工作不稳定的问题。由此可见,这样做有利于加强校史馆专业化基础建设,从根本上可解决三个现实问题:一是符合现代化高校发展改革要求,解决了精简行政管理人员的问题;二是科学设置专业岗位,完善了职位管理,有利于校史馆专业化队伍建设和稳定;三是为校史馆今后的建设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给校史馆上水平、上档次、完善服务功能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校史馆建设中的内容选定与设计创意

怎样建设好校史馆,让丰富的校园历史故事走向社会,是值得档案工作者认真思考的命题。海南大学档案馆在建设校史馆的实践中体会到:校史馆的功能定位,要求它不单是个形象工程,而且必须是一项精品工程,要做到内容丰富,主题鲜明;设计新颖,精雕细琢。要达到上述要求,必须注意把握好两个重点:一是内容选定,二是设计创意。

首先,要确定主题,把办学精神作为主要内容贯穿展馆主线。建设好一座靓丽的校史馆,造形固然重要,但内容是展馆的核心。因此,建设校史馆,要从明确展馆内容,确定主题思路做起。

根据高校的特点,校史馆所展示的核心内容,应当充分显现学校办学的辉煌历史,营造校园特色文化氛围,其目的是在诠释学校的大学精神的同时,让参观者深刻感受校史业绩。因此,要力求展馆内容紧紧围绕校史沿革,将办学精神贯穿主线。在内容展示上,应以办学理念与特色、学风建设与教风,以及标志性成果为重点;以优秀学子业绩、历史人物介绍和重大事件为亮点,达到给参观者留下深刻记忆与无尽的回味之目的。在形式表现上,应做到条块分明、层次有序、枝附叶连、一气呵成。完整地将学校办学以来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业绩尽情展示,充分反映办学历程和辉煌业绩。旨在起到引领参观者追溯办学源头、感受校史沧桑之效果。

要达到上述要求,内容设计可从三条主线入手:一是充分利用档案资源,以叙述历史为主;二是展现教学科研活动,着力凸显学校优势和学科特色;三是集中展示改革业绩和办学成果。

除此以外,展馆中还要设置主题专栏,重点突出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性的人物和事件。如: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中外名人视察参观学校的历史记录;杰出校友创业风采;师资队伍、专业设置及重点学科等办学条件变化,等等,以此丰富展览内容,实现小空间大内涵。

其次,要结合地域特色和办学历史,构思展馆总体布局与设计创意。如前所述,作为精品工程的校史馆,其展馆内部的设计风格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一部生动丰富的校史画卷,配上品位高雅的设计装饰,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一般来讲,一所大学的成长史,离不开所属地的孕育和滋润。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一般高校所具有的办学特色也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所属地人文地理的影响。因此,校史馆的设计风格可参照地方博物馆的做法,揉入一些地域特征,或与自然地貌相适应协调,或与人文气息相连互通。

以海南大学校史馆为例,建馆伊始,在确定风格主调的问题上,档案馆提出了三点设计要求:1. 针对学校立身于新时期改革开放前沿大特区,要求设计者采用反映时代特征的现代简约式,体现先进理念。2.考虑到学校独有的南国地域特点,要求展馆色调采用能突显海南自然地理风光的明亮、鲜活色彩。如:以白色为基调,蓝色为主调,绿色为点缀。3.在办学成果方面,则重点突出橡胶种植、海洋养殖和黎苗族文化等独具南国特色的科研成果。建成后的海南大学校史馆,设计简约大方,构思细致入微,内容蕴藏丰富,将厚重的校园文化与沧桑的悠久历史融为一体,达到现代化装修与苍劲的历史完美结合,使人一迈进展馆,便能切身感受到整馆营造出的具有强烈地域特色和浓郁南国大学文化的氛围。

总之,高校档案馆统一建设和管理校史馆,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管理机制在新时期改革发展中的一件新事物,也是档案工作面向社会走向开放的一种新形式。实践证明,档案馆创建校史馆,业务映衬互补,资源两馆共享,事业相行而进,成就相得益彰,对档案事业蓬勃发展有着极具深刻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影响。

[1]傅荣校.《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下档案工作的意见》的理论思考[J].档案学研究,2015(1):31.

[2]丁华东,崔明.“城市记忆工程”:档案部门传承与建构社会记忆的亮点工程[J].档案学研究,2010 (1):44.

[3]国家档案局.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文集[C].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2.

[4]袁新芳.美术博物馆档案馆的管理方法与利用方式[J].兰台世界,2015(4):77.

猜你喜欢
校史馆校史档案馆
山城老年大学校史馆建设持续推进中
坚持革命教育 强化党性锻炼
——主体班学员参观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校史馆
校史故事演出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读校史 , 走进辽科的前世今生(一)
弘文立教 校史育人——甘肃农业大学校史育人的实践探索
云南省档案局办公室关于表彰2018年度《云南档案》优秀通联组及发行先进单位的通报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高校校史馆育人功能研究
when与while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