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远璇
(南京晓庄学院,南京 211171)
论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质量提升的策略
水远璇
(南京晓庄学院,南京211171)
通识教育可以纠正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培养目标的功利主义倾向,弥补学生的偏狭思维,构筑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而目前,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理念肤浅,课程配置比例低,课程体系不合理,师资力量不足且教学方法单一。如何提高通识教育质量,是每所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质量的提升应当从理念、制度和实施三个层面进行。
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通识教育;提升策略
当前,我国正全面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战略决策。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也是各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亟须破解的难题。而通识教育作为“人人都必须接受的职业性和专业性以外的那部分教育,它的内容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健全的个人和负责任的公民,它的实质是‘和谐发展的人’的培养”。[1]这一功效恰与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试图打破过于专门化而带来的人才培养质量壁垒十分契合。“通识教育就是要引导人们从偏狭的学科中走出来,为学生的将来打下一个广博坚实的基础。”[2]目前,各个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通识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如何提高通识教育改革的有效性,是每所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目的在于审视各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通识教育改革现状,并寻求提高改革效率的途径。
1.通识教育理念肤浅。
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是移植性的,缺乏像西方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的清晰历史脉络。通识理念的形成也是这样,导致我国大学对通识教育理念的理解缺乏深度,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更是如此。他们通常将通识教育目的理解为仅仅是使学生对各门基础学科有一些基本了解,抑或将通识教育当做专业教育的延伸和补充。把通识教育仅仅理解成让大学生在自身专业知识之外学习更多的实用性的知识。而事实上,大学教育本身就应当是“综合运用阶段”,“在大学里,他们(大学生)应该站立起来并环顾四周”。[3]对于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而言,应当实现“既培养学生成为专业人员,又培养其成为有教养的人这样一种双重目标”。“大学不仅需要开设一批通识课,使所有学生获得共同的、基本的知识和教育经验,同时需要在实施专业教育和隐性课程的同时贯穿通识教育的精神”。[4]
2.通识教育课程配置比例较低。
目前,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大多在30%左右,但其中如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语课、体育课等公共必修课程占据了较大比例,真正体现通识理念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的学分只能占到很少的部分(大约为三分之一),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十分有限,这一现状本身就与通识教育的理念相悖。
3.通识课程的体系不合理。
目前,各个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的通识课程设计缺乏总体的构想和安排,通识教育课程缺乏系统化安排,特别是选修课程仅仅是按照“新鲜、实用、有趣”为取舍的标准,课程拼盘化现象严重,课程内容结构杂乱无章,缺乏根据通识理念而进行的顶层设计,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4.师资力量不足。
通识教育以知识内容的贯通性和教学的互为主体性为特点,然则,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中通识课教师博闻广见且善用讨论法教学的并不多。且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没有专门机构,通识教育选修课多采取教师个人或团队自愿申报,教务处审核的方式,挂靠教务部门管理,审批和管理均相对比较宽松。往往承担通识课程的老师却在通识理念上显得落后或不足,加上没有进修提高的机会,并且缺乏激励策略。因此,师资力量的匮乏是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通识教育实施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5.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由于通识教育课程资源匮乏,导致通识课程的班额较大,因此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的通识课程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特别是通识教育选修课,成了大学生们的“选休课”,课堂教学质量颇为低下。
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为何要提高通识教育质量,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识教育可以纠正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培养目标的功利主义倾向。
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多为原先的高等职业学校和专科学校升格而成的新建本科院校,此类院校的培养目标多为地方培养应用型的本科层次人才。因此,这类院校的培养目标多具有工具性、注重市场导向等特点,而较一般综合性院校而言更易陷入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误区。而通识教育可以满足人心灵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追求,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应当在这中间保持合适的张力,通过通识教育让学生对世界、生命以及未来的社会生活有一个全局性的了解,弥补大学教育中对专业课精心而对一般的教育内容重视不足的问题。这样可以防止学生变得“工具理性”,成为“单向度的人”。
2.通识教育可以弥补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学生的偏狭倾向。
由于高考制度的限制,我国本科院校学生原本就经历了应试教育导致的过早的文理分科,再加上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过分专业化的弊端,使得学生“偏狭”、视野狭窄,这样的人才走上社会,就产生了诸如环境、精神和社会等各种危机问题。同时,现在的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由于 “学科的过度分化导致了相互疏离与分割;知识的专精也可能滑向狭窄与琐碎;热衷于追求功利和实用,忽略了人文素养、价值与道德的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有可能将大学降格为另一种形式的职业培养所,使大学毕业生变成缺乏理想、热情和人生价值目标的 ‘单面人’”。[5]而通识教育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强调让学生涉猎不同的领域,弥补因为专业教育而带来的知识的割裂与分化,对各个知识领域有一个全局性的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自己所学专业所处的位置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有清晰的认识。
3.通识教育可以构筑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学生统整的知识结构。
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其实更需要通识教育来为学生构筑一个统整的知识结构。通识教育提供了涵盖社会、自然、人文和艺术等领域广泛的知识。通识教育要培养学生表达、沟通、综合、分析、了解与批判等能力,可以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合理化,使学生可以克服专业发展的掣肘,以跨学科的广阔视角来观察和认识世界,从而可以找寻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甚至可以轻松面对未来岗位的变动和职业的转变。
纵观中外古今,从自由教育到通识教育,其成功实施无不从理念精神上发端,进而推动相关制度的建立,最后通过制度付诸行动来实现理念。因此,我们认为,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能力的提升也应当从理念、制度和实施三个层面逐一进行。
1.理念层面。
(1)明晰通识教育理念。通识教育目标的确定首先应当以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为基准,最后再由学校通识教育目标确定通识课程的目标。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大多秉承着与行业保持密切联系的历史优势,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作为目标,而这种“高素质”应当体现在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之上,同时这种新型人才应当具有更广阔的视野。通识教育通过打破知识、学科之间的界限,让学生获得广博知识,倡导培养学生的能力,熏陶学生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品质,促使学生成为具有对社会、对世界、对文化、对他人有理解力和同情心的,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总之,通过“统整的知识”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健全的人”[6]。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应当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及办学特色准确定位符合自己学校特点的通识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在具有某一专业领域知识技能的同时,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同时具有社会责任感,形成自身特色。
(2)普及通识教育理念。目前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通识课程实施效果不佳的原因就在于理念普及不到位。首先,教育管理者要将通识教育作为整个学校的办学理念,而不仅承担补充性、辅助性的角色。他们要有一个良好的学理意识,使得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改革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对通识教育改革能进行精心的顶层设计,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师和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都缺乏深刻的理解,往往只从字面意思理解,或者将其等同于公共选修课程。教师通识教育理念的普及应当通过进修、学习、研讨等方式,通过入学教育对学生进行通识教育理念的普及。
2.制度层面。
(1)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一个独立的专门负责规划通识教育课程的机构将有助于通识教育质量的提升。因此,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应当组建具有二级单位建制的通识教育规划和管理专门机构。例如,建立通识教育委员会、通识教育中心或通识教育办公室等机构,成为一个负责规划、推动和执行通识教育的独立教学研究单位和行政机构,全面负责通识教育。其主要履行制定通识教育政策,推动共同课程,审核博雅涵养课程,规划潜在教育课程等职责,对通识教育的各个环节,如对行政组织、人事资源、审查课程规划、师资培训等实行有效管理,特别重要的是,还要加强对通识教育课程质量的监测和评估。评价方法方面,可以借鉴美国中等规模大学中经常使用的“课程嵌入式评价法”[7]。
(2)形成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程绝不是以简单实用为标准的“杂烩课”,也不是对艰深理论问题的“稀释课”,而应当是具有通识精神的具有基本性、主体性、多元性、整合性和通贯性的课程。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应当根据自己的通识教育理念制定详细的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和标准,并基于此筛选恰当的课程内容来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进而形成一个系统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架应当以确定的与学校培养目标相契合的通识教育理念为基础,并确定相应的涉及领域,最后,选择每个领域开设的课程。
(3)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在实行学分制的基础上,增加通识课程在总学分中的比重,特别是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学分总量。克服学生通识课程浅尝辄止的倾向,涉及通识课程的广度且要兼顾深度。
3.实施层面。
(1)加强课程建设。通识课程的建设应当拥有明确的课程模式、遵循课程理论,打破分科体制,并且倡导具备通识精神的课程内容。全方位的通识课程系统架构应当分成以下几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共同必修课程,第二层面是核心通识课程,第三层面是通识选修课程,第四层面是隐性通识课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应当有针对性地规划建设适合的核心课程,开成必修课,使得通识课程体系得以“纲举目张”。还可以与其他大学联合,共享教学资源,院校间合作发展通识课程建设。
(2)辅导通识课选修。目前,在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态度多为功利化考量,或为补充专业学习的不足,或为容易取得学分,或单纯只是因为这门课看来“比较好玩”等等。因此,通过网络试听、指导手册或专人指导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引导显得尤为必要。而且,最重要的是要向学生普及通识课程的理念、修习方法及选修原则。
(3)改进教学方法。通识课程教学的形式应当多样化。例如,除了课堂讲授以外,还可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适当增加课时,保证充足的讨论时间;还有导师制模式的运用,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的立论、辩论和思考。有条件的学校,应当运用教学助理制度辅助进行小组讨论。
(4)提升师资水平。实施通识课程的教师本身必须具备通识精神,有人提出通识课程需要“广博”和“文雅”的教师教学,具备通识素养的教师应当是对通识课程所涉及学科能够融会贯通并且能够旁征博引的。而在我国,从事高等学校教学的教师自身就是只经历过单一学科专业培养,所以必须对教师进行再培训,首先要普及通识教育的理念,进而促进其掌握新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5)开发隐性通识课程。通识教育的特点之一即为对“广度”的强调,但无论如何,单凭通识课程无法实现这样的理想,而无处不在的“隐性课程”却为通识课程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应当通过对校园文化活动、校园环境、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及各种学生社团活动进行合乎通识理念的规划,使得各种隐性通识课程具有明确的主题性和严密的组织性。
[1][2]张寿松.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5.
[3]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47.
[4]陈向明,等.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探索——以北京大学元培计划为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6.
[5]龚放.现代大学通识教育之我见[J].上海高教研究,1997,(2).
[6]庞海芍.通识教育的困境与希望[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48.
[7]史彩计.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评价的一种方法:课程嵌入式评价方法[J].复旦教育论坛,2007,(2).
G642.0
A
1671-2862(2015)02-0092-03
2014-12-23
本文系南京晓庄学院2012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学校通识教育课程改革:问题与对策”(项目编号:JYKT2012008)及南京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南京市地方高校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研究”(项目编号:ZL/2013/06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信息:水远璇,女,江苏南京人,教育学硕士,南京晓庄学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