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志青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
中国古代农业哲学思想及当代启示
吕志青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100091)
在古代社会,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农业是国家统治的经济基础。农业的重要地位、农业元素和生产方式都对当时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古代农业哲学思想中以农民为核心的民本思想和家族制度、农业政策思想、辩证法思想,不仅内容丰富,论述深刻,而且对当代有诸多警醒和借鉴。
农业元素;辩证法;民本思想;古代
中国是一个大陆国家,中华民族历来依靠农业维持生存。农业的重要地位直接影响到古代社会的经济思想、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给它们打上了深刻的农业痕迹。
在古代社会,农业是最古老、最基础的生产部门,其对时下的哲学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农业地位对哲学的影响。
《礼记·王制》指出:“国无九年之蓄,日不足;无六年之蓄,日急;无三年之蓄,日国非其国也。”很明显,农业生产能力和实力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孔子认为为政的首要任务是“足食”,管仲倡导以农为本,“明主之务,在于强本务”。类似的重农思想,不仅在春秋战国时期,而且在古代社会的其他时期,都是思想家的共识。如后来的《吕氏春秋》从治国之本上强调导民务农的重要性。该书《上农》篇指出:“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其处而无二虑。”可以看出,发展农业是统治者效法圣王的头等重要任务,它不仅可以培养持重守法的淳朴民风,而且可以使民富乐业,国家拥有稳定的财税收入和稳定的兵役来源,从而达到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
中国古代不同学派虽然在政治思想方面有很多分歧,但在重视农业方面却是少有的一致,他们都把农业看做富国强兵之本,天下安危所系。秦国正是靠商鞅变法,实行耕战政策,而成为虎视宇内的头号强国,其重农程度超过当时任何一个国家。作为秦丞相的吕不韦,在他所主持编写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中,农业和农家无疑是重中之重。从出土的云梦秦简看,战国晚期的秦国对农业的管理是十分严格的,当时除了大量的民田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国有土地,无论民田或是官田,都被置于国家的控管之下,各级官吏不但要负责征收赋税,而且要及时报告各地农田庄稼生长情况、降雨情况、受灾情况等,对各种农作物的播种量都有严格的规定,对耕牛的饲养和使用定期进行评比,等等。农业在国家中的主导地位不仅对古代经济和政治思想,而且对当时的哲学思想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2.农业元素对哲学的影响。
阳光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因素。很早,人们就意识到没有阳光农作物就不能成长,但阳光过强会烧伤农作物,如《淮南子》中说,“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在此基础上,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土地和其他建筑物向阳还是向阴的重要意义。这些农业实践中形成的关于日照、阴阳的基本认识,帮助形成了古代哲学中的“阴阳”思想。“金”“木”“水”“火”“土”等也都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古称“五材”。这些概念和之前的东西南北中“五方”概念相结合,形成了古代哲学中“五行”范畴。
3.农业生产方式对哲学的影响。
古代农业耕种中注意土地、阳光、水、空气和四时节气的利用,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成熟和收获,各守不同农时,对上述元素的有效利用,使人们可以把农事和农时结合,先后种植,不同的农活张弛有度,从容安排。这反映了一种高超的辩证法思想,为哲学中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提供依据。“少种多收”胜过“广种薄收”,这是古代农业生产有重要价值的观点。少种并非越少越好,而是少而精,“量力而为之”。这种“量力而为”的思想,也成为古代哲学中一条普遍适用的原则。古代农业生产非常重视合理耕作施肥,如《吕氏春秋·任地》提出了“力者欲柔,柔者欲力;息者欲劳,劳者欲息;棘者欲肥,肥者欲棘;急者欲缓,缓者欲急;湿者欲燥,燥者欲湿”土壤耕作五大原则。这些原则不仅闪烁着朴素辩证法的思想,而且对今天的农业种植和生产都有很强的警示意义。
古代农业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以农民为核心的民本思想。
古代社会除崇尚农业在国计民生中的基础地位外,还非常重视农民对农业发展和国家统治的重要性。《吕氏春秋·审时》篇云:“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这里的“稼”指的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对象,即农作物;这里的“人”指的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天”与“地”则是指农作物赖以生长的土地、阳光、空气、水分等自然环境。不难看出,农民、土地和天气三者关系,农民的因素放在首要地位,并和后两者构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在此基础上,思想家和治国理政者进一步提出以农民为核心的民本思想。如夏朝时期的《五子之歌》发出关于民本思想的第一次呐喊,“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之后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要求统治者胸怀“忧民之忧”与“与民同乐”的器识境界,要解民于“倒悬”,建立“恒产”的产权制度来保障农民私有财产。再到后来唐太宗李世民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思想等,无不如此。
2.家族制度思想。
在古代社会,农民世世辈辈靠土地生活,土地的不可移动性限制了农民的活动空间,就连绝大多数出仕为官的读书人晚年通常也要回到早年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也就是说,同一个家庭的子孙数辈后代,由于无法或缺乏社会流动,围绕土地生活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家族,并进一步形成中国的家族制度。古代社会的很多哲学思想都不同程度地论述到中国的家族制度,如儒家思想就是这种家族制度的理性化。儒家把社会关系归纳为君臣、父子、昆弟、夫妇、朋友等五种。在这五种关系中,其中有三种就是家庭关系的内容,另外两种也是家庭关系的延伸。家庭成员时间和空间的稳定性产生家族制度,并进一步产生出祖先崇拜。家族作为一个复杂的组织,需要一个象征,祖先就成为家族的共同象征。家族制度以及祖先崇拜至今依然对国人产生影响,例如,各个姓氏及各个家族都会有家谱,台湾同胞回大陆的行程中必有祭祖拜祖仪式,定期举办的炎帝、黄帝盛大祭祖大典等。
3.农业管理思想。
中国是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历朝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农业,把农业管理看成是国家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显示亲农重农姿态,天子要亲自“耕帝籍田”,后宫妃子也要从事力所能力的农事活动,“后妃亲蚕”。皇帝亲自处理农政,并把其作为朝政的重要部分,在农事要紧季节更是亲自过问农业管理具体事宜,例如,孟春之月,皇帝要命令掌管历法的官员做好敬授民时的工作。与此同时,各级地方官吏更是把农业管理作为理政的关键任务。他们一方面要代皇帝履行土地管理职能,保证农作物耕种面积稳定;另一方面他们还要替代皇帝征收赋税,主要是农业税;最后他们还要稳定农业人口数量,劝民耕桑。统治者不仅把农业管理作为国家行政管理的首要对象,而且要求各级官吏都要抓农业生产,体验农民的艰辛,学习运用三才思维方法和生态学方法管理农业。可以看出,农业管理是古代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各级官僚都要充当农业管理者的角色,自上而下的农业管理机构也很完善,农业管理政策落实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也很丰富。这种集约、科学的管理,不仅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几千年的根本保证,而且体现了中国农业管理思想的哲学含义。
4.辩证法思想。
辩证法是中国哲学思想的精髓,任何事物发展到极致,都有一种向反方向移动的趋势,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物极必反”。用黑格尔的话,就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自我的否定,否定之否定运动推动事物向前发展。辩证法反映了事物的自然法则,任何事物都有向其对立面发展的趋势,任何活动都要把握“度”。老子是中国古代辩证法的代表人物,他曾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第五十八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第二十三章)等。古代辩证法起源于农、根植于农,并随着农业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
古代哲学的辩证法思想,深受农业现象和农业活动影响。太阳月亮的阴晴圆缺,农作物生长的四季变化,这些是农业生产的必需,也是古老辩证法的来源。如《易传》中说:“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日中昃则,月盈则食”。同时,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摸索形成的农作物种植方式和生产形式,突出表现在套种、施肥方式,都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1.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在古代农业哲学思想中,“顺民心”是各级统治者治国理政的最高追求,是关乎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大问题,是民本思想的第一个规定。虽然有学者认为,古代的民本思想目的是为了维护君主更好地统治和保存既有秩序,其核心思想是教化百姓、控制百姓,甚至愚弄百姓,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民本思想蕴含有顺应民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安民保民养民等有益内涵,以及在此基础上体现出来的各级官员实行的一系列关心民众的政策。
“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治国理政,如果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公权私用、国器己有,资源分配格局长期固化,大多数人无法获得发展福利,时间久了,就会出现民心不稳,危及国家正常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甚至动摇国之根本。因此,全面深化改革,重获民之信心和国之久安,是古代民本思想尤为值得借鉴之处。
2.社会发展要顺应自然规律。
古代农业思想蕴含丰富的顺应天时农时,进行农作物套种、土地休耕的论述。在大自然面前,我们要量力而行,遵守自然规律,不能过高估计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理性力量。钱穆曾说过:“农业的第一特征是一半赖自然,一半靠人。从事农业定要外在条件,如天时、气候、温度、阳光、雨量、风,以及土壤、养分、河流、灌溉等,所谓天时、地利、物产,又必有许多动植物能和农业配合。这些条件都是外在的,中国人总称之曰天。我们中国人所称的天人相应,天人合一,正是十足道地的一个农村观念,是一个乡下人想法,但实有它纯真不可颠覆的道理。中国古圣先哲则不过将此农村乡村人观念中的那一番真理拿出来加以指点与发挥。”然而,社会发展到今天,过于重视眼前利益,加上科技革命的成就,使人们越来越大胆,农药化肥的肆意使用,土地的无序开垦,草原的过度放牧,江河的任意拦截,已经造成严重的生态灾难。当前我国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蕴含着丰富的天人合一和顺乎自然的哲学思想。这种思想,在古代农业哲学思想中早有体现,至今尤有现实意义。
3.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在国家中的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农民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不能忽视。然而,长期在GDP指挥棒的指挥下,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工业,尤其是重点工业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拉动,服务业也日渐重视,但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农业的基础地位并没有真正落实。虽然中国已经从传统的农业社会步入工业社会,但广袤的农地、数亿的农民、十几亿的人口的基本面并没有改变,对农村、农业、农民“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不能减弱。在这方面,古代农业哲学思想中对农业地位的重视,以农民为核心的民本思想,自上而下对农业政策的身体力行,依然值得今天引以为鉴。
[1]吕绍刚.周易阐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蔡尚思.十家论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袁礼华.论《吕氏春秋》的“上农”思想[J].农业考古,2006,(2).
[6]叶世昌.中国古代的农业管理思想[J].上海经济研究,1989,(6).
[7]徐刚.试论中国古代农业对哲学的若干影响[J].上饶师专学报,1993,(3).
[8]赵敏.中国古代农业管理思想新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B21
A
1671-2862(2015)02-0022-03
2015-01-21
吕志青,女,河南新乡人,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大战略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