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和思考——以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2015-03-17 09:43张志强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顶岗校企职业

张志强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郑州 450046)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和思考——以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张志强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郑州450046)

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是一种以人才需求为导向、校企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结合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际,阐述取得的成效,分析存在的问题,力求为高职院校探索适合各专业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提供借鉴。

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思考

一、引言

校企合作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也是解决当前职业教育诸多问题的突破口和关键点。[1]随着酒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职业化和质量化,基层管理服务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将逐步为大专学历层次的人员所取代。作为培养掌握现代酒店管理理论、具有较强酒店管理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最契合酒店行业对人才的语言、技能、形象等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它能够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校以及社会提供优质实践型人才。走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所取得的成效也已得到了不少专家学者的肯定。但是,从目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运行模式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如校企合作的理念还不很清晰,合作形式比较表面,合作层次较低,合作机制也不很完善,在运行中也碰到一些难以逾越的障碍。

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最早是在2006年为应用英语专业的一个专业方向而开设,2011年才专门开设了酒店管理专业。在人才的培养与建设中,人文财经系在2006年就尝试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相关酒店合作,开展了顶岗实习,在8年的发展历程中,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成绩。比如,建立了相应的酒店实习基地,开展了学生到酒店为期4个多月的顶岗实习等。

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与其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相比,酒店管理专业“实施2+1”人才培养模式起步较晚。在2013年之前,实行的是“2.5+0.5”的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即两年半在校学习,最后半年在企业顶岗实践。这种培养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如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具备了一定的就业竞争力,但在最后半年有部分学生因忙于专升本不想顶岗锻炼,有的学生因要参加毕业清考提前返校,还有一些学生不想参加顶岗实习而不配合学校统一安排,最终导致半年顶岗时间难以保证,有个别学生甚至连3个月顶岗都完成不了。由于实习时间较短,合作的酒店想要发现一些好的培养对象都比较困难,因此对实习生实行轮岗制,全面锻炼学生的基本能力,推行起来很难。基于这些原因,系部于2011年开始对人才市场需求进行深入调研,根据学生的就业跟踪调查、企业的用人情况反馈以及与其他兄弟院校的交流,在2013年上半年才开始借助校企合作的平台,制定了“2+1”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计划,加大实习实训的比例,下半年开始施行“2+1”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也收到了明显成效。具体来说,其实践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整合课程,建立校企双赢的课程建设机制。

为进一步增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实用性,使学生所学更加符合市场的需要,学院专门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对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的制定等进行指导。根据新的培养模式,学院将原来两年半的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职业化整合,把“面向市场、立足岗位、塑造素质培养能力”作为课程整合的原则,以使整合后的课程的针对性更强。比如在职业基础课程模块,将以前的酒店服务礼仪、客源国概况、星级酒店规范等课程整合为酒店行业认知课程,通过此课程的教学,学生会获得酒店行业概况认知;并具有职业素养、酒店营销、管理等基本知识,形成直观认知;该课程相比较以前的分课程设置而言更具有职业化倾向;在教学内容上,合理选择和使用教材,注重“够用”“实用”“有用”。在基础课的教材选用中,以实用为出发点,精选教材,侧重为专业课程服务和职业素质提高。在专业教材的选择上,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契合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岗位需求。在实训教材的选择上,注重满足学生从业能力和就业岗位的对接需求,能够打造学生的实践技能。

2.创新教学模式,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观。

在教学模式上,改变以前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突出应用型理论和务实型技能,通过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方式,解决了学用一致问题,在“做中学,做中教”,以生为本,让学生动起来,成为发展的主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该专业开设的中国茶艺课程,专门在茶艺实训室开课,并由企业专家来校授课,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做、学、练,期末进行茶艺展示,邀请业内人士点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对内容展示也精心准备。从他们展示的内容来看,每位学生都基本上掌握了茶艺基本技能。在授课方式方面,尝试将部分专业核心课程的授课地点由教室或者是实训室改到真实工作场景中进行。如《酒店康乐服务与管理》课程,专门放到了合作的企业内授课,授课方也由高校教师转化为企业专家,教学资源由教材转化为企业资源,通过真实环境的感受,增强学习成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进而提高学生的上岗能力和培养科学创新的精神。

3.以职业资格为导向,实行多证书培养模式。

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学院在双证互通方面明显做得不够,虽然文件规定要求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必须获得相应职业资格的岗位证书,但实际执行力度远未达到,导致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存在问题。新的培养方案制订以后,一方面学院在制度的实行方面严格起来,强化落实,严格按照毕业前必须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这一硬性指标才准许毕业,提高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酒店管理专业特别增加了选修课内容,并在教学计划的制定、实训室的建设以及职业资格的训练等方面都契合了职业资格获取的针对性,同时设计了与职业资格认证相同的考核评价标准,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就业上岗能力。学院为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引进、建设了国家(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点、考点或职业资格证书认证点,适合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参加的主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餐厅服务员资格证(中级工)、高级酒店管理师等级证、国家助理营销师资格证、初级茶艺师资格证等。该专业从课程设计、教学模式、考核评价、资格认证标准等方向都做了专家论证和详细规划,最终目的是要培养更具就业竞争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4.充分利用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013年对酒店管理专业的茶艺实训室、餐饮实训室、客房实训室的设备进行了补充和更新,为充分利用校内建设的实训室,在课程安排上提高了实训课时比例。针对已建好的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或者是短期的实习。如2013年5月组织2011级学生至CBD进行酒店相关企业的综合会展参观,包括酒店艺术品展览、茶艺文化展等,提升行业对学生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审美及专业学习素养。利用系部的一些星级酒店合作基地,如永和铂爵酒店、索菲特酒店、北京金隅凤山温泉度假村等,每年寒暑假集中组织该专业学生到酒店进行为期一个月或两个月的实习,不仅使他们的专业技能得到锻炼,口语能力得到提高,还使他们提前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提高了职业素质,磨练了意志,增强了吃苦精神。

5.以校企合作为载体,建立一批“对口高效”的合作单位。

学院利用一切尽可能的关系或渠道寻找与企业合作的机会,利用企业资源建立用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场所。该专业的实习单位目前有国家旅游局北戴河培训中心、南戴河蓝色海岸、南戴河鹤岗疗养院、北京中家鑫园温泉度假酒店、上海中油阳光大酒店、工大建国酒店、禅武大酒店、北京文锦世博园大酒店、北京凯美佳国际会议中心、北京金隅集团度假村、北京大学中关新园等,其中值得提出的是,有不少星级酒店的合作是通过第三方实现的,如我系长期合作的同心圆教育咨询公司,是一家专门做大学生酒店管理对口实习的公司,他们通过收取酒店佣金,为酒店寻找合适的合作对象。这也给学院带来了很多便利,毕竟,点对点的校企合作成本较高、效益低,而且一个高星级酒店会与多家学校合作,通过第三方的协调、监督与服务,保障了双方合作的顺利进行。[2]

6.完善实习的相关制度与细则,加强实习期间的管理。

人文财经系在顶岗实习中制定的《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管理办法》《考核办法》《安全自律承诺书》等,坚持做到以科学的态度制定制度,并以灵活的管理方式执行制度,学生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提供《顶岗实习鉴定表》《实践评审表》《实习周志》等材料。通过建立由企业相关人员和学院教师参加的学生管理制度,制定管理工作规范,达到学生在实习期间实现评价、考评,加强了对在企业实习学生的管理,注重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3]

三、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运行中的问题与思考

1.就业形势良好仍难阻挡较低的招生报到情况的出现。

郑州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提出了打造商贸旅游城市和会展城市,给酒店行业带来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在此发展背景下,郑州除了要拥有高质量的酒店业接待服务设施外,还需要拥有一流的服务团队,对酒店类人才需求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这一发展前景为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应该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从该专业近三年的招生情况来看却不容乐观,报到人数在不断下降。2012年报到率为85%,2013年降为75%,2014年的报到率仅为61%。在良好的就业形势下,出现招生困难情况实属无奈。

2.部分学生对实习认识不足,给合作带来一定难度。

从近几年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安排情况来看,由于学生对未来的工作期望过高,对学校联系的合作酒店挑肥拣瘦。比如,2013年9月份安排的学生实习酒店中,有的学生嫌路途遥远,有的嫌冬天太冷;2014年9月份任课教师带学生去北京的酒店,有的学生到达后离开团体想自主实习,这给合作带来极大障碍;有的学生即使进入酒店以后也难以适应酒店员工和学生的双重身份,对于酒店安排的一线工作如餐厅服务员、前厅接待、客房服务等,不愿干,不想吃苦,完全没认识到这是在完成教学的一部分,是实习实训。思想认识不足必然会导致实习质量的降低,对职业素质的培养、责任心的提高以及工作技能的锻炼等方面都有较大影响,不打招呼擅自离开等情况都曾有发生。这些问题的存在都给深度合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社会舆论导向的问题使得深度合作执行难度较大。

顶岗实习是教学工作的一部分,从完成培养目标和学生实习管理的角度出发,系部一般都是统一安排学生到其合作的酒店去实习。但是,在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的时候有部分学生对此要求较为反感。不仅是学生,就连学生家长都觉得这样的安排不合理,认为学院统一安排学生到酒店实习,学生拿到的是实习工资,学院会从中获得巨大利润,这属于剥夺学生的劳动价值,所以要另行找酒店或其他单位实习。持这种思想的学生和家长比比皆是,我们随意在网络上搜寻即可看到,而系部教师在给学生做实习动员时经常被问到的就是学校是否从中获利、获利多少这样的问题。因此,如何规范校企合作形式,真正实现工学结合的培养目标,改观社会舆论对顶岗实习等校企合作形式的固有认识,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深思的问题。

4.批量实习模式,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近三年来,该专业的实习单位有北京中家鑫园温泉度假酒店、上海中油阳光大酒店、工大建国酒店、禅武大酒店、北京文锦世博园大酒店、北京凯美佳国际会议中心、北京金隅集团度假村、北京大学中关新园等,实习动员过程中通过对这些酒店的介绍,让学生自主选择去哪个酒店,为安全起见和便于管理,一般系部是统一安排,打包管理。由于实习条文未约定对学生的轮岗实习等,企业一般拥有主动权,直接安排一个岗位一干到底,不给学生选择心仪岗位或者是适合岗位的机会,也不给学生轮岗锻炼机会,这给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带来一定的障碍,也会让部分学生在实习中不能找到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仅仅是为完成实习而实习,最终导致实习与就业分离。

[1]韦柳.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探索[J].高教论坛,2013,(3).

[2]余祖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4).

[3]李永喜,等.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的实践探索[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

G712

A

1671-2862(2015)02-0089-03

2014-12-25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2013年度高职科研一般项目“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课题编号:GZYB2014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张志强,女,河南濮阳人,河南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当代中国教育改革。

猜你喜欢
顶岗校企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从建构主义下分析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必要性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