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域优势对平乐正骨的影响

2015-03-17 06:58肖碧跃郭艳幸何清湖郭珈宜张云飞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郭氏正骨洛阳

肖碧跃,郭艳幸*,何清湖,郭珈宜,张云飞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2.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2)

中原地域优势对平乐正骨的影响

肖碧跃1,郭艳幸2*,何清湖1,郭珈宜2,张云飞2

(1.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2.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2)

平乐郭氏正骨形成并发展于中原洛阳平乐村,洛阳为十三朝古都,曾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科技文化发达,交通便利,为平乐正骨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洛阳战争频繁,地势险峻的特点,又为郭氏正骨提供大量骨伤病源,丰富了其临床经验。郭氏正骨发祥于洛阳平乐村是历史的必然。因此,从中原政治、科技文化、交通、地形因素探讨平乐正骨的发展渊源,有助于对平乐正骨理论的理解。

平乐正骨;中原;政治;科技;文化;交通;地理

平乐正骨即洛阳平乐郭氏正骨,源于河南省洛阳市平乐村。自郭祥泰于清·嘉庆元年 (公元1796年)在平乐村创立平乐郭氏正骨医术以来,其后的几代传人都秉承祖训,致力于中医骨伤医学的发展、创新,洛阳平乐正骨经过200余年的发展,形成以中医传统手法正骨为主,辅以祖传膏药、汤药、小夹板等,疗效显著,手术创伤小,且愈后复发率低,技艺精湛,声名远播,成为我国重要的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李孟渊在《大医赋》中说:“大医之门,启在洛阳;郭氏正骨,平乐发祥。”《郭氏家谱·平乐正骨发展简史》载[1]:“平乐正骨的创始人系吾门(文范祖门)十七代祥泰公,字致和,人称老八先,清·乾隆嘉庆年间人。”平乐郭氏正骨形成并发展于中原洛阳平乐村,深深植根于底蕴深厚的中原土壤中,中原的政治、科技文化、交通、特殊的地形地貌,孕育着平乐正骨的形成,促进平乐正骨的发展和壮大。

1 政治因素

司马迁曰:“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左思在《三都赋》云:“崤函有帝王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自夏以来,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居住过近百位帝王,累计建都1 500余年,是我国八大古都建都时间最早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居住帝王最多的都城。十三朝定都洛阳,为政治经济中心,政权变更,战争不断;又洛阳周边地势险要,自然条件优越,是建都的理想之地,宋代学者李格非曾说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严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故洛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战争频繁。俗话说“马上打天下,马下治天下”,金戈铁马,刀光剑影,是战场的特点。兵祸、战火,不仅使参与其中的厮杀双方多有伤亡,黎民百姓亦不免遭受荼毒,特别是清·嘉庆年后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筋骨折损及金刃之伤、枪伤、堕伤的患者尤其为多。顺应临床需要,骨伤不断发展。如宋代开封的太医局始设疮肿兼折疡科,骨伤科正式与外科疮肿并列;元朝设立了正骨科[2]。随着解剖学的迅速发展及战争需要,骨伤科理论和临床诊疗均有较大发展。到明末清初,封建剥削加重,阶级矛盾激化,天灾不断,农民起义不断发生,骨伤病人不断增加,《正体类要》《疡医准绳》《跌损妙方》《医宗金鉴》等对骨伤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巨作相继问世[3]。平乐正骨发扬《正体类要》“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有所不和”之思想,强调人身是一个整体,为一个小天地,牵一发而动全身,提出治伤要整体辨证[4]3。1742年出版的《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对平乐正骨部分医疗技术则产生了更为巨大的影响。平乐正骨第三代传人郭鸣岗所著《秘授正骨心法》共四卷,前三卷就包括《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全部内容,其所述正骨八法则为《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并且大部分方药也出自《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郭汉章所著《实用正骨学》[5]中所载方剂大部分源自《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郭春园所著《平乐郭氏正骨法》[6]248-263中的清心药、 活血顺气何首乌散、百合散、苏子桃仁糖、二味参苏饮等多首方剂均出自《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

2 科技文化因素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里,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洛阳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7],各地名人(包括名医)汇聚于此,促进了科技、文化繁荣与发展。指南针无论是对它最完整记载的东汉《论衡》,还是其最早图案石刻司南勺图在南阳的出土,都证明其创作地在河南。指南针问世,中外医学交流频繁,除中医药向国外输出外,国外医药及制剂技术的输入对中医学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如宋元时期从东南亚及阿拉伯许多国家进口乳香、沉香、檀香、胡椒等,为活血化瘀药的广泛运用打下了基础,使活血化瘀法得到迅速发展[8]。平乐正骨非常重视活血化瘀及活血药的运用,认为创伤早期,肢体筋脉受损,血不归经而溢脉外,瘀血停滞。治疗强调活血化瘀止痛。平乐正骨所用接骨丹、展筋丹、接骨续筋汤、续骨活血汤等祖传秘方都以活血止痛为主,均使用了乳香、没药等活血药物[4]753-798。

东汉·蔡伦在首都洛阳发明了造纸术,北宋时期的毕昇在首都汴梁(今开封)首创活字印刷术,后远播海外。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与普及,促使出版行业的兴盛发达,中医药著作大量出版发行,如北宋国子监大量出版发行“校正医书局”校勘的30余部中医古籍,加之众多的官刻与私刻中医书籍印刷发行,加快了中医药传播,推动着中医学的迅速发展。平乐正骨传人受益于中原政治经济带动下繁荣的科技文化,广阅群书,吸取历代医家之精华,结合个人经验,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其中中医理论之源的《黄帝内经》、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并被誉为“医方之祖”的《伤寒杂病论》对平乐正骨理论的形成影响重大。《龙嘴山馆文集》[9]37记载:“聘三承祖父业,加以深遂恢宏,旁通灵枢,折衷诸先哲奥秘,成一家法,名闻海内……。”如《灵枢·经脉》曰:“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平乐正骨发挥之,提出治伤要筋骨并重的思想。并对《伤寒杂病论》中活血下瘀之桃仁承气汤以及利水消肿之防己茯苓汤、防己黄芪汤、五苓散等备受推崇[4]769-789。

3 交通因素

洛阳地处黄河之滨,洛水两岸,境内伊、洛、瀍、涧水交错;大运河开凿,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北通涿郡,南达余杭。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交通便利,商业贸易发达。《元河南志·卷四》[10]记载当时:“天下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填满河路,商贩贸易,车马填塞”。平乐村北倚岐山,南邻白马寺,近傍洛阳,是交通发达、人口流动的热闹之地,且平乐古镇南2公里,就是枣园古渡口,当时水路发达,平乐地处交通要道,太行山、秦岭诸脉盛产的中药材,在这里集散,平乐附近道观、寺庙较多,南来北往僧人、道人络绎不绝,且有不少精于医道。郭氏正骨与其交流,学习吸收其医术精髓确实便利。如郭鸣岗在《秘授正骨心法》序中记载:“盖世人竞谈正骨之善,莫过于平乐;而妙术之流传,则自身曾祖典公始。公讳尧民,道号完祀,名医传载之甚详……手出残书半卷,捡集成册。内详展筋接骨剥骨破腹洗肠之术甚详。沿习及身,世传四辈……。”平乐正骨创始人郭祥泰根据薛衣道人祝尧民治疗骨伤时外敷内服相结合的方法,反复实验,配制出一系列外敷内服方药;而祝尧民要求患者配合锻炼的理念,也是平乐正骨动静结合平衡理论之来源。同时据郭春园《平乐郭氏正骨法》[6]3中《郭氏家训》载:“同祖益元君孟人,与先生交好,益元俊中年离家访道,多年未归,适逢其郡居遭受在灾荒,得先人之周济其全家度过灾年……后先人贩丝至鲁,和益元君巧遇,谈起益元君已习练正骨,以八法为之则,以住正科为之术,君口述先人以笔录之。回来后传教后人,先以施药,后来行医,正骨八法相传以后,我家之堂名定为 ‘益元堂’,即后人纪念益元君传术之意”。郭祥泰拜郭益元为师,学习正骨之术,使自己的正骨之术得到了提升。

繁荣的交通使洛阳成为全国的经济商业中心和物资集散地,沟通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中药材的交易活动规模也不断扩大,全国各地药商多在此建立药行、驿栈、供商务活动的会馆。药材品种丰富,药材质优、道地。如裕丹参、禹白芷、金银花、桐桔梗、半夏、辛夷花、山茱萸、连翘、柴胡、冬凌草等;由于交通便利,也促进了中原中药栽培和炮制,禹州的中药饮片加工和炮制荟萃历代技艺,因药制宜,技艺独特,制作精细,注重药效,在浸、泡、煅、煨、炒、炙、蒸、煮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许多加工炮制技艺被载入经典,业内有“药进禹州倍生香”之说[11]。中原药材丰富,在历代中药材专著上载有的品种,孟津境内就有230余种。清朝中期,平乐村许多人家会自制药物,自建药房,为平乐正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资源。

4 地形因素

河南地形复杂,地势西高东低、北坦南凹,本省西北和西部以山地为主。北部为太行山余脉,西部为秦岭余脉,南部为大别山,中南部自西北向东南横亘800里的伏牛山,山区丘陵面积占44.3%,其中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26.6%,丘陵面积占17.7%。洛阳周边山路崎岖不平,在繁荣的政治经济驱动下,周边聚集洛阳的人员络绎不绝,途径山区丘陵,摔伤、骨伤、筋伤难免;虽周边地势险峻,但洛阳区内是平原,地势平旷,人们习以车马代步,在策马奔驰的过程中,难免时有坠落之伤;中原气候偏寒,朔风裹雪,动辄千里冰封,行李往来之人,每易跌仆,跌仆坠落,轻则伤筋,重可动骨。据《龙嘴山馆文集·卷九》[9]36记载:“郭礼尹先生墓道碑中记载,洛阳东二十里平乐园,郭氏世以专门攻接骨,医名天下,其在清末民国间者,为礼尹先生聘三……疮疽不仁、跌压撞损伤,折断筋绝而骨碎者,天寒暑风雨霜雪,门若市。”郭氏终年要接诊大量的因跌、撞、压导致的骨伤、筋伤的病人。可见,洛阳及周边特殊的地形为郭氏对正骨手法的研习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平台,积累了丰富经验,日趋成熟完善。

综上所述,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平乐郭氏正骨形成于中原洛阳平乐村,并逐渐成长为全国影响较大的正骨学派,成为中医药学中璀璨夺目的明珠。其独特的医理、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享誉国内外,绝非偶然,与中原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通、地形环境息息相关,是历史的必然。

[1]郭永庆.郭氏家谱[M].1998:39.

[2]李成文.中医发展史[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65.

[3]郭维淮,娄多峰.骨伤简史及医籍选[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56.

[4]郭维淮.平乐正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

[5]郭汉章.实用正骨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59:128

[6]郭春园.平乐郭氏正骨法[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59.

[7]徐金星.洛阳通览[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78.

[8]李东阳.社会政治因素对宋金元时期中医学创新的影响[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5):12-14.

[9]许鼎臣.龙嘴山馆文集[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37.

[10]王小方.元河南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89.

[11]唐伟华.宋金元时期医学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7):155-156.

(本文编辑 贺慧娥)

Effects of Central China Region Advantage on the Formation of Pingle Bonesetting

Bi-Yue Xiao1,Yan-Xing Guo2*,Qing-Hu He1,Jia-Yi Guo2,Yun-Fei Zhang2
(1.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Changsha,Hunan 410208,China;
2.Luoyang Bone-setting Hospital of Henan Province,Henan,Luoyang 471002,China)

Guos Pingle bonesetting is formed and developed from the Pingle Village,Luoyang.Luoyang was the ancient capital of thirteen Dynasties,It was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enter of China at that time with developed technology and culture,and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which provide convenient conditions for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Pingle bonesetting;The waring frequently and steep terrain of Luoyang provided a large number of bone injury diseases for Guos bonesetting and enriched its clinical experience.Guos bonesetting originated in Pingle village, Luoyang is a historical necessity.Therefore,we discus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Pingle bonesetting from central plains politics, technology and culture,transportation and terrain factors which contribute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theory of Pingle bonesetting.

Pingle bonesetting;central China region;politics;science and technology culture;transportation;geography

R274

A

10.3969/j.issn.1674-070X.2015.07.022

2015-04-29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资助(国中医药人教涵[2012]228号);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112102310008);河南省中医临床学科领军人才培养计划资助(HNZYLJ201301009)。

肖碧跃,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医临床与洛阳正骨学术流派研究。

*郭艳幸,女,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E-mail:lysgyx@gmail.com。

猜你喜欢
郭氏正骨洛阳
洛阳正大剧院
“立法为民”的洛阳实践
洛阳自古繁华
太皇太后要跳楼?
一场宫斗引发的倒霉剧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
郭子仪孙女:身处皇家,哪有岁月静好
平乐正骨手法源流浅述
岳阳张氏正骨气血理论之以气为先
多媒体技术在传统正骨手法教学中的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