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3B-0055-01
背诵是学生进行知识积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是学生们厚积薄发的铺垫,也是学生们语文学习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们巧妙背诵,让学生们放下背诵的负担,在背诵中锻炼思维、积累语言,提高写作能力。
一、巧抓关键词语,指导背诵
在学生进行背诵时,常常会出现卡壳的现象,教师稍一提醒,学生们就又能很快地背诵出来,这是学生们缺乏记忆“支撑点”的缘故。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背诵时,可引导他们抓住文本的关键词语,可以是句段的首字,可以是表示顺序的词语,也可以是文中出现的人物,抓住这些关键点就可以让学生们提纲挈领,连点成线,进行快速记忆,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如在指导背诵《小露珠》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进行背诵,如在背诵第一段时,学生们可以抓住“夜幕”“黎明”等时间词语,感受随着时间的推移露珠由出现到变大的顺序,帮助背诵。抓住“钻石”“水晶”“珍珠”等词语与露珠的特点进行联系,背诵小动物们对露珠的赞美。抓住“披”“爬”“染”“照”“装点”等词语领会太阳出来的过程,进而顺利地背诵出太阳出来后小露珠对各种植物的装点。抓住“袭来”“散发”“轻”“变成”“飘”“告别”等显示露珠消失过程的词语,可以使学生们很顺畅地背诵出文章的最后段落。抓住关键词语背诵,不仅可以让学生们的背诵更加顺利,还在背诵中着重体会了文章用词的准确与精当,提升了字词的应用能力。
二、分解段落结构,引导背诵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篇目具有一定的结构,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首先指导学生明确段落结构,将一篇较长的文本,分成几个短小的部分来背诵,这样,学生们背诵起来会感觉有章可依,有思路可循,也就更加快速有效。
如《黄山奇松》这一课中,要求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这是一个总分结构的段落,先总说在最好的看松处能看到三大名松,然后介绍这三大名松。教师先帮助学生将这个大段落分成几个小段,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然后分而化之,在背诵第一小段时,教师继续分解,分成最好的看松处,以及三大名松的位置,让学生将这两个问题进行丰满,第一小段就背诵下来了。第二、三、四小段则是分别围绕着松树的名字对枝干的样子进行描写。在引导背诵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这些,让学生们在头脑里形成段落脉络图,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快速有效地背诵,让学生们不仅理清了文章脉络,还积累了语言,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三、调动多种感官,帮助背诵
在进行记忆时,多种感官的参与总是要比单纯动用某种感官效果好得多。因为在朗读过程中,除了用眼睛看,还能用心记、用口说,这些感觉都能够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印记,巩固学生们的记忆效果。
如在背诵《小儿垂钓》《山行》《寻隐者不遇》等古诗时,古诗相对于学生们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学生们在背诵古诗的时候大多数是死记硬背,对他们来说,背诵是一种痛苦,也是一种负担。为了让学生们背诵得更加顺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有关古诗内容的图片,每一幅图片都可以成为对古诗内容的注解,让学生们在对图片的观看中理解,在对美丽图片的欣赏中朗诵,最终顺利地将古诗背诵下来。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播放关于这些古诗的新唱歌曲,让学生们一边唱一边背,学生们唱得快乐,背得轻松。这样让学生们的口、耳、眼睛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不但让学生们背诵了古诗,还熏陶了学生们的情感,培养了学生们的审美能力,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通过角色扮演,品读背诵
在对一些具有故事情节的文本背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尝试“角色扮演”的方法,将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人物,通过感受文中人物所处的环境,想象人物当时的心情,体会语言为什么如此表达,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边表演动作,边品读语句,不仅背出内容,还要背出情趣。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这篇课文要求背诵文中肖邦离开祖国时,老师和同学送行的片段。在背诵这一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将这一段话当作是一个电影片段,自己就是电影中的角色,让学生们一边朗读一边感受,感受作为肖邦的老师,面对学生即将远离故乡的情境、瞬间必须说的话,应该做的事,体会肖邦在面对老师殷殷嘱咐和深切期望的时候,应该表现出来的表情和动作。让文中的情感渗透到学生的心中,使学生们进入文中描述的情境,进行课文角色表演。在表演中,学生们不仅完成了对文章内容的背诵,还对文章以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情感进行了创造性的个性诠释,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总之,儿童时期是背诵的最好时间段,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引领学生们多读、多诵、多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让学生厚而有趣、厚而长效、厚积薄发,让语文素养成为学生一生的财富。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