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其华 冯银平 梁 娣 朱锐锐 朱昌敏 卞士敏 孙红梅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输液外渗发生率中的应用
朱其华 冯银平 梁 娣 朱锐锐 朱昌敏 卞士敏 孙红梅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分析影响输液外渗的原因及因素,制订相应的活动计划及实施对策,将活动前后的输液外渗发生率、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工作积极性等进行对比。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输液外渗发生率分别为10.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工作积极性等。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降低了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率,提升了护士的责任心、工作积极性等,规范了输液操作流程,在保障护理安全的同时,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品管圈 输液外渗 质量管理
品管圈活动其核心要素是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强调的是以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理念。近几年来,随着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一种具有护理特色的、与社会同步发展的群体文化正在护理队伍中萌生,这种内生性的意识激发起广大护士的聪明才智和管理热情[l]。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增加了患者痛苦,影响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了保证静脉输液安全,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我科开展了以“降低住院患者输液外渗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成立品管圈小组 品管圈小组由1名圈长,1名辅导员,6名圈员组成。圈名为畅清圈,旨在通过品管圈活动让患者保持输液通畅,减少外渗,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日。
1.2 确定主题,设计圈徽 护士将科室急需解决的问题一一列出,从护士的重视程度、迫切性、圈能力、上级政策支持4个维度进行评价,每个维度以1~5分计分(5分为“最高”,3分为“普通”,1分为“最低”)。通过投票以130分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故选定以降低住院患者输液外渗发生率为主题,并设计圈徽。
1.3 拟定活动计划 根据本次活动的内容,拟定活动的周期、进度表以及圈员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等。品管圈活动周期为2012年12月~2013年5月,活动时间共6个月。
1.4 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 设计静脉输液外渗调查表,对2012年12月我科开展品管圈活动前静脉输液的924人次进行现状调查,统计、总结存在的问题。共发生输液外渗97例,发生率为10.5%。在圈会上运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从人、事、物三方面深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见图1。
图1 圈员综合能力增长雷达图
1.5 对策实施与评价 从图1可以看出,工具选择不正确,护士巡视不及时,患者活动,高龄,高渗性、刺激性药物使用,是导致静脉输液外渗的真因。针对此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并实施。
1.5.1 对策实施 ①组织学习:借助科室静疗成员、医院静疗小组对科室成员进行有关外周静脉血管解剖知识、专科药物相关知识、静脉穿刺技巧等授课。②完善输液前的评估:对当日静脉输液pH<5或>9,渗透压>600Mosm/L及化疗的患者,在进行当日首次输液时,由治疗护士做醒目标示,一律使用留置针,一日一拔。据文献报道钢针外渗率是留置针的2倍[2],对持续输液的患者,留置针使用时间不超过60小时。③每半小时护士巡视一次:重点关注输液穿刺点的情况。每日在输液高峰阶段,增加护士人力,做到主动、有效巡视。④宣教指导:于晨晚间护理时提醒患者下床活动、排便。制作规范的静脉安全输液宣教手册,进行一对一宣教并发放给患者。⑤针对性护理:对腹泻、口服导泻药物、清洁灌肠等患者使用留置针输液。对活动不便的病人配备尿壶、便盆,减少下床小便导致的输液外渗。对65岁以上患者,留陪客一人。⑥相互督促:交班时将输液是否外渗作为交班内容之一,相互督促加强责任心。
1.5.2 效果评价 ①通过调查表,调查品管圈前后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积极性等方面能力的改善情况。②通过调查表统计2012年12月和2013年4月存在输液外渗的例数。
2.1 有形成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静脉外渗发生率的比较见表1。
表1 活动前后静脉外渗发生率比较
2.2 无形成果 通过本次活动,圈员对责任心、积极性等均得到提升。见图1。
3.1 品管圈活动降低了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得到了每位护士的积极参与,群策群力,利用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循环法、头脑风暴法、查检表等基本工具,由点到面,从诸多因素中找出要因,针对要因制定与实施对策,使质量管理更加科学化、系统化、精细化[3],并通过人性化运作,达到了降低住院患者输液外渗发生率的目标。
3.2 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本次品管圈活动作为一种新的护理管理模式,以人为中心,使护士的工作由被动转向主动,激发了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充分调动了圈员积极性。从图1看出,品管圈活动开展后无形成果显著,圈员运用QC手法大幅提高,团队精神、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等明显提升。品管圈活动期间,从主题、圈名的选定,圈徽的设计,到头脑风暴法、鱼骨图、雷达图、统计方法的运用,圈员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价值,激发了工作积极性及自信心,增强了工作的责任感,提升了科室的凝聚力和团队竞争力[4~5]。
1 邢文英主编.QC小组基础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4.
2 姜绍芬.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实用心肺脑血管病杂志,2011,19(4):674~675.
3 沈崇德.以精细化管理之手造中医院品质之形[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12):67.
4 邓少芳,邓桂方,魏丽,等.品管圈管理在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南方护理学报,2002,9(1):59~60.
5 许晨耘,柯雅娟,陈茹妹.品管圈活动在手术病理标本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20~23.
Pplication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 Reducing the Occurrence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among In-patients
Anhui Provincial Hospital,Hefei 230036,Anhui
ZHU Qi-hua,FENG Ying-ping,LIANG Di,et al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activities in reducing the occurrence rate of intravenous infusion extravasation.Methods:QCC group was established to analyze the reasons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incidence of peripheral extravasation,formulate corresponding activities plan and countermeasures,and then compare the infusion exosmosis rate,the nurse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work enthusiasm before and after quality control circle.Results:Before and after QCC the infusion exosmosis rate were 10.5%and 2.9%respectivel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At the same time,the nurses'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work initiative were improved through participation in quality control circle.Conclusion:The QCC activities could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venous infusion extravasation,improve the nurses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work enthusiasm and standardize the infusion process,which can assure the nursing safety,and provide better nursing service for patients.
Quality Control Circle;Infusion extravasation;Quality management /
R472
A
1671-8054(2015)02-0016-02
(编审:郭 兵 施仲赋)
安徽省立医院南区消化内科 合肥 230036
2015-01-12收稿,2015-02-28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