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视阈下的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探析

2015-03-15 08:23蒋炳庆
学术探索 2015年9期
关键词:华文族群华人

蒋炳庆

(云南大学 人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一带一路”战略视阈下的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探析

蒋炳庆

(云南大学 人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1)

马来西亚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华人是马来西亚的第二大族群,约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马来西亚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华人在政治参与、经济发展、文化教育、族群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有着鲜明的特点,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认真研究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族群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对于助推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带一路;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政治参与;经济优势;族群关系;华文教育

马来半岛自我国秦汉时期开始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马六甲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古城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马来西亚所处的地理区位决定了它在我国提出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再次成为重要节点。马来西亚是我国海外华人最多的国家和地区之一,1980年马来西亚华人有441.45万,1995年华人总数达到了526.25万,到1998年,已经达到了551.54万,[1](P57)2012年华人总数已经达到640万人,他们大多居住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经济落后地区的华人相对较少。

华人在马来西亚的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亚投行成立并投入运行、中国“一路一带”国家战略加速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中马合作必然迈上新的台阶,华人在马来西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诸领域的参与和贡献在广度、深度上也将不断拓展,无疑将对中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提供有效支持,助力马来西亚搭上中国“一带一路”的顺风车。但马来西亚华人的未来在充满历史机遇的同时也将长期面临着政治弱化、族群矛盾、经济文化政策制约等多方面的困境及挑战。认真研究这些问题,对于助推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马来西亚华人政治参与、族群关系及文化传承

政治关系、族群关系以及文化传承是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最具特色的三个重要方面,在马来西亚国家发展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马来西亚政治建设、民族关系和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政治参与

实际上,随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华人陆续迁移到马来西亚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1750年时,马六甲的华人居民已经有2161人,超过总人口的1/5。在二战爆发之前,华人基本不过问和参与马来西亚的政治,在民族意识中认同的一直是中华民族,而且国家认同方面也是认为中国为自己唯一的祖国,直到现在其他族群以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往往依然称华人为“中国人”,而马来西亚华人一般自称“华人”或“唐人”。马来西亚华人在二战前以及在二战中一直非常关注中国的政治而不是关注马来西亚的政治,其间马来西亚华人除了直接回中国大陆参加斗争外,还是海外华人捐赠、捐助支持抗战最多的群体,占据华人华侨捐赠的2/3以上。二战后,马来西亚华人受“冷战”的影响被迫减少甚至断绝了与中国的联系,除了在当地发展外别无选择,因此可以说大部分华人真正意义上对马来西亚产生国家认同始于战后,1946年英国殖民政府提出华人可以获得公民权,这明显地提高了华人对马来西亚的认同。

二战中日本入侵马来西亚并沿用英国对马来人、华人等采取的“分而治之”政策逼迫华人参与当地政治,这些政策的实施事实上加剧了“二战”后的“马华冲突”。马来西亚华人是海外华人华侨中政治参与意识最强、最活跃的,先后成立有马华公会、民政党、沙捞越人联党、民主行动党等政治性团体。同时,马来西亚华人先后创办了为数众多的报刊(如表1所示),这些报刊成为当地华人伸张政治主张、了解社会动向、宣传文化等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成为促进世界华人交流的重要平台。

表1 马来西亚华人主要报刊情况统计表(1990年)

数据来源:根据廖小健·《马华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整理。

由于马来西亚政府确立“马来人治理马来西亚”的原则,包括华人在内的非马来人族群政治话语权被不断削弱,按照马来西亚成立之初所形成的“马来人保持政治优势,华人保持经济优势”协议,华人虽然在几十年里不停地在政治上提出诉求并积极参与马来西亚政治选举,但始终未能改变“二等公民”的政治现实。

虽然华人在政治参与上受到了诸多限制,占全国总人口的1/4左右,但是在马来西亚历届政府中都有多名华人担任部长。比起其他东南亚国家如印尼、菲律宾等国的华人,马来西亚华人的政治参与和政治环境是相对较好的,马来西亚成立后仅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族群暴力事件,即1969年5月13日发生的马来人与华人两种族之间爆发的流血大暴动,导致多人死亡和受伤,史称“5·13族群冲突事件”。“5·13族群冲突事件”以来两族的“政治矛盾”从来没有停止过,但基本都属于“口舌之争”而没有付诸武力。华人在马来西亚政治环境下处于一种较为尴尬的地位,但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华人相比又拥有更多的政治参与自由和参与空间,这在海外华人社会中是绝无仅有的。

(二)族群关系

马来西亚华人相对和谐的族群关系现状在海外华人社会中同样是独具特色的,40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较为稳定和谐的状态。由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和发展,中国人大规模地迁入马来西亚定居始于明朝,华人数量在马来西亚迅速增长,但长期以来马来人与华人两族之间一直处于“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马来人主要从事农业而华人主要从事工商业,他们各自聚集居住在不同的区域。日本入侵后强迫华人从事农业劳动,“抢占”马来人的田地,同时日本组建由马来人组成的日伪军对抗华人组成的抗日武装导致马来人与华人之间形成直接武力对抗并造成伤亡,加上一系列不公平政策的实施不断加剧马来人和华人族群之间的种族矛盾。二战结束后,英国最终给予了华人公民身份,避免了大量华人被遣送回中国大陆的命运,但马来人族群和华人族群之间的矛盾始终客观存在,最严重的就是爆发了上文所述的“5·13族群冲突事件”。

对比东南亚其他国家华人族群在当地的族群关系状态,马来西亚华人所处的环境相对要优越得多。近些年来马来西亚政府当局以日益强调“一个马来西亚”淡化种族意识,加上与中国之间经贸、旅游往来日益频繁客观上提升了华人的地位,马来西亚执行了几十年的“新经济政策”不断提升马来人的经济生活水平,马来人与华人族群之间的贫富差距逐渐缩小,两族之间的矛盾也渐趋缓和。正是如此,马来西亚最终荣获了世界少数民族联盟颁发的“首届国际少数民族和谐奖”。

(三)文化传承

依托华文小学、独立华文中学和华文大专院校,建立了拥有小学、中学、大专完整华文教育的体系,马来西亚华人的中华文化传承得以延续并开展系统的华文教育,是海外华人社会华文教育最发达的地区。截至2013年马来西亚拥有近1300所华文小学、6所独立中学、5所华文大专院校——南方大学学院、新纪元学院、韩江传媒大学学院、拉曼大学学院、拉曼大学,同时还拥有1所研究中心。[2](P46~51)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得以延续、发展并最终形成体系,可谓历经劫难。马来西亚政府当局曾先后多次“胁迫”非马来文媒介语学校接受改制并提出给予津贴资助,但遭到了华人的坚决抵制,直到如今马来西亚政府依然不承认华文独立中学的学历,但华文独立中学的学历却被新加坡、中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英国等国高校承认,没有政府津贴而主要依靠华人社会的资助而苦撑下来的华文独立中学是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几度陷入困境艰难前行最鲜活的例子。

随着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的扩大,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中马交流合作不断加强,华语的作用与价值大大提升,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每年进入华文学校接受教育的非华族学生日益增多。华文教育对马来西亚华人而言,除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外,也必将在深入中马交流与合作,推动马来西亚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生态归因分析

(一)人口

人口数量庞大使得华人一直是马来西亚的第二大族群,占马来西亚全国人口的比例最高时达到38.4%,受生育率等的影响这一比例一直呈现降低的态势,目前华人依然占据约1/4(如表2所示)。数据来源:根据廖小健的《马来西亚马华两族关系的几个发展阶段》以及新闻媒体资料整理。

表2 马来西亚华人人口数统计表(1921~2013)单位:万人

基于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推进,马来西亚华人在中马深度合作共谋发展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成为中马合作伙伴关系建设的桥梁和纽带,因为在施行代议民主制的马来西亚政治环境下,人口基数庞大的华人在政治行为过程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在竞选过程中都不得不关注华人的利益诉求,华人选票的投向对选举结果有着重要影响。2013年5月大选中80%以上华人支持反对党,致使“国民阵线”仅以微弱优势获胜就强有力地说明这一点。此事件被“国民阵线”领导人称为“华人政治海啸”。[3](P77~81)当然,客观上人口因素也是致使马来人与华人族群矛盾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马来人中一直存在种族歧视的思想,这种思想甚至在宪法中被进一步强化。优先保障马来人的权益,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上,同时还体现在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马来西亚成立以来政府首脑一直都是由马来人担任,华人以及印度人只能在交通、教育等部门任职,涉及国防、军事、经济、外交等核心领域的职务则由马来人担任。

数量庞大的人口以及优良的教育为华人群体能够在马来西亚站稳脚跟并积极参与政治和国家治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马来西亚历届政府选举,各竞选政党为了在竞选中胜出不得不重视华人的选票。

(二)经济优势

依托经济优势,华人企业在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推进过程中扮演着先锋的角色,有利于促进中马两国的全面合作。占人口1/4的华人族群在马来西亚经济与商业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无疑是对马来西亚国家税收贡献最突出的族群。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14年马来西亚富豪榜显示,在排名前十的榜单中华人占据多数。正如马来西亚总理前政治秘书胡逸山先生所说:华人在马来西亚的经济地位是几代人发扬勇于开拓、敬业献身的精神,在付出无数艰辛与努力后取得的成果。他们从一无所有、背井离乡,凭借令人叹服的开拓精神和辛勤劳动,不仅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扎下根来,还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4]虽然“5·13族群冲突事件”后马来西亚政府当局在经济上对华人采取了日益苛刻的政策和制度,甚至一度导致华人企业陷入困境,但华人在马来西亚有限公司中的总体控股比例始终居于三大族群之首(如表3所示),华人在有限公司中占股最高时达到45.50%,加上华人的有效抗争以及世界经济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亚洲金融风暴的爆发,马来西亚政府不得不逐渐放弃“新经济政策”,给予华人更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来西亚华人正是凭借长期保持着的经济优势得以维系其华文教育的延续,屡遭劫难但始终顽强生存和发展。同时经济优势的保持也为华人进一步争取政治权益并在政治参与进程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提供了物质保障。华人在马来西亚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即便政府当局一再采取“平衡策略”抑制华人族群经济优势扶持马来人族群发展,华人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却又是政府当局不得不正视的重大问题。

表3 马来西亚有限公司族群股权情况统计表(1970~2004)单位:亿令吉

资料来源:林水檺、何启良、何国忠、赖观福合编前揭书,第341、337页;《南洋商报》2001年4月3日、2006年4月1日。

(三)政策包容性

政策的包容性并非指马来西亚政府不限制华人的权利和发展空间,而是对比其他东南亚国家对华人的政策而言体现出更强的包容性。马来西亚成立后逐渐确立“马来人治理马来西亚”的政治原则,事实上出现排斥其他民族的现象,一直也存在限制华人权利的客观事实,如马来西亚成立后马来人政党与华人政党之间形成了“马来人保持政治优势,华人保持经济优势”的“协议”。在经济方面,马来西亚华人长期保持着经济优势,20世纪70年代开始执行的“新经济政策”致使大量华人企业陷入困境,但大量中小企业并未受到太大制约,加上华人不停抗议,政府当局最终取消了马来人“30%股权”的限制,不过这一战略目标始终没有改变。政府当局在国家成立以来一直推行为马来人争取和维护利益的政策,极大限制了华人的经济权益。在教育政策方面政府当局一度想取缔非马来语学校,关停了大量华文教育学校,马来西亚华人的华文教育虽然一度陷入崩溃边缘,但当地华人付出艰辛努力不断抗议并艰难维持,最终华文小学、独立大专等获得了政府的认同,独立中学的发展历经劫难还有待政府部门认同。虽然如此,在马来西亚文化教育政策的夹缝中,当地的华文教育依然建立了完整的体系,这是海外华人社会中绝无仅有的。

总之,马来西亚政府对当地华人的政策,整体上有利于马来人族群的发展而不利于非马来人族群的发展,但相关政策“限华”也并非彻底,为华人的生存、发展保留一定空间,也正是其政策所具有的有限包容性让马来西亚华人在政治上处于一种相对尴尬的境地,在经济发展上能够维持其优势,在文化教育上能够维持和发展其华文教育体系。

(四)中国国际地位提升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对马来西亚华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涉及华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

首先是中国与马来西亚之间国际经贸合作、教育合作等一揽子合作的推进,尤其是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亚投行成立并投入运转,使得两国的交流合作日趋紧密。马来西亚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支点国家,必然成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参与者和合作伙伴。两国的紧密合作及交流恰好也为马来西亚华人提供了良好的历史机遇,马来西亚华人在文化传统、教育体系、语言等诸多方面具有的优势是海外华人中屈指可数的,能够有效提升华人对马来西亚的文化贡献、政治贡献、经济贡献,这种积极作用是其他族群难以替代的。其次是中国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并不断扩大影响力,提升了世界华人的自信心、自豪感,客观上也能够提高其他民族对华人的认同感和尊重,马来西亚华人也不例外。这种影响对马来西亚华人政治环境的改变能够积淀越来越多的积极因素,有利于提升华人的政治地位。再次,中国国际地位提升,世界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汉语热”,这股潮流对马来西亚已经形成冲击。借中国国际地位提升、中马合作交流的深入与拓展之东风,马来西亚政府已经开始号召当地非华族学生进入华文学校接受华文教育,越来越多的非华文学校开设华文课程,这对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言是利好消息。独立华文中学被政府当局承认只是时间问题,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地区积极作用的发挥无疑将会加速这一进程。

三、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发展未来展望

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潮流中,马来西亚华人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充满着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发挥优势与长处的同时,多元价值融合与建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国家认同与政治地位

1.国家认同进一步稳固和增强

目前马来西亚华人在国家认同上存在两种截然相反倾向:一方面,绝大多数华人已经很好地融入到马来西亚多民族大家庭中,成为马来西亚多民族社会的一员,这是主流和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另一方面,仍然有少数华人(多为第一代和第二代移民)不肯加入马来西亚国籍,或虽加入马来西亚国籍但没有完全在政治上和思想上认同马来西亚,这里既有二战前后到达马来西亚的,也有中国改革开放后到达马来西亚的新客华人。此外,据统计依然有大约10万华人因马来西亚严格的公民权利获取规定而无法取得公民地位。

国家认同本身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政治学概念,可以分为国际层面的国家认同和国内层面的国家认同,这是国内外专家对国家认同开展研究的两种主要范式;按照当前学界对国家认同的研究,又可以分为包含文化认同成分的国家认同、不含文化认同成分的国家认同以及不含族群认同成分的国家认同。本文所指的国家认同是指基于国内层面、不含文化认同的国家认同。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是马来西亚多元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人文化也是马来西亚多元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一。绝大部分马来西亚华人对马来西亚已经产生了较强的国家认同情感,认同马来西亚公民身份以及国籍归属。这种较高的国家认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经济上,华人经济已经成为马来西亚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人经济甚至对马来西亚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引领和主导作用;二是在政治上,绝大多数华人现在已经加入马来西亚国籍,并认同马来西亚为自己的祖国,对马来西亚效忠,积极参加马来西亚的政治活动;三是在日常生活上,由于马来西亚华人人数众多,华人的饮食、传统节庆习俗、宗教信仰等传统得以保留的同时不断加速与地方民族的融合,创新出独特的文化;四是在婚姻方面,受宗教信仰方面的影响和限制,虽然绝大多数华人是同族通婚,但在历史上就有不少华人男子与马来人女子结婚并形成马来西亚华人群体中独特的一支亚族群——峇峇人,[5](P92)这是族际融合的重要渠道和体现,随着族别鸿沟的逐渐消匿,华人对马来西亚的国家认同情感也将进一步被强化和提升。

2.政治地位提升充满机遇和挑战

政治地位的改变并非一个孤立的议题,而是涉及国际国内诸多因素的复杂问题。马来西亚华人政治地位的提升将是一个艰难而且漫长的过程,充满着历史机遇,但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依然很多,这在短期内是难以得到切实改变的。

政治参与能力提升、法制的健全以及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推进等因素有利于马来西亚华人政治地位的提高,这些积极因素主要包括:一是马来西亚华人社会自身政治参与意识、参与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不断争取平等公民权;二是马来西亚族群间贫富差距的缩小,当局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等一系列偏向马来人的政策,客观上缩小了族群社会的贫富差距,贫富差距是马华两族长期矛盾的重要根源之一,虽然政府当局已经逐步放松马来人“30%股权”战略的推进,但该目标始终没有放弃,在将来一段较长历史时期内也不会放弃;三是族群关系的改善,随着马来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方面的改善与提升,已经有部分马来人认为现行诸多限华政策是不合理的,这一群体的扩大有利于华人政治地位的提升;四是马来西亚政治民主建设的推进,只有将非马来人政治地位的改变置于马来西亚政治民主建设的整体推进中才能真正实现,如马来西亚政府决定在国家和谐与和解委员会法案下设立仲裁庭专门审理人民针对歧视、侮辱等言论和行为的投诉,凡是出口谩骂华人是“猪”、“滚回中国”等以及以报刊刊登有关字眼的行为都可能触犯相关法令,通过法令的形式遏制、惩戒种族歧视的发生;五是中国影响力的提升,尤其是在中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推进过程中华人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优势更为凸显,更有利于推动马来西亚华人政治地位的改变。

当然,马来西亚华人政治地位的提升也面临着许多阻碍性因素的制约,甚至具有一定的脆弱性。马来西亚华人以及其他非马来人群体政治地位提升的过程客观上是对马来西亚原有社会设置重构的过程。社会设置覆盖国家、社会、公民行为活动的方方面面,“它一经形成,便具有历史惯性,尤其是当这种社会设置的各种规范被内化到群体成员的思想意识中,成为他们习惯的、不言而喻的行为的时候,设置的惯性实际上本身就表现为一种设置的维护。”[6](P336~343)因而任何弱化或取缔马来人“特权”的政策、法律必然会遭到多方面的阻挠。族群的融合、族群关系的改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2015年7月11日吉隆坡发生的“偷手机事件”就引起了大规模的马华族群之间的冲突,虽然事件很快被平息,但依然可以看出族群关系之间脆弱的一面,不利于华人政治地位的提升。正如时任新加坡内阁资政的李光耀在与新加坡马来族群对话时所指出,种族融合是一个缓慢和困难重重的过程。[7]再则,当前马来西亚华人政党的政治力量客观上正逐渐被削弱,而且还存在进一步被削弱的可能,如2013年大选中华人执政党溃败并执行“不入阁”决定削弱了华人政党的执政地位,其影响是重大的也是历史性的,[8](P70~75)在代议民主制社会大环境下,马来西亚华人人口绝对数虽然持续增加,但所占比例逐渐下滑,这些状况对华人政治地位的提升是不利的。

(二)经济优势逐渐弱化

长期以来马来西亚华人在各族群中一直保持着其经济优势,尤其是在马来西亚成立之前,华人的经济优势处于不断扩大的历史时期。马来西亚成立后,特别是“5·13族群冲突事件”后政府当局施行了一系列限制华人经济优势的政策,明显倾向于维护马来人族群的利益,在20世纪70年代致使大量华人企业陷入困境,而冷战后政府当局对“限华政策”的放松使得华人企业又逐步趋于活跃,也使得华人的经济优势得到继续保持。

马来西亚在经济、政治特别是教育、就业等方面的政策客观上不利于华人经济优势的保持。随着越来越多马来人被培养成专业人才,而且政府当局大力扶持和鼓励马来人进军工商业与华人展开竞争,华人经济优势得以保持的基础——教育优势、人才优势——将逐步弱化,而且所面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马来西亚华人想要继续保持其经济优势,需要在国家政策规范框架下继续保持和发展优势产业。同时更需要抓住时代的脉搏,尤其是紧紧抓住中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深入推进的历史契机,进一步提升其教育水平,大量培养符合现代化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区域合作化等趋势要求且具备国际视野和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在人才培养、产业开发、领域拓展等方面走在前列。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过程中,马来西亚本身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充满历史机遇,而华人显然具有更明显的优势,有助于其经济优势的继续保持。

长期而言,随着马来西亚族群关系的改善、民族的融合以及政治、经济关系的调整,尤其是教育、经济政策的调整,族群之间贫富差距的缩小是历史的必然。但未来一段时期内,只要马来西亚国内政治、经济秩序保持稳定,那么华人的经济优势地位仍然会得以保持。

(三)文化认同与教育发展

1.文化认同在交融中重构是历史趋势

文化认同的转变要比国家认同复杂得多,需要经历一个更长更复杂的历史过程。绝大部分马来西亚华人一直没有认同马来文化,而是坚持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在20世纪50年代末绝大多数马来西亚华人加入马来西亚国籍,成为马来西亚公民,对马来西亚效忠,完成了国家认同的转变。但是,绝大多数马来西亚华人的文化认同并没有改变,直到现在95%以上的华人适龄人群都是进入华文学校就读,学习汉语,讲中文。马来西亚华人多居住在城市,且占全国总人口四分之一左右,这使得马来西亚政府历史上曾经施行的文化同化政策成效不明显,加上华人的极力抗争,马来西亚政府保留了华文教育和华文传媒。这使得广大华人虽然成为当地的华裔公民,但在文化认同方面却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特色。客观上将对“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过程中实现中马协作、互惠互利提供助力,推动马来西亚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建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马来西亚政府一直推行同化政策试图同化非马来文化,曾多次激起华人采取全国性的运动捍卫自己的民族文化。但马来西亚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如马哈蒂尔等人逐渐认识到,不能采取单纯同化华人的“文化同化政策”,必须尊重并吸收华裔公民的传统文化,才能达到民族融合、文化融合的目的。因而,马哈蒂尔等人甚至号召马来人向华人学习经商,一些马来人子女也进入华文学校学习。据马来西亚教育部1995年统计,全国有3.5万名马来人子女在华文学校学习,比1991年增加了一倍,至2009年就读华文独立中学的马来人学生已经达到5000人,就读华文小学的非华人学生达到7万人,近些年进入华文学校就读的非华人学生持续增加,而且这种趋势还在不断增强。

可见,马来西亚华人在文化认同方面主流依然是认同中华文化。但华人文化与马来人文化以及印度人文化正在渐进式地相互影响、融合和渗透,越来越多华人语言中出现马来语借词就是文化融合和渗透的结果。[5](P111)多元文化的交融、作用,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必然会促使马来西亚华人在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上实现统一,这两种认同的统一是多元文化交融后形成的马来西亚共同文化认同,而非华人的文化认同被同化为马来人文化或印度人文化,也不是华人文化同化其他族群的文化。

2.华文教育与时代转变相适应

教育与文化传承、文化认同是密不可分的,教育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伴随人类文明发展始终的,宏观上影响到人类文明的进步;中观上制约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民族的强弱、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微观上决定了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综合素质的高低。

事实上马来西亚华人坚持华文教育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世纪初,当时的华文教育以私塾的形式在马来半岛和新加坡出现。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马来西亚华文教育逐步建立起系统的教育体系。

随着中国世界影响力的扩大,“汉语热”已经成为世界潮流,马来西亚华人所坚持和开展的华文教育,其知名度早已家喻户晓、蜚声国际。尤其是在现今由中国倡导的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共同推进的时代背景下,马来西亚政府客观上必然会日益重视华文教育以在新时期抓住国际合作、交流的历史机遇促进国内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而华文教育在马来西亚国内地位的提升在现在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内是可期的。不可否认的是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在经过较长的历史过程一定会与居于主流的马来文教育、英文教育之间不断渗透,相互影响和作用,不同媒介语教育之间的隔阂将会逐渐消融,形成优势互补的全国统一的教育模式。

总之,人口众多且政治参与能力较强、族群关系相对和谐、具有经济优势等是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突出特点。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的发展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华人社会的发展客观上将为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发挥重要的助推和支持作用,当然华人社会的发展同样也面临着政治参与广度及深度受限、族群矛盾长期存在等问题的困扰。

[1]廖小健.马华社会面面观[J].八桂侨史,1999,(4).

[2]文平强.马来西亚华人文化——传承与创新[J].东南亚纵横,2013,(7).

[3]梅枚,许开轶.当代马来西亚华人的政治参与[J].长江论坛,2014,(2).

[4]华侨华人推动马来西亚经济发展[EB/OL].国际商报,2014 -7-16.http://finance.ifeng.com/a/20140716/12734887_0. shtml.

[5]陈志明.迁徙、家乡与认同——文化比较视野下的海外华人研究[M].段颖,巫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6]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联合早报[N].2001-03-11.

[8]廖小健.试论马来西亚华人政党的“不入阁”[J].东南亚研究,2013,(6).

Analysis of M alaysian Chinese Soci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OBAOR Strategy

JIANG Bing-qing
(School of Humanities,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091,Yunnan,China)

Malaysia is an important node on the Maritime Silk Road in the OBAOR strategy of China,in which the Chinese is its second largest ethnic group,accounting for 1/4 of the total population.Chinese Malaysians have played important roles and showed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local region in terms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economic development,cultural education and ethnic relations.Meanwhile,they facemany challenges in their future development too.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political,economic,cultural,educational and ethnic relations issues concerning Malaysian Chinese society,for it can help our country with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OBAOR strategy.

OBAOR;Malaysian Chinese;political participation;economic advantage;ethnic relations;Chinese education

D824

:A

:1006-723X(2015)09-0017-07

〔责任编辑:左安嵩〕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课题(14BMZ043)

蒋炳庆,男,云南大学人文学院2013级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东南亚历史与民族研究。

猜你喜欢
华文族群华人
何为“华人”?
“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义不容辞,争为华文教育的“播种人”——连线常州外派华文教师
新兴族群的自白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指导策略
汉德森 领跑年轻族群保健品市场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高句丽族群共同体的早期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