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革
摘 要:王旭教授在《音乐教育论坛》一书中指出:音乐教学“关键在于体验”。小学生处于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其生活阅历不足,审美能力薄弱,要引导小学生在音乐教学中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就需要在课堂中以美育智,以美怡情,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教学中,充分体验情感,获得艺术素养与审美能力的同步发展。为此,本文将从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的意义入手,就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的实践展开论述,并就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进行反思,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新课程改革
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指“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景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践体验式教学,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还能够使音乐课堂充满活力。为此,笔者将就自身的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的意义
体验是知识的源泉,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教学模式,其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保障个性化音乐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一)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
《小学教育指导纲要试(试行)》指出,“要给学生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他们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这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教育的要求,也是其对小学音乐教学的要求。而体验式教学是基于学生内心体验的,是为学生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尊重学生创造精神的教学模式,十分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机会表现自己,表达情感。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音乐教育的一大目标。而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意义重大。在体验式的音乐课堂中,教师组织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构建立体的多维课堂,学生能够欣赏到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审美能力可以得以进一步提升。
(三)保障个性化音乐学习
小学音乐教学应该是个性化的,是满足不同学生不同情感需求的,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实施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从内心出发,体会音乐的魅力,找到自我需求的满足点,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的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不断创设情境,开展活动,创编歌曲,来进行体验式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创设情境进行体验式教学
小学音乐课堂实施体验式教学,首先应该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利用音乐美感或生动形象的语言以及其他的手段为学生描绘一个真实的、引人入胜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体验音乐的美感,对音乐作品加深理解。具体而言,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游戏,或者组织学生表演音乐剧,以及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视频创设情境,都是可以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良好方法。例如,在学习《雪橇》这首作品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下雪天孩子们玩雪橇、堆雪人的视频片段,使课堂内洋溢着下雪后的欢乐,学生在这样的一个情境中,体验到了雪天嬉戏的欢快之感,对于作品的理解更深一步。
(二)开展活动进行体验式教学
小学音乐课堂不应该局限于教师教唱学生模仿的怪圈,而应该是灵动的课堂、活泛的课堂,应该更多地组织、开展一些音乐活动,使学生亲自参与活动之中,对音乐作品加以深刻地体验,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律动,体验情感,获得审美能力的提升。
(三)创编歌曲进行体验式教学
小学低年级段的音乐体验教学主要是创设情境和开展活动,而到了中高年级段,小学生的音乐审美与创造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师便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创编歌曲,在创编歌曲的过程中体验音乐的美,体验艺术的魅力。当然,创编歌曲具有一定难度,教师要降低要求,加强指导,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尽量挖掘学生潜质,激发学生情感。
三、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的反思
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深入学生内心的音乐教学方式,它与传统音乐传授式教学最大的区别就是其更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音乐这门艺术真正走入学生内心,深入学生灵魂深处。为此,教师在实施体验式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端正传统的教学思想,树立正确的音乐教学观,避免走过场,形式主义,真正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四、结语
音乐教学并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欣赏和演唱一些音乐作品,获得一定的音乐知识,还要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更要教会学生体验音乐的魅力,亲自参与音乐的演绎与创编,真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这样的音乐教学才是完美的,才是真正符合音乐教学最终目的的。
参考文献:
[1]唐雪婷.體验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31).
[2]俞加平.小学音乐体验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7(04).
[3]刘辉.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