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华(重庆市忠县中医院风湿病科,重庆 忠县 404300)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52例观察
徐春华
(重庆市忠县中医院风湿病科,重庆忠县404300)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0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用针灸、化湿除痹汤、西药治疗,对照组52例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3%、对照组6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较好。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结合;对照治疗观察
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我们用针灸配合中、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共104例,均为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重庆市忠县中医院风湿病科就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男20例,女32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63岁;病程最短15天,最长11年;对照组52例,男18例,女34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西医诊断参照1987美国风湿病学会(ARA)修订的诊断标准[2]。①晨僵至少1h大于6周。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区的关节炎,大于6周。③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炎,大于6周。④对称性关节炎,大于6周。⑤皮下结节。⑥手X线改变提示骨侵蚀或明确骨质疏松。⑦类风湿因子阳性。有7项中4项即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纳入标准:①年龄18~65岁,符合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②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进入对比实验前剂量稳定至少30天,在实验中剂量维持不变。③接受抗风湿改善病情药物(柳氮磺吡啶等)至少停药30天。④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②合并有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疾病及精神病;③合并有高热、结核病、急性化脓性、传染性病变及皮肤破损;④妊娠妇女以及不能耐受针刺刺激;⑤关节严重畸形,丧失关节功能。⑥研究前未停用糖皮质激素及改善病情药物。
治疗组:①针刺:取大椎、风池、肝俞、肾俞、脾俞、足三里为主穴,根据辨证分型和疼痛部位以局部取穴为辅。毫针刺法,平补平泻,加用温针,每穴2~3壮,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②中药:自拟化湿除痹汤。黄芪30g,薏苡仁30g,独活15g,桑寄生15g,青风藤15g,海风藤15g,豨签草15g,制川乌5g(先下),党参15g,苍术12g,茯苓12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取汁400mL,早晚温服。③西药:甲氨蝶呤片(上海信谊制药有限公司)7.5mg,每周口服1次。美洛昔康分散片(江苏亚邦艾普森药业有限公司)7.5mg,饭后口服,每日2次。
对照组:只用西药,方法同治疗组。
两组治疗10天为一疗程,治疗3个疗程统计结果。
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为依据。临床痊愈: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正常,主要理化指标检查正常。显效:主要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活动基本恢复,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主要理化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或有较大改善。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除,主要关节功能活动基本恢复或有明显进步,生活不能自理转为能够自理,主要理化指标有所改善。无效:症状体征均无改善。
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症状体征、理化指标比较见表1~3。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比较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n 时间 晨僵(min) 关节肿胀数(个) 关节疼痛数 关节压痛数治疗组52治疗前60.10 ±3.1 6.23±1.15 6.18±2.03 9.63±1.33治疗后29.35±9.6**△△2.3±0.26**△1.28 ±0.96**△3.28±1.65**△对照组52治疗前66.36 ±9.2 5.56±1.64 5.68±1.87 10.20±1.06治疗后53.49 ±8.7* 3.02±0.63*3.01±0.22* 6.15±2.1*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理化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理化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n 时间 类风湿因子 血沉 C反应蛋白治疗组52 治疗前 79.56 ±8.74 66.3±10.5 30.18±2.13治疗后 35.66 ±6.8**△24.1±3.6**△ 15.8 ±1.93**△对照组52 治疗前 70.12 ±6.08 67.8±13.14 25.6±2.18治疗后 49.32 ±10.7*37.2±8.3* 19.61±3.37*
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 “痹证”、“历节病”、“尫痹”等范畴。因肾气虚,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入侵,流注经络,淤血阻滞,筋络痹阻而发病。
大椎为诸阳之汇,针之可固表、祛风、胜湿。针刺风池祛风胜湿,肝俞、肾俞、脾俞可健脾疏肝补肾,足三里可健脾利湿、活血止痛。诸穴共用,可达强肝肾、祛风湿、止痹痛之效。化湿除痹汤方中黄芪、薏苡仁健脾益气化湿,独活祛风胜湿,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青风藤、海风藤祛风通络、舒筋止痛,豨签草、川乌祛风湿、通筋络、利关节,党参、苍术、茯苓、甘草燥湿和胃。诸药共用,可奏化湿通络,祛风除湿止痛之功。甲氨蝶呤片及美洛昔康分散片是有效的抗风湿病情缓解药,但副作用较大。
针刺配合中、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好,优于单用西药。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47-48.
[2]蒋明,张奉春.风湿病诊断与诊断评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5-119.
[收稿日期]2015-08-03
[中图分类号]R59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5)12-11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