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角下党群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2015-03-11 08:49蒙慧兰志鹏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失衡党群关系心理

蒙慧 兰志鹏

摘要:密切党群关系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脱离群众则构成了我们党最大的威胁。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不同阶层、群体间的矛盾也日益凸显,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党群关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旨在从心理学这样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研究党群关系,主要通过党群关系中党的心理状况及其行为表现,党群关系中群众心理状况及其行为表现和以社会心理为基础,多层次推进党群关系的良性健康发展三方面的论述,以期为新形势下密切党群关系探索和寻求一条可能的路径、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心理;党群关系;失衡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81(2014)06-0014-07

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个体的心理状况。相比于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价值观念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党和人民群众的心理状况在这一个过程中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这对于党群关系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因此,从心理学视角来研究党群关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经济体制、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利益格局也不断得以调整,以至于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各种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这给新形势下维护与密切党群关系带来了重大的挑战。所以党群关系成为了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相关著作及论文颇为丰富。一些学者从新媒体的角度来研究党群关系,试图阐释当今时代新媒体的出现对党群关系产生的双重影响;一些学者从利益视角来研究党群关系,试图将党群关系置于利益格局调整的背景之下,研究党群关系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微妙变化;一些学者将党群关系置于互联网的大环境当中来研究,论述新形势下信息庞杂而透明的互联网时代对党群关系形成的冲击;还有一些学者则从和谐社会这样一个宏观的视角来研究党群关系,将维护与密切党群关系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等等。总之,从不同层面对党群关系进行了研究探讨,研究视角各异,各有千秋。

然而,之前学术界大多是从社会环境、群体利益等宏观的视角来研究党群关系的,缺乏对党群关系研究的微观把握。因此本文试图从微观层面,即从心理学这样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研究党群关系,通过对党员干部及人民群众深刻变化的社会心理进行分析,试图从社会心理层面来阐释对新形势下党群关系产生的影响,以及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作为社会心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拓扑心理学的创始人勒温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在心理场中发生的,并指出,“心理场是由个人生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事件经验和思想愿望组成的,心理场的这三个方面无论在数量和种类上都伴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而扩展分化”[1]。由此,勒温将心理场界定为一种认知结构。这就是勒温提出的场域理论的基本内容。在这一理论当中,勒温的基本假设前提为人类的行为活动是个人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由个人内在的心理状态与其所在的社会情境所决定的。假设中提出变量场域包括行为发生的外部客观环境(社会情境)和个体心理环境(个人内在的心理状态)两个方面。其中,外部客观环境包括时间、空间、客观对象等,个体内心环境则包括愿望、需求、信任、态度等。场域这一变量决定了一个人的内心活动空间。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内心活动必然为现有的场域特质所决定。勒温认为稳定的心理是由于个人与环境之间保持着一种平衡状态。然而当在心理环境中对心理事件起实际影响的需求产生,且无法及时满足时,个人与环境之间那种原有的平衡便会被打破,进而会引起一定的心里紧张。即尚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创造了一个内在的紧张体系。“紧张的释放可为心理活动和行为提供动力和能量,从而也就构成了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潜在因素。”[2]这便是勒温场域理论中著名的基本动力概念之一“心理紧张系统”。基本的示意图如下:

理论聚焦每个栏目名称蒙慧,兰志鹏:心理学视角下党群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及对策分析可以看出,勒温的场域理论,尤其是其中的“心理紧张系统”概念和模型很好地解释了当今时代社会心理因素的深刻变化对党群关系产生的影响。众所周知,人在社会中的一切行为活动都是受特定的心理支配的。这种心理涵盖了愿望、需求、情感、情绪、习惯、兴趣、信任、成见等多个层次和方面。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作为支配人们行为活动的社会心理,在急剧变化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矛盾,甚至是分化,出现了积极的社会心理和消极的社会心理。这种社会心理的突出特征在不同的群体间、阶层间都有表现。积极的社会心理有助于缓解不同群体、阶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促进彼此之间关系的良性和谐发展,而消极的社会心理则可能引发或加剧不同群体、阶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破坏社会秩序,甚至导致社会动荡。因此,在看待与研究党群关系时,社会心理因素成为了一个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二、党群关系中党的心理状况及其行为表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不断加快,面临的生活压力日益增大,各方面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由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增多。而党员干部作为一个处于这样的社会环境背景下的特殊的群体,由于受来自社会各方面压力、竞争以及各种思潮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浮躁、焦虑、失衡、疲劳等消极心理,心理问题日益加剧。压力、竞争等外部客观环境与党员干部的心理需求等内心环境失衡,引发了党员干部的“心里紧张”,在此勒温“心里紧张系统”概念为党员干部心理问题的出现提供了很好的解释机制。党员干部存在的这些心理问题势必会影响党群关系的良性健康发展,所以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基本示意图如下:

(一)浮躁心理和焦虑心理是党员干部中间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

党员干部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国家的发展与人民的幸福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内心承受着比其他群体更大的心理压力,这是由其本身的性质和历史使命所决定的。党员干部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方面来自考核制、问责制等党员干部绩效考核制度的推行、建立和实施,以至于使一些党员干部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忙于仕途升迁,甚至会诱发买官卖官等腐败现象。总之,一直疲于为个人仕途而奔波。另一方面,伴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发展,社会环境日益透明,整个社会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力度日益增强,对党员干部的要求也日益提升,来自社会的压力给党员干部的内心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除此之外,由于中国人历来重视人际关系的维护,所以党员干部还必须拿出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来构建或维持复杂的人际社会关系,以确保自己官职的稳定与升迁,等等。多个方面的压力使一些党员干部中间产生了明显的浮躁心理和焦虑心理。表现出内心惶恐、不信任他人、动辄迁怒他人、反应敏感等不良消极心理,这对党员干部自身来说是极大的心理折磨。在工作中便会与人民群众产生距离感,势必会影响党群关系的良性健康发展。

(二)“失衡”心理也广泛存在于党员干部当中

伴随着市场经济在我国的高速发展,现实中的各种诱惑也日益凸显,这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出了新的挑战。要避免这些诱惑带来的威胁,就需要党员干部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警惕。而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一些党员干部出现了理想信念淡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色彩浓厚的倾向,价值观和人生观出现了偏离。一些党员干部不能正确看待个人在工作中的得失,忘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为自己付出的辛苦、做出的贡献是高于社会上绝大多数的阶层和群体的,理应自己功劳最大、获利最多。为个人仕途升迁而焦虑,为个人名利得失而烦恼,在与社会各方面的对比中心理失衡。总结而言,“党员干部心理失衡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信仰失衡。少数党员干部理想缺失,信念动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家庭观发生扭曲。二是欲望失衡。一些党员干部对权力、金钱的攀比心理比较重,认为有些人能力不强、贡献不大、水平不高,各方面都不如自己,但却权位显赫,得到重用。于是,自己由不服气、有怨气到心理失衡,便产生出通过利用职权贪污腐化来发泄内心的不平衡,进而提高自己的‘身价,报复不合意愿的现实。由于过分地看重名利、金钱、地位,进而陷入违纪违法的泥潭,最终断送自己的工作前途乃至政治生命。三是情绪失衡。有的党员干部过于患得患失,有时很想得到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到,便产生精神空虚,思想迷茫,无可奈何的沉重心态。”[3]党员干部的心理失衡体现在实际工作当中势必会影响党的群众工作,不利于党群关系的良性健康发展。

总之,多方面的因素引发了党员干部的心理问题。党员干部的心理问题给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极为恶劣的,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它不仅严重降低了党组织自身的创造力和活力,而且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廉洁形象,降低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除此之外,消极心理还会影响到党组织内部的团结和工作的效率。心理问题不仅会使党员干部与党组织之间产生隔阂甚至是对立,进而给整个党组织造成紧张、压抑的氛围,还会使党员干部个体的工作积极性大幅降低,最终影响到党组织工作特别是群众工作的正常开展,进而可能导致党群关系的疏远。

三、党群关系中群众心理状况及其行为表现

当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与过渡时期,在为人们提供和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与更大的发展空间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关系、生活方式尤其是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导致了社会心理的失衡,甚至是扭曲。由财富分配不公、思想观念和社会地位变迁引发的不同社会群体、阶层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冲突由此也显现了出来,甚至不断加剧。对于广大群众而言,心理预期在这一过程中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并且反过来深刻影响和塑造着其社会心态和行为。“当对未来的想象伴随着对事物的因果判断或发生概率判断时,就成为预期。未来是不确定的,因而每一个人都依赖预期获得某种稳定感,而对未来的预期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心态和行为选择”。[4]56人们达到心理预期,就会感到轻松和愉快,否则便会伴随着挫折感的产生。现实当中,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其心理需求也从简单单一的物质层面上升到了精神生活、政治生活以及更高的物质生活等层次。总之,广大群众的心理需求变得日益纷繁复杂,心理预期也日益提升。然而,当社会发展的滞后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多元化的心理需求时,心理预期受挫,进而会引起一定的“心理紧张”,陷入勒温提出的“心里紧张系统”之中。随之而来,人民群众内心的安全感和稳定感就会丧失,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也会加剧。进而导致群众当中失衡心态的产生甚至蔓延,引发一些消极的社会心理,内心的焦躁、不平衡感以及对党和政府的不信任感日益增强,甚至演变为对整个社会的不满。这给党群关系的健康良性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甚至蕴藏着潜在的危机。示意图如下:

(一)人民群众内心的不平衡感、失落感等消极社会心理直接影响着党群关系的健康良性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不同群体间、阶层间的利益格局和分配关系不断得以调整。一部分阶层或者说群体迅速富了起来,原先旧的社会阶层格局被打破,形成了阶层的分化与对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对利益共享的幻想被市场经济的残酷现实所打破,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失衡的利益格局带来了不同阶层、群体间的心理冲突, 导致社会心理失衡。也就是说,社会原有的平衡被打破以后,人们心中的失落感和不平衡感等消极社会心理也随之出现。“对回报的预期与实际分配状况间差距的大小,必然使人们产生公平感或者不公平感”。[5]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也普遍提高,但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的现实使得先富阶层和群体的致富方式手段及财富来源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质疑,认为先富阶层和群体是在侵害、剥夺广大群众利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为相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先富阶层和群体分享了更多的改革成果,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受益更多,这让一部分群众在心理上难以接受。另一方面,区域差距、城乡差别等社会现实的存在,更使得人民群众内心对不平衡、不公平的感知日益增强。可以说,人民群众对平衡与否、公平与否的心理感知构成了社会现实与规范塑造、影响社会心态及行为后果的重要环节。如果人民群众对社会产生了不公平、不平衡的感受,那么随之而生的将是内心强烈的失落感、被剥夺感,当这种心理感知被放大到一定程度,不同群体、阶层在心理上的对立与矛盾就会演变和转化为极端化的仇富、仇官、暴力对抗等偏激行为,这些最终都会波及和影响到党群关系,引发群众对党政机关及官员的不满,甚至有可能会诱发群体性事件,对党群关系的健康良性发展构成威胁,发展到一定程度甚至会危及党的执政地位。

(二)当前社会当中浮躁、焦虑的消极社会心理给党群关系的健康良性发展蒙上了阴影

浮躁心理、焦虑心理是当前社会人们所普遍持有的一种不良心态,它主要表现为人们为了消除和挣脱内心的忧虑和不安、追赶时代潮流、紧跟时代步伐而表现出的一种缺乏甚至丧失理智的急躁盲目惶恐心态。我国在进入社会转型与过渡时期以后,社会原有的以追求崇高德行和精神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思想观念体系受到市场多元化思想和现实经济、物质利益的冲击,逐渐丧失了其原有的活力,对现实世界的魅力和影响力也日益下降。同时,由于符合当代社会现实要求的新型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尚未建立健全,所以导致一些人的内心世界空虚,各种多元化思想的冲动充斥着内心,与先前的内心诉求发生激烈碰撞,导致心态失衡。更重要的问题在于,现实社会中也没有一套完整的宣泄与纠偏机制,所以导致内心的浮躁、焦虑以及冲动难以得到合理的宣泄和释放。同时,社会群体和阶层的社会经济地位与利益正处于一个快速全面更新与变革的过程,一些人的社会经济地位往往会在短暂的时期内出现上下起伏波动的变化,从而导致社会身份地位的显著反差,反映到内心便是强烈的落差感。这种强烈的心理落差感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挫败感,带来了一系列不良的影响和效应。因此,有很大一部分人对自己的前景和未来充满了茫然和不确定感,唯恐赶不上社会步伐,为社会所淘汰。内心始终为焦虑所充斥,进而使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焦躁不安、浮躁的社会情绪和氛围,使社会焦躁成为了当今时代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一种人群当中普遍持有和存在的心态。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过渡的关键时期,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个人的无法预知性因素与以浮躁、焦虑为显著特征的社会心理相结合、相碰撞,反映到现实当中必然会引发众多的社会矛盾,不仅会在社会政治经济领域表现出群众大规模的过激行为,某种程度上,还会在社会心理层面强化部分群众对某种社会问题的心理感知,导致心态严重失衡,进而给党群关系的健康良性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三)部分群众对党政机关及其官员的信任度下降,可能会导致党群关系的疏远

信任是人类从事一切社会活动的重要基础,也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什托姆普卡认为信任分为社会信任和人际信任,社会信任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对某些社会角色的信任、对某些社会群体的信任、对机构或组织的信任、对技术系统的信任和对社会秩序的信任”。[4]111可以看出,社会信任是研究社会心理不可或缺的要素。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存在着的信任关系也是社会信任的范畴。这种信任关系越强,党群关系就越和谐。可以说,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当中的公信力构成了社会公信的重要支柱。现实当中,党和政府的公信力非常重要的一个来源便是人民群众对其信誉、廉洁作为的高度认同。

然而,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建立在以情感为基础的传统信任关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的社会信任体系面临着瓦解的命运和趋势,与此同时,符合新的社会生活要求的信任结构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出现了“社会信任真空期”,从而引发社会信任危机。这严重侵蚀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当中的公信力。另一方面,由于受市场经济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影响和冲击,人们盲目追求现实经济利益,过于看重物质利益,从而导致人们的政治观念和意识弱化,对党派利益、国家利益以及政治生活的关注度日益下降,从而产生对党执政的不信任倾向。

以上两个方面从社会背景的宏观视角阐释了影响党政公信力的因素。下面将从三个方面阐释影响党和政府公信力的具体现实因素:1.屡见不鲜的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不法行为和腐败现象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当中的廉洁形象。2.一些党政机关及工作人员腐化堕落的生活作风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工作作风在人民群众当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不仅影响党自身的先进性,而且严重侵蚀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3.一些党政部门的利益化倾向直接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实际利益,降低了群众对党政机关的信任度。受市场经济利益多元化的影响,一些党政机关部门将为人民服务的公共权力利益化,甚至不惜通过剥夺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与民争利来追逐与实现自身利益。这种公共权力利益化的形成,正在成为瓦解和消减部分地方党政机关公信力甚至是合法性不可忽视的一股重要力量,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以上问题的存在及蔓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群众对党政机关的信任,甚至会加深彼此之间的隔阂,诱发深层次的矛盾。

四、以社会心理为基础,多层次推进党群关系的健康良性发展

积极的社会心理有利于促进党群关系的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应努力通过主动应对和客观调节来推动积极社会心理的发展,最大限度地遏制消极社会心理的蔓延,消除其给党群关系带来的不良影响。对于当下而言,我们应以社会心理为基础,准确把握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心理特征及发展态势,合理地开展社会心理调节工作,多层次、全方位有效提高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心理承受力和认知力,以有效地减少或消减影响当前党群关系和谐的消极社会心理因素,避免社会心理失衡带来的消极影响,从而为党群关系的良性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氛围。

(一)加强人民群众与党政机关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社会信任机制的构建多层次增进党群互信

社会信任关系及机制的构建对于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也构成了社会政治体制的心理基础。党群关系良性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党群互信,也就是党政机关与群众之间的信任。因此,建立党政机关与群众之间的社会信任机制就显得十分必要。其大概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以媒体为主导的宣传教育与社会舆论监督,通过充分发挥社会宣传的作用,改变思想建设滞后的局面。社会宣传是一种通过媒体舆论引导进而形成群众自身态度、观点、意见的重要手段。“媒体既是沟通政党与群众的桥梁, 也是政党宣扬自身形象的工具, 同时也是政党活动的监督和制约力量。因此, 执政党能否以高超的政治艺术调控新闻媒体, 引导社会舆论, 树立政党的良好形象, 对加强和巩固执政地位、密切党群关系十分重要”。[6]在社会价值取向多样化的当下,社会宣传机构尤其是媒体应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宣传教育功能和积极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通过组织开展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加强党群之间的沟通,引导社会舆论以形成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和氛围。一方面,对于改革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问题、阻力及困难要进行全面真实客观报道,让党员干部和群众充分认识到改革的艰巨性、持续性和复杂性,提高党员干部和群众对改革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阻力及困难的心理承受和接受能力。另一方面,对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与利益,社会宣传机构在宣传力度和导向方面应当适度把握,让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切勿让其认为改革必然会给其迅速带来巨大现实利益,进而从内心对改革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最大限度消解在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心理冲突。此外,还要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大力推动积极向上、公开公正的舆论监督,充分运用合理的舆论监督渠道来增进党群互信,密切党群关系。尤其是“充分发挥媒体作用,树立媒体职业道德,正确及时地反映社会问题,正确表达社会成员利益需求,实现政府与普通民众间的有效沟通”。[7]群众利益在现实中受到侵害或对某些社会问题不满,媒体等社会舆论监督予以客观反映,并加以批评与制止,督促相关机关部门公正处理,群众心中的不满与怨恨就会得以化解与释放。

2.建立合理开放的信息渠道,最大限度实现党政机关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有效沟通。合理开放的信息渠道具有引导舆论和凝聚民心的作用,是社会秩序化、规范化运行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实现、维护和表达群众利益的重要方式。各级党政机关要通过合理的信息渠道对社会进行管理,及时、适时地实行信息公开,始终与人民群众之间保持畅通的交流与沟通。这有助于保证党的政策和决议更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更能体现群众的心理需求。完善这项工作,不仅能极大地树立和提高党政机关在群众当中的形象与威望,增强党政机关在群众中的公信力,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进一步维护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升党执政的合法性,而且能让群众的不良情绪得以合理化解,减少影响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推进反腐倡廉,有效约束和规范党政机关行为,提高党政机关在人民群众当中的公信力,取信于民。一方面,党政机关应注重自身廉政形象建设。应对党政机关干部的不良行为进行严格约束,严厉惩治部分党政干部破坏党政机关形象的腐败行为,严厉制止与打击部分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大肆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行贿受贿等不法行为,通过制定公正、公开、透明的政策法规来严格规范党政干部的具体权力职责范围,以廉洁的执政形象消除群众对腐败现象的愤恨和不满,让党政机关成为社会公信真正的垂范者和维护者。另一方面,党政机关各部门作为政策、法律法规的主要践行者和执行者,应严格、公正执法,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从而让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充分发挥维护个人信誉、企业信誉、社会团体信誉和党政威信的作用,有效增进党群互信,形成良好的社会信任环境和氛围。

(二)完善社会心理调节机制,建立健全社会心理疏导系统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不同群体、阶层间的矛盾与冲突逐渐显露了出来,使一部分社会群体产生了焦虑、不满、空虚、失落、不平衡、不信任等消极的社会心理。如果任由消极社会心理蔓延,其必将成为危害党群关系健康发展不可小觑的一股重要力量。因此,应完善社会心理调节机制,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心理疏导系统,真正从社会心理层面让党员干部和群众当中不良的社会心理通过合理渠道得以发泄、释放和化解。第一,要建立医疗情境下的心理疏导机制,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工作者对包括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在内的有心理障碍的社会成员实施个体或团体心理咨询和治疗,使其恢复心理健康。第二,在全社会普及心理健康教育,让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意识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使其学会对情绪实施自我调节,提高社会心理承受能力,完善自我人格。[8]第三,政府必须建立医疗机构心理咨询, 鼓励患有心理障碍的社会群体大胆、主动地向心理专家求助, 教育民众学会发泄、倾诉自己的感情, 使平时因遭受挫折而蓄积内心已久的敌意和不满情绪得以宣泄和释放, 从而使广大党员干部和民众改变认识、理顺情绪, 恢复心理平衡, 最终达到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目的,[9]等等。总之,社会心理调节机制的完善可以有效地对消极社会心理进行合理调节,最大限度地遏制党员干部和群众当中不良社会心理的蔓延,消除其带来的不良影响,及时地化解党群之间出现的隔阂与分歧。

参考文献:

[1]乐国安,汪新建.社会心理学理论与体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41.

[2]申荷永.论勒温心理学中的动力 [J].心理学报,1991(3):306.

[3]钟利民,袁建勤,黄毓哲.党员心理问题与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J].党的建设,2011(4):40.

[4]杨宜音,王俊秀.当代中国社会心态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5]方文主.中国社会转型:转型心理学的路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74.

[6]戴立兴.影响党群关系的社会因素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8(3):41.

[7]贾玉娇.利益协调与有序社会——社会管理视阈下中国转型期利益协调理论研究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03.

[8]陆一凡,贺英.科学发展语境中司法权威的社会心理基础[J].犯罪研究,2010(4):105.

[9]王会.社会心理调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4):41.

责任编辑:邓卫红

猜你喜欢
失衡党群关系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社会资本视阈下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党群关系建设
教育生态学视阈下的《基础日语》课堂教学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供需市场失衡问题的研究
当前施工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及原因分析
试论高中招生失衡的原因
心理小测试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