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艳秋,赵平,李莹,戴维维,高丽娟
(1.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天津300120;2.山东省煤炭临沂温泉疗养院,临沂276032;3.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天津300070)
掌跖脓疱病(Palmoplantar pustulosis,PPP)是一种发生在掌跖部位的脓疱性皮肤病,其病因复杂,遗传、免疫、感染、金属致敏等都与发病有关。我们通过对90 例PPP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通过检测掌跖脓疱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7 的水平,及经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后IL-17 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发病的相关因素及IL-17 在掌跖脓疱病发病中的作用。
1.1 一般资料 2011 年3 月—2014 年2 月于天津市长征医院皮肤科就诊的PPP 患者,所有患者符合PPP 的诊断标准[1]。治疗纳入标准:年龄20~75 岁,性别不限,1 个月内未曾系统性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及维A 酸类药物,1 周内未使用过外用制剂,无雷公藤治疗禁忌证的其他系统性疾病患者。健康对照组30 例,女16 例,男14 例。
1.2 检测方法 相关信息采集:采用问卷调查表的形式对PPP 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登记。对确诊为PPP的患者自肘正中静脉抽取外周血5 mL 离心后取上清液,保存于冰箱备用。另外抽取对照组外周血作为对照,血清按同样条件保存备用。按照上述同样方法收集PPP 患者经雷公藤多苷片治疗后外周血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17 水平,具体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3 治疗方法及疗效判定 PPP 患者口服雷公藤多苷片1 mg/(kg·d),分3 次口服,治疗期间检查肝肾功能以及血尿常规,如有异常则减量或停止服药,治疗每2 周复诊,8 周后评价疗效。病情的严重程度根据改良的PASI 评分方法(PPPASI)进行评分[2-3]。痊愈:症状体征基本消退,积分下降指数≥90%;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积分下降指数60%~89%;好转:症状体征有所好转,积分下降指数20%~59%;无效:症状体征减轻不明显或加重,积分下降指数<20%。以痊愈率加显效率计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8.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 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因素 调查对象100 例,其中男39 例,女61 例,年龄(47.67±11.35)岁。吸烟者39.0%(39 例)。诱发因素方面:有明确发病诱因者占68.0%(68 例),其中感染诱发为30.0%(30 例),主要为咽炎及扁桃体炎(25 例);接触金属或镶牙为11.0%(11 例)。伴发疾病方面:48 例患者伴发一种或多种疾病,主要为扁桃体炎25 例,高血压9 例,糖尿病8 例,咽炎3例,冠心病3 例,银屑病2 例,慢性胃炎2 例等。
2.2 PPP 患者和对照组血清中IL-17 水平的比较PPP 组血清中IL-17 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5,P<0.05),见表1。
表1 PPP 患者和对照组外周血血清中IL-17 的水平比较 (±s,pg/mL)
表1 PPP 患者和对照组外周血血清中IL-17 的水平比较 (±s,pg/mL)
组别 n IL-17 PPP 组 100 13.12±3.18对照组 030 07.68±2.85
2.3 PPP 患者雷公藤治疗前后IL-17 细胞因子水平的比较,见表2。PPP 患者口服雷公藤治疗8 周后,14 例(14.0%)痊愈,62 例(60.0%)显效,18 例(18.0%)好转,6 例(6.0%)无效,总有效率76.0%。PPP 患者治疗后血清中IL-17 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1,P<0.05)。
表2 PPP 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血清中IL-17水平的比较 (±s,pg/mL)
表2 PPP 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血清中IL-17水平的比较 (±s,pg/mL)
组别 n IL-17治疗前 100 13.12±3.18治疗后 100 09.18±2.25
本组资料中,女性PPP 发病率高于男性,考虑与女性经常接触金属首饰、洗涤剂有关。吸烟患者占42.22%,提示吸烟可能在PPP 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感染是本病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文献报道切除扁桃体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其机制可能与链球菌引起T 细胞高表达IL-6、INF-γ、TNF-α 及皮肤淋巴细胞相关抗元(CLA)有关,CLA 是一种皮肤归巢受体,可加速T 细胞的皮肤迁移[4-5]。PPP 是作为银屑病的一个分型由Barber 首次报道,并且Brunasso 等[6]从临床表现、流行病学、遗传等方面比较PPP 与掌跖型银屑病,发现两者在多个方面具有相同特点,而我们调查的100 例PPP 患者中伴发银屑病的仅2 例,推测PPP 可能是独立于银屑病之外的一种疾病。
IL-17 是活化的CD4+Th17 细胞产生的主要的细胞因子,具有强大的促炎作用[7-8]。我们采用ELISA 法对PPP 患者及正常对照组Th17 型细胞因子IL-17 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PPP 组的外周血IL-17 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IL-17 在PPP 的发病及进展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雷公藤多苷具有抗炎作用,并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抑制作用,已经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及银屑病等疾病。我们应用雷公藤多苷治疗PPP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患者血清中IL-17 的水平经雷公藤多苷治疗后,随病情好转IL-17 水平明显降低,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推测雷公藤多苷可能是通过抑制CD4+细胞和CD4+CD45RA-记忆性T 细胞表达细胞内IL-17,并抑制PBMCs 产生IL-17[9]。由此提示IL-17 或许可作为监测PPP 病情变化及评价临床疗效的指标。
[1]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第4 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10:1014-1015.
[2] Brunasso AM,Salvini C, Massone C. Efalizumab for severe palmoplantar psoriasis: an open-label pilot trial in five patients[J].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09,23:415-419.
[3] Morales-múnera C,Vilarrasa E,Puig L.Efficacy of ustekinumab in refractory palmoplantar pustular psoriasis[J]. Br J Dermatol, 2013,168:820-824.
[4] Kobayashi S.Tonsil-related skin diseases and possible involvement of T cell co-stimulation in chronic focal infection[J]. Adv Otorhinolaryngol,2011,72:83-85.
[5] Takahara M. Clinical outcome of tonsillectomy for palmoplantar pustulosis and etio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almoplantar pustulosis and tonsils[J].Adv Otorhinolaryngol,2011,72:86-88.
[6] Brunasso AMG, Puntoni M, Aberer W, et al. Clin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comparison of patients affected by palmoplantar plaque psoriasis and palmoplantar pustulosis:a case study[J]. Br J Dermatol,2013,168:1 243-1 251.
[7] Kolls JK,Lindén A.Interleukin-17 family members and inflammation[J].Immunity,2004,21:467-476.
[8] LeGrand A,Fermor B,Fink C.Interleukin-1,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and interleukin-17 synergistically up-regulate nitric oxide and prostaglandin E2 production in explants of human osteoarthritic knee menisci[J].Arthritis Rheum,2001,44:2 078-2 083.
[9] 陈鹏远,韩睿,周强.雷公藤内酯醇对人Th17 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1):1 499-1 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