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梦雪,陆红,沈南平,吴媚斯
(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血液肿瘤科,上海200127;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护理部)
近年来,我国儿童恶性肿瘤的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5岁以下儿童血液肿瘤疾病总体发病率为每年(100~130)/100万,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是儿童期主要的死亡原因[1]。由于儿童血液肿瘤疾病谱与成人差异较大,疾病相关并发症多,治疗方案复杂,治疗周期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多,故要求儿童肿瘤科护士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2]。国外研究[3]指出,系统培训和有效考核是提高儿童肿瘤科护士能力的最佳途径。国内外相关组织及机构也正在不断探索培养儿童肿瘤专科护士[4-6],并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或学习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儿童肿瘤科护士的专业能力。然而我国目前儿童肿瘤科护士缺乏系统的专科教育,没有统一的教材和考核标准,也无专门的合格证书和资格认定途径。为此,本研究通过调查我国14所三级甲等医院儿童肿瘤科护士的专科培训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日后拟定系统的、科学的儿童肿瘤护理专科培训方案提供初步依据。
1.1 调查对象 以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护理学组(由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推荐的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各地区共14所具有独立儿童肿瘤诊治单元的三级甲等医院的护理人员组成)首批成员单位的全体儿童肿瘤科护士作为抽样整体,以职称为标准进行分层抽样,样本量为182。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一般资料问卷:包括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等。(2)儿童肿瘤科护士专科培训需求问卷:由研究者基于文献回顾设计问卷初稿,并邀请在儿童肿瘤护理工作15年以上且具有高级职称的5位儿童肿瘤护理专家对问卷内容进行修订,最终确定问卷包括11个一级条目、59个二级条目。一级条目包括疾病、治疗、操作技术、症状管理、舒缓治疗、职业防护、延续护理、儿童护理敏感性指标、护理教育、护理管理及护理科研,二级条目包括白血病等疾病相关知识、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及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维护、舒缓治疗照护、细胞毒性药物的防护、专科护理质量标准等。每个二级条目设立2个评价角度:对该专科内容的了解程度及对该专科内容进行培训的必要性。以Likert 4级评分法为每个条目的各个选项赋值,按照“很不了解/非常必要”、“比较不了解/比较必要”、“比较了解/比较不必要”、“十分了解/很不必要”的顺序分别赋值4、3、2、1分,分数越高表明对该项内容的了解程度越高/培训必要性越低。综合考虑2个评价角度,每个条目的培训需求由该条目的了解程度和培训必要性相乘而得。确定“需求得分=6分”为临界值,高于临界值即为“需要该项培训内容”。整个问卷最高分944分,最低分59分。该问卷的内容效度指数(content validity index,CVI)为0.887,总体Cronbachα系数为0.932。
1.2.2 调查方法本次研究为横断面研究,研究者于2012年12月使用SurveyMonkey在线问卷调查系统(http://www.surveymonkey.com/)收 集 资料。共发放问卷182份,回收182份,有效问卷18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研究者在SurveyMonkey上注册成功后,依步骤录入儿童肿瘤科护士专科培训需求问卷,生成在线问卷的网址链接。在参加调查的14所医院中各培训一名调查员,了解本次调查的目的及意义,掌握SurveyMonkey的登录及答题方法,并将在线问卷的链接发送给各医院的调查员。由调查员在规定时间内征询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并指导研究对象逐个登录SurveyMonkey,独立完成并提交问卷。研究者登录SurveyMonkey,获得最终调查结果。
1.3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比表示,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 Wallis H检验。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调查对象182名,其中女181名、男1名,年龄20~50岁,平均(29.45±6.65)岁;护理工作年限1~28年,平均(8.55±6.84)年;儿童肿瘤科护理工作年限1~28年,平均(5.90±4.90)年;其余情况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2.2 儿童肿瘤专科护士培训需求的现状 专科培训需求总分为76~856分,平均(502.91±119.33)分。各部分的平均分如表2所示,其中培训需求最高的部分为舒缓治疗、最低的部分为操作技术。
表2 儿童肿瘤科护士专科培训需求各部分得分情况(¯x±s,分)
2.3 儿童肿瘤科护士专科培训需求的影响因素 由于专科培训需求得分中,疾病和症状部分的均分方差齐性,且符合正态分布,因此采用t检验(两水平)和方差分析(三水平);其余各部分的均分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两水平)和Kruskal Wallis H检验(三水平)。从表3可见,不同学历的儿童肿瘤科护士在专科培训需求的疾病和症状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资的护士在专科培训需求的疾病、治疗、症状、操作及防护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地区的护士在专科培训需求的疾病、治疗、症状、操作及科研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3 不同条件的护士专科护理知识得分比较(¯x±s,分)
3.1 儿童肿瘤科护士对专科培训处于需要水平 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对各部分培训需求均高于临界值,提示儿童肿瘤科护士对专科培训处于需要水平。尽管目前国内外已有多项儿童肿瘤专科培训相关课程,但存在各种问题。例如美国国家儿童医疗中心(Children’s National Medical Center,CNMC)的入职培训仅提供1个学时的化疗理论讲授和自学,缺乏定期评估;美国儿童血液肿瘤护士协会(Association of Pediatric Hematology/Oncology Nurses,APHON)的课程未提供化疗课程;美国肿瘤护理学会(Oncology Nursing Society,ONS)的课程有化疗内容,但其他课程均基于成人肿瘤,儿童肿瘤相关内容较少,难以满足儿童肿瘤专科护士的需求[3]。为了全面了解儿童肿瘤科护士的专科培训需求,除了疾病、治疗、操作和症状等专科基础知识,本次问卷纳入了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专科知识,如舒缓疗护、职业防护、延续护理等[7]。结果显示,培训需求最高的一级条目为舒缓疗护,最高的二级条目为临床护理中的伦理问题及应对、儿童姑息中的伦理与法律问题、舒缓照护模式、儿童肿瘤护理科研中的伦理问题、儿童肿瘤护理质量管理敏感性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Challinor等[8]对中低收入国家儿童肿瘤护士的调查显示,培训需求最低的是化疗给药、支持性照护和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最高的是心理支持、伦理问题及舒缓疗护,与本研究结果较一致。未来可以参照本次调查结果设置儿童肿瘤专科培训内容,除了相关基础知识及操作外,重点要关注护士培训需求较高的内容,如舒缓疗护、科研、管理等。
3.2 不同层次的儿童肿瘤科护士培训需求不同 本研究显示,不同年资和职称的护士在疾病、治疗、症状、操作和防护等方面的培训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不同层次的儿童肿瘤科护士工作经验不同,在临床上的工作范畴不同,所体现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技能也不同。高年资、较高职称的护士已在长期临床实践及理论学习中掌握了专科基础理论知识(疾病、症状等),而低年资、较低职称的护士则较欠缺,导致不同年资、不同职称的护士对培训需求存在一定差异。成守珍等[9]曾对16所医院622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层次ICU护士的专业培训需求不同,与本研究结果较一致。另外,本研究显示,不同学历的护士在各部分的培训需求方面无差异。我国现有的学历教育关注整个护理学科的教育,而非专科护理教育,不同学历的护士均在临床培训及实践中同步获得专科知识,因此培训需求无显著性差异。因此,今后制定儿童肿瘤专科培训方案时,需综合考虑不同年资和职称儿童肿瘤科护士的需求,因材施教,才能切实有效地设置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
3.3 各地区护士的培训需求存在差异 本研究结果显示,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华中地区的儿童肿瘤科护士在疾病、治疗、症状、操作、科研等方面的培训需求存在差异,其中华中地区对疾病和治疗部分的需求高于华北(P<0.05),对症状部分的需求高于华东(P<0.05);华中地区对操作部分的需求高于华东(P<0.05);而华东地区对科研部分的需求高于华北(P<0.05)。这可能是由于各地区对儿童肿瘤专科护理培训的关注程度不一、机会不均等、培训内容及评价标准不统一所造成。曾有研究[2]指出,高收入国家的医院常规提供儿童肿瘤护理培训和继续教育,建立相应的执照制度以确保儿童肿瘤护士的能级;而Chanllinor等[8]的研究显示,中低收入国家儿童肿瘤护理培训相对不足,各区域间的不均等性较为突出。因此,面对当前的国情及需求现状,更应在儿童肿瘤护理培训中确保统一和规范,尽量降低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和不均等。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儿童肿瘤科护士对专业培训处于需要水平,护士的年资、职称、所在地区对培训需求的影响较大。建议在今后的儿童肿瘤专科护理培训中,应重视统一和规范,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
[1]汤静燕,李志光.儿童肿瘤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3.
[2]Rodriguez-Galindo C,Friedrich P,Morrissey L,et al.Global challenges in pediatric oncology[J].Pediatr Hematol Oncol,2013,25(1):3-15.
[3]Andam R,Silva M A.Journey to pediatric chemotherapy competence[J].J Pediatr Nurs,2008,23(4):257-268.
[4]Gibson F,Langton H.Paediatric oncology nurse eduation:Past,current and future pathways for specialist preparation[J].Eur J Oncol Nurs,1998,2(3):178-181.
[5]Day S W,Garcia J,Antillon F,et al.A sustainable model for pediatric oncology nursing education in low-income countries[J].Pediatr Blood Cancer,2012,58(2):163-166.
[6]沈南平,张冰花,陆红.对儿童血液肿瘤科护理人员进行能力本位培训的效果评价[J].上海护理,2006,6(5):17-19.
[7]Landier W,Leonard M,Ruccione K S.Children’s Oncology Group’s 2013blueprint for research:Nursing discipline[J].Pediatr Blood Cancer,2013,60(6):1031-1036.
[8]Challinor J M,Hollis R,Freidank C,et al.Educational needs and strategies of pediatric oncology nurses in low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J].Cancer Nurs,2014,37(4):E36-E47.
[9]成守珍,刘华平,彭刚艺,等.16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ICU护士专业培训需求及影响因素[J].护理学报,2008,15(9):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