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袋评价在国培学员学业评估中的实施路径初探

2015-03-01 18:08石耀华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3期

石耀华

(1.上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上海 200234;2.阜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档案袋评价在国培学员学业评估中的实施路径初探

石耀华1,2

(1.上海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上海 200234;2.阜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摘要:当前国培计划实施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较少关注国培学员学业成绩的评估。档案袋评价作为一种有效的形成性评价手段,能适应国培项目性质与教师在职学习的特点,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可以作为国培学员学业成绩评估的重要手段。应深入领会国培计划理念,探索以档案袋评价为代表的多元评价手段,合理评估国培学员的学业成绩,建设形态丰富的国培文化,践行国培计划的应有价值。

关键词:国培学员;学业评估;档案袋评价

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自2010年实施以来,已在社会上引起不小反响,惠及无数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反思历年国培实践,我们发现,各界关注重点大都聚焦于项目方案的设计与评估、项目实施的管理与优化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而对于参训学员的学业评估,则相对关注较少。从理论上说,学业评估是教师培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对于培训方案的制定、培训实践的优化以及培训效果的判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理性探讨国培学员学业评估的理论与实践,建设形态丰富的“国培文化”,真正实现国培计划的应有价值。

一、国培学员学业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依据笔者所在单位多年承办国培计划的经验,我们以为,由于多种因素的复杂综合,当前国培计划实践中,面向学员的学业评估存在很多问题。

1.国培学员学业评估存在的问题

(1)“没有”评估

当前国培学员学业评估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评估被虚化,甚至可以说没有评估。《“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要求:“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学员评价与专家评价相结合、即时与后续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多种方式,对项目实施工作进行评价”,“要采取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学员的培训预期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通过网络、电话等交流工具及问卷、座谈等途径,对学员培训后专业发展与作用发挥等情况进行跟踪回访,对课堂教学行为的改进和教学效果的提升进行评价”,“重点关注学员培训前后改进程度的测评。”[1]但是,这里的指导意见一来仅仅是“指导”性质的,缺乏具体的操作策略,二来仅仅是“意见”,停留在理念层次,具体实施需要承办机构在实践中摸索,这个摸索过程是最困难的。受限于参训学员的“工学矛盾”、参训积极性不高等因素,再加上多年以来面向教师的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流于形式的思维惯性,使得国培实践中对参训学员的学业评估基本处于虚化、阙如的尴尬境地,严重影响国培实效,制约国培价值。

(2)没有合理的评价

这里的“合理”,参照标准有三:一是教师在职学习的特点,二是国培计划的项目性质,三是是否具有操作性。由于《“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对学员学业评估的要求仅仅停留在“指导意见”层面,承办机构在培训实践中几乎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于是只好要么参照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的评价实践,要么照搬其他形式教师培训的评价实施。高师院校教师教育属于“职前教育”,不同于在职教育的“成人学习”特点,其他形式的“在职教育”在培训目标、项目性质方面又与国培计划不尽相同,他们的评价指标与评价实施不一定真正适应国培计划的需要,其结果是即便培训机构具备一定的“评估自觉”,也多难以落到实处,难以真正践行国培理念,制约了“国培文化”的建设与国培实践的高效。

2.国培学员学业评估的问题归因

导致国培学员学业评估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正是这些复杂因素的多元组合,造成了当前国培学员学业评估的问题。

(1)主观认识方面

这里的主观认识,其主体包括参训学员、授课教师以及承办机构其他工作人员。就参训学员而言,从总体上看,一方面我国基础教育一线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参加在职培训的机会本就不多,优质培训资源相对短缺;另一方面,肇始于世纪之交的课程改革启动以来,形式多样的与新课程、新教材有关的政策宣讲、商业培训又非常多,扰乱视听,导致一线教师要么对国培计划不够重视,参训积极性不高,要么则将其视为一项“隐形福利”来消极对待。就授课教师而言,受限于多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教师培训所形成的思维惯性,再加上对国培计划的精神领会不到位,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培训师资,在实施国培计划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袭用寒暑假教师继续教育以及其他形式的教师培训工作模式来对待国培计划,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国培学员的学业评估。就承办、参与国培计划的其他人员来说,同样由于对国培计划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容易把国培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将精力集中在项目方案的制定、课程方案的落实等问题上,以便应付职能部门的检查,恰恰忽略了本源意义上的学员学业评估,忽视了国培计划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队伍成长的真正价值。

(2)客观条件方面

根据我们的经验,制约国培学员学业评估的客观因素包括这样两个方面: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缺乏基于国培项目性质的、符合教师在职学习特点的、易于操作的评价体系。承前所述,在学员学业评估方面,《“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只是笼统地从“指导意见”层面作出一些要求,而至于具体的操作策略则依赖承办机构在实践中摸索。由于国培实践中,从项目申报到培训实施再到项目审核,历年来都是“时间紧,任务重”,再加上来自参训学员等方面的压力,使得培训机构没有时间、实际上也难以真正摸索出既适应国培项目性质又适合成人学习特点且易于操作的评价策略。其次,国培精神对培训机构的职责定位是“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优质的培训服务”,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服务”,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培训”。同时,从项目申报、培训实施到项目审核,职能部门都要结合学员意见对承办单位进行评估,这就导致承办单位不重视甚至不敢对参训学员进行严格的学业评估,有时甚至为了得到职能部门的认可而取悦学员,导致国培学员学业评估被虚化或泛化,多流于形式。

二、档案袋评价在国培学员学业评估中

的实施路径初探

档案袋评价作为一种有效的形成性评价手段,其立足点在于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是学习结果,着眼点在于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轨迹”,以判断学习者是否获得了某种实质性发展,而不仅仅关注于某种具体知识的习得。我们以为,档案袋评价能够适应国培计划的项目性质与教师在职学习的特点,且易于操作,如果使用得当,可以成为国培学员学业评估的重要手段。

1.档案袋评价对于国培学员学业评估的价值

(1)适应国培计划的项目性质

国培计划的宗旨在于“发挥项目的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的作用,培训一批‘种子’教师,使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引导和鼓励地方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2](P65)作为一项国家级培训项目,国培计划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教师培训与进修,更不同于各种与新课程、新教材有关的让人眼花缭乱的商业培训,它是一项严肃的事业,关注的是参训学员“内涵式”发展而不仅仅是学习形式,追求的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成长过程与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事关教育事业的成败兴衰。这种培训需要科学的评价体系以确保培训效果,而不能浮于表面,流于肤浅,满足于任务的完成。档案袋评价作为一种成熟的形成性评价手段,能够适应这种需求。

(2)适应教师在职学习的特点

教师在职学习是一种成人学习,与高师院校师范生的专业学习有本质区别。由于学习者有明确的学习需求与较为成熟的经验支撑,成人学习在学习定向、学习准备、学习动机等方面都有自身特点,具有极强的“自我指导性”。[3](P76)当前教师在职培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忽视了教师“成人学习”的特点与要求,采取“学历补偿”的培训思路,专注于“专业知识”的习得,定位于“知识仓库型教师”的养成,窄化了教师培训的内涵。对教师在职培训的学业评估要立足成人学习“自我指导性”的特点,考虑教师原初经验与学习需求,立足学习过程,着眼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档案袋评价能够适应这种需要,满足教师在职学习的评价要求。

(3)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倡导通过网络、电话、座谈等形式,综合多种手段对学员学业进行评估,而至于具体的评价手段与评价实施则交付承办机构自主决定。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承办机构在开创新型评价模式、探索新的评价路径方面又面临多种因素的制约,从而限制了评价实践的进展。而在当前,档案袋评价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发展出了多种形态的评价策略,操作性强,如果加以合理利用,能够有效运用于国培学员的学业评估,发挥其应有价值。

2.国培学员学习档案袋的创建

运用档案袋评价评估国培学员学业情况,起点是学习档案袋的建设。依据我们的经验,国培学员学习档案袋的建设包括以下几方面要点。

(1)学习档案袋的类型

适应国培计划的项目性质,国培学员学习档案袋有不同类型。就其呈现形式来说,有文本档案袋与电子档案袋。文本档案袋即以纸质文本为主要载体,具有实物性、可触摸性等特点,是档案袋的传统形式。电子档案袋则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以Word、PPT、视频、图像等载体呈现,并借助电子文件夹归档整理的一种新型档案袋,具有携带方便、建构灵活、生动形象等特点。在低碳经济、无纸化办公的时代,我们认为电子档案袋是档案袋今后的发展方向。就档案袋的主体而言,有个人档案袋与小组档案袋。个人档案袋主要记录的是学员个体在培训过程中的学习轨迹,能够反映出学员在培训过程中的具体收获,小组档案袋则是以学习小组为主体,记录培训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轨迹,能反映出小组合作情况及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

(2)学习档案袋的内容

从学习进程来说,学习档案袋的内容涉及训前、训中、训后等各个环节。训前内容主要用于反映参训学员已有经验、存在困惑,用于分析培训需求,制定培训方案,它可以是教研论文、校本研究课题、教学设计、课件、所编制的试卷、问题清单等。训中内容主要用来记录学员脱岗研修过程中的学习轨迹,是学习档案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个体作品与小组作品两种,涵盖研修论文、课题设计、教学设计、培训心得等不同方面。训后内容主要是指集中研修结束后的返岗实践情况,用以记录学员将培训所得应用于教学实践,将培训效果惠及同行的实施情况,具体内容也包括论文、教学设计、校本研修课题、公开课视频、同行交流心得、座谈会记录等不同形式。

(3)学习档案袋的创建

首先,引入小组学习模式,对参训学员进行合理分组,并加强小组文化建设。从知识的社会建构角度看,知识的习得固然要依赖于个体经验对世界的意义化生成,但同时,社会文化更是人类心智发展的主要动力,“群体”是知识习得的重要场域。根据国培学员的特点,培训过程中宜对学员进行分组,引入小组学习的模式,发挥小组合力。考虑到国培项目的性质与特点,分组宜在学员第一次集中学习时进行,返岗研修期间,可按此小组开展相应活动。分组一方面要在民主的基础上尽可能随机,另一方面又要努力打破地域限制,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来自不同地区、不同亚文化,便于交流。每组人数不宜过多,以4~6人为宜。还可以通过选取小组组长、拟定小组名称、创建小组口号等方式加强小组文化建设。

其次,指导学员自建档案袋。所建档案袋包括个人档案袋和小组档案袋两种,个人档案袋主要由个人创建,用以记录个人学习轨迹;小组档案袋由组长带领组员共同创建,用以反映小组学习的相关情况。形式则在纸质档案袋与电子档案袋之间任选一种,也可两者结合,不过要确保使用时二者兼顾。档案袋的内容从训前、训中、训后等阶段确定,要求学员分别搜集训前、训中、训后最能反映自己真实情况的作品装入档案袋,作品可以是教研论文、教学设计、公开课视频、课题研究计划、研修心得等不同类别。为了确保档案袋的说服力,可从数量上作出适当要求,比如训前作品不少于若干项,训中作品数量可视集中研修时间而定,训后作品可参照训中作品的标准,但可适当放宽条件。由于训前一般不存在小组活动,因此小组档案袋可以只涉及训中与训后。

其三,强化认识,让学员意识到学习档案袋的价值。学习档案袋建好后,指导教师要通过适当手段,让学员认识学习档案袋的功能与价值,它一方面用于评价参训期间的学业成绩,另一方面档案袋本身就是参加培训的收获之一,是培训过程中的生成资源,对于返岗研修中的学习迁移和将国培价值惠及同行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要强调小组档案袋的价值,小组档案袋不仅反映本组训中、训后的学习情况,还要作为本组各成员学业评估的重要指标。

3.国培学员学习档案袋的使用

档案袋的建立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档案袋建好后,要投入使用,要合理利用档案袋促进学员学习,优化国培实践。

(1)让学员依托档案袋反思培训收获,促进专业成长

反思是知识生成的重要途径。从哲学层面来说,反思是“心灵通过对自己的活动及活动方式的关注和反省,产生‘内部经验’与知识的途径”,是“一种思想的自我运动,一种反复思考的过程”。[4](P40)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实践经验基础上的反思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对自身实践的反思基础上,借助教育理论的关照,逐渐积累而形成富有个性的见解与创意,建构属于自己的实践知识”。[5](P15)学习档案袋的建立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需要引领学员依托档案袋对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促进专业发展。反思的途径可以是个体反思,也可以是小组反思。反思的内容既包括个人档案袋,也包括小组档案袋。反思的结果需要固化,以一定的形式表达出来。表达的形式要视反思内容而定,对于有些可以量化的内容,可以借助数据指标进行表述,比如小组合作的次数、时间、产品数量等;但是,对档案袋的反思结果更多要通过质化手段,借助文字描述以反思报告的形式呈现,并将这种结果在小组内部互相交流,作好记录,以便在小组互动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反思,将反思引向深入。反思要及时、定期,对于训前内容,一般要求在集中研修开始三天之内进行,让学员对自己的困惑、学习需求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有针对性地参与培训。对于训中内容,要定期进行反思,视研修周期而定,一般保证一周一至两次。对于训后内容,视学员所在区域而定,可以个人反思为主,约定时间定期交流。交流形式可以借助网络在线进行。这种交流的过程本身就是小组反思的一种形态。

(2)培训机构利用档案袋评估学员学业成绩

对于培训机构而言,此前大都将注意力集中在项目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设置等方面。对于学员成绩的评估这个培训工作的重要环节,却大都忽视了,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开发合适的评价体系,没有找到适切的评价手段。学习档案袋建好后,可以作为一个重要抓手来评估学员学业成绩。培训机构可以通过合适途径,将学员所建个人档案袋与小组档案袋复制存档,根据档案袋所反映出来的个人学习期间的表现及所在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合理评定学员成绩。对于培训机构而言,学习档案袋本身就是国培计划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生成性资源,也可作为项目组反思培训工作的重要资料,以便改善今后的培训工作。

(3)将档案袋作为重要的生成资源,惠及其他教师

国培计划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通过集中培训一批“种子教师”,让他们在返岗实践中引领其他教师专业成长,从整体上提高基础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参训学员返岗后,将学习所得付诸教学实践,引领同行共同成长,必须借助一定的资源,而不能空对空。根据我们的经验,作为国培实践中的重要生成资源,结构良好、说服力强的学习档案袋可以充任这个角色。因为学习档案袋是参训学员自己建构的,有材料,有反思,有个体劳动的印迹,有小组合作的体现,具备较强说服力。这样的资源对于其他教师来说,既亲切,又实用,对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带有共性的问题,具有非同一般的价值。

三、使用档案袋评估国培学员学业

成绩要注意的问题

档案袋评价是一种有效的形成性评价手段,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都比较充分。然而,目前应用档案袋评估国培学员学业成绩却是一种尝试,在实践中还有较多问题要解决,较长的路要走。我们认为,使用档案袋评估国培学员学业成绩,有这样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要本着“学员本位、师生共建”的原则建构档案袋

现代教育思潮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唯有学生内涵式发展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档案袋评价正是基于这种理念,着眼于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对于国培学员而言,由于他们都是具备一定教学经验、带着明确问题参加培训的骨干教师,适用档案袋评价时尤其要注意这种学习的独特规律与特点。就档案袋的建设来说,要遵循“学员本位、师生共建”的原则:首先,在档案袋的制作、基于档案袋的反思及反思结果的表述等环节中,都依靠学员自己完成。在此过程中,既要发挥小组成员的个体积极性,又要充分注重小组合作的意义与价值。其次,由于参训学员身上不可避免的“惰性”等不良因素,再加上学员水平参差不齐,不一定能真正理解档案袋评价的本质内涵与操作步骤,因此,在充分发挥学员积极性的同时,要注重指导教师的引导与监控。当学员出现困惑时要及时解答,出现懈怠时要及时纠偏,确保档案袋评价的顺利进行。

2.不要让档案袋变成“垃圾袋”

使用档案袋评价国培学员学业成绩时,要避免档案袋变成“垃圾袋”,具体来说:首先,要重视加入档案袋的作品质量。如果作品的搜集比较随意,目的性、针对性不强,不能真正反映学习者的学习轨迹与学习收获,或者作品的归置比较凌乱,缺乏条理,也就难以体现档案袋的应有价值。其次,要重视档案袋应用,也就是说,要督促学员定期整理档案袋里的作品,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更重要的是要引领学员基于档案袋进行反思,依托档案袋中所记录的学习轨迹,真正明白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收获在哪里,思考“自己在培训过程中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与发展倾向、今后该如何努力”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档案袋评价的目的。

3.要以档案袋评价为例探索适应国培项目性质的多元评估手段

毫无疑问,评估国培学员学业成绩时,要坚持学员本位,注重学习过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但是采取何种手段、如何开展评估活动,则有待进一步探讨。档案袋评价也仅仅只是适应国培项目性质的一种评价方法,如果以这种方法为唯一方法,那恐怕也难以真正评估学员学习的真实状态,难以践行国培理念,凸显国培精神。在未来,要以档案袋评价为契机,引进其他成熟的评价形式,开发新型评价模式,探讨形态多样的国培评价实施,建构丰富多样的国培文化,实现国培项目的价值与意义。

总体来看,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迅速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日益重视的背景下,要真正实现以国培计划为代表的教师在职教育的功能,体现其应有价值,必须重视参训学员学业成绩评估。以档案袋评价为代表的形成性评价能够适应这种评估实践的需要,应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J].教育发展研究,2010,(12).

[3]常永才.成人学习特点研究的硕果及其学术价值[J].外国教育研究,2002,(11).

[4]阎国忠.体验·反思·思辨——关于美学方法论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5]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J].教育研究,2001,(12).

A Preliminary Study on Implementary Path of the Assessment

Vol.19, Sept. 2015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the National Training Students

by Portfolio Evaluation

SHI Yaohua1,2

(1. Education College,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2. School of Education, Fuyang Teachers College, Fuyang Anhui 236037)

Abstract:Nowadays,due to various reasons,in the implementary process of National Training Plan,we pay less attention to the assessment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the students.As a kind of effective means for formative assessment,portfolio evaluation can adapt to the nature of the National Training project,cater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n-the-job learning for teachers,furthermore, it has a strongly operational.So ,it can be used as the important means for evaluation on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the National Training Plan .We should make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to the essential of the project, exploring multivariate means for evaluation represented by portfolio evaluation,so as to give a reasonable assessment to the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who take part into the plan.Only to do so ,we can enrich multitudinous culture for the National Training Plan,and put the appropriate value of the project into effect.

Key words:the national training students,the assessment on academic performance,portfolio evaluation

作者简介:石耀华,安徽安庆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阜阳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教师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2014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资本与地位:农村教师专业身份认同的实证考察——以A省16地市为例》(批号:14YJC880060)、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精品化战略的理论与实践》(2014jyxm752)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