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式教学,让语文课堂生机盎然

2015-03-01 09:30赵晓燕
现代语文 2015年26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情境课堂

◎赵晓燕

对话式教学,让语文课堂生机盎然

◎赵晓燕

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建立了以培养批判意识为目的的解放教育理论,提出了“对话式教学理论”。他认为:“只有通过交流,人的生活才具有意义。只有通过学生思考的真实性,才能证实教师思考的真实性。”学生可以主动“对话”,进入深层思考,进而提出独特的见解和主张。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股富有诗意的、感人的、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语文课堂这股清泉从何而来?这需要语文教师学会应用“对话式教学理论”,在课堂上构建一个独特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享受学习过程。

由于初中生的固有特点,初中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使得对话教育并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实施。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打破常规,尝试创设情境,使语文课堂热闹活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获得新知;尝试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让学生融入到课堂情境中,让初中语文课堂真正“动”起来。

一、交流促进深层思考

“对话理论追求的是一种介入双方互为主体的关系,在互相关联而又自主、独立、富有意义的对话的基础上,通过双方的创造达成各自的完善和满足。正是这种对话的存在与延续,使得介入的双方的话语都具有了其存在的价值”。[1]注重师生的交流是贯彻对话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课堂开始,教师设计对话场景,通过多媒体展示、音乐渲染、故事吸引等形式,创设能够打动学生的特定情境,感染学生、带动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想象、重组画面,缩短教材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文本、文本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情感纽带的牵动下,融入课堂,深入思考,获得真实的感受,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从而激起相应的情愫。

交流是师生相互沟通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上的对话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主要是“悟”的过程;教师、学生之间的对话主要是“论”的过程,能促进学生与教师、文本三者关系的研究,也是一种提问启发和思考回答的过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可以是辩论、表演、讨论等形式。尤其是辩论,对初中生来说充满挑战,提出有关问题,让他们自由选择正方反方,找出事实道理来支持自己、反驳对方。从单纯的表达描述到极具思考性的反驳辩论,对初中生来说是极具挑战性的。

保罗·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理论”提醒我们:教师的“引”只是一部分,关键是用学生的回答验证教师的提问,这是更高层次的交流,能开阔学生视野,调动学生热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二、平等激发探索乐趣

“对话式教学理论”呈现的是师生平等对话,是“将教学模式由独自式的讲授变为对话式的互动传授,通过问答的形式与学生形成良好的沟通,步步推进达到引导传授的目的。”[2]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始终处在与学生对等的位置,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探索,尊重学生的标新立异。

对话式的语文课堂强调教学目标的相对开放性,具体来说就是: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来实现教学目标,对不同学习结果甚至与教学目标有偏离的地方也会采取宽容鼓励的态度,让学生自由地围绕着教学目标拟定问题、讨论疑惑、总结结论,激发探索的欲望,进而获得更多体验,而不仅仅是教师预设的种种结论。学生可以根据相对固定的单元教学总目标来探知、选择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预估自己需要的信息。事实上,学生会获得比解决问题所需的更多信息,自然地就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语文课堂上师生平等一方面会让学生心情愉悦,另一方面探索未知的知识会打破课堂原有的程序,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教学的无序性”,这对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由于教学活动是按照某一目标来设计的,课程的设计允许教学者、学习者共同参与,对教学内容进行全新的规划,这在无形中提高了教师、学生共同探索的欲望,呈现出“热闹非凡”的景象。

三、协作带动自我超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夸美纽斯也说过:“在学生方面,可以互相激励,互相帮助”,“一个人的心理可以激励另一个人的心理,一个人的记忆也可以激励另一个人的记忆。”“对话式教学理论”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会让学生学会合作,进而懂得协作的重要性。

朱永新教授认为:“学生是自由的个体,他们的思维也应该是自由的。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搭建一些自由平台,让每一个孩子都找到好感觉,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的潜能,拓宽学生的知识、生活和生命领域,对他们实施生命化教育。”[3]教师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设定,都紧紧扣住合作的学习方式。表演不可能是独角戏,绘画不可能没有人欣赏,语言不可能没有人聆听。如表演《草》,笔者事先指定一个学生担任导演,角色的分配、道具的设计、场景的布置,均由他说了算。他是个聪明的学生,善于协调关系,分配角色有板有眼,谁演周恩来、谁演二班长杨光、谁演食毒草中毒战士,他都心中有数。事实表明,他选的人物表演得很到位,道具的设计也很有创意,表演获得了成功,得到全班同学的一致好评。通过一次次的表演展示,学生突破了自我,变得更为大胆、更善于表达、关系更为融洽,更难能可贵的是学生体会到合作所带来的成就感。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贯彻学生是课堂主人的主张,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自学能力,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变“教师创设情境”为“师生协作创设情境”。教师可以精讲单元中的一篇,其余由学生共同设计,构造出贴近学生、与文本相符的情境,让学生以更高涨的热情投入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自主铸就创新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是个体对自己正在发生的全部心理活动(包括过去形成的心理影响,心理活动的过程和内容)的意识。”“对话式教学理论”下的语文课堂弘扬人的主体性、强调人的自主性,注重教育者、学习者积极性、创新性的培养。

对话式课堂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提倡发展学生个性,激活并强化主体意识。创新不仅是学生在课堂上投入的表现,也是教师在课堂上新的尝试。“教师的情感是桥梁,是导体,是火种,它会传导,会点燃”。教师教学理念的创新、教态的变化、教学内容的精选都会影响、带动学生,让学生能从字里行间理解作者情感,产生独特情感体验,于无形中铸就师生的创新意识。如在教学《明天不封阳台》的过程中,教师适当改变了引导方向,不按部就班讲授课文,而是先从故事入手,瞬间让学生进入状态,他们迫切地需要倾诉、需要展示、需要改变,真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积极性的调动下,他们提出课堂教学的建议,以他们喜欢的形式上课,更好地接触到对自己而言有用的知识,加深自己的感情体验,体会到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通过选择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进行教学,学生可以更加具体地了解到特定场合的表达技巧与方式,从而学会表达,学会沟通。”[4]

巴赫金认为:“对话交际才是语言的生命真正所在之处。”借用“对话式教学理论”,就是“给学生一些权利,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些时间,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些空间,自己去创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话式教学理论”滋润下的初中语文课堂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学生可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形式。这样的课堂会让学生充满激情,信息的获取量也会更大。如学习《口技》,可以让会口技的同学即兴表演,描述表演情景和自己的感受。这样,学生既增长了知识,还体会到自主参与的快乐。学生对课文提出问题和看法,师生共同讨论,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于漪老师说过:“要让学生真正把书读到心里去,让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课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与作者喜怒哀乐发生共鸣,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教师应该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境。”“对话”式课堂因为交流、平等、协作、自主,使学生沉浸在课堂的独特氛围中,身心得到满足,获得一次极为震撼的心灵之旅。

注释:

[1]姜欣.“对话式”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与策略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5.

[2]樊志辉,栾芳.对话式教学的理论探讨[J].黑龙江教育,2005,(4).

[3]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4]晏燕.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J].语数外学习,2015.

(赵晓燕 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 226000)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情境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