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响水县第一小学(224600) 卢有玮
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大量的积累的工程。正如庄子所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要想让学生有丰富的积累,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教师除了要抓住40分钟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阅读方法指导,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让阅读成为学生语文素养之根本。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喜欢阅读,爱上阅读关键在于兴趣。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很多,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去读书解决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具有思考的价值。
如教学《望月》时,教师可出示一幅江上月夜图,配上一段轻柔的音乐,缓缓地、柔柔地读出这一段“江中月”的描写,学生自然被带入安详的意境中,此时教师适时提出问题:“月映清江是一种怎样的美?你从哪里感受到的?”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安详的、柔和的、纯洁的、朦胧的、明亮的、清幽旷远的……学生受情感的熏陶,心中表达的欲望被点燃,描述的语言也比平日更为出彩。这些问题既基于学生的阅读活动,又有一定的思维度,学生才会有“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成功体验。此外,课堂上还可以进行师生同台竞赛。如教师和学生朗读比赛,教师和学生讲故事比赛,教师和学生同台表演课本剧,教师和学生知识竞赛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要从不同角度选择能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点进行阅读欣赏。例如作者经历介绍、名家的评价推荐、教师的读后感言、片段赏析、情节介绍等,通过介绍使学生产生想读下去的愿望。
教师不仅要创造阅读条件、提供阅读机会,拓宽学生阅读面,扩展学生阅读领域,让学生多读,更重要的是指导阅读的方法。教师要教给学生选读、精读和速读的方法,以及选读、精读和速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选读,就是让学生根据需要及爱好,对所读作品进行有选择地阅读;精读,就是对作品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阅读。如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时,我围绕着如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透过文本,近距离感受革命者的伟大情怀,引导学生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三大块体会感悟。课堂上,学生根据问题读书,不断地在发现中感悟,被李大钊同志深深地感动了。策略上宜采用以点带面,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分析故事情节,分析文章主题,领悟语言的特点,感悟写作的方法等,指导学生更好地阅读,让学生产生更新的认识,取得更好的阅读效果。
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不能只局限于语文的课堂教学,还要课内课外相结合开展阅读,让学生在广泛课外阅读中丰富知识、品味生活,培养语文素养。因此,教师要开展生动的阅读活动,让学生在读书活动中反复感受和体会,享受学有所得的欢乐,品尝到阅读的快乐。如在校园内可以举行读书故事会、演说会、朗读比赛。也可以召开读书信息发布会、读书知识竞赛、办手抄报、举行读书笔记展览等活动。校园外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如快乐一刻钟,亲子共演、亲子共画等活动,对亲子阅读做得好的家庭评出书香家庭进行鼓励!组建亲子阅读沙龙。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有主题的,也可以很闲散地,邀请一些做得比较好的家长来做介绍。通过一系列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读书的魅力,在充满自娱的读书活动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成为个人宝贵的精神财富,终身使用不尽。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良好的阅读习惯比语文考试成绩更重要。
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的阅读效果至关重要。如果不能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地思考习惯,阅读就很难取得效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其次,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然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文本对话,与作者情感交流,产生共鸣。最后还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如摘抄优美的词句、段落,写读后感等。
总之,小学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情趣,获取广博的知识,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