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2015-02-27 15:41:00董玉琴
关键词:课外读物课外阅读习惯

董玉琴

(新疆伊犁农四师拜什墩农场学校 新疆伊宁 835115)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董玉琴

(新疆伊犁农四师拜什墩农场学校 新疆伊宁 835115)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阅读已成为当今孩子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理解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宋代的理学大家朱熹也曾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还有杜甫倡导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常常会发现喜爱课外阅读的同学知识面广,理解能力强,思维活跃,正是由于他们有着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我不得不思考: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正确的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所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十分重要而艰巨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激发起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1.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古时候就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成语中还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要想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把学生置于浓厚的读书环境中。

班级读书会是小学生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重要形式,主要做法是:先引导学生用一段课外时间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书,然后用一个集中的时间由同学和教师共同对该读物自由讨论,也可以交流一些同学的读后感等。可以让阅读成为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

2.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以课本中的人物为线索,让学生去搜集与人物相关的一些故事。这样有目的的进行课外阅读,既能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课外阅读的质量。

此外,开展读书笔记评展、精彩诗篇朗诵会,以及利用影视作品开展影视主题活动都是营造阅读氛围的好办法,都可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为。

二、引导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小学生在一片阅读的氛围中,受到了感染和激励,学生的积极性被点燃了。但是这时他们对阅读的对象是不确定的,模糊的。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如果不重视,学生很容易对阅读失去兴趣,引导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可向小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科普读物《十万个为什么》等,而低年级的则可选择系列绘本、短篇童话等。其次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其选书以此来生发兴趣。比如:喜欢文艺的学生可向他们《聂耳》、《贝多芬》的故事。对于性格外向天性好动的学生,可向他们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性格内向的学生可给他们推荐一些古今外著名科学家的故事,如《爱因斯坦》等。总之,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帮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的书这样会使他么从这些故事中找到与自己个性特点相适应的地方,以点燃他们的希望之光。

其次,可以适当推荐给小学生的一些有时代特色的畅销课外读物。比如近两年来大热的,《哈利?波特》、《魔法学校》这样的儿童畅销书风靡校园,这种具有时代特色的课外读物也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宝贵契机和资源,可教师往往忽略甚至粗暴地扼杀。很多图书有充分的流行因素,其中包括正义的感召、美好的幻想、过人的机智及天真的童趣等。对这种课外阅读,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积极亲身体验,使其能真正产生发自内心的激动和兴趣。

三、提供阅读时间

所谓专门的阅读时间是指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进行自由阅读的时间。作为老师我认为,这个时间可由学校统一调配。每周可安排一节阅读课。这样既能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的负担,让学生有真正属于自己的阅读时间,又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另外,教师还可加大宣传做好家长的工作,让学生在家,在节假日都能自由的阅读。

四、指导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张之洞曾经说过:“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小学生课外阅读个体性强,随意性大,受控因素小。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加强课内外沟通,拓宽阅读渠道

首先,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指导阅读方法,拓宽阅读渠道。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常以课本为出发点,有计划地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在教学前布置学生翻阅与课文相关,相近的文章、资料等。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学习兴趣大增,课堂上竞相发言,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根据不同文体,进行分类指导

各种课外读物的阅读方法是不同的,应根据不同的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怎样阅读连环画、童话、寓言、故事、小说、科普读物、优秀作文和少儿报刊进行分类指导。如指导学生读少儿报刊,运用精读和细读两种方法。

(1)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于某些重点文章,大家的作品,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的读的一种阅读方法。教师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还可以把好的词语、句子、段落摘抄下来,为写作积累素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2)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学生在课内学习和写作上产生的某种需要,有选择的阅读有关的书报或文章。指导学生拿到报纸先统览全貌,大致了解有哪些消息和文章,然后选择重要的、新鲜的和自己感兴趣的细读。还教给学生根据专题收集资料剪贴、写摘要、做卡片的方法。

五、鼓励学生培养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教师可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阅读检查、评比。或搞一些阅读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对阅读更有信心坚持下去,良好的读书习惯就随之形成。

总之,我们只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适时鼓励,激发起兴趣,总会有所收获。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让阅读真正成为一把万能的钥匙。让这把钥匙真真正正的打开每个有志者的心灵的灿烂的火花。

董玉琴,女,山东省人,1962年1月27日出生,学历:中文本科职称:小教高级,新疆伊犁农四师拜什墩农场学校教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课外读物课外阅读习惯
近四成家长认为课外读物存在“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等问题
教育部: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中小学德育(2021年4期)2021-05-12 15:51:53
确保学生课外阅读有质有量
科教新报(2021年14期)2021-05-11 05:47:00
上课好习惯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28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8
好习惯
本期话题:自习课上可不可以看课外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