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效实施策略

2015-02-26 18:35杨兴海
甘肃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常规管理

杨兴海

【关键词】 综合素质评价;选拔功能;常规管理;评估机制;高

考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2—0085—01

综合素质评价从发掘学生特长,张扬学生个性入手,充分发挥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和导向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优化形成性评价,强化多元评价,整合常规管理,重视资料积累,健全评估机制,实现评价功能的最大化。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要进一步研究评价内容和标准,完善评价的方法与途径,真正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发挥其评价作用。

一、淡化选拔功能

综合素质评价的选拔功能是有限的,只能是高考、中考录取中的依据之一。中考能否被高中学校录取,综合素质评价是一个“门槛”。高考录取中首先是“引入”,然后是“鼓励招生学校对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优秀、综合素质全面的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过程要淡化选拔功能,强化综合素质基础达标。

二、整体衔接联动

综合素质评价在学生的中考选拔性考试和升学评价中得到了一定的重视,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性在积极的探索中提升,升学考试的全面评价在不断优化,为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奠定了基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实现初、高中联动,整体衔接。加强宣传工作,帮助学生、教师和家长充分认识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意义,明确新课程对学生评价提出的新要求。有针对性地做好对社会、家庭的宣传工作,引导社会、家长正确对待和积极参与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争取家长和社会的支持与配合。

三、优化形成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综合素质评价中所进行的阶段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关注过程,能及时发现学生行为态度中的积极因素、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反思、完善,促进个性发展,实现全面提高。它以诊断性评价为基础,又为总结性评价做佐证,是这两种评价方式的延续和保障。

四、实行多元评价

创新学生综合素质多元评价的方式方法。评价目标多维,对学生的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综合实践六个项目二十个要素给予全面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学生、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就是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构成了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家长参评四个层面。评价形式多样,访谈,问卷,检测相结合。评价时空开放,允许学生要求暂缓评价或提出复评,形成综合素质多元评价操作模式。多元评价从不同角度为学生提供自己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使学生全面地认识自我。

五、整合常规管理

综合素质评价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等工作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支撑着学校的发展。而评价也渗透在学校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只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学校的常规工作之一,成为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的日常行为,才能有效地避免学校、教师和学生把综合素质评价当做负担,使综合素质评价流于形式。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与常规管理整合,最终可以促进学生的自律,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并以此真正实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六、重视资料积累

资料构成要有典型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一种“典型行为评价法”,其“典型行为”可由日常表现、标志性成果、学生特长三部分构成,这些素材凝炼性较强,对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参考价值较高。

七、健全评估机制

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建设是确保评价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在全面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应着力突出诚信与监控制度建设。把教育督导评估与学校自我监督调控、社会组织监测结合起来,加强中立性、专业性评估机构建设,是综合素质评价保障的手段。

八、对接高考改革

高考制度改革以建立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标准为核心,选拔学业优秀、品德优良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正确引导高中教育健康发展,走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综合素质评价要注意城乡社会背景的不同,关注农村学生的不利处境,保证农村学生在高校学生中的适当比例。既缓解高考资源城乡严重不公的突出问题,也弥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不一造成评价结果缺乏可比性的问题。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综合素质评价常规管理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中“写实记录”的功能与操作
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中“写实记录”的功能与操作
初中教学常规管理策略的分析
幼儿常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让管理更有效
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价值取向和育人导向探析
谈谈幼儿园的班级常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