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英传
(南宁市邕宁区中和中学 广西南宁 530000)
浅析加强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的方式
玉英传
(南宁市邕宁区中和中学 广西南宁 530000)
农村作为一种相对特殊的状态,其思想、文化和交通方面比较落后,信息传播和共享比较闭塞。在农村初中教学过程中,学生受到家长文化水平和教育方式的影响,再加上农村学校传统教学方式的落后,使得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非常大的影响。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观念和落后的学习、生活环境的影响使得学生眼界和经验等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这就使得学生的心理发展不成熟,意志力比较脆弱,因此农村初中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十分重要。本文首先分析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针对问题来对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方式的提供对策建议。
农村 初中学校 德育管理 问题 对策
当今农村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发展都出现了一种十分不良的发展倾向,也就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是注重对于学生知识的培养,进而导致学生学习只是注重成绩的提高,而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良好的人格培养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导致了许多学生法律意识淡薄并且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此外由于独生子女所占比例的逐渐加大导致了学生自私心理、个人主义等思想十分严重,进而对于学生个人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负面的影响。
(一)德育教育内容脱离学生具体实际
在我国的初中德育教育主要是借助课堂教学来进行的,由于教材的编写者一般是相关领域的泰斗,但是由于受到思想认识观念的影响使得教材编写的内容与语言更加的成人化,进而大道理的讲述和概念的单纯而抽象的姐姐,这就使得课堂教学枯燥无味,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较小,进而导致了学生的理解存在障碍,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此外,由于学校制定的相关道德规范和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符合处终身的心理发展规律,进而导致学生所学的内容与具体生活实际相脱节,进而导致了诸如尊老爱幼、诚信负责等中学生基本道德规范落实不到位,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对德育的重视不够导致德育教育地位不高
在农村初中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校在教学安排上没有给予德育教育足够的认识,这就使得德育工作在学生培养中被看做是可有可无的,因此导致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存在非常大的问题。由于受到传统的意识教育的影响,初中德育教育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德育课主要是通过开卷考试来完成的,这就使得学生应付了事,教师自身也不重视,因此使得德育教育中精华心灵的作用没有实现,这就使得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科学文化素质高,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上却是后力不足,进而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进而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的实现。
(一)加强对于德育工作的重视,建立健全德育管理系统
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学校党支部为主导的行政班级来进行施行的,因此需要统一其思想,增强其对于德育工作的重视,进而能够保证管理工作能够落实到实处中,此外还需要建立健全领导组织机构进而通过管理网络的完善来实现德育管理工作职责的明确,进而通过管理体制的完善来实现,保证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在组织系统设置上实现职责分明,指挥明确,信息通畅,进而实现其德育管理工作的畅通。例如,在德育管理工作中,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机构来实现其管理,进而聘请相关部门诸如派出所等相关机构人员在机构中担任职位,进而实现法律指导等作用,同时还需要学校校长、教务主任、教师等相关人员来组成德育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进而通过责任的明确来实现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同时还能够保证其与党支部、教务处等相关机构的联系密切,进而保证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通过德育常规的落实来实现德育管理的精细化
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要强化教师在其中的育人作用,进而通过不同方面和不同角度的结合来实现德育工作的渗透。学校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规律和学生的具体性格心理特点来制定出更加符合学校培养目标的德育工作,进而实现在教育过程中对于德育工作重要性的强调,注重对于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进而确保德育教育在初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共青团等相关党支部是德育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阵地,进而需要发挥其重要作用,通过德育工作的落实来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诸如“升国旗”、“法制讲座”、“道德讲坛”等相关德育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将条条框框的德育常规落实到具体生活之中,加深其理解,提高教学效率,保证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通过校园环境的优化实现育人功能的发挥
校园环境可以说是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具体体现,同时也是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传播载体。高雅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和谐友好的校园氛围的建立。例如,学校可以在校园中建设校园宣传窗、黑板报、条幅以及名人警句等形式来实现良好的德育氛围的营造,进而通过学风、校风以及德育相关准则的宣传来为学生营造更加积极向上的氛围。此外,学校还可以借助每周一的升国旗的活动来实现德育活动的不断丰富,进而在潜移默化之间影响学生的思想认识,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健全学生的人格,进而实现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
从目前的社会发展状况来看,德育工作的开展和管理不仅是学校的责任,同时还需要社会、家庭给予足够的支持,进而利用社会各种力量实现德育工作的整体开展。例如,教师需要及时的与家长进行沟通,进而了解学生的最新发展动态,根据其具体特点实现更加实用的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可以借助社会力量来实现德育功能教育,例如可以邀请社会上德高望重的人到学校进行演讲,进而为学生构建健康科学的思想道德品质,实现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德育工作的开展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行为,这就需要德育工作者认识到自身肩负的重要责任,通过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引导和丰富的道德活动的开展来丰富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进而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最终实现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1]胡骁.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初中德育有效性——谈德育的精细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02).
[2]周忠生,艾清萍.农村初中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的措施[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2.
[3]郑元军.浅析初中生德育教育生活化[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7(7):32-43.
[4]郑波,赵传生.试论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文汇. 20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