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田莘耕中学 汪雪琴
用评价和追问点燃思维的火花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田莘耕中学 汪雪琴
有效的追问是老师与学生思维的共振与摩擦,可以开拓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而对学生回答的适时评价,则是盘活课堂、引领学生渐入佳境、切身感受祖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的关键。
有效追问 适时评价 思维发展
教师在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时,最根本的目的是引领学生去发现文字之外的东西。学生是否乐意去发现?能发现多少?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基于充分备课之上的有效追问和得体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纵观近些年的阅读课堂,教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时,有启发学生的意识,但如何启发及学生阅读之后的有效追问与评价方式,我认为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多年来,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在阅读赏析课上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对追问和评价的方式方法做了粗浅的探索。那就是在备课时,立足文本精心设计母问题,并对可能的子问题进行预设,当学生的答案偏离文本的内涵时,要得体地引导其回归正题。
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石壕吏》一文,在分析石壕吏这个人物形象时,笔者设计的第一个问题是:石壕吏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之所以问题设计成“给你的印象”而非“给人的印象”,笔者的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学生的回答是“凶”。接下来如何追问?备课时,笔者设计了两个子问题。第一:差吏如何凶,谁能扮演差吏和老妪进行模拟对话?这一问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活跃课堂气氛。通过模拟对话,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然后先让学生点评,再结合课文评点学生的表演,指出表演的得失,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石壕吏的凶悍,但这不是结束,而是为下一个问题做铺垫。第二:他为何如此凶?学生的答案精彩纷呈。
笔者追问三:为什么抓不到人就这么凶?不能心平气和地说话吗?
生1:抓不到人显得他没本事,脸上无光。
师:是啊,人总要有一番作为,怎能白跑一趟?
生2:完不成任务,交不了差上面怪罪下来,差吏吃不了兜着走。
师:这位同学很懂人事关系的厉害,军令如山倒啊!那么当时上头面临怎样的形势?
生2:因为当时情况非常紧急。
师:看来你对这段历史非常熟悉啊!可以详细谈一谈当时的具体形势吗?
经笔者这么一番点评和追问,学生的思维火花已被点燃,他们终于联想到当时的安史之乱,人民灾难深重,差吏、官员、甚至皇帝,日子都不好过!这样学生终于理解:杜甫夜投石壕村,为什么同情这家人,却没有出面制止差吏的行为,因为石壕吏只是任务的执行者;学生也就不会很狭隘地只是一味地同情老翁,痛恨石壕吏的横暴,反而多少会生出些许理解来,从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并同情他们之所以凶狠残暴的苦衷,并为老翁一家贫困交加、饱受战争之苦,洒一把同情之泪。至此,学生深入文本形成自己见解的目的基本已经达到。
如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这篇课文,在深夜于湖上两人“见余大喜”处,笔者设计的母问题是:张岱见了那两位金陵人,是怎样的心情呢?
生1:像那两人一样,也很高兴。
师:你这么说一定有你的理由。文中有暗示他高兴的句子吗?
生:从他“尽力饮三大白而别”可以看出他很高兴。
师:为什么“他饮三大白”说明他很高兴呢?
生2:“尽力”饮三大白,说明不胜酒力的张岱是开怀畅饮了。他心里当然是高兴的,酒逢知己千杯少啊。这是人之常情。
师:感情深,一口闷啊!张岱视萍水相逢的他们为知己,才尽情饮三大杯,自己高兴也让他们高兴啊!
笔者设计的子问题是:为什么张岱和这两个人不期而遇很高兴呢?他们应该聊了很多,为什么张岱只记下了他们是“金陵人”?这个问题学生回答起来有一定难度,笔者在辅以幻灯片展示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经历之后,继续追问。以下是课堂实录片段——
师:现在知道他们一见如故的原因了吗?
生:因为张岱也曾经是金陵人,金陵是他的心头之痛。
师:能用一句诗来形容他们这次萍水相逢吗?
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师:好一个“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那么,张岱去湖心亭当真只是去赏雪吗?
生:作为一个孤高落魄的名士,张岱湖心亭看雪只是初衷之一,我觉得他独往湖心亭,更多的是为散心。
师:太好了!如果张岱地下有知,一定会引你为知己的!独在异乡为异客,一个绍兴人客居杭州,更是一个明朝人客居清代。这样一个异乡客注定了他是孤独又漂泊无依的,所谓深夜独往湖心亭看雪,实为避开闲杂人等,去湖心亭散心。
当然,类似这样以课堂评价与追问引领学生细读文本的例子还有很多。师生互动,教师穿针引线,铺路搭桥,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品读与思考,让学生摸着石头过河,是笔者一贯的追求。但这样的穿针引线,有时候也不那么容易。追问的前提是教师对这些问题的基本答案成竹在胸。这就对语文教师的阅读储备和阅读素养及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一文时,课文中有一个细节:鲁迅先生在去仙台的路上,见到了一处驿站“日暮里”,为什么到现在还记得这个地名?如果语文教师的知识储备里有答案,那上课时就可以水到渠成;如果没有,得查资料,寻求答案,充分备课。尽管笔者平时阅读不算少,但还是被这个问题难住了。在上课前笔者查了很多资料,发现原来屈原有句“日忽忽其将暮”,感叹昏庸的楚怀王让楚国日暮途穷。在仙台,忧国忧民的爱国者鲁迅看到那些只知贪图享乐、不学无术的清国留学生,何尝不是忧心忡忡;如果大清子民都像这帮留学生那样,清王朝不也“日忽忽其将暮”了吗?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笔者就以屈原和屈原这句诗为突破口。以下为部分课堂实录——
师:如果战国时的屈原穿越时空,在清末,来到日本上野,见到了那些只知享乐的清国留学生,他会有怎样的感想?为什么?
生:他一定会痛心疾首,因为这些留学生是由国家出资来日本求学的,却不务正业。作为一个忠君爱国的贤臣,他肯定会为大清的未来担忧。
师:是啊,日忽忽其将暮。如果说战国时的屈原是以这样的诗句感叹昏庸的楚怀王让楚国日暮途穷的话,那么,清末的鲁迅对那些贪图享乐不学无术的清国留学生失望透顶,离开东京去仙台的路上,看见这“日暮里”的驿站名,心里会怎么想呢?
生:他一定也在想,大清也“日忽忽其将暮”了。
师:何以见得?
生:因为鲁迅正是为了治国人的身体的疾病,才来日本学医,当看见这样一群胸无大志贪图享乐的留学生,他觉得就算医好了他们的身体,也是白搭。为了医治国人的精神,他最终选择了弃医从文。
师:也就是说,鲁迅就是清末的屈原。心忧天下的贤士,他们的心是相通的,触景生情,心忧天下的鲁迅怎能不心生感慨呢?
如果没有平时的阅读积累,这样的追问和评价也就无从谈起,也就更谈不上激起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了,文本阅读的深度与广度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身为语文教师,常常要有危机感,平时博览群书,丰富知识储备。在教学一篇课文前,多读与课文相关的书籍,了解作者的思想经历,了解当时的相关历史背景,反复品读课文,力求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备课。课堂上多用鼓励性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适时追问,评价引领,才能带领学生渐入佳境,深入文本,沉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