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吐那生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 100048)
虚拟世界中的草根狂欢
——浅析“屌丝”亚文化兴起的社会文化原因
乌吐那生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 100048)
“屌丝”一词自2012年诞生以来,始终成为大众乐于挂在嘴边的话题,它非但没有像很多网络热词一样最终在公众视野中消失,反而其波及的范围更加广泛,影响的程度不断加深。随着时间的推移,“屌丝”亚文化逐渐形成,它折射出的却是社会内在的包括贫富差距扩大化、社会阶层板结化等深层次问题。“屌丝”亚文化具有边缘性、颠覆性、批判性等特征,而与传统青年亚文化不同的是,“屌丝”族群以自我降格、自我矮化的方式进行着隐而不彰的反抗和批判。
青年亚文化;“屌丝”;社会转型;阶层板结
约翰·菲斯克等在其著作《关键概念》中,对亚文化进行了定义,并阐述了其特征。简而言之,青年亚文化即以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青年为主体的团体所创造的与主流文化保持一定距离的,具有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等特征的社会文化形式与现象。
什么是“屌丝”?众说纷纭。查阅相关文献,笔者发现如下定义被普遍采用——“‘屌丝’是对李毅吧粉丝的称呼。百度李毅吧吧友本着自嘲的精神,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自嘲,虽是自嘲,亦可用于称呼别人。屌丝二字蕴含着无奈与自嘲的意味”。
“屌丝”群体的范围在网络媒介的推动下,完成了集体创造的放大——由出身卑微贫寒、生活平庸无奇、未来渺茫无望、感情空虚寂寞、期待被理解却又不被社会认同的青年男女逐步扩展,日渐成为当下社会不同阶层、不同年龄小人物的集体自我认同与自嘲。
然而,归根结底,“屌丝”现象不过又是一种以网络为载体的青年亚文化的兴起,姑且可以称之为——“屌丝”亚文化。
(一)自我主动边缘的“屌丝”亚文化——青年网络群体聚合的产物
“屌丝”亚文化的产生和流行,与网络的快速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就网络发挥的作用而言,在过去一段时间,公民表达个人意见、观点的方式较少、成本较高、影响有限,个性受到了或多或少的压抑。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论坛、贴吧、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异军突起,为社会公众的意见表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平台。一方面,极大地方便了公民履行自己的参与权、表达权;另一方面极大地拓展了社会舆论空间,这主要体现于以“屌丝”群体为代表的沉默的大多数,突然找到了实现自我表达“随便说”的意见分享平台,而“自我”恰恰是隐藏在一切亚文化形式之下的主观核心。因此,被压抑的个体纷纷站起形成族群,以千军万马的井喷式的态势搅动起了往日平静的传统媒介生态系统。
尽管互联网为受众搭建起的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空间,然而其强大的聚合力却对“屌丝”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不容小觑的影响。“屌丝”亚文化的传播者和受众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分散于不同角落里的一个个独立的存在。但是,由于网络传播改变了传统媒介单向传播的特征,产生了多方向的和多主体的传播,即从过去的N对1的传播改变为1对N,N对N,1对1的多种方式。由此,“网上社区”一呼百应的聚合力得以显现,并产生了“1+1>2”的传播效果。尽管被边缘化的危险时时存在,但“屌丝”群体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主动将自我边缘化,以族群之力与主流文化保持一定距离。
(二)颠覆主流文化的“屌丝”亚文化——社会转型过程遭遇的尴尬
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指出:在任何时候同表面现象相反的语言都不能离开社会事实而存在。因为它是一种符号,它的社会性质就是它的内在特征之一。“屌丝”亚文化的产生正是我国当下社会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的具体表现。
社会转型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较为特殊的历史时期,同时更是社会肌体较为敏感脆弱和社会问题多发的时期。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等原因,导致“炫富”与“仇富”、“富二代”与“农民工二代”等社会现象与问题层出不穷,并成为年轻人热衷于讨论的词汇。然而,其背后所凸显的是贫富差距拉大的社会现实。
在如此境况之下,群体自嘲成为“屌丝”族群解构现实的有力武器。以无奈、彷徨、自我贬低为表征的“屌丝”亚文化便与倡导奋斗、坚持、勤勉、成功等观念的主流文化保持一定距离。同时,“屌丝”这一网络语言也成为青年网民建构其独立的语言部落与寻求社会角色认同的一种有效途径。
“屌丝”亚文化的普遍流行同时也是弱势群体上升空间被阻塞的必然结果。任何社会都存在着社会分层,可怕的并非是不同社会阶层的确存在这样一个事实,而是阶层的板结。“板结化”是农学术语,原指土壤因缺乏有机质而结块变硬的状况,近些年来,许多社会学家借板结化来形容社会中的中下阶层向较高阶层的上升机会很少,社会阶层的垂直流动困难的现象。
(三)营造社会舆论的“屌丝”亚文化——批判不公伸张正义的诉求
尽管“屌丝”亚文化试图与主流文化保持距离甚至加以反抗,但是其并非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而是采用其独特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抵抗是亚文化理论研究的核心观点之一。
“屌丝”亚文化的主体自身对社会主流文化主导的价值观及行为方式有着天然的抵抗心理。正是如此,他们通常采取批判性地继承或完全地颠覆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来维护和巩固群体内在的文化价值,批判与置疑是其对待事物的惯用做法。基于网络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从违法乱纪、社会不公等负面新闻到主流媒体高高在上的大肆宣传,“屌丝”族群在“围观”的过程中互通有无,使用自己所在族群所熟悉的符号和表达方式嬉笑怒骂,以保持自己独立的观点和态度。由此产生的影响,一方面,积极跟进并推动事态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强化了网络民主监督的效力,进而推动了网络民主社会的发展和成熟。
青年亚文化的生态在当代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即突出地表现为原来那种“披头士列侬式”、“充满愤怒”的抗争与反叛意识弱化,即反叛阶级、种族、性别主流文化的意识弱化了,并逐渐被“狂欢化”、“娱乐性”的网络亚文化所取代,以此来抵制社会主流文化。
尽管构成“屌丝”亚文化的主体,没有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没有占据优质的社会资源,但这并不妨碍他们通过网络平台说真话、表真情。这与“屌丝”族群近乎与生俱来的质疑性、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并通过质疑和批判来加强、巩固群体内在相近的价值观。而当这种质疑和批判与社会热点事务、公共话题,特别是社会舆论形成合力时,必将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而重要的影响。
伴随着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屌丝”亚文化群体正以全新的话语体系、独特的行为方式,逐步构建起隶属于自己新兴的、虚拟却广阔的文化阵地。在这里,“屌丝”族群借助于开放的平台充分享受着直抒己见的畅快、寻求着身份认同的满足,分享着网络“狂欢”的激情。然而,透过现象看本质,“屌丝”亚文化背后所反映出的是我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迫切问题。这就启示政府和社会,一方面,应该积极解决社会问题,疏导社会负面情绪,给予“屌丝”族群更多的包容和关注;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及时关注网络发展对于社会和青年群体的影响,加强网络文化的监督和管理,引导青年网络文化有序、良性发展。
[1] 约翰·菲斯克(美),等.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M].北京:新华出版社.
[2] 陆玉林.当代青年文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3] 杨聪.浅析网络时代的青年亚文化[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4] 胡疆锋.恶搞与青年亚文化[J].中国青年研究.
[5] 张红兵.运用网络文化载体推进青年亚文化建设[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05).
[6] 李晗龙,高军.青年亚文化群体的特征及其类型分析[J].学术交流,2010.
[7] 马中红.商业逻辑与青年亚文化[J].青年研究,2010.
[8] 陈霖,邢强.微视频的青年亚文化论析[J].国际新闻界,2010.
[9] 梁明.文化身份认同——由火星文而及的中国当代青年亚文化分析[J].魅力中国,2010.
[10] 方亭.从动漫流行语解读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心理症候——以“萝莉”“伪娘”“宅男/宅女”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1.
[11] 喻国明.传媒责任:时代的发展与内涵的转变[J].新闻传播与研究,2009.
[12] 黄晓武.文化与抵抗——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研究[J].外国文学,2003.
G206
A
1674-8883(2015)20-0160-01
乌吐那生(1990—),男,新疆人,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201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