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道胜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积累,主要靠多读、熟读、背诵;感悟,只有在读中才能感悟;而运用也须以读为基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评课时说:“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主要特征。”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由于有些一线教师对这一规律的把握有偏差,某些课堂教学从过去的“讲风很盛”,转向今天的“读风很盛”。这种“读”是不求甚解的读,是所谓的“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是缺乏欣赏、评价的读。这种“读”同样有害于语文教学。可见,朗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值得重视。那么,如何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朗朗书声呢?
一、要保证朗读的时间
如今的课堂虽然花了很多时间在朗读上,可仔细来看,很多时候读书只是蜻蜓点水似的一略而过,还有就是作为过度环节,并不深入,学生也只是盲目地读了又读。所以,我认为语文课堂不妨拿出2/5的时间来朗读。如果是语言凝练、优美的散文诗、诗词、散文等,时间可适当延长。其实,有些课文学生通过熟读可以理解,无须教师去仔细分析。
如:在教学古诗《钱塘湖春行》时,教师一边播放音乐并出示投影片,一边生动描述“在春水新涨、白云悠悠的湖边,两岸的绿树上黄莺在尽情地歌唱、轻盈的飞燕在啄泥衘草、营造新巢,此时一位老者手牵良马悠闲地欣赏乱花和浅草……”学生看着听着,深深为画景诗情所激动,不约而同地跟着录音朗读起来。通过朗读,引导学生品析“初平、早莺、新燕、渐欲、浅草”等词语来感受早春的美好景象。
二、要重视教师的范读
常言道:时代的不幸往往结出文学的奇葩,一生失意之事,一世得意之诗。中学生由于人生阅历和经验积累少,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和理解,往往流于表面,缺乏深度。因此,教师就要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给予点拨、指导、甚至范读。教师富有艺术性的范读,本身就是对字词理解的一种隐性指导,对朗读感悟的一种潜在训练,它能激起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随着教师的吟诵,学生会将音调的变化和词句的理解逐渐统一起来。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文中的句子——“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学生对这一句的理解可能不是很深刻,感情也不会很深,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范读来帮助学生理解。路长人多,表现了沉重悲痛的气氛。因此,教师要用低沉的语调、缓慢的语速去读,并突出“路、长、人、多”等字,注意句中词语的停顿、声音的延长,读出那种悲痛欲绝的感觉。这样才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掌握朗读的方法。
三、要训练分角色朗读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叶老所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驾驭文字。”
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我将文中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我先让学生熟悉课文,作好朗读准备,朗读前应该先让学生分清哪是叙述部分,哪是人物的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从而读出各自不同的感情,从而体会人物的语态和性格特点。一个皇帝,两个大臣,一个百姓,一个小孩,一个骗子和其他官员相互欺骗的种种荒诞无稽的可笑行径,在学生的朗读中变得更加栩栩如生。同时,六个角色的配合又让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这样分角色朗读的作用也就体现出来了。
四、要注重朗读背诵相结合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又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对名文能做到熟读或背诵,将有助于朗读能力的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同样,朗读的训练也离不开背诵,古代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说法。可见。熟读直到背诵,能让优秀课文中的优美语言潜移默化地“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朗读是一把钥匙,可以打开理解的锁;朗读是一种调味品,可以使学生兴味盎然;朗读是一支兴奋剂,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新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朗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在朗读中学生可以领会课文的内容美、形式美、意境美。所以,语文课堂应重视朗读教学,让学生把文章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而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