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复习课上的“形散神不散”

2015-02-25 11:22庞玲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应试文言文事情

庞玲

好的复习课就像一篇优美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使得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一节复习课呢?

(一)阅读记叙文应把握的方法

1.要清楚每段文字的侧重点。是侧重记人,还是侧重叙事;是写景状物,还是较多的环境描写,对这些基本内容有正确的判断。

2.要清楚地知道记叙的要素,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清晰的内容梗概图。对全段或全篇文字有整体印象。

3.纵观全篇,理清结构。对记叙析顺序,记叙的详略,文章的照应、过流能有正确的分析。

4.对侧重记人的篇或段,要抓住描写人物的方法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描写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准确地把握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

5.对侧重叙事的篇或段,要抓住事情发生、发展、结局的过程,分析人物在事件过程中的表现。在人与事件的关系中,把握事件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6.对篇或段中的写景状物或环境描写,要分析其各自特点,清楚它们对记人叙事所起的作用或所包含的象征意义。

7.结合文章内容,理解、分析关键词语、句子的含义,体会它们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8.能理解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能清楚文章哪些文字是议论,哪些文字是抒情,体会它们对表现中心的作用。

9.在理解全篇的基础上,能找出有关段的中心句,或用自己的话写出段的中心;对某段文字,能依据内容划分层次,写出层意。

(二)文言文阅读

1.复习要点

(1)阅读文言课文,了解内容(了解句意,把握内容要点)。

(2)背诵一些基本课文的篇与段。

(3)能顺利翻译文章重点句子。

(4)能很好的总结文章主旨。

2.考试常见题型:

常见文言文的命题形式,大体有三类:选择题、简答题、填充题。命题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古典诗词的诗句、作者及其生活的朝代。

(2)文言文及古代诗歌中一些字的读音。

(3)文言文背诵、默写。试题中涉及背诵的篇目有《童趣》《〈论语〉十则》《古代诗歌四首》《世说新语》两则《山市》《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等。

(4)对文言文语句的解释。其中包括对文言文词义理解的考查。

(5)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

(三)基础知识测试所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1)似是而非,看看差不多,就认为这就是答案,结果弄错了。

(2)审题不清,要求选出对的一项,偏选错误项,反之亦然。

(3)主观题主要是平翘舌,前后鼻音,上声和阳声不分,再者秀才读字读半边,而导致误读。

那么,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呢?

(1)首先要细读题干,这是做对题前提,其次做题要有是非分明的观念,第三要学会运用排除法和比较法来解选择题。

(2)面对期末考试,最保险的方法是专项复习,把课文中的生字专项列出,熟读并给予注音,既是应试,又是对你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

(3)复习时要特别重视用音字和形似字的读音。

(4)写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都是我们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而且大多是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小事,如何把这些小事作为材料来写或作文呢?请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根据题目的要求选定了某件事,你就要对这件事进行认真的回忆,并仔细琢磨,反复思考,挖掘出这件事中含有的生活道理,或找出它闪光的地方。

2.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让读者明白文章写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事。

3.必须把事情发生的环境写清楚。因为任何事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发展的。环境写好了,写出特点来,还能渲染气氛,表达感情,使文章更生动。

4.一般要按事情发展顺 序,把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不能颠三倒四,还应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写清楚。

5.记事中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不要 面面俱到。重点部分(一般指事情发展高潮处)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最后,对学生进行考试指导学生应试的心态如何,会对应试的结果有很大影响,试卷中出现以前没有阅读过的材料,没见过的题型,是很正常的事,既使是考查学生熟知的内容,也不可能和平时练习的方式、角度、提法完全一样。看到试卷中不熟悉的试题,首先是不要心慌,不要自乱 阵脚,要冷静对待,并尽最大努力动员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加以应对。

具体掌握以下几点:

1.认真审题,答必所问。

2.先易后难,绝不放弃。

3.注意掌握时间,重视复查。

在上述的复习方法中,涉及的 内容很多,方法也很散,但是,如果学生能按照这个方法自己总结、归纳,复习,就能真正达到“形散神不散”。只要师生共同努力,认认真真地抓好这三个环节,那么,期末考试的成绩一定会令人惊喜的。

猜你喜欢
应试文言文事情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2021年高考《选修3—4》考点预测及应试策略
体育课“大翻身”须警惕陷入“应试”误区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应试写作的文化视角探讨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把事情写具体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外语不再统一高考是打破应试体制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