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内隐性的发生现象学探析

2015-02-25 01:27郑承志
关键词:隐性知识

郑承志

(黎明职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知识内隐性的发生现象学探析

郑承志

(黎明职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认知过程可以归结为奠基在被动构成基础上的素朴性把握、展显性把握、相关性把握三个主动构成阶段,对这一过程的深入探析发现波兰尼隐性知识的内涵包括认知过程内隐性和认知结果内隐性两个方面,内隐性的根源在于被动构成以及主动的被动性的无意识特征;认知过程对被动构成和主动的被动性的依赖程度影响认知结果的内隐程度,整个人类知识将构成从高度内隐到高度外显的连续统而不能简单二分为隐性与显性两类。胡塞尔的发生现象学可以很好地诠释波兰尼的隐性知识理论,而且其主动的被动性和行为效应能够很好地诠释知识的内化,无意识的主动的被动性淀积层就是知识的内化层。

[关键词]知识内隐性;发生现象学;被动构成;主动构成;主动的被动性;隐性知识

一、引言

自从野中郁次郎(I. Nonaka)将知识简单二分为隐性和显性两类并提出两类知识相互转化的SECI模型之后,波兰尼(M. Polanyi)提出的隐性知识理论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学术界对于隐性知识的内涵至今并无统一的意见,有关隐性知识的合法性、隐性知识独立的可能性、隐性知识转化的可能性等问题也经常受到质疑[1]。S. Gourlay和A. Pozzali认为波兰尼的隐性一词主要是指认知的过程而不是认知的结果[2-3],郁振华认为波兰尼隐性知识概念主要指隐性能力的应用以及隐性认知中觉知辅助项的不可确切指认性[4],而陈晓平则认为“隐性知识”只是一种信念而非知识[5]。这些研究表明,野中郁次郎等组织与管理学学者可能误读了波兰尼的隐性知识理论。

现象学始祖胡塞尔虽然没有涉及隐性知识方面的论述,但其后期的发生现象学详细讨论了逻辑判断(陈述性知识)的发生机制,本文拟借鉴胡塞尔的发生现象学思想探析能力之知(如技能)的发生过程并澄清波兰尼隐性知识概念的内涵,消除对波兰尼隐性知识理论的误解。

二、认知的发生机制

按照胡塞尔的发生现象学,以内时间意识综合为起头,存在一个自我没有主动参与的被动构成(被动综合)阶段,由此生成具有趋向可能性的感觉材料,经意向性的进一步主动构成(主动综合)生成意义。换言之,认知的发生包括被动构成和主动构成,主动构成奠基于被动构成[6]。需要注意的是,胡塞尔的“内时间意识”一词中的“意识”并非我们通常所说的意识,内时间意识是使通常意义上的意识成为可能的东西,它是前意识的。

(一)被动构成

认知发生的被动性包括原初被动性和主动的被动性两个层次[7],其中原初被动性指最基本的被动性因素,包括作为最低层次“主体”的原初自我和动觉意识两个方面,它们作为基底对认知起保障作用,而主动的被动性指在自我的主动性活动中所获得的认知淀积在自我意识底层的无意识领域,但可以通过触发重新回到自我意识之中。主动的被动性构成了自我新的认知活动的前-认知。

被动构成包括内时间意识综合和联想综合两个方面,其中内时间意识综合涉及被动构成的形式,是联想综合的基础,而联想综合涉及被动构成的内容,是内时间意识综合的延续[8-9]。

1.内时间意识综合胡塞尔认为,内时间意识具有如图1所示的“原印象-滞留-前摄”这样一种“活的当下”结构,图中横坐标轴代表由原印象构成的连续统(其中的E1、E2、E3、E4等原印象点是为图示方便从原印象连续统抽取出来的),横坐标轴上方代表前摄,下方代表滞留,滞留和前摄相互交织在一起,原印象(即被充实的前摄)是其界限点[10]。

图1 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示意图

对于内时间意识综合,所有的个别原印象都流入同一个内时间意识,在部分原印象及其滞留构成一个统一体的同时,其它一些原印象及其滞留也可以构成不同的统一体,所有这些统一体都在同一个时间中共存。另一方面,源于现在的综合构造出一个具体的当下,在现在流入时间定向之中——即现在转变为过去同时出现新的现在——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进行另一个综合并构造出另一个当下,诸多的当下被自我意识为一个相继统一体。这就是被动构成形式上的共存和继起[9]。

2.联想综合与传统经验论将联想看成是组合心灵素材的经验规则不同,胡塞尔所说的联想指的是被动构成的本质合法则性,它涉及在感觉被给予范围内进行结合的方式方法问题而与外部实在对象无关。联想综合与内时间意识综合共同起作用。具体来说,对于内时间意识综合的共存形式,联想依据相似性(同质性)和相异性(异质性)原则将相似的感觉材料综合为整体;对于继起形式,联想同样根据相似性和相异性原则唤醒已经流入过去的回忆并综合为统一体[7]。总而言之,联想综合依据相似性和相异性原则将感觉材料在内容上进行融合、对比联结并具体化为共存和继起中的各种链接[8],形成联想综合体——“某物”。不过,被动性领域的这个“某物”只展示了一个对象的模糊的雏形,它还不是对象化意义上的对象,而是“将要形成的对象”。基于共存性,联想综合构成的“某物”可以有多个,如果其中某个“某物”对自我发出的刺激足够强或施加的吸引力足够大,自我就会被触发、被吸引,主动将注意力转向这一“某物”。

(二)主动构成

自我主动将注意力转向被动构成的“某物”时,认知活动也就上升到主动构成,而主动构成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素朴性把握、展显(Explikation)性把握和相关性把握三个阶段[11-12]。

1.素朴性把握素朴性把握是先于任何说明的、以整体对象为目标的把握。在这一阶段,自我开始主动将被动构成阶段无意识经验到的“某物”把握为一个整体对象并同时立即拥有这一对象的视域,此整体对象不再是空乏的意指,而是被综合成某种其内在规定性还没有得到认识的、尚未确定的“类型”[12]。

胡塞尔认为,具有原印象-滞留-前摄结构的内时间意识构造出具有现在-过去-将来三维结构的内时间[8],素朴性把握阶段的内时间意识综合体现为与现在-过去-将来相对应的把握-尚在把握-预先把握[11-12],而淀积在意识底层的主动的被动性是“流入”无意识状态的把握或尚在把握,它使得素朴性把握能够把握到一个持存统一的对象而不是一个被分割为无数时间片段的对象[7]。换言之,自我的类型化统觉功能奠基于主动的被动性。

2.展显性把握对于能力之知,在素朴的把握阶段,虽然某种“技能”对象已经模糊地被给予了,但它的那些关键要素与属性,比如具体的操作方法、操作步骤、操作条件等等都还没有被给予、被把握,还需要进一步的观察与实践。如果以S表示技能对象,以α、β、γ…表示技能的要素或属性并将这些要素、属性当成是技能S的内在规定性,那么胡塞尔对逻辑判断发生过程的展显性观察的讨论也适合于技能性知识。

对S的展显性把握是在S的内视域中展开的,所展显和把握的是S的内在规定性α、β、γ…,而且在把握这些内在规定性的同时也就把握了始终作为要素与属性之基底并保持自身同一的S。换言之,自我对S的把握可以分为对基底对象S的把握和对规定性α、β、γ…的把握两个层次,胡塞尔把它称为“双重的意义形态”[11];两种意义形态相互缠绕、共同构建对象[7]。在把握S的内在规定性α、β、γ…时之所以能够一直将S作为一贯的主体,是因为自我具有相互指向的注意之光和把握之光,胡塞尔称之为“一种双重眼光”(Doppelstrahl):自我将注意力从S转向规定性α(即将注意之光投向α)时,虽然此时α的地位优先于S,但对S的把握之光并未消失,S处于“尚在把握中”;在α得到把握之后,α作为S的意义规定淀积下来,S成为Sα。自我进一步将注意力转向β时,此时β又具有优先于Sα的地位,但Sα“尚在把握中”;β得到把握之后,Sα进一步成为(Sα)β,如此等等[12]。换言之,自我将注意之光投向α、β、γ…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对S的把握之光并将α、β、γ…看作是归属于S的东西。

3.相关性把握对S的相关性把握是在S的外视域中展开的,自我主动将目光投向S外视域中共现的其它非焦点“对象”*本文将对象加上引号时,表示它是通常意义上的对象,而非对象化意义的对象。(例如与S类似或互补或不同的技能等等)X、Y、Z…,把握S和这些共现“对象”的关系。在把握S与X、Y、Z…的关系时,同样有一种双重眼光,注意之光投向X、Y、Z…时,仍然保持对S的把握之光。不过,通过相关性把握所把握到的S的规定性是相对于X、Y、Z…这些共现“对象”而言的。

三、认知的发生过程

(一)行为效应与知识内化

如前所述,一切认知都源于内时间意识综合,在内时间意识中原印象一方面不断地下沉,另一方面又以特殊意向性的方式被滞留在当下;随着下沉程度、滞留程度的不断加深,它最终“流入”并保持在主动的被动性中。相应地,在意识流中的体验连同所获得的对象都会转为滞留,随着滞留“深度”不断增加,其鲜活性和丰富性会随之不断减弱,最终进入不再能对自我发出刺激的无意识领域,形成习惯性的“知识”淀积在意识的底层,并反过来影响新的认知活动、构成新认知活动的基底[7]。因为所有的认知行为、所有的体验最终都奠基于内时间意识,所以虽然自我所具有的态度、自我所发出的行为总会终止,而且这些过去了的态度和行为在意识流中也会不断下沉,但它们同样也会以变样的方式被“滞留”在当下。因此,类似于原印象,自我在主动性活动中所采取的各种态度、所发出的各种行为,最终都会以一定的方式淀积在意识底层的无意识领域,成为主动的被动性(也称为第二性的被动性),参与对新行为的奠基[13]。上述认知、体验在意识底层无意识领域的淀积被胡塞尔称为“行为的效应”。

自我在主动性领域获得的这些体验、知识“流入”被动性的无意识领域时,联想综合将它与原有的主动的被动性按照相似性和相异性原则进行融合、对比联结,这一联结过程相当于通常所说的“知识的内化”,其结果是可通过触发重回自我意识的主动的被动性越来越丰富,换言之,可供回忆的“知识”越来越丰富。

(二)认知发生过程模型

如前所述,认知的发生包括被动构成和主动构成,主动构成还可以进一步分为素朴性把握、展显性把握和相关性把握三个阶段,但实际的认知过程并不是按照被动构成、素朴性把握、展显性把握和相关性把握顺序依次进行的。首先,展显性把握阶段可能意识到素朴性把握产生偏差并重返素朴性把握,相关性把握阶段也可能发现展显性把握有遗漏或偏差并重返展显性把握、甚至回溯到素朴性把握;其次,进入主动性之后,自我仍可能需要补充相关的感觉材料,这些感觉材料同样也是经过被动综合再进入到主动性活动之中的;再次,主动性活动所获得的东西不会“无序”地沉入无意识之中,而是通过联想的融合与对比联结融入主动的被动性的(反过来说,回忆也奠基于被动构成)。综上,认知(包括能力之知)的发生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认知的发生过程

图2所示的认知过程中,被动构成或被动综合是自动发生、自我意识不到的,在具体某一认知过程中,被动构成为主动性活动提供了哪些“某物”,主动构成及其结果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被动构成和主动的被动性,这些都高度内隐、难以判断,更无法言明。用波兰尼的语言来说,被动构成和主动的被动性是认知过程中的隐性能力。因此,正是被动构成以及主动的被动性的无意识特征导致了认知过程及其认知结果具有内隐性。

(三)知识内隐性连续统

由于所有认知的发生都依赖于被动构成以及主动的被动性,因此所有的认知过程及其认知结果都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对于不同的认知,其发生过程对被动综合与主动的被动性的依赖程度可以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在素朴性把握、展显性把握、相关性把握这三个主动性活动阶段需要不断地回溯,需要不断地补充感觉材料、不断地获取被动综合生成的“某物”,同时主动构成的行为效应也不断地强化,这样的认知过程及其认知结果的内隐性都比较高。许多技能的掌握都要经过反复练习、反复操作,以至最终“不经过大脑”就可以对相关情景做出反应,这一类能力之知的发生过程及其结果都具有高度的内隐性,难以言明。另一方面,一些简单的逻辑判断(陈述性知识),其主动构成的三个阶段不必有很多的回溯,认知的发生过程相对简单,认知的结果也就具有较高的外显性。技能性知识往往是陈述性知识的实践结果,而陈述性知识又奠基于技能性知识(如理解能力、概括能力等),因此技能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是相互蕴含的。因此,不同知识的发生过程对被动构成及主动的被动性的依赖程度千差万别,其内隐程度也就千差万别。

综上,除了认知过程具有内隐性之外,认知结果也具有内隐性;不同的认知过程对被动构成以及主动的被动性的依赖程度不同,其认知结果的内隐程度也就不同,整个人类知识将构成从高度内隐到高度外显的连续统或连续谱,通常所说的隐性知识则是具有较高内隐程度的知识的泛称。因此,野中郁次郎将知识简单二分为隐性与显性两类在一定程度上误读了波兰尼的隐性知识理论。

四、波兰尼隐性知识理论的发生现象学诠释

上述分析表明借鉴胡塞尔的发生现象学思想可以理解包括能力之知的认知发生过程,而进一步分析还将发现胡塞尔发生现象学可以很好地诠释波兰尼隐性知识理论。由于波兰尼的隐性知识理论可以从认知过程的两种觉知、“from-to”认知结构、隐性认知的三项组合等对其逻辑地加以重构[4],因此本节简要讨论这三者的发生现象学诠释。

(一)辅助觉知与焦点觉知

辅助觉知、焦点觉知是波兰尼隐性认知的出发点[4]。按照发生现象学,当自我意向某个对象的同时即获得该对象的视域,在这一视域中,除了所意向的焦点对象之外还有其它非焦点“对象”共同存在,但这些作为焦点对象背景的非焦点“对象”是以非对象化的方式被组织在这一视域中的,如果自我将注意力转向非焦点“对象”,它就会对象化并转化为焦点对象,不过这时意向的性质就不同了,原焦点对象变成非焦点“对象”,其视域也转化为新焦点对象的视域。焦点对象只能有一个,但非焦点对象却可以有多个,比如需要双手使用不同工具甚至手脚并用完成一项操作,此时如果自我将注意力转向其中的某一工具,那么这一工具成了新的焦点对象,原来的操作也就难以继续进行下去了。波兰尼对焦点觉知、辅助觉知、辅助觉知的不可确切指认性的描述与视域理论对焦点对象和非焦点“对象”的描述如出一辙。

(二)“from-to”认知结构

波兰尼认为,隐性认知建立在前一小节两种觉知的动态关系上,为了认识焦点觉知必须依赖于对细节、部分等的辅助觉知并将这些辅助觉知融入焦点觉知,实现从辅助觉知到焦点觉知的转换;换言之,隐性认知具有“from-to”结构。从发生现象学的角度,波兰尼的“from-to”认知结构就是胡塞尔把握整体对象及其要素或属性两个层次的“双重的意义形态”,而“from-to”认知就是胡塞尔的“双重眼光”:当自我将“注意之光”投向细节、部分、线索时,始终保持对焦点对象的“把握之光”,而且自我正是通过对细节、部分、线索的把握实现对焦点对象的把握的。

(三)隐性认知的三项组合

除了辅助觉知、焦点觉知之外,隐性认知还需要认知者,这就是隐性认知的“第三项”。所谓的三项组合,指的就是认知者、辅助觉知、焦点觉知三者的组合关系[4]。对于发生现象学,相应的三项就是自我、非焦点“对象”、焦点对象,自我意向焦点对象的视域中包含非焦点“对象”。发生现象学的视域理论比波兰尼“三项组合”更原初、生动、丰富*有关经验视域的生动诠释,参见张祥龙《现象学导论七讲——从原著阐发原意》第四讲“发生现象学一瞥”。。

五、结语

隐性知识是组织与管理学研究领域的核心概念之一,在过去20多年虽然得到广泛的研究但实质性进展并不多[1],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组织与管理学界没能准确理解波兰尼的隐性知识概念,把研究建立在将知识简单二分为隐性与显性两类的基础上。为了澄清隐性知识概念的内涵,本文借鉴胡塞尔的发生现象学对认知发生过程以及波兰尼隐性知识理论进行深入探析,得出以下5条结论:

第一,波兰尼隐性知识概念的内涵包括认知过程具有内隐性和认知结果(知识)具有内隐性两个方面,内隐性的根源在于被动构成以及主动的被动性的无意识特征;第二,认知过程对被动构成以及主动的被动性的依赖程度会影响认知结果的内隐程度,整个人类知识将构成从高度内隐到高度外显的连续统而不能简单二分为隐性与显性两类;第三,波兰尼所说的(隐性)认知中的隐性能力指的是被动构成(也称为被动综合)和主动的被动性,所有认知的发生都依赖于这两个方面;第四,发生现象学视域理论可以很好地诠释波兰尼的辅助觉知、焦点觉知以及隐性认知的三项组合等主要概念,而主动性活动中的“双重的意义形态”和“双重眼光”可以很好地诠释其“from-to”认知结构及认知过程;第五,发生现象学的主动的被动性和奠基于内时间意识的行为效应可以诠释知识的内化,无意识的主动的被动性淀积层就是知识的内化层。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只存在知识的内隐性维度而不存在纯粹、独立的隐性知识,波兰尼所说的隐性知识只是具有较高内隐性的知识的泛称。对这一长期倍受质疑的问题的澄清有利于克服目前组织与管理学隐性知识研究的瓶颈、推进隐性知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窦军生. 默会知识研究的缘起、困惑与出路[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2,34(6):88-93+105.

[2] Gourlay, S. Conceptualizing Knowledge Creation: A Critique of Nonaka’s Theory[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6, 43(7):1415-1436.

[3] Pozzali, A. Tacit Knowledge, Implicit Learning and Scientific Reasoning[J]. Mind and Society, 2008, 7(2):227-237.

[4] 郁振华. 人类知识的默会维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 陈晓平. 知识定义与默会知识——从“盖梯尔问题”谈起[J]. 现代哲学,2013,(6):78-83.

[6] 胡塞尔. 笛卡尔沉思与巴黎演讲[M]. 张宪,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7] 栾林. 胡塞尔后期发生现象学研究[D]. 吉林大学,2012.

[8] 杨宝富. 胡塞尔被动构成学说研究[D]. 复旦大学,2010.

[9] 李云飞. 论胡塞尔的被动发生问题[J]. 中山大学学报,2013,53(4):79-87.

[10] 马迎辉. 意向与原进程——胡塞尔时间构成中的结构问题[J]. 哲学动态,2011,(12):30-37.

[11] 胡塞尔. 经验与判断[M]. 邓晓芒,张廷国,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124-185.

[12] 张浩军. 知觉主动性与主动构成——对胡塞尔判断发生学的一个考察[J]. 现代哲学,2010,(5):85-91.

[13] 方向红. 自我的本己性质及其发展阶段——一个来自胡塞尔时间现象学手稿的视角[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025-033.

[14] Polanyi, M. Personal Knowledge[M]. Landon: Routledge, 1958.

(责任编辑:谢光前)

Analysis of the Implicitness of Knowledge Based on

Genetic Phenomenology

ZHENG Cheng-zh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Lim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Quanzhou 362000, China))

Abstract:In view of passive constitution, cognitive process can be summed up as simple apprehension, explicative apprehension and relational apprehension. A further analysis of this process shows that the connotation of Polanyi's tacit knowledge includes implicitness of both cognitive process and cognitive result. The implicitness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unconsciousness of passive constitution and the unconsciousness of active passiveness. The dependence on passive constitution and active passiveness in the cognitive process may influence the implicitness of cognitive result. Human knowledge should be a continuum from a highly internal implicitness to a highly external explicitness but should not be simply divided into tacit knowledge and explicit knowledge. Husserl's genetic phenomenology can better explain Polanyi's theory of tacit knowledge. Furthermore, Husserl's active passiveness and behavior effect give a full annotation of internalization of knowledge. The illuvium of unconscious active passiveness is the internalization of knowledge.

Key words:Implicitness of Knowledge; Genetic Phenomenology; Passive Constitution; Active Constitution; Active Passiveness; Tacit Knowledge

[中图分类号]C9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973(2015)06-0024-05

[作者简介]郑承志(1964-),男,福建永春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知识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2015-05-10

猜你喜欢
隐性知识
如何处理初中信息技术中的隐性知识
基于隐性知识外化的企业动态能力培育策略
初中历史教科书插图中的隐性知识研究
馆员隐性知识在团队管理中的应用
知识密集型组织知识地图分析
新产品开发中的隐性知识转移障碍探析
中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隐性知识教学研究
基于图书馆知识资本循环系统支持的隐性知识转移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