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英文摘要的元话语对比研究

2015-02-25 10:11孙明明佟敏强
学术交流 2015年3期
关键词:互动式母语语料库

孙明明,佟敏强

(1.大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大庆 163712;2.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哈尔滨 150080)

新闻传播学研究

学术期刊英文摘要的元话语对比研究

孙明明1,佟敏强2

(1.大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大庆 163712;2.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哈尔滨 150080)

基于对英语母语者的期刊英文摘要语料库(NSE)和中国作者的期刊英文摘要语料库(CSE)中元话语的检索和数据分析,探讨元话语运用上的对比特征。中国学术论文作者和英语母语者撰写英文摘要时,元话语运用特征既有相似性也存在差异。元话语的类型选择和分布频次特征主要决定于体裁惯例和文化差异这两种变量的互动。

元话语;学术语篇;对比修辞;体裁

一、引言

元话语(metadiscourse)指组织语篇、介入话语受众和表达作者态度的文本话语标记形式。[1]作者借助元话语引导读者,表达其职业身份及其所属的话语共同体,旨在建立并维系作者与读者、作者与信息之间的关联。论文摘要是对论文的简短陈述,它具有不读原文就知全文,短、精、完整三大特点。论文摘要通常被视为一种以经济性和精准性为主要特征的语言。该文本类型的主要功能是帮助读者了解一项研究的最重要方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摘要是将研究群体置于最前沿研究地位的强有力工具。除此之外,一篇论文摘要还行使一种劝说功能,它不仅传递研究内容信息,也是唤起读者阅读兴趣和好奇的工具。从论文摘要的语篇功能和元话语的作用来看,二者关系紧密。由此,论文摘要中的元话语研究也从未间断过。

Crismore et al.(1993)提到,由于文章摘要被定义为劝说性文本,因此摘要中元话语研究意义显著。[2]论文英文摘要元话语的对比研究主要围绕如下问题展开: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元话语使用特征是否存在共性?英语母语作者和中国作者在元话语使用类型和分布频次上是否存在差异?造成差异的动因有哪些?作为一种劝说策略,元话语运用可以促成作者—语篇—读者三者之间的有效互动。中国各类学术期刊明确规定英文摘要写作,主要为向世界推广中国学术研究成果,以促进学术交流和提高其国际知名度。因此,在摘要写作过程中,中国作者不仅要熟练运用英语描述命题信息,表达其学术观点,更要遵守期刊论文英文摘要写作的体裁规约,以及如何恰当运用元话语,以构建更规范、更有效的英文摘要来面对国际受众。

二、基于语料库的元话语研究模式

基于语料库语料选取的基本原则,从Applied Linguistics(《应用语言学》)、The Cambridge Law Journal(《剑桥法律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美国科学院院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英国医学杂志》)、《中国应用语言学》、《商法》、《科技通报》、《经济研究》8种学术期刊中随机选取,共计120篇英文摘要。时间跨度为2008年—2012年,包含语言学、法学、科技、医学和经济学五个学科范畴。英文期刊摘要语料作者分别为英语母语者和中国作者。采用语料库软件WORD SMITH TOOL(5.0)进行数量统计,整个语料库共包括30730形符(token)。语料语料选择尽量考虑时间跨越性、语篇作者多样性、学科多样性,因而最大限度控制语料的随机性、规模性和概括性。语料库包含两个子库:一、60篇英语母语者的期刊英文摘要语料库(NSE);二、60篇中国作者的期刊英文摘要语料库(CSE)。

研究初级阶段进行文本整理,包括格式转换、文档清洁、人工校对。将文本转换成TXT格式之后,利用工具软件EDITPADPRO 6对TXT格式文档进行进一步清理,包括去除段首、段尾跳格,合并多余的空格、空行,清除格式转换过程中出现的乱码,通过人工校对并更正格式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等一系列批量文本清洁工作。

本文采用Hyland(2005)的元话语分类模式为研究基本理论框架,借助软件EDIT-PLUS对所有文本进行全文标注。为便于利用软件进行标注和检索过程中的软件识别,采用元话语的英语缩略形式进行标注,元话语名称及其英语缩略形式对照见表1。

由于大多数英语词汇都具有多重含义,因此只有通过语境才可以进一步判断某些词汇是否具有元话语功能。例如助动词“can”,当它用来表达对所呈现信息的某种认知、判断或用来表达礼貌的时候,它便可以被认为具有模糊的含义。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此词的含义也可以用来表达某种能力,在此语境下它便不具有模糊的含义。因此,利用WCONCORD软件对所有元话语缩略形式进行检索,由于该软件的使用不仅可以检索元话语出现的数量,而且可以看到元话语出现在文本中的位置,并进一步了解元话语所在的文本语境,通过语境进一步准确判断元话语的含义及其所属类别。最后,统计、计算各类元话语出现的频次(每千词)及其所占百分比。

三、学术期刊论文英文摘要的元话语特征

根据Hyland(2005)的元话语分类模式,元话语可以分为引导式元话语(interactive metadiscourse)和互动式元话语(interactional metadiscourse)两大类。引导式元话语是关于作者对参与语篇受众的一种意识,以及作者如何为适应潜在读者的知识水平、兴趣、修辞预期以及信息加工能力而采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引导式元话语为组织信息服务,作者通过元话语体现其对语篇受众处理信息的需求、修辞预期及其知识背景预测。为满足读者需求,作者借助元话语最大限度塑造和限定语篇,以期最大限度在读者意识中复原作者阐述和作者意图。它为突出作者发话意图,使命题内容之间的关系呈现显性化,以便引导读者按作者意图理解语篇。因此,这类元话语资源强调对语篇的组织,而并非是某种经验,表现读者意识需求中文章构建的程度。

互动式元话语是指作者通过介入或者评论信息而形成互动的方式。[3]作者意图是通过使读者对信息做出反应,从而使其观点明朗,并使读者参与其中。这是作者对个人观点、话语身份的一种表达,也是其表达判断,公开有意与读者形成某种同盟关系的一种方式。此时元话语多为评价性、介入性和表达同盟关系。互动式元话语使读者认识到作者的观点不仅涉及命题信息本身,也涉及读者。

(一)引导式元话语和互动式元话语分布

对比分析首先以元话语分布总体数量和两类元话语大范畴为依托展开。对60篇英语母语作者写作的摘要(NSE)和60篇中国作者写作的英文摘要(CSE)中元话语分布数据进行统计、计算。

从表2数据可见语料库CSE总形符数略高于语料库NSE,两类作者在撰写论文摘要的过程中都使用一定数量的元话语,但元话语使用总体数量和使用频次与语料库形符数则成相反态势。数据表明英语母语者运用更多的元话语,而作为英语习得者的中国作者运用元话语数量相对少。我们可以判断在构建学术论文英文摘要过程中,英语母语者元话语意识强于中国学术作者。作为母语者,其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较高,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英语母语者更关注通过元话语引导读者,并且把作者至于语篇中更明显的位置。他们的语篇更具有以读者为导向的特征和更明显的语篇修辞特征。而中国作者更注重语篇的命题内容。

表3显示,引导式和互动式两类元话语分布总体态势上呈现一致。两类作者都用了较多的互动式元话语。这一相似性说明两类作者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就某种体裁的写作规约和写作习惯来看,在写作模式和整体风格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时,都采用了基于某个话语共同体的某种策略。两类作者在写作摘要过程中都重视与潜在读者形成良好互动。

但在CSE中引导式和互动式元话语使用数量和频次上差异不明显,分别占45.6%和54.4%。NSE中引导式和互动式元话语使用频次上差异较为明显,分别占37.4%和62.6%。虽然两类作者在摘要写作过程中都运用更多的互动式元话语来表达其立场和观点,但在具体类型和总体数量上还存在一定差异性。

(二)各子类元话语分布差异

从中外学术论文英文摘要中元话语子类使用对比(数据及图表略)来看,两个语料库中元话语分布频次差异显著的子类包括过渡语、模糊语、自称语和态度标记语。过渡语主要指连词或短语如but、therefore、as well as等,作者通常运用过渡语帮助读者解读论述过程中语用关联。在读者思维中,过渡语不仅表明添加、因果、对比等关系,同时也构成语篇延续的内在关联。NSE中过渡语的使用频次为11.4/千词,明显高于CSE中的使用频次8.0/千词。由此我们可以判断,英语母语者在摘要中更注重运用过渡语进行语篇内引导,更善于使其语篇的组织形式和目的显性化,以期构建“读者友好型”的语篇。从这个意义来说,英语母语者更愿意运用元话语来标明句子之间的语用关联,也恰是这种命题信息之间的关联性使得语篇更具连贯性。从两个语料库的比较中可以看出,中国作者更多运用独立的英语句子。即便有些中国作者较重视过渡语的运用,使用类型也相对单一。

模糊语包括might、can、possible、maybe等,表达作者对观点的承认程度,对完全承认一种命题有所保留。这类元话语通过让信息以观点而并非事实的方式呈现来表达其观点的主观性,从而强调其观点的可协商性。作者必须衡量某观点的分量,同时考量精确度和可信度。模糊语可以表明所述内容是基于事实的合理推断,而并非某种知识。许多研究表明英语母语者在语篇中表达其尝试和小心谨慎的倾向明显。从表4模糊语的使用频次16.3/千词(NSE)与7.4/千词(CSE)对比可以看出,英语母语者在摘要写作中更擅长运用模糊语表现这一写作风格。若从互动式元话语这一更广泛的视角来解释,英语母语者在摘要写作中更注重与潜在读者之间建立可以协商的同盟关系,通过解释、评价命题信息精心设计可以交换观点的平台。

自称语指作者通过第一人称代词在语篇中对自身参与的表达,其中包括I,me,we,the author等。第一人称的使用是对个人体现表达的最有力手段。作者无时无刻不在他与其观点、话语共同体和潜在语篇受众之间建立一种关系,而作者更无法回避在这种关系中作者自身的映射。是否显性提及作者大多是作者有意识的选择,并通过这种选择来采纳某种立场或者形成某种语境下的作者身份。语料库CSE中自称语的使用频次3.7/千词高于NSE中使用频次1.8/千词。中国作者在构建英语语篇过程中,还无法完全摆脱汉语思维模式。汉语思维中,“观点”、“主张”类型的主语大多数是人,这与“汉语注重以人为中心的主体思维”相吻合。[4]因此在摘要写作过程中,中国作者更喜欢用“作者本身”来充当句子主语。与此相反,英语更倾向“客体思维”,强调客观事物对人类感知的作用。英语学术写作过程中,英语母语者更愿意所述内容以更客观的方式呈现出来。

态度标记语用来表达对命题信息的情感态度而并非知识态度,如agree、admittedly、preferable等。态度标记语表达认同、惊讶、重要性和困惑等,而并非对信息、相关性和可信性的评述。两类作者对态度标记语使用频次分别为7.8/(NSE)千词与3.5/千词(CSE),差异明显。西方学者在论文写作时总是很明确地突出自己的贡献,突出自己的创新、独到之处,对于个人态度表达也毫无避讳。西方的读者在阅读论文时也总是特别关注论文有什么创新、独到之处,否则就认为论文是不值得读的。

在语码注解语、框架标记语、内指标记语、言据标记语、介入标记语和增强语这几类元话语的使用频次上差异不显著。(1)语码注解语通过重新措辞、解释、或详尽阐述来提供额外信息,以确保读者最大限度复原作者意图。它们体现作者对读者知识基础的一种预测,例如this is called,in other words,that is,this can be defined as,for example,等。论文摘要指的是对一篇论文重要信息的简短陈述,可以被称作“迷你版”的论文,因此“短小精悍”是对论文摘要的最基本要求,通常具有简洁、明了、高度概括性和自含性等特征。因此在语篇体裁特征制约之下,两类作者都较少的运用语码注解语,分别只有1.8/千词(CES)与2.2/千词(NES),做到有限篇幅内尽量减少额外信息的添加。(2)框架标语标示语篇界限或者语篇结构,其中包括first of all,next,finally等。框架标记语为语篇或所述内容内部结构排序,标明语篇内部层级,表达语篇目的。因其特殊的体裁特征和语篇功能,英文摘要内部结构和层级关系相对简单,所以两类作者都较少使用框架标记语。在这一点上,两类作者也呈现一定的相似性。(3)内指标记语是通过指明参考语篇其它部分的表达,如see Figure 5,as noted above等。这类元话语通常通过参考之前所述或者之后将会被论述的内容,帮助读者理解所阐述内容。论文英文摘要内容相对独立、完整,作者尽量用最简洁的方式最大限度的阐明信息。因此,内指标记语在所有元话语来使用类型中所占比率最低,分别只有0.4/千词(CSE)和0.3/千词(NSE)。(4)言据标记语是一种间接提供证据的方式,提供观点来源,以提高作者的命题和论述的可信度。如quoted,cited,according to等。英文摘要中,两类作者都较少使用言据标记语,分别只有1.8/千词(CSE)和1.7/千词(NSE)。(5)介入标记语是明确提到和介入读者的元话语资源。介入标记加强与读者之间的紧密关系。(6)增强语表达作者确信有足够证据证明命题的真实性。如果有足够证据支撑观点,这种确信在学术体裁中便意味着一种诚实而并非武断。这两类元话语在两个语料库中分布频次为1.6/千词(CES)与2.7/千词(NES),2.7/千词(CES)与3.6/千词(NES)。差异均不显著。

(三)动因分析

数据表明中国学术论文作者和英语母语者在撰写英文摘要时,元话语运用方面既有一定相似性也存在很大差异。英文摘要语篇具有鲜明的体裁特征,类属于某个话语共同体,有明确的语篇功能和交际目的。论文摘要语料库CSE和NSE中,元话语运用相似性源自写作体裁的内在规约。由于语料库所选用的中国期刊都为中国顶级刊物,能在这样刊物中发表文章的作者除在其专业研究领域已具成效,也应具备相当高的自身素质和英语语言能力水平。因此,这些中国作者在撰写英文摘要时,多具备考虑语篇受众、有效组织信息和清晰表达发话意图的基本素质。

元话语类型的选择主要决定于文化差异和体裁惯例两种变量的互动。由于不同文化的偏好,研究数据表明在一些元话语类型使用频率上呈现显著差异,尤其在构建议论和分支信息的过程中表现更为明显。同一体裁语篇中元话语运用特征存在相对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的原因也包括由于不同作者文化差异而形成不同的修辞偏好。人类语言交际受制于各种社会、文化、心理因素。[5]由于深受传统文化和心理的差异影响,中国作者在写作英文摘要的过程中为表达其谦虚、谨慎的态度,对自己传递的信息多持有保留。但是,中国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读者无疑是国际受众,更多是英语语言国家的读者。从某种文化概念的差异上来讲,这种保留态度会给读者留下不确定的印象。

四、结语

国内现有英文摘要写作研究和写作规范大都强调内容要求、行文要求和结构要求,对于元话语这一类信息组织性话语、评价性话语和反射性话语的使用规范和惯例还鲜有提及。本文对比分析期刊论文英文摘要中,英语母语者和中国作者在元话语选择上的异同。同一语言的跨文化对比研究主要目的为比较这两类作者怎样利用元话语组织语篇,引导读者和建立其与读者之间的关系。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统计、计算并分析引导式元话语和互动式元话语,以及其中各子类元话语的分布、运用特征。学术期刊发表和会议文集收录的研究论文是研究工作者对研究实践中所形成认识的总结,也是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主要形式。摘要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英文摘要是让国际读者迅速了解研究内容的捷径,因此对于中国研究者来说,学习英文摘要写作语言特征意义重大。语言习得不仅是学习这门语言的符号和基本含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培养一种文化意识和思维方式。二语习得是一个对目标语使用特点认同的过程。因此,我国学术研究者在进行英文摘要写作过程中更需要培养跨文交际意识,注意元话语在学术语篇中运用的惯例,从而达到提高英语学术论文摘要写作质量的目的。

[1]Hyland,K.Metadiscourse:Exploring Interaction in Writing[M].London:New York,2005:71.

[2]Crismore,A.,Markkanen,R.&Steffensen,M.S.Metadiscourse in persuasive writing[J].Written Communication,1993,(10):39-71.

[3]Adel,A.Metadiscourse in L1and L2[M].Amsterdan: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6:122.

[4]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增订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16.

[5]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Arnold,1999:66.

Comparatively Studying on the Meta-discourse of English Abstracts in Academic Journal

Sun Mingming1,Tong Minqiang2
(1.SchoolofForeignLanguages,DaqingNormalUniversity,Daqing163712,China;2.SchoolofAppliedForeignLanguages,HeilongjiangUniversity,Harbin150080,China)

The author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ta-discourse after comparing,searching and analyzing data of meta-discourse between NSE’s and CSE’s corpus of journal English abstracts.When compiling English abstracts,NSE and CSE use meta-discourse,which show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Meta-discourse type sele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istribution frequency depend mainly on the interaction of two kinds of variables,genre convention and cultural difference.

meta-discourse;academic discourse;contrastive rhetoric;genre

G237.5 [

]A [

]1000-8284(2015)03-0214-05

〔责任编辑:曹金钟〕

2015-01-05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4年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外语学科专项)“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语专业话语的元话语研究”(WY2014021-B);大庆师范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语用视域下的期刊论文英文摘要中元话语研究”(12RW16)

孙明明(1979-),女,黑龙江大庆人,讲师,硕士,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互动式母语语料库
初中美术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母语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母语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语篇元功能的语料库支撑范式介入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
互动式设计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