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敏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中医院, 四川 成都, 610500)
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黄敏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中医院, 四川 成都, 610500)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小儿手足口病患儿120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防控感染,实验组采用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对2组患儿的皮疹消退情况以及康复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及比较。结果实验组中痊愈患儿45例,有效患儿12例,总有效率95.0%; 对照组中痊愈患儿28例,有效患儿23例,总有效率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皮疹消退平均时间为3.2 d; 对照组患儿皮疹消退平均时间为5.8 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疾病痊愈时间平均值为7.2 d; 对照组患儿疾病痊愈时间平均值为11.7 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手足口病患儿的有效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患儿痛苦,值得临床上广泛采用。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 个性化护理; 健康教育
小儿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性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症状表现为发热和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部可见斑丘疹以及疱疹,视诊可见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伴有液体[1]。研究已经证实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已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以及肠道病毒71型为主,而这其中最常见的是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而肠道病毒71型会引起较为严重的并发症[2]。近年来研究表明该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为呼吸道传染和飞沫传染,也极易出现交叉感染,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后本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3]。本研究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来本院就诊并已在临床上确诊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的护理防护手段,进行对比研究,获得了较为满意的预防效果,现在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来本院就诊并临床确诊的小儿手足口病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8例,女42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3.5岁,发病时体温38.6~40 ℃。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手掌或足底出现疱疹、丘疹等,且有炎性红晕出现在疱疹周围,个别患儿还出现了食欲缺乏、咳嗽等常见并发症。将12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7岁,平均4.1岁,发病时体温38.6~40 ℃; 对照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2~10岁,平均4.3岁,发病时体温38.6~40 ℃。2组患儿的性别以及年龄分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实行常规性护理方案,保持患儿口腔清洁,预防细菌引起的感染以及继发感染,要求看护人员在患儿每次就餐后用温水进行漱口,当口腔出现糜烂时,可在医生允许下涂抹金霉素,促进糜烂的今早康复,减少感染发生的可能。患儿穿着宽松、舒适柔软的衣物,床铺应该保持干燥,并保持患儿衣物以及被褥的清洁,经常性更换[4]。治疗期间患儿的指甲也要定时修剪并保持干净,必要时可包裹患儿的双手,防止患儿搔抓皮疹破溃引起进一步感染。对于那些臀部也有皮疹出现的患儿,要求看护人员及时清理患儿的排泄物,保持患儿治疗期间臀部的清洁和干燥[5]。当疱疹出现破裂时,可在局部涂抹1%的甲紫软膏。小儿手足口病的体温升高主要以低热以及中等发烧为主,可以增加患儿饮水量,无特殊情况下一般不采取特殊处理,但如果患儿的体温超过38.5 ℃, 可在医生批准下按照医嘱服用退热剂[6]。
1.2.2实验组:实验组患儿采用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的新型感染防控护理方案。① 心理护理:患儿的依从性较差,难以控制自己情绪,在临床治疗中易发脾气,所以根据患儿的情绪特点,看护人员应该采取亲切、和蔼的语气及态度与患儿进行交流,关心和爱护患儿[7]; ② 口腔与饮食护理:看护人员要保持患儿口腔的洁净,尤其注意口腔有较多疱疹或者漱口过程中疼痛感极为强烈,以及不会漱口的患儿。研究[8]表明,口含康复液每日3次,不仅可缓解患儿疼痛感,并且可促进口腔黏膜的愈合。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应以清淡的食物为主; ③ 发热护理: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体温升高主要以低热以及中等发烧为主,需要增加患儿饮水量,无特殊情况下一般不采取特殊处理,但要求看护人员定时测量患儿的体温,当患儿的体温超过38.5 ℃时,可按照医嘱服用羚羊角口服液,口服每日2次,每次5 mL。适当条件下,在医生的允许下也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9]; ④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人员治疗过程中应教授患儿家长临床表现、流行途径和方法、发病机制以及防控措施等相关知识,看护人员与家长必须时刻注意患儿的卫生情况,保持患儿的个人卫生,保证患儿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10-11]。
本研究主要针对患儿皮疹的消退时间以及痊愈时间进行分别的观察和记录,并将其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其中,痊愈的判定标准为3天连续的测量体温并且显示为正常,临床上的主要症状消失;有效的判定标准为3天连续的测量体温显示趋于正常,临床上的主要症状基本消失;无效的判定标准为患儿的体温呈现为异常,并且临床上的主要症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
2结果
实验组中痊愈患儿为45例,有效的患儿为12例,总的有效率是95.0%; 对照组中痊愈的患儿为28例,有效的患儿为23例,总的有效率是8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1 2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实验组患者皮疹消退的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疾病的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的皮疹消退时间以及痊愈时间的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小儿手足口病由病毒引起,传染性极强[12]。当儿童被病毒感染,患上手足口病且没有及时送诊时,很容易导致中枢系统的病变,并且可能引发各种严重并发症[13]。临床上应注意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还具有侵害脑部以及心脏的危险,可能引起脑膜炎、心肌炎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在治疗期间看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发展,当发现患儿出现高热、头疼剧烈、呕吐、面色苍白、哭闹不安或者嗜睡的情况发生时,需要立即通知医生进行诊断[14]。所以,研究较为具体有效的感染防控护理措施变得极为重要[15]。在口腔护理上要求饭前以及饭后都要用温开水或者淡盐水使患儿进行漱口,并且对患儿的饮食上控制食用容易食用以及消化、富含高蛋白,采用少量多餐的饮食方式[16-17]。严禁食用海鲜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并对体温进行实时控制及测量,保持患儿最佳的康复条件。
结合健康教育可采用发放宣传册的方式,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方式。告知并要求家长以及看护人员引起高度的重视,防止患儿的继发感染。如果与手足口病患者发生过接触,并且伴有哭闹不安、头疼以及发热等情况的发生,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就诊[18-19]。与此同时,教导其在打喷嚏或者咳嗽时用手掩盖口鼻,从而减少病菌的扩散,减少感染可能性。除此之外,应保持治疗环境的通风情况,保证患儿有较为充足的睡眠时间,并且在治疗期间给予患儿营养学的强化,这样可以增强患儿的机体抵抗力,促进患儿的康复。
参考文献
[1]王仁媛, 李秋兰, 陈姣.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感染特点[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3): 750.
[2]郑巧女. 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实施综合性、系统性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9(2): 21.
[3]王伟文. 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15): 35.
[4]马红云. 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 2011, 27(29): 40.
[5]陈文娟, 林英.健康教育在预防手足口病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5(21): 2940.
[6]平启艳.21例手足口病护理体会[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1, 6(9): 717.
[7]黄青.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J].激光杂志, 2013, 34(3): 71.
[8]杨素容, 姚春花, 邓明映.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患儿家属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21): 3231.
[9]杜晓燕.100例手足口病疱疹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 21(5): 887.
[10]刘敏, 何井华, 周佳.同伴教育在手足口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 2010, 12(23): 4429.
[11]王莹, 张艳青.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1, 19(5): 482.
[12]黄谨耘.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护理干预[J].现代预防医学, 2010, 37(14): 2793.
[13]陈先君.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早期识别和护理[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0, 33(2): 197.
[14]裘冬仙.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 2011, 27(27): 41.
[15]刘俊华, 王昌松.健康教育在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疫情防控中的效果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 2014, 25(5): 86.
[16]陆兆华.手足口病流行现状和防控措施[J].山西医药杂志, 2014, 43(10): 1143.
[17]熊莉.个性化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疗, 2014, 33(21): 147.
[18]张秋莲, 马东弟.518例手足口病患者流行病学分析与防控策略讨论[J].医学动物防制, 2014, 16(7): 794.
[19]王仁媛, 李秋兰, 陈姣. 小儿重症手足口病感染特点[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3): 750.
Application study of personalized nursing and health
education in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ildren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UANG Min
(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alHospitalofXinduDistrict,Chengdu,Sichuan, 610500)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nursing effect of personalized nursing and health education in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ildren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MethodsA total of 120 children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pplied routine nursing to prevent and control infect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individualized nursing combined with health education, and the regression of rash and rehabilitation of two groups were closely monitored and compared. ResultsThere were 45 cases recover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12 effective patients, and overall efficacy rate was 95.0%. There were 28 recovered 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23 effective case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5.0%,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The average time the rash remiss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3.2 days and 5.8 day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average diseases healing tim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7.2 days and 11.7 day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Personalized nursing and health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ure rate, shorten the treatment time, and reduce the suffering of children, so it is worthy of widely clinical practice.
KEYWORDS:children with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personalized nursing; health education
收稿日期:2014-12-15
中图分类号:R 473.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10-138-03
DOI:10.7619/jcmp.201510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