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霞, 王瑞兰, 韩湘华, 白志芳, 陶红伟
(解放军302医院 肝胆外科一中心二科, 北京, 100039)
3种固定腹腔引流管方法在肝胆外科护理应用中的效果研究
黄秋霞, 王瑞兰, 韩湘华, 白志芳, 陶红伟
(解放军302医院 肝胆外科一中心二科, 北京, 100039)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腹腔引流管固定方法在肝胆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50例留置腹腔引流管患者,分别采取3 M医用透气胶布蝶形交叉固定法(A组)、导管固定装置固定法(B组)、3 M弹力胶布高举平台固定法(C组)固定腹腔引流管,分别比较3种固定方法的脱管率、更换间隔时间、费用、皮肤过敏度。结果A组与B组腹腔引流管脱管率明显多于C组,3组患者脱管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B组皮肤过敏率多于C组,3组患者过敏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组平均更换间隔时间中C组更换间隔时间要长于A组和B组(P<0.05); 3组患者满意度调查,C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另2组(P<0.05)。结论采用3 M弹力胶布高举平台固定法优于3 M医用透气胶布蝶形交叉固定法及导管固定装置固定,值得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3M弹力胶布; 腹腔引流管; 固定方法
腹腔引流管是腹部外科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技术之一[1],目的是引流出腹腔内存积的渗液、血水,以便医护人员观察病情,及早发现有无腹腔出血及术后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减少外科吸收热的发生[2]。近年来,随着手术种类和难度的增加,留置各种管道在肝胆外科使用日益增多,留置腹腔引流管是肝胆外科常见的治疗方法,腹腔引流管对患者的康复和临床的诊断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科腹腔引流管均为硅橡胶管,直径约0.5 cm, 长度约25~40 cm, 术后缝合后遗留在体外约15~30 cm。腹部术后一般留置2~3根引流管。引流管的增多,对术后患者活动带来不便。引流管落入或脱出腹腔,通常与患者腹腔引流管固定不牢有关[3], 如患者不耐受、患者活动、胶布黏性降低、皮肤油脂分泌导致管道固定不牢等,造成意外拔管而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4],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顺利治疗与康复。因此在患者安全康复过程中引流管的妥善固定尤为重要。为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管道的滑脱,现探讨腹部手术硅橡胶类腹腔引流管固定的最佳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现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2013年10月—2014年12月,完整病历资料并意识清醒的成年留置腹腔引流管患者250例,其中男187例,女63例;年龄35~70岁,平均53.2岁。肝癌切除术11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1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36例,脾切除术76例,肝移植9例。随机分成3组, 3 M医用透气胶布蝶形交叉固定法(A组)77例、导管固定装置固定法(B组)82例、3 M弹力胶布高举平台固定法(C组)91例,用不同方法固定腹腔引流管。3组患者均予留置引流管的健康宣教,采用导管风险评估表进行评分。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经统计差异无显著性(P>0.05), 具有可比性。
1.2.13 M医用透气胶布蝶形交叉固定法:在引流管口近皮肤处用笔画线标记,并紧随标记处用3M透明胶布蝶形交叉固定予无菌辅料上,在距引流管口5~10 cm处再次蝶形交叉固定予皮肤上。
1.2.2导管固定装置固定法:在引流管口处用笔画线标记,根据引流管的外露长度,距离引流管口5~10 cm皮肤周围贴导管固定装置,先在粘贴部位的皮肤,配合使用皮肤保护剂,待干后将导管固定装置贴于皮肤上。将引流管放置予导管装置的卡槽中,将粘扣对折粘贴。用油性笔接近管口处的引流管上画线标记,便于观察。
1.2.33 M弹力胶布高举平台固定法:用剪刀将长6 cm,宽4 cm的胶带,避开切口敷料,高举平抬的方法[5],在距离引流管5~10 cm处将3 M弹力胶布缠绕引流管1周后对粘,分别将分开的两端贴予皮肤(勿拉长),使胶带与皮肤粘贴处无张力,于接近管口处的引流管上用笔画线标记,便于观察。
观察3组腹腔引流管固定情况,有无发生脱出,每日8:00测量外露导管的长度,以脱出>3 cm定为脱出的标准。比较胶布过敏(导管固定部位皮肤有无潮红、破溃),比较更换的间隔时间,患者出院时对引流管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为保证观察指标的统一性、准确性,上述操作由责任护士每天交接班时进行并统计结果,观察期限到拔管为止。
2结果
结果显示, 3组患者中腹腔引流管脱出、胶布过敏情况进行对比, B组脱出率低于A组, C组脱出率低于A、B组(P<0.05), 胶布过敏B组低于A组, C组与A、B组比较无过敏(P<0.05),见表1。
表1 患者腹腔引流管脱出率、胶布过敏情况[n(%)]
与A、B组比较,*P<0.05。
结果显示,3组患者中固定材料更换时间进行对比,C组的固定材料更换时间要远长于A组和B组(P<0.05),A组和B组无明显差异(P>0.05), 见表2。
表2 各组患者固定材料更换时间
与A、B组比较,*P<0.05。
结果显示,C组患者非常满意高于A、B组(P>0.05), 见表3。
表3 患者满意度情况[n(%)]
与A、B组比较,*P<0.05。
3讨论
外科留置管道患者往往病情比较重,变化快,护理风险高于其他普通患者。腹部手术后,腹腔引流管脱出,是不可回纳的,因此在临床上引流管的护理非常重要。引流管的固定不牢或不妥当是意外脱管的主要因素之一[6]。一旦发生意外拔管,轻者造成并发症,而延缓病情恢复,增加患者的痛苦,重者会引起死亡,给医疗纠纷留下隐患[7]。对于3组患者均运用导管风险评估表进行评分,分值>5分者,床头悬挂防导管滑脱标志。在给予妥善固定引流管后,同样给予相关知识宣教,让患者理解置管目的及引流管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家属留置管可能产生的不适,对于意识清醒不配合治疗的患者,向其耐心讲解术后留置各种管道的作用并认真听取患者主诉[8]。指导患者翻身及下床活动时保护引流管的方法,平躺时固定高度不超过腋中线;离床活动时,固定于衣服下角,不超过引流管口处;搬动患者时,先夹闭引流管,防止逆行感染。加强年轻护理人员的培训,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引流管观察及交接班,特别是对于老人及依从性差的患者,加强巡视及沟通,双手须距离引流管20 cm, 必要时使用约束带。避免患者因不耐受、躁动而造成意外拔管,影响病情的观察及治疗。
3M医用透气胶布蝶形交叉固定方法(A组),此固定方法较简单,取材容易,价格较低,且医用透气胶布胶带薄,无色无味,带有微孔,透气性能好。由于固定用的胶布与皮肤接触的面积小,很容易受一些情况的干扰。如患者出汗、皮肤清洁度、引流袋内引流液的量、活动等。当患者出汗、或皮肤油脂分泌时,降低胶布的黏性,很容易使引流管脱出,安全性较差。频繁的更换胶布,容易引起皮肤的损伤、过敏,胶布痕迹又很难去除,患者舒适度差[9]。为了更好的固定腹腔引流管,通过使用大量胶布加以固定,胶布贴于皮肤表层,使皮肤产生紧绷感,且质地较硬,可至皮肤产生不适感,严重者还引发皮肤过敏症或湿疹[10],这不仅增加患者的不适,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导管固定装置固定法(B组),此固定方法美观,且导管固定器中附加的皮肤保护剂采用多分子聚合物,在涂抹后能迅速形成无刺激性的皮肤保护膜,是患者感觉舒适,皮肤保护剂具有透气性,有皮肤保护剂的作用,无过敏现象。但是步骤比较复杂,护士更换时花费时间比其他两种固定方法长,特别是清醒、能自主活动的患者,随着活动量的增加,此种固定装置易受衣服摩擦容易卷边,受皮屑、汗渍的影响,而黏附力降低,导致更换间隔时间缩短。
3M弹力胶布高举平台固定法(C组),经过3组患者的护理,此种固定方法不但与皮肤接触的面积大,由于胶布的柔软,对粘后可使分开的部分与皮肤表面黏合严密。施力时胶布受力面积大且均衡。同时避免了对局部皮肤的直接压迫,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3M弹力胶布固定导管是建议使用高举平台法固定,可增加患者的舒适度[11]。同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裁剪,更加适合不同的患者。从材料上分析,该胶带是棉布被衬,可随意纵横双向撕取,内含弹力丝,表面涂以低敏性医用黏胶,胶带有弹性,顺应性非常好,粘贴表面覆盖离型纸,防水,此种胶布透气性好,舒适度高,对于患者的皮肤刺激性也较小,不但能够避免对患者皮肤的损伤,同时也避免造成过敏现象。3M弹力胶布的黏性好,固定性好,便于患者活动,引流管不易脱出[12]。3M弹力胶布抗拉能力强,不易为外力影响[13],可贴3~5 d,大大降低成本,操作方便,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伍晓汀, 周勇.腹腔引流管正确选择和合理应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5, 25(1): 35.
[2]Marshall J C, Maier R V, Jimenez M, el al.Source control in the manage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e thock: an evidence-baaed review[J]. Crit Care Med, 2004, 32(11): 513.
[3]姜庆斌. 在普外中腹腔引流中采用腹腔引流管的临床观察[J]. 中外医疗, 2013, 20(12): 85.
[4]唐红娟, 唐笑青.NICU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护理进修杂志, 2010, 1(2): 181.
[5]孙松松, 姜文彬, 林辉.介绍一种各种引流管高举平台固定法[J].齐鲁护理杂志, 2014,20(11):24.
[6]蔡冬梅, 刘文莉, 沈小洁. 神经外科意外脱管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15(4): 67.
[7]黄娟. 风险管理在外科留置多管道患者的应用效果[J].护理学研究, 2012, 6(9): 38.
[8]施华.风险管理在外科术后管道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导, 2013, 12(11):529.
[9]魏晓娟.3M高强胶带固定胃管新法在胃管固定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 2012,10(8):161.
[10]顾沛. 外科护理学[M]. 第二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22.
[11]韩湘华, 王瑞兰, 黄秋霞, 等. 肝胆外科10例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防范护理[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2(18): 43.
[12]张晓芹. 3M胶带在外科手术后留置引流管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 2013, 1(11): 89.
[13]黄少珠, 郑美霞, 吴群. 自制3M弹力胶布在新生儿经口气管擦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全科护理, 2013, 11(11): 2398.
Effect research of three fixed methods of
abdominal drainage tubes applied in nursing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HUANG Qiuxia, WANG Ruilan, HAN Xianghua, BAI Zhifang, TAO Hongwei
(DepartmentofHepatobiliarySurgery,The302ndHospitalofLiberationArmy,Beijing, 100039)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ree fixed methods of abdominal drainage tubes in nursing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MethodsA total of 250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drainage tubes applied crossed fixation method with 3 M medical ventilated adhesive plaster(A group), tubes fixation method (B group), and high platform fixation method with 3 M elastic adhesive plaster (C group).The tube dropping rate,replacement interval time, the spending, and skin allergy of three different fixation methods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 tube dropping rate in A and B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C group,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P<0.5). The skin allergy rates in A group and B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C group, which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5). The average replacement interval time in C group was longer than that in A and B groups(P<0.5).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in C group was higher than A and B groups. ConclusionThe effect of high platform fixation method with 3 M elastic adhesive plaster is better than crossed fixation method with 3 M medical ventilated adhesive plaster and tubes fixation method, 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KEYWORDS:3 M elastic adhesive plaster; abdominal drainage tube; fixation method
通信作者:王瑞兰, E-mail: birdie7176@163.com
收稿日期:2015-02-03
中图分类号:R 47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10-037-03
DOI:10.7619/jcmp.2015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