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集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N=30例)及对照组(N=3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加强对患儿的饮食和口腔护理等实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及口腔溃疡好转的时间并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30例患儿中显效的15例,占50%;有效14例,占46%,无效1例,占3%,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30例患儿中显效的10例,占33%;有效12例,占40%,无效8例,占26%,总有效率为73%。两者相比较,效果差异显著(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手足口病的口腔病变患者,对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其不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护理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临床表现为手、足、臀出现散在的红色斑丘疹,而部分疱疹表现在口腔黏膜、硬腭、舌部及咽后壁,患儿会出现大小不等的疼痛性小水泡,约2~5枚的数量,并很快破溃形成溃疡,伴流涎及口痛明显,进而导致患儿出现拒食,预后不良。
所以,口腔护理对手足口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60例本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基础护理+针对性口腔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采集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N=30例)及对照组(N=30例),60例患儿中女31例,男29例,年龄介于3个月~6岁,患儿的口腔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溃疡及散在大小不等的疱疹,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充血,中心微凹陷,表面有灰黄色或灰白色覆盖物,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口痛、流涎、拒食及哭闹明显症状。两组患儿在年龄及病程严重程度方面没有明显差距(P>0.05),具有可比性。60例患者均符合卫生部制定的《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的诊断标准。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给予口服广谱抗病毒药物和局部伤口涂抹药物等常规方法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患者口腔及皮肤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保持口腔清洁
观察组的患儿首先在饮食方面需避免酸辣食物,以减少对口腔溃疡的刺激;另外对患儿进行口腔护理,2次/d,并且鼓励3岁以上的患儿实行早晚刷牙,饭前饭后用温开水进行漱口;而3岁以下的患儿则用棉签蘸温开水给他们清洁口腔。
1.2.2口腔用药护理
观察组的患儿都在其口腔溃疡处实行用药处,6次/d。首先在用药之前需先用少量的0.5%利多卡因喷在口腔疱疹和溃疡处,以降低及消除其局部的疼痛感,然后用棉签蘸上温开水轻轻地擦洗包括口唇、牙齿的外面里面、咬合面,还有峡部、牙龈、硬腭、舌面及舌下通通都进行擦洗处,擦洗完毕之后指导患儿用温开水含漱,并于溃疡处滴上维生素AD混合剂或于溃疡处喷西瓜霜喷剂,并在30min内不能进食和不饮水。
1.3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用药后2d内口腔黏膜疱疹消失,溃疡面愈合,全身症状改善,能自主地饮水、进食;有效:用药后3d口腔黏膜疱疹、溃疡面基本愈合,能饮水、进食;无效:用药后5d原症状未缓解或加重。
1.4统计学处理方法
所有数据进行SPSS 16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X2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
2结果
2.1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30例患儿中显效的15例,占50%;有效14例,占46%,无效1例,占3%,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30例患儿中显效的10例,占33%;有效12例,占40%,无效8例,占26%,总有效率为73%。两者相比较,效果差异显著(P<0.05),具统计学意义。具体见如下表1。
2.2不良反应比较
60例患儿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3讨论
对于轻度的手足口病患儿,采取常规的抗菌治疗便已经足够了,除了密切关注患儿温度、呼吸及各脏腑的各项指标变化,对这些的患儿的口腔进行精心的治疗和护理,运用利多卡因局部止痛的作用,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疼痛,并且明显缩短愈合时间,对患儿手足口病的康复具有很大的意义。
本文通过运用针对性的口腔护理,对小儿手足口病的康复起了积极的作用,观察组从患儿的饮食、口腔卫生及口腔用药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护理,不仅提高了护理水准,也提高了手足口病的治愈率,临床上应加大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力度,这对患儿的恢复和痊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