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双师型”助产教学团队的建设

2015-02-23 04:20冯敬华廖春玲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12期
关键词:技能型双师型助产

冯敬华,廖春玲

(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广西柳州545005)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双师型”助产教学团队的建设

冯敬华,廖春玲

(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广西柳州545005)

“高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最新定位,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妇幼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及临床对于优质护理服务的需要,高端技能型助产人才培养成为各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对助产核心课程群的教学水平、助产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该校对助产专业教师岗位进行了分析,重点围绕“三个素养”(即道德素养、职业素养、人文素养)、“五个能力”(即理论教学授课能力、临床实践指导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教师进行培养,通过院校合作、内培外引、医教结合、考评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完成规范的培养过程,逐步建成一支素质优良、能力全面的“双师型”助产教学团队,提高了该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高端技能型; 学生; 教育; 双师型; 助产学

助产教育是护理教育的一个分支,在我国已有100百多年的历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助产士,为妇幼卫生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校助产教育办学也有40多年的历史,从初期的中专层次到现在的大专层次,人才培养水平逐年提高,为广西及周边地区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助产人才。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其中把“高端技能型人才”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最新定位。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妇幼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及临床对于优质护理服务的需要,高端技能型助产人才培养成为各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对助产核心课程群的教学水平、助产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者对助产专业教师岗位进行了分析,重点围绕

“三个素养”、“五个能力”对教师进行培养,“三个素养”即道德素养、职业素养、人文素养,“五个能力”即理论教学授课能力、临床实践指导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医患沟通能力、科研创新能力,通过院校合作、内培外引、医教结合、考评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完成规范的培养过程,建设一支“德厚、识博、技熟”双师型助产教学团队。

1 “三个素养”的培养

1.1 助产教育既要考虑到教育工作的特点又要结合临床医疗服务的特点,助产专业教师有着教师、医生或护士的双重角色,应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传递对助产教育事业孜孜不倦、执著追求精神,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格,以及认真负责、诲人不倦、关热学生的敬业精神[1],另一方面又要在实践教学、临床带教过程中,表现出忠于医疗事业、热爱助产岗位、珍爱生命、关心患者、一丝不苟的医学献身精神。

1.2 助产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教学工作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终身学习、博学多才、治学严谨、风趣幽默、化繁琐为简单、化死板为生动、因材施教、尊重、理解、信任学生,临床医疗工作要求我们衣着整洁、仪表大方、精神饱满、举止文雅、反应敏捷、步履轻盈、操作娴熟、细致入微、沉着冷静、果断敏捷、语言精练、团结协作。

1.3 助产教师还应具备博大的人文素养,教师为人师表,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各方面的发展[2]。医乃仁术,助产工作要求医务工作者要有关爱生命、减轻痛苦的爱心,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的同情心,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责任心,工作中做到文明礼貌、热情周到、用语规范、态度和蔼、端庄稳重、细致耐心。

2 “五个能力”的培养

双师型教师培养是助产教学团队建设的重点,双师型教师应具备渊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精湛的教学技艺,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胜任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双重工作的复合型教师[3],因此教师主要从以下5个能力方面进行培养。

2.1 理论教学授课能力培养 课堂授课是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石,提高授课质量,强化教学效果,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4]。助产专业核心课程群的理论教学授课不同于护理专业,是在护理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向专科方向的培养,教学要求高,更加重视妇幼相关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内在联系性,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丰富的妇幼临床工作经验、对课程的整体把握和融会贯通能力,以及引人入胜的教学技巧。因此,本校选用教学团队中的具备中级职称以上的双师型骨干教师完成理论教学,这部分骨干教师已经完成了教师初级阶段的培养、妇儿课程的多轮整体授课和多年的妇幼临床工作经历,并取得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临床经验、形成了扎实稳定的教学风格,可以站在更高的水平为学生科学准确地传递深奥的医学理论知识。

2.2 临床实践指导能力培养 助产专业核心课程群的临床实践教学是课程建设的核心部分,包括校内实训中心的实践技能操作和临床医院的见习及顶岗实习。临床实践是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变为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通过专业实习接触社会、服务患者、强化专业服务意识、确立专业思想信念的关键过程,临床教学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护理院校向社会输入的护理人才是否合格的问题,而临床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临床教师质量[5]。助产教学团队的每名教师都要能够独立完成以上教学环节,实践技能授课要求教师能将理论知识迁移到临床实践技能中,能把基础护理技能迁移到临床技能操作之中,在实训中心依托仿真模型,结合临床病例举一反三,以更加规范的动作演示技能操作,而医院的临床见习与顶岗实习带教是以实际患者为操作对象,因此要求教师要在完成临床带教的过程中向学生传递良好的道德修养、职业素养、人文素养。

2.3 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 助产人才就业后经过几年的锻炼,优秀者可能走向护理管理岗位,因此要求助产专业教师要在教学期间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要求教师承担助产专业指导教师工作,师生共同参与班级管理建设工作、开展护理助产技能教学比赛组织工作、带领学生开展假期社会实践医疗下乡活动、检查实习工作、参与就业双选会组织接待等工作,这些工作不仅锻炼了师生的组织管理能力,还增加了师生接触、了解、交流的机会,增进了师生感情。

2.4 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助产人才就业的岗位以助产士、妇儿科护理及保健工作为主,母婴的安全与健康关系着千家万户,因此针对母婴群体的医疗护理服务工作也就成了是目前医患纠纷、暴力袭医案件发生率较多的地方。妇产科临床实践操作涉及的是妇女的隐私部位,儿科的护理操作又是在家长的监督与挑剔之下完成的,因此更增加了学生临床见习及实习的难度。教师应指导学生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充分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隐私权、享有的治疗护理权等权利,维护患者的利益,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尤其对于那些具有独立性人格而且情绪不稳定的患者要能容忍和接受患者的个性习惯,使患者感到被理解和支持,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获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6],才能完成护理检查与操作的学习,保证临床实践教学的质量,当出现医患矛盾时,教会学生能够冷静分析、正确处理,提高解决矛盾的能力。

2.5 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创新型、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只有通过推进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提高育人者的科研水平,才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和社会,全面提高学生的技术研发能力,为社会培养优质的创新型、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7]。医疗行业不断涌现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教育行业也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科研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教师水平的重要标尺。助产专业教师不仅要与时俱进、接受新信息、新观念,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更要站在教育与医疗行业的前沿阵地,努力创新,开展科研工作,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顺应国家未来发展的需要,教会学生站在国际视角下看问题,向学生传递最新的医学信息,引导学生参与科研,这样才能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高端技能型助产人才。

3 教学团队建设需要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

教学团队建设是学校师资建设的重点,依赖于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和鼓励性政策做保障。双师型助产教学团队的建设更加需要学校与医院的深度合作、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人才、坚持临床与教学结合、实行考核与评价结合。

3.1 本校目前助产专业招生在200人左右,助产专业核心课程群的专业教师数量充足,市区内有3家三级甲等综合附属医院和一所三级甲等妇女儿童医院,开展学校与医院的深度合作,坚持临床与教学结合的原则,聘请妇幼临床专家组建助产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合作制订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讨课程设置与课程标准,共同开发助产实训教材,院校共建校内外助产实训基地,共同培养助产专业教师,选拔具有“三证书”的即高校教师资格证、主治医师或主管护师证、助产技术资格证、教学水平高、临床技能强的校内专任教师和医院兼职教师组成双师型教学团队,校内专任教师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而医院兼职教师以见习/实习带教为主、理论教学为辅,校内专任教师一个学期在学校完成教学工作,另一个学期去附属医院从事临床工作,而医院兼职教师在完成临床工作之后,还需完成临床带教工作。专兼职教师同时受到学校与医院的双重考核管理,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职称优先晋升等鼓励性措施,双重岗位的锻炼提升了教师的内在素质,鼓励性的措施激发了教学工作积极性,院校的深度合作发挥了合作办学的优势,医教结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

3.2 内部培养外部引进人才的机制促进了双师型教学团队的迅速成长,提升了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内涵。校内青年教师必须完成为期3年的导师制培养,由有临床与教学多年经验的高级职称教师做其导师,并接受为期2年的临床医院轮转培训才能承担助产实验教学;中年骨干教师必须完成国内三级甲等医院进修1年的培训经历,以理论教学为主;而具有高级职称的学科带头人以参加国内外访问学者进修项目为主,主要在教学与临床工作开展科研创新工作,指导教学、带动科研、培养后备师资力量。外部引进兼职教师需要获得高校教师资格证才能承担教学工作,并且要接受学校规范的教学培训、教学检查和教学监督。学校每年定期开展教师授课比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比赛、护理助产技能大赛等活动为专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

3.3 健全考核与评价结合机制是保证助产教学团队发展的必要措施。建立合理的考评体系,是双师型教学团队管理最核心的依据,也是促进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更好、发展更快非常重要的方面[8]。作者制订了助产专业专任教师及兼职教师的考核聘用标准,择优录用,制订了专兼职教师培训进修计划,在师德考核、学生管理、教学质量评价、学术科研、教学获奖等发面制订了考核标准,并纳入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及职称晋升条件里,充分体现了双师型教师的贡献。

综上所述,建设一支素质优良、能力全面的双师型助产教学团队,才能胜任助产教育的教学任务,才能提高医学院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才能肩负起培养高端技能型助产人才的社会使命。

[1]陈桂萍.浅谈护理教师素质[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109.

[2]刘艳丽,胡秀雪,李新艺,等.我国护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2):133.

[3]崔具玲.浅谈卫生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42.

[4]王海波,高鹏,秦向阳,等.提高课堂授课能力的方法与途径[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11):929.

[5]刘红卫.护理临床教学现状与展望[J].护理研究,2004,18(10):1705-1706.

[6]罗飞,张泽华,侯天勇.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7):901-902.

[7]沈晓春.关于高职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29:29-30.

[8]戴维.双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9,2(1):110-112.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2.058

:B

:1009-5519(2015)12-1890-03

2015-01-10)

2014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A194)。

冯敬华(1976-),女,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助产专业教学、妇产科临床工作;E-mail:598647664@qq.com。

猜你喜欢
技能型双师型助产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框架下《PLC与变频器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践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