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朝阳,张 红,王 祥,王艺婷,张学珍
健康管理最早出现在美国,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1]。 2003 年后,以健康服务需求为牵引, 以健康体检为主要形式的健康管理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2]。 我院很好地抓住了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做大做强了体检工作,体检中心的品牌影响力逐年递增。 近几年,我院年体检量均在10 万人次左右,体检服务质量也深受广大客户的信赖。 但是,对于体检后根据体检客户个体或群体情况需要进行健康评价、健康指导和疾病干预等健康管理后续服务工作方面, 则显得相对薄弱。 而群众对体检后的健康管理后续服务工作的需求必将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大,其发展前景更加广阔[3]。 本研究也正是希望在这一方面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法,能更好地引领和带动医院的全面发展。
1.1 健康信息收集和健康档案的建立 每年我院承接社会、企事业单位近10 万人的体检,在这些来院体检人群中, 有一部分体检者选择在我院进行健康管理。 首先, 我们收集健康管理者的健康评估资料, 包括体检检查、实验室检查、职业、婚史、既往史、家族史、饮食习惯、运动情况、烟酒嗜好、工作现状、精神与睡眠状况以及对个人基础疾病的认识调查,将收集的资料整理归类,借助体检软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1.2 健康评估 采用杭州希禾"健康管理系统"软件,对健康管理客户进行健康评估,分为健康人群、慢病高危人群或亚健康人群、慢病患者三类人群进行规范化动态管理。
1.3 分类管理和健康促进
1.3.1 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 到体检单位开展咨询、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主要开展"一对一"的体检报告解读、健康心理咨询、对体检群体进行健康常识宣教、专题讲座等; 利用通信系统对健康管理客户进行短信和电话回访,并开通健康咨询热线,随时解答健康管理客户有关健康的疑问,实时进行健康教育。
1.3.2 慢病高危人群管理 对于健康体检中发现存在有健康危险因素的,结合问卷调查方式和"健康管理系统"软件的健康评估结果,从个人膳食、生活行为习惯、身体锻炼等方面给出健康指导处方,并反馈给个人。 对报告中的关键信息向本人进行解释,提供膳食、运动锻炼指导,对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进行校正等,并定期进行健康回访,督促健康处方的落实,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服务。
1.3.3 慢病患者管理 慢性病的自然进程正是健康危险因素作用的长期积累、叠加、演变的过程,早筛查、早干预、 早治疗, 在疾病尚未发展成不可逆转之前预防发生、演变和发展是预防慢性病的关键[2]。 我院根据"健康管理系统"软件评估结果和患者疾病所处的状态,有针对性地作出指导报告反馈给患者本人, 并结合患病情况提供就医治疗指导,确定随访、复诊时间,建立专职医生复查制度,进行疾病管理。 同时提供膳食、生活方式、不良行为改变、身体锻炼建议等个性化指导服务,进行生活方式管理。 对于特殊需要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需求管理,如上门巡诊、节假日急诊、家庭病房等服务。
1.3.4 个性化绿色通道服务 我院为健康管理者提供24 h 绿色通道服务,包括平常工作日各科室绿色通道服务、急诊绿色通道服务、节假日就诊绿色通道服务、专家预约绿色通道服务、特殊检查和治疗绿色通道服务、家庭病房绿色通道服务等。
1.4 健康管理实效 体检单位满意度逐年增加。 首先,体检结束后,我们到每家体检单位进行"一对一"体检咨询,增进每位客户对自己身体状况的了解。 另外,还组织专家定期到体检单位进行专题健康教育,如老年保健、妇女保健常识教育、心脑血管病防范等,使受检单位人员健康素养明显增加,健康意识显著增强,深受单位欢迎。其次,我们还承担了一些大单位的大型活动、会议及出差等医疗保障任务,并为其开通了绿色通道服务,解决这些单位员工的特殊医疗服务问题, 使医院与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更紧切。 自2011 年以来,体检人数每年保持在5%以上的增幅,每年体检量均在10 万人次以上。
个体健康评估和个体健康管理逐步展开。 从2011 年起,我院共为8000 余人进行了健康评估,为400 多人进行健康管理。特别是在个体健康管理方面,我们在生活方式管理、个体需求管理、疾病管理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摸索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切实得到了客户认可和信赖。
2.1 健康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 我院健康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健康管理的收费标准、管理标准、管理流程还不规范,健康管理者需求多,但为其服务内容还比较单一;院内、院外绿色通道没有很完美地建立,不能满足所有客户个体需求;目前的绩效奖励没有真正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存在推诿客户现象。
2.2 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加强 目前, 我院从事健康管理工作的人才梯队匮乏, 缺少学科带头人。 一是年龄偏大, 都已接近或超过退休年龄, 中青年人才队伍极度缺乏;二是部分工作人员临床经验不丰富,服务态度一般,难以满足客户需求。
2.3 信息化建设滞后 目前我院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健康管理方面还不规范,滞后健康管理服务的需要,如体检结果还不能在网上查询,网上的健康咨询,健康指导等健康管理服务工作也不完善;利用信息系统对单位体检数据进行自动对比分析还不成熟、完善。
3.1 完善健康管理内容、 流程及考评 尽快完善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并按制度标准进行考评,与绩效挂钩;进一步整合资源,完善院内、院外绿色通道服务,对绩效工资进行动态管理, 探索提高以工作量为标准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适当降低以职称为标准的基础性绩效工资的比重,奖励性绩效工资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倾斜。
3.2 内培外引人才,打造专业队伍 以优厚的待遇引进成熟的中青年专业人才;在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上,建立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 另外,可以尝试外聘院外优秀的专家团队,充分依托其技术力量,来加强和发展我院的健康管理工作。
3.3 开发健康管理信息平台 加强信息化建设,尽快与地方有技术实力的公司共同开发健康管理信息平台, 首先要实现体检客户历年体检数据自动对比分析, 逐步开通手机网上查询体检报告,网上预约体检服务,进一步完善健康管理客户的网上健康咨询、健康指导服务,让健康管理借助互联网更方便、快捷地为广大客户服务。
[1] 陈建勋, 马良才, 于文龙, 等. "健康管理"的理念和实践[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 22:7-9.
[2] 白书忠, 武留信, 陈刚, 等. 加强学科建设,引领健康管理机构与产业发展[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3, 7(2):73-75.
[3] 杨婷. 我国健康管理产业正期待突围[N]. 经济参考报,201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