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红,高 远,高俊峰,王春仁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163319)
食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控
段 红,高 远,高俊峰,王春仁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1633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方式的改变,华支睾吸虫病、广州管圆线虫病等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在我国的流行形势依然严峻,已经成为影响公共卫生的重要因素。因此,笔者现对在我国流行较广、危害严重的几种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危害及防控措施进行综述,为减少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生,改善我国兽医公共卫生状况奠定基础。
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公共卫生
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指因进食生的或者烹调不当的含有寄生虫虫卵或幼虫的食品而感染的一类疾病的总称[1]。包括鱼源性、肉源性、螺源性及淡水甲壳源性等多种[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方式的改变,使得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大幅度升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且其正在不断扩大和蔓延,应引起高度重视。因此,本文对我国流行的几种重要食源性寄生虫的流行情况、危害、防控措施及公共卫生情况进行简要概述,旨在加强人们对食源性寄生虫的认识,提高对其防范意识,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
1.1 华支睾吸虫病
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是一种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囊蚴淡水鱼虾而引起的一种非常重要的鱼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全世界有3500万人感染,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如中国、朝鲜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2]。我国感染人数达1249万,除西藏、青海、宁夏、新疆未见病例报道外,其余省、市、自治区均有病例报道,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南方某些地区[3-5]。蔡连顺等(2002)对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调查发现人的感染率高达31.51%[5],这与淡水鱼吸虫囊蚴感染率高是密切相关的,Zhang等(2014)对该省松花江、嫩江、牡丹江及内陆湖泊37个试验点的3221尾淡水鱼华支睾吸虫囊蚴进行了检测,结果阳性率高达19.96%[6]。目前,该病已经成为黑龙江省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成虫主要寄生在人和动物的肝胆管内,一般可引起原发性胆管性肝癌,胆管上皮癌、胆管炎、胆囊胆总管结石、胰腺炎等,严重感染时甚至死亡。
1.2 并殖吸虫病
并殖吸虫病又称肺吸虫病,是一种因食生的或半生的溪蟹、蝲蛄而引起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淡水甲壳动物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该病主要分布在亚洲,大洋州、美洲、非洲偶有报道[7]。我国已有24个省(区、市)有该病流行的报道[8]。刘道华等(2014)对皖南山区学生并殖吸虫感染进行调查,发现并殖吸虫总感染率为12.07%[9]。方益民等(2014)对黄山市(皖南地区)肺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溪蟹吸虫囊蚴感染率达到20.73%,而且平均每只溪蟹含有吸虫囊蚴3.51个[10],这说明生吃溪蟹是十分危险的,也解释了为什么当地居民感染率高的原因。虫体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肺组织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咳嗽、咯血或伴有胸腔积液,虫体异位寄生时如进入大脑则引起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可致死亡。
1.3 带绦虫病与囊尾蚴病
带绦虫病为肉源性寄生虫病,是因食生的或半生的猪肉或牛肉而引起的。该病分布广泛,主要集中于发展中国家,如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等地区[11],我国为该病的高发区,有29个省(区、市)有散发的带绦虫感染病例报道,并在一定地区形成地方性流行[12]。2011年1月-2012年12月,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虫卵检查法对全国31个省35万人进行抽查,带绦虫的感染率约为0.15%,并推算出全国感染带绦虫的人数约为0.195亿人[13]。陈兴旺等(2014)对四川甘孜州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调查发现带绦虫感染率为5.24%,说明目前我国带绦虫病在一定地区仍有流行[14]。人感染后会腹痛、恶心、消化不良、腹泻、体重减轻等症状,虫数多时可发生肠梗阻,更为重要的是带绦虫患者很容易自身感染囊尾蚴。
囊尾蚴病是由带绦虫的中绦期幼虫囊尾蚴寄生于人体所引起,外源性感染是因误食带绦虫卵而引起,内源性感染为自体感染。该病过去在我国流行十分普遍,近年来随着人们重视程度的提高,已明显减少。根据2001~2004年全国31个省(区、市)血清学调查,阳性率为0.58%,山西、福建、青海、宁夏、西藏感染率较高[1]。有的地区仍呈地方性流行,据资料介绍,2013年仅云南大理州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就收治脑囊尾蚴病905例[15]。囊尾蚴主要寄生在皮下组织、肌肉和中枢神经系统,以寄生脑组织最为严重,有资料证实癫痫是脑囊尾蚴病最常见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5]。
1.4 旋毛虫病
旋毛虫病是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旋毛虫包囊幼虫的猪肉或其他动物肉类而感染的一种危害严重的肉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16-17],据估计,目前全球约有旋毛虫病感染者1100万[18]。我国主要流行于西南、中原和东北地区,其中广西、云南、四川感染比较严重[18]。1964—1997年间云南省的大理、保山、临沧等12个地(州)和昆明市就暴发旋毛虫病441次,发病人数达到2万余人,死亡213人[18]。2008年西双版纳也发生因生吃野猪肉群体感染旋毛虫事件,26名就餐者全部发病[19]。近年来,随着人类认识程度的提高,感染者有所下降。然而,2013年云南澜沧县又暴发一起旋毛虫病,当地村民因食生肉而感染,其中死亡1人[20],由此可见旋毛虫病仍然是一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食源性寄生虫病。旋毛虫病的感染与人们嗜食生肉密切相关。该病急性期临床表现有发热、眼睑和面部水肿、皮疹、肌肉酸痛、过敏反应等,重症患者可因并发症死亡。
1.5 广州管圆线虫病
广州管圆线虫病是因生吃或吃未煮熟的各种水生、陆生螺类而引起的螺源性寄生虫病。该病呈世界性分布,热带、亚热带国家均有流行。相对其他食源性寄生虫病而言,我国人体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病例并不多,1996年报导我国仅有4例,1997-2005年增至100余例[21],即使是2006年夏天北京的“福寿螺事件”,报道人数也只有160人[22],以后均为零星报道。2008-2011年,云南大理人民医院确诊患者20名[23],2012年南方医科大学出现1位疑似病例[24],虽然该病发病人数较少,但因其危害严重和容易误诊,更应引起重视。广州管圆线虫侵犯宿主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脑炎和脑膜脑炎,危害极其严重。
对于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公共卫生干预手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提高卫生条件、食品监督、宣传教育等。防止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关键在于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首先,积极治疗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对食品从业人员加强健康检查;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卵囊污染水源和食物;加强屠宰业管理,提高肉食品、水产品的卫生检疫。其次,改变人们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不生食或半生食鱼、溪蟹、蝲蛄、淡水螺、牛肉、猪肉及其制品等。第三,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厨具需定时彻底清洗、消毒;烹调加工时要烧熟煮透,注意个人卫生。此外,还应该加强食品卫生宣传教育,普及预防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卫生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建立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和预警机制。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人们公共卫生意识的不断加强,食源性寄生虫病较过去相比,流行范围、疾病种类和感染率虽然有所下降,但是某些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而且危害很大,仍然是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安全问题。应该积极开展公共卫生安全教育,提倡健康饮食,加强食品检验检疫,杜绝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生,为食品安全体系和居民健康构造一道坚挺的防线。
[1]段绩辉.食物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形势与控制对策[J].实用预防医学,2005,12(4):985-988.
[2]Lun Z R,Gasser R B,Lai D H,et al.Clonorchiasis:a key food borne zoonosis in China [J].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2005,5:31-41.
[3]Sohn W M.Fish-born ezoonotiCTrematode metacercariae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J].The Korean journal of parasitology,2009,47(Suppl):S103-S113
[4]Chen D,Chen J,Huang J,etal.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Clonorchis sinensis infection in fresh water fishesin the Pearl River Delta[J].Parasitology research,2010,107(4):835-839.
[5]蔡连顺,辛华,陈光,等.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2,25(6):107-107.
[6]Zhang Y,Chang Q C,NaL,etal.Prevalence of Clonorchis sinensisinfection infresh water fishes in northeastern China[J].Veterinary parasitology, 2014,204(3):209-213.
[7]]Singh T S,Hiromu S,Devi K R,etal.Firstcaseof Paragonimus westermaniin fectionina female patient in India[J].Indian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2015,33(Suppl):156-159.
[8]晏渠如,严涛,周宪民,等.江西省卫氏并殖吸虫病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4,22(4):250-252.
[9]刘道华,汪天平,郭见多,等.皖南山区学生并殖吸虫感染现状调查分析[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4,(4):13.
[10]方益民,胡新三,凌志利,等.黄山市肺吸虫第二中间宿主-溪蟹感染调查[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4,(4).
[11]Wandra T,Swastika K,Dharmawan N S,etal.The present situationand to wards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o fneurocys ticercosison the tropicalisl and, Bali,Indonesia[J].Parasites& Vectors,2015,8(1):148.
[12]吴献洪,何多龙,刘巴睿,等.青海省东部地区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流行现状调查[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5,18(5):384 -386.
[13]王姝雅,尹强,王本贺,等.我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J].中外医疗,2013,(27):143.
[14]陈兴旺,钟波,张骥,等.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肠道蠕虫感染现状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4,30(11).
[15]杨冬梅.癫痫型脑囊尾蚴病的护理[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14,(4).
[16]Wilson N O.Trichinel losissurveil lance-Unitedtates,2008- 2012.[J].Morbidity&Mortality Weekly ReportSurveillance Summaries,2015,1:1-8.
[17]Van De N,NgaVT,Dorny P,etal.Trichinel losisin Vietnam [J].American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Hygiene,2015, 92(6):1265-1270.
[18]欧阳兆克,郭传坤.中国旋毛虫病流行病学和血清学研究概况[J].中国热带医学,2015,15(4):513-516.
[19]汪丽波,李鸿斌,吴方伟,等.云南省一起群体旋毛虫感染情况调查[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9,4(2):156.
[20]王春泉,吴方伟,王兴荣,等.云南省澜沧县一起旋毛虫病暴发的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13,13(11):1433-1434.
[21]林金祥.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治[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6,12(5):7-81.
[22]何战英,贾蕾,黄芳,等.北京市一起广州管圆线虫病暴发疫情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0):1241-1242.
[23]尹红梅.20例广州管圆线虫病临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9):1181-1182.
[24]刘芳,潘速跃.管圆线虫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性脑膜脑炎1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694-695.
段红(1989-),女,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2013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王春仁(1965-),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