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平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动物防疫检疫中心,四川 宜宾 644000)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形线虫寄生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旋毛虫可感染人、猪、犬、猫、鼠等多种动物,其分布范围较广,人感染旋毛虫可导致其死亡。在养猪领域,旋毛虫病的患病几率比较大。旋毛虫幼虫主要寄生在横纹肌中,成虫寄生在小肠绒毛,旋毛虫体积很小,成虫只有 1.4~4.0 mm,肉眼勉强可以看到,随粪便排泄出来的虫体很少且多是幼体虫,因此难以被发觉[1]。旋毛虫病作为一种传染性寄生虫病,给养猪行业带来较大的损失,故做好诊断和防治工作尤其重要。
旋毛虫的成虫和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雌、雄虫体在小肠绒毛交配后,雄虫死亡,雌虫产出幼虫,幼虫进入淋巴管,随后进入血液循环,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到达横纹肌后继续发育成为包囊,包囊在宿主胃内被溶解释放出幼虫,幼虫到达十二指肠和空肠继续发育成为幼虫。
猪对旋毛虫的耐受力较大,很难发觉患病症状。如果猪群大量感染旋毛虫病,一周后,会表现为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症状。两周后,可能会因为幼虫寄生到肌肉而造成肌炎,猪会表现出疼痛、行动不良、麻痹、声音嘶哑、咀嚼障碍、体温上升等症状,甚至出现脸部水肿。猪感染旋毛虫病后死亡率不高,1~2个月即可康复。
诊断活体生猪是否患有旋毛虫病较为困难,需在宰后检疫才能检出,因此旋毛虫检疫屠宰是检疫的必检项目。在屠宰检疫中,旋毛虫检疫主要采取肉眼和镜检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检查膈肌,当肉眼观察发现膈肌纤维有细小白点时,先将脂肪和肌膜去除,在膈肌上切下麦粒大小的肉块样本,将其放在两块载玻片中间,在低倍镜下观察肉样中是否有包囊,幼虫虫体主要呈现出折刀状卷曲在包囊当中。但此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感染早期及轻度感染时不容易被检出。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在体内寄生所引发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我国将猪旋毛虫病列为动物疫病中的二类疾病,必须要对旋毛虫进行控制和扑灭。旋毛虫病的流行和蔓延不仅会影响养猪产业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威胁人体健康、阻碍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旋毛虫最为重要的宿主是猪和鼠,还会间接干扰到人体健康。
(1)做好肉品卫生检疫工作。加强对检疫人员的管理与培训,规范动物养殖和生猪产品的检疫行为,严格按照标准规程展开检疫工作。生猪必须严格开展旋毛虫检验,并对出现旋毛虫病害的猪肉进行无害化处理,这样才能够避免旋毛虫进入到人体内,减少人畜之间的传播。
(2)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方式。避免猪群摄取被鼠、猫、狗等粪便污染的饲料。通过调查表明,养猪场所有鼠、狗、猫等动物会大大提高旋毛虫的发病几率。在养殖场中,工作人员要扑灭鼠类,切断鼠类与猪群间的联系,圈舍和周边环境要定期消毒,每月可用2%的生石灰和氢氧化钠溶液消毒一次。
(3)加强生猪屠宰检疫管理。严厉打击私屠乱宰行为,避免旋毛虫病害肉品上市。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定期、不定期对市场销售的生猪肉进行抽查,禁止出现违法销售行为。
(4)驱虫。为了减少旋毛虫对猪群养殖效益的影响,养殖户可在饲料中加入适量驱虫剂进行预防。目前针对旋毛虫病使用最为频繁的药物为左旋咪唑、甲苯达唑、氟苯达唑、丙硫咪唑等[2]。如果猪群已经确诊为旋毛虫病,可在饲料中加入丙硫苯咪唑300mg/kg,连用10 d即可基本将该虫杀死。
旋毛虫病是养猪领域重点防治的传染性寄生虫病,虽然它不会对猪造成过大影响,但对人体的伤害较为严重。因此需要做好旋毛虫病的诊断和预防,加强市场肉品卫生检查工作,对患旋毛虫病的生猪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养殖场也要加强日常养殖管理,减少该病的发生。
[1] 张变强.猪旋毛虫病的诊断及防治[J].当代畜牧,2014(26):67-68.
[2] 虞建雄.猪旋毛虫病的诊断与防治[J].广西畜牧兽医,2014(3):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