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红
(玉林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干预对策
——基于广西农村小学教师的调查
□黄建红
(玉林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目的:了解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情况。方法:采用李冰改编的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对广西388名农村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总体上三个因子及总分的平均分均低于中数3,中度倦怠和重度倦怠检出率分别达到了13.4%和10.3%;性别无显著差异,在低成就感因子上,未婚的教师和初级教师以及40岁以下的教师的得分均分别显著高于已婚、中级教师以及41-50岁的教师。其他因子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广西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总体上不严重,但有25%左右的教师有明显的倦怠现象。未婚教师和初级教师以及40岁以下的教师的倦怠程度分别高于已婚、初级教师以及41-50岁的教师。建议:为教师道德松绑,尊重教师的生命价值,缓解情感衰竭;破除教育行政化的藩篱,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消除去个性化;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网络,提高教师的个人成就感。
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情感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道德绑架
对于职业倦怠的定义有多种。为学者们普遍接受的是Maslach 等人的观点,即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因为不能有效地应对工作上延续不断的各种压力而产生的一种由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去个性化( depersonalization) 以及个人效能感降低( 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三方面构成的一种生理上、心理上的综合性症状[1]。据有关跨文化研究资料显示,凡是需要长期与人密切接触、打交道的行业,如教师、医生、警察及其他助人行业等最容易出现职业倦怠问题[2]。教师由于压力来源多,压力强度大而成为职业倦怠高发群体[3]。源于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和客观环境的限制,大部分在农村工作的中小学教师其职业发展条件和工作状况相较城市教师有较大的差距[4]。众所周知,近年来农村小学虽然在国家政策上受到重视,但农村小学教师在教师队伍中的尴尬地位却是不争的事实。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已有相关研究,但较少关注农村中小学教师[5],尤其是针对农村及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教师研究极少。基于此,本文立足广西玉林市周边的农村小学,对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研究,以期能管窥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心理状态,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向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实践依据。
1.研究对象
从广西玉林农村小学教师中选取被试对象,随机抽取16所农村小学,发放400份问卷,回收392份,剔除4份无效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388,问卷的有效率97%。教师人口统计学变量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职称、婚否4个方面。(具体情况详见表1)
2.研究方法
采用的问卷是沿用李冰改编的职业倦怠问卷[6],量表分为情感衰竭、去个性化和低成就感三个维度,情感衰竭是职业倦怠的核心成分,是指个体的情绪处于极度疲劳的状态,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疲乏不堪,精力丧失;人格解体又称为去个性化,是职业倦怠的人际关系维度,指对待服务对象的一种负性情绪,并对服务对象表现出消极、冷漠、疏远的态度;个人成就感低落是职业倦怠的自我评价维度,指在工作中对自己的效能感的降低和对自己消极评价倾向的增长[7]。该问卷共25道题目,采用李克特5点评分法,从“从未如此”到“总是如此”分别记 1~5 分,其中低成就感维度是反向题,进行反向计分后,三个维度均是得分越高,职业倦怠越严重。
表1 样本的人口变量分布情况
3.处理工具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采用SPSS17.0和Microsoft excel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后分析比较。应用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
1.职业倦怠的总体描述
(1)职业倦怠的总体状况分析
表2 广西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描述
根据表2所示,总均分以及三个因子平均分均低于3,据此可认为所调查的群体职业倦怠不严重。
(2)职业倦怠检出率情况
表3 职业倦怠单因素检出率
表4 职业倦怠程度的检出率
职业倦怠评价目前使用比较广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从单因子临界值看,以得分≥中数3为标准,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情感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三个因子职业倦怠检出率分别为28.4%、20.6%、27.3%,各因子平均检出率高达25.4%.第二种评价方案是根据李永鑫提出的工作倦怠评价标准[8],将被试的倦怠程度分为零倦怠(三个因子得分均低于临界值)、轻度倦怠(只有一个因子得分高于临界值)、中度倦怠(只有两个因子上的得分高于临界值)和高度倦怠(三个因素上的得分均高于临界值)四种不同的倦怠水平。(具体结果见表4)。中度和高度倦怠达到92人,占总数的23.7%。
综合上述两种检测标准,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总体不明显,但有1/4左右的教师呈现明显的职业倦怠,这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2.不同人口变量的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倦怠情况分析
(1)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T检验
经检验,数据基本服从正态分布,符合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的基本条件。
在性别变量上,据表5所示,男女在情感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三个因子均无显著差异;在婚否这一变量上,在低成就感因子上未婚教师得分要显著高于已婚教师(P=0.007),其他两个因子无显著差异。
表5 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T检验
表6 不同职称的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方差分析
表7 不同年龄阶段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方差分析
(2)不同职称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方差分析
据表6所示,只有低成就感因子存在显著差异(F=3.253,P=0.022),经LSD检验发现,不同职称职业倦怠总均分得分情况为:副高(小特、中高)<中级(小高、中一)<未定级<初级(小一小二、中二),其中,初级和中级达到显著性差异(P=0.010)。
(3)不同年龄阶段与广西农村小学职业倦怠的关系
据表7所示,在低成就感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经LSD检验发现,在年龄分布上,得分呈现出V型,即两头高中间低,41-50岁的教师得分显著低于≤30以及31-40岁的教师。
(一)农村小学职业倦怠分析 该研究结果表明,职业倦怠总体水平不严重,这与我国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7][9-11]。这与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重视农村教育工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强农村教师的选拔、职后培训,从内外两个方面为教师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等不无关系[12]。
(二)不同人口变量教师职业倦怠分析
(1)性别差异分析 在情感衰竭和去个性化上女性得分均高于男性,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女教师在工作上情感投入和耗损的程度高于男教师,相对男教师而言,女教师对学生更为冷漠,这与在工作上的投入高回报低,情感耗竭不无关系。在低成就感因子方面男性得分高于女教师,这说明男教师从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低于女性。这一调查结果与近年来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13-14]。尽管在情感衰竭和去个性化两方面的得分女性高于男性,但低成就感得分则男性高于女性,这说明尽管女性投入更大,付出更多,但成就感获得依然要高于男性。对此,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Farber解释为女性比男性更有韧劲,并且能够为应付教学中的压力做好准备,而且女性教师更敏感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有更好的交际技巧,同时能够比男性教师更充分地利用支持网络[15]。面对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需要亦师亦母的角色,而男性的价值体现更多在工作成就及收入高低、教育的滞后和反复以及待遇低下,容易导致男教师滋生厌教情绪[16]。
(2)年龄差异分析 职业倦怠呈现为两头高,中间低的状态,40岁以下的教师职业倦怠最为严重,这与Farber等人的研究是一致的[15][17-18],因为教师在20岁左右时,容易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并且二三十岁的教师正处于专业认同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会较多地面对诸如理想幻灭、工作中的挫折等问题,因而容易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怀疑或遗憾,所以出现职业倦怠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而且处于这一阶段的教师,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的重负很容易使得这一年龄段的教师感到疲于应付,精疲力尽。
(3)婚否差异分析 仅在低成就感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已婚教师的得分显著低于未婚教师,这说明了未婚的教师职业倦怠相对要严重。未婚的教师更多是刚入职的新教师,容易遭遇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而产生怀疑和效能感低落,此外,将年龄阶段和婚否作相关分析,发现显著相关(p=0.000),也同时佐证了年龄对倦怠的影响。
(4)职称差异分析 仅在低成就感因子初级教师得分显著高于中级,这说明取得初级职称的教师即小一、小二显著的成就感显著低于中级即小高和中一,这与现有的教师工资待遇与职称密切挂钩有关,职称高相应的各种工资福利待遇也高。不管是哪个行业,证明社会价值很重要的一点便是经济待遇问题,初级教师各方面的待遇低下,任务繁重无疑会影响其成就感。
1.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广西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总体不严重,但有1/4左右的教师出现明显的职业倦怠。性别无显著性差异、女性情感衰竭和去个性化相对较为严重,男性的成就感相对较低。年龄在低成就感因子上有显著差异。41-50岁的教师要显著低于30-40岁以及30岁以下的教师,这说明41-50岁教师职业倦怠最不严重,有必要关注年龄区间在30-40和50以上的教师群体的职业需求。在婚否因子上,低成就感上已婚的显著高于未婚,这与承担的家庭和社会角色不无关系。在职称上,仅低成就感因子中级显著高于初级,这与当下职称与各种待遇的密切相关是分不开的。
2.建议
(1)为教师道德松绑,尊重教师的生命价值,缓解情感衰竭
中国的文化传统有把教师当“神”看的倾向[19],“蜡烛”“春蚕”这些对教师形象的称呼,折射出社会对教师无私奉献的期待,在给教师带来巨大的社会声誉的同时也是对教师的进行非人的道德绑架,教育管理者或学校管理者也未把教师当“人”来看,当“人”也须是如孔子一样的“圣人”,是“完人”,是工作不知疲倦的超人。时代在发展,社会标准也在进步,“以牺牲论英雄”这种倾向是违背了教师作为“人”的本质特征,势必造成教师强大的心理压力和职业倦怠。强调生命价值的今天,有必要给教师道德松绑,尊重教师的生命价值。
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叶澜在《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中指出:“如果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20],换言之,不尊重教师的生命价值,也就很难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而尊重教师的生命价值,首要的就是把教师当“人”来看,解除道德绑架,从而缓解情绪衰竭。
(2)破除教育行政化的藩篱,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消除去个性化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要求学校管理要民主管理,促进教师自主发展。长期以来,在教育日趋行政化的今天,教师专业自主权旁落是个不争的事实。巴西著名的批判教育家弗莱雷在《被压迫者教育学》一文中提出压迫是一个普遍现象,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缺乏主体性与参与性,只是作为被动的执行者,绝大多数教师对于这种“压迫”情形保持沉默,他认为,教师之所以会形成“静默”文化,一方面是由于传统教育理念与学校氛围不支持教师的自主参与;另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缺乏主动意识[21]。这必然会影响到教师的自我实现需要的实现,在现实环境中也极易造成麻木、对学生和教学工作的双重冷漠的去个性化的行为,因此,必须破除教育行政化的藩篱,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同时教师自身要唤起自主意识和对专业自主行为的自觉维护,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实现教师的自我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热忱,消除去个性化的影响。
(3)构建积极的社会支持网络,提高教师的个人成就感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这就说明每个人都需要在社会关系中寻求支持以证明其存在的价值。社会支持意味着教师群体能够得到社会的尊重和信任,肯定教师的教学工作,社会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整体联动,努力为教师营构宽松、愉悦的工作环境,对教师在工作中出现的失误给予更多的宽容和支持。学校管理者要切实保障教师在职业生涯中的正当权益问题,使其不至于丧失对教育的热忱和信心,提高教师的个人成就感。教师也要学会主动寻求帮助,增强工作的心理弹性,减少职业压力所带来的倦怠感[22]。 ■
[1]宋中英.城市初中教师工作倦怠状况及其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7,( 3):65.
[2]夏珺.教师:何时摆脱职业倦怠[N].中国教育报.2006年3月20日,第004版.
[3]梅敏君.中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的调查分析[J].教育探索,2006,(2):112.
[4]廖传景,胡瑜,朱倩云.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实证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5.(4):27.
[5]马传军.教师职业倦怠国内十年研究[J]. 江苏教育研究,2010,(1) :42.
[6]李冰.上海市大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53.
[7]王大军. 河南省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成因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1):110.
[8]李永鑫,李益敏.工作倦怠评价标准的初步探讨[J].心理科学,2006,(1):50.
[9]伍新春,曾玲娟,秦宪刚,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1(4):263.
[10]Champion DF,Westbrook BW.Maslach burnou t inventory[J].Measurement Evaluation Counseling Development,1984,17( 2):100.
[11]赵玉芳,毕重增.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1):80.
[12]廖传景,董加銮.农村小学骨干教师与普通教师职业压力与工作倦怠比较研究——以浙江省温州市为例[J].2015,(1):44.
[13]杨小梅.C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研究[J].教育导刊.2012.2上半月:31.
[14]Vandenberghe R,Huberman AM. Understanding and peventing tacher brnout:A surcebook of iternational rsearchand pactic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15.
[15]杨秀玉.美国教师职业倦怠根源探析——以巴利A·法伯的研究为中心[J].外国教育研究,2005,(6):48.
[16]王芳,许燕.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心理学报,2004,(5):573.
[17]Barry A F. Introduction: Understanding And Treating Burnout In A Changing Culture. JCLP/In Session: Psychotherapy In Practice. 2000,56(5):589.
[18]Friedman A. Burnout in teachers: shattered dreams of impeccable professional performance. JCLP/In Session: Psychotherapy In Practice, 2000, 56(5):595.
[19]明庆华,程斯辉.论作为”人”的教师[J].课程教材教法,2004(11):83.
[20]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
[21]胡慧闵,王建军.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74.
[22]王梅.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63.
【责任编辑 潘琰佩】
Survey on Teachers’ Job Burnout of Rural Primary Schools——On Basis of Investigation on Rural Primary Teachers in Guangxi
HUANG Jian-hong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Yulin Normal University, Yulin, Guangxi 537000)
Objective: To know about the teachers’ job burnout situation of rural primary schools in Guangxi. Method: “teacher job burnout questionnaire” by Li Bing is employed to conduct a survey on 388 rural primary teachers. Result: the mean score of three factors and the average of total score are no higher than the median 3; the moderate and high job burnout respectively account for 13.4% and 10.3% of the total subject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ales and the females. The mean score of 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factor of the teachers of the unmarried and the intermediate, as well as aged below aged 40 is respectively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arried, the intermediate title and below aged 41-50. Conclusion: Rural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job burnout is not serious in Guangxi, but 25% teachers reveal obvious job burnout. The job burnout of the teachers of the unmarried and with primary title and as well as aged below 40 are respectively more serious than that of the teachers of the married and with intermediate title, as well as aged 41-50. Suggestion: relieve teachers’emotional exhaustion by uniting teachers’ morally blackmail and respect their life value; eliminate deindividualism by remov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boost teachers’ professionally autonomous development; enhance teachers’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by constructing social support network.
rural primary school teacher; job burnout; emotional exhaustion; deindividualism; reduced accomplishment; morally blackmail
G625.1
A
1004-4671(2015)06-0147-06
2015-09-20
广西教师教育立项研究课题“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师资建设研究”(桂教师范〔2010〕60号)。
黄建红(1980~),女,湖南长沙人,玉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理论研究、教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