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之战:决定三家归一的关键战役

2015-02-21 18:34
关键词:姜维魏军陇西

王 瑰

(曲靖师范学院中国铜商文化研究院,云南 曲靖 655000)

魏蜀吴三国的鼎立是以统一而非割据为最终目的,这是没有疑问的。三国间谋求统一的第一次高潮,以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为结束标志,之后三国进入持续近二十年的基本面上的休养生息阶段。而后,魏嘉平元年(249)春,太傅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诛杀辅政大臣曹爽等,魏国大权悉归司马氏。嘉平三年(251),司马懿死,其子司马师执政,司马氏在魏国的专政地位需要进一步巩固。在吴,太元二年(252,是年二月改元神凤,四月孙权卒,孙亮即位,改元建兴)孙权死,诸葛恪辅政。在蜀,延熙十六年(253)大将军费死,姜维辅政。四五年间,三国政权都实现了交替。不过,在这波交替中,还是有所不同,即魏国属于权臣篡权,在其国内必然造成新旧势力的站队和分化问题,预期魏国内政会变得更加重要,是不会有足够精力兴大军收吴平蜀的。与此相反,吴、蜀则是分别由在国内享有崇高威望且无比积极进取的姜维和诸葛恪辅政,而对他们而言魏国的变局很像是他们期待已久的适合于实现统一的“天下有变”[1]913的时机①,出身曹魏功勋贵族家庭的夏侯霸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后降蜀对此作出了很好的注脚。因此,三国谋求统一的战争就此掀起了第二波高潮,不过严格说是蜀、吴谋求统一的高潮,司马氏专政的魏国只是被动迎接挑战而已。但是,就在司马氏魏国的被动迎战中,由于大败蜀军的一场战役,蜀廷丧失组织大规模进攻的信心和能力,从而扭转了整个统一战争的战略态势,并以此标志了三家即将归一的结局。这就是公元256年蜀将姜维与魏将邓艾争夺陇西的上之战。②

251年前后,三国政权先后实现权力过渡后,就对峙面上的形势而言,均衡对峙基本打破,蜀、吴崛起为战略进攻方。不过,首先掀起较大规模战争的不是抗魏最坚决的蜀汉而是诸葛恪辅政的孙吴。吴主孙亮建兴元年(252)十月,新辅政的诸葛恪即率众进入魏吴交界的东兴(在今安徽巢县南④),筑大堤阻遏巢湖水,并于堤左右筑两城,留兵把守。魏人以为吴人此举侵入魏国疆土,遂命大将胡遵、诸葛诞等率众七万攻围两城并摧毁堤坝。诸葛恪闻讯,即引军四万昼夜赴援,并于当年十二月大败魏军,获丰赡战利。不过,此战后,诸葛恪志骄轻魏,次年开春即谋议大举伐魏,并潜使入蜀求东西共举,蒙蜀汉新任辅政姜维同意。不过,诸葛恪显然是冒进了,不仅吴廷众臣“以为数出疲劳,同辞谏恪”[2]1435,便是蜀中远在越郡做太守的张嶷也认为冒进了,并希望通过诸葛瞻与诸葛恪的堂兄弟关系进行劝阻,建议再准备数年。但是诸葛恪本是“刚狠自用”之人,又聪明善辩手腕强硬,遂于吴建兴二年(253)三月“违众出军,大发州郡二十万众”[2]1437,入淮南、围新城(治今合肥西北外),气势甚盛。可惜,结果因为暑湿疾疫,吴军死者大半,诸葛恪被迫退军。退军回京,诸葛恪不知抚恤,专务立威,朝野离心,当年十月武卫将军孙峻发动政变,“伏兵杀恪于殿堂”[2]1152,由此吴国政局进入长期动荡中,虽也多次利用各种时机与魏战争,但并不能持久专意。不过,虽然如此,由于司马氏对魏廷的内部调整尚须时日,吴、蜀处于进攻方的战略态势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起主导作用的转移到蜀汉姜维身上了,而陇西则再次成为焦点。

陇西在统一天下中的战略地位,应该说诸葛亮在发出《隆中对》时已经提到了,其所谓“西和诸戎”便是“跨有荆、益”的战略内容之一。周瑜为孙权谋划的统一战略中也说:“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2]1264马超,陇西军阀,显然陇西在周瑜眼中也是当时进取中原、统一天下不可或缺的战略要地。蜀汉建国西土,陇西就更加重要了,尤其是蜀汉失去荆州后,陇西甚至成了蜀汉进取中原的唯一战略支点,诸葛亮认为占有陇西再进取关中便可以“十全必克而无虞”[1]1003,所以诸葛亮伐魏,始终围绕陇西做文章,即便是最后一次屯兵五丈原,实际上注目的也是陇西,将司马懿大军吸引到渭南后,即争渭水北原,企图以此连通南北,隔绝陇道,从而实现断陇而有的战略目标,可惜被魏扬武将军郭淮及时识破而未得逞。⑤蒋琬辅政后,曾试图避开陇西,沿汉水东出蚕食魏地,但不果行,又重新认识到了陇西的重要战略地位,遂上疏言:“凉州胡塞之要,进退有资,贼之所惜;且羌、胡乃心思汉如渴,又昔偏军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长短,以为事首,宜以姜维为凉州刺史。若维征行,衔持河右,臣当率军为维镇继。”[1]1059如果说诸葛亮平取陇右的战略是自东而西进行,那么蒋琬就调整为自西而东了,姜维辅政后大举用兵陇西,基本就沿着这条方略。

不过,尽管这次战役可能没有取得预期最乐观的目标,但是至少极大地增强了蜀廷的信心并动摇了陇西人心。次年,即蜀汉延熙十八年(255),姜维“复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于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1]1064这就是著名的洮西之役。王经败于洮西后,即渡洮河,退保狄道城中,姜维欲趁机攻下狄道城,魏征西将军陈泰再次进兵解围,虚张声势,姜维不审虚实,退兵暂驻钟提(约今甘肃临洮与岷县之间的洮河中段),没能进一步扩大胜果。但尽管如此,这也是姜维自用兵陇西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魏廷为此战之败于当年十月、十一月连下两道抚民诏书。十月诏书云:“朕以寡德,不能式遏寇虐,乃令蜀贼陆梁边陲。洮西之战,至取负败,将士死亡,计以千数,或没命战场,冤魂不反,或牵掣虏手,流离异域,吾深痛愍,为之悼心……”[4]133-134,死亡计以千数,不是书写错误,便是故意缩小数据,《蜀书》明言数万,且当时战争,死亡数千本是常事,何须诏书抚慰。十一月诏书云:“往者洮西之战,将吏士民或临阵战亡,或沉溺洮水,骸骨不收,弃于原野,吾常痛之。其告征西、安西将军,各令部人于战处及水次求尸丧,收敛藏埋,以慰存亡。”[4]134可见此战对魏廷震动之大。而在蜀廷方面,后主就地封拜姜维为大将军,可见其惊喜。更重要的此战还令蜀廷信心暴涨,不顾连年起大军远征的疲劳、烦扰,“更整勒戎马,与镇西大将军胡济期会上”[1]1064,准备与魏军再来一次更大规模的决战。这战就是上之战。

姜维蜀军取得洮西之役的胜利后,蜀、魏在陇西地区分别处在怎样的争夺态势上呢?对此,参与指挥解王经之围的魏将邓艾,被封为安西将军,假节、领护东羌校尉,专意守卫陇西后,曾为下属作过精到分析。当时,姜维退军钟提,魏将多认为经此大战,蜀军力量已竭,短期内不会对魏发起进攻,独邓艾以为不然,他说:“洮西之败,非小失也;破军杀将,仓廪空虚,百姓流离,几于危亡。今以策言之,彼有乘胜之势,我有虚弱之实,一也。彼上下相习,五兵犀利,我将易兵新,器杖未复,二也。彼以船行,吾以陆军,劳逸不同,三也。狄道、陇西、南安、祁山,各当有守,彼专为一,我分为四,四也。从南安、陇西,因食羌谷,若趋祁山,熟麦千顷,为之县饵,五也。贼有黠数,其来必矣。”[4]778透过邓艾的分析,不难看出,洮西之战后,在蜀、魏的陇西对峙中,蜀军在兵势军心、兵将和谐、武器装备、后勤保障诸方面都占有巨大优势。邓艾看到的蜀军优势,姜维也看到了,所以第二年,即蜀汉延熙十九年,姜维便再次率大军出动。不过,姜维怀揣的是一项更大的决战计划。

与魏军进行一次大决战,一举截断陇西,自诸葛亮起实际上便是蜀军所孜孜谋求的,只是魏军战略也很清晰,就是坚决避免与蜀军决战,所以诸葛亮只能在五丈原憾别人世。诸葛亮寻求与魏军主力决战的方略,姜维也是相当认同的,费曾告诫姜维“无以为希冀徼而决成败于一举”[1]1064,这说明姜维早有寻求魏军决战的计划。

洮西之役后,姜维显然认为与魏军了断陇西的决战时机已然来临,邓艾的精辟分析实际上已说明这点。不过,邓艾似乎有意忽略的蜀军的一个劣势,就是兵力不足。因为对于这点,不仅他没有提到,从魏将多认为姜维力竭不当复出上也暗示了一二,而姜维特意“与镇西大将军胡济期会上”,也说明了这点。只有姜维所部,是无法保证与陇西魏军决战并取胜的。

姜维打算怎样实现战役计划呢?《姜维传》没有记载,但《邓艾传》详细记述了战役经过。邓艾曾策断由于祁山有千顷熟麦,姜维必定会兵发祁山,邓艾的判断相当准确,姜维提兵出发后,第一站果然就是祁山。全过程是:“顷之,维果向祁山,闻艾已有备,乃回从董亭趋南安,艾据武城山以相持。维与艾争险,不克,其夜,渡渭东行,缘山趋上,艾与战于段谷,大破之。”[4]778,祁山在今甘肃西和县南,董亭在今甘肃武山县南,南安则在今甘肃陇西,可见蜀军的运行线路,乃是从洮河边钟提出发,东南向长途进至祁山,不利,又西返,至董亭后改而北进,向南安,邓艾紧密跟随;未至南安,魏军赶上并先期占领武城山(在今甘肃武山县南)阻断蜀军进至南安的道路,蜀军遂对武城山发起进攻,不胜,趁夜渡过渭河转而依山东进上。在上东之段谷,蜀军与魏军相遇,遂接战,蜀军大败。

蜀军失败的原因,《姜维传》载为“济失誓不至”[1]1064,这是可信的。因为,从上之战的过程来看,姜维是完全实现了调动魏军于上目的的,谋略水平相当高。攻祁山、南安都是虚招,在于吸引魏军紧密跟随,魏军确实也跟着蜀军在陇西由东而西、由西而东地绕了个大圈,既能疲劳魏军,又能为胡济军出祁山趋上赢得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但是,姜维不幸,胡济竟然“失誓不至”,姜维到了预设决战地点却不得不孤军抗魏,计划在最后一步落空,遭致大败。胡济为什么失誓不至,至今仍是一大谜团。

“众庶由是怨”,“众”即“众臣”,“庶”即平民,这句话表明此时蜀国朝野开始普遍反对姜维的对外战争了。与此相对,延熙十八年(255),姜维拔河关、狄道、临洮三县民还后,打算再次出兵发动洮西之役时,“唯翼廷争,以为国小民劳,不宜黩武”[1]1075(翼,即张翼,汉司空张浩玄孙,蜀汉名将),满朝文武不赞成用兵而廷争的仅张翼一人,可见当时蜀国虽劳,还是普遍支持战争的。延熙十九年的战役决定后,由于有洮西大胜的铺垫,便更无异议。但是,上败后,朝野皆怨了。第二年,即延熙二十年(257),当魏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反于淮南的消息传到,姜维再议趁机出兵时,蜀汉大学者谯周就写作了著名的《仇国论》⑪,公开反对出兵,后来甚至公开发表“众而大,期之会,具而授,若何复”[1]102212○的亡国言论,蜀汉后期的亡国思潮和言论由此再次出现高潮⑬,为后主投降邓艾打下了舆论铺垫。景耀五年(262),姜维再次率众出陇西,从来没有反对过蜀汉对外战争的重将廖化,也站了出来,不客气地说出:“‘兵不戢,必自焚’,伯约之谓也。”[1]1077伯约,姜维字。而此时,新统朝事的诸葛瞻、董厥“以维好战无功,国内疲敝,宜表后主,召还为益州刺史,夺其兵权”,东晋时“蜀长老犹有瞻表以阎宇代维故事”[1]933。显然,上之败后,蜀汉朝野、文武大臣对战争的热情一落千丈了。

“而陇以西亦骚动不宁”则表征着在军事和国防上蜀汉对魏形势的恶性逆转。陇西是蜀汉自诸葛亮以来,历蒋琬、费、姜维数十年苦心经营的进取中原的战略基地,上之战前姜维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已经极大地动摇了陇西夷汉民对魏廷的信心,这从上文邓艾策断姜维必定出军的分析中可以清晰看出。而上败后,姜维六年内没有出兵陇西,延熙二十年诸葛诞反于淮南时,他是出骆谷,直入关中中部;这虽有实力受损难以集兵再出的原因,但必定也有陇西地区对蜀廷信心丧失的原因;且景耀五年,姜维息兵五年后再入陇西,兵锋所向是在今甘肃卓尼东北的侯和,在洮河以西,这是辅政以来首次不在洮河以东的焦点地区争夺,这暗示的实际上是蜀汉力量在陇西地区的完全退出,陇西已经转换为魏廷平灭蜀汉的战略基地而不再是蜀汉进取关中的战略基地。

三、结语

公元251年前后,三国对峙的相对均衡形势改变,蜀、吴转化为战略进攻方是魏有内隙,国虽粮足人众却预期无法形成有效战斗力的缘故。对于这个机会,吴国辅政诸葛恪的违众冒进,以及由此引发的吴国内隙将之白白断送;而在蜀国,由于蒋、费时期对诸葛亮政策制度的继承,蜀汉臣民既恢复了一定元气,对进取中原、统一天下的热情又还保持较高,所以这个机会便顺利地被姜维领导的蜀汉抓住了,而蜀汉也一度站在了“断陇而有”的重大战略胜利的门口,只是由于姜维所不可控的意外事件的发生,才上一败,前功尽废。

注释:

①诸葛亮《隆中对》出兵取中原的时间是“天下有变”,贾诩答曹丕伐蜀吴何先之问云“绥之以文德而俟其变,则平之不难”(《魏书·贾诩传》),鲁肃建策孙权“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吴书·鲁肃传》),皆是待变而平天下之意,当然这个“变”实际上就是敌方的内溃或内隙。

②在三国史研究上,学界普遍认可赤壁之战决定了天下三分的形势,而夷陵之战则正式形成了三国长期对峙的格局。但是,对于三国对峙的必然终结,学界却没有普遍讨论过是否有过一场决定性的战役。惟任昭坤先生认为魏甘露二年(257)司马昭起兵26万平灭诸葛诞叛乱的寿春之战,是司马氏战胜曹氏的决定性战役,为司马昭完成以晋代魏和出兵灭蜀吴创造了条件,从而预示了三分天下局面的即将结束(《三国寿春之战为何被冷落》,《安徽史学》,1986年第6期)。不过任先生的意思,显然不是说寿春之战决定了三国对峙的无法长久维系,而是决定天下一统于曹氏还是司马氏,这是一个默认的前提。但是,这个前提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仅仅是曹魏据有中原、北方,实力最强吗?任先生的大作并没有回答。但是,答案显然不尽如是,中国历代王朝哪一个没有经历过以弱抗强的阶段呢?

③本文提到的陇西,除了具体的陇西郡(治今甘肃陇西)外,主要指陇山以西的魏国雍州(即今甘肃天水、定西、陇南及甘南州诸地),以及凉州西南部地区(即今甘肃兰州与青海西宁一带)。

④本文古今地名参考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三国两晋时期》,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年。

⑤郭淮本传载:“青龙二年(234年),诸葛亮出斜谷,并田于兰坑。是时司马宣王屯渭南;淮策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议者多谓不然。淮曰:‘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宣王善之,淮遂屯北原。堑垒未成,蜀兵大至,淮逆击之。”(《三国志》卷26《魏书·郭淮传》,第734-735页)从中不难看出,诸葛亮是故意吸引司马懿率大军屯驻渭南,以便趁虚攻取渭北,阻断陇道的,这可谓是取得陇右的釜底抽薪之计,当然计策若得成,鉴于陇西的重要地位,也就可以逼迫司马懿与蜀军决战。

⑥不过,这段时期偏师入陇西的目的似乎不在战争和蚕食二州土地,而是熟悉陇西地理、民情,策反和联络策应雍、凉二州的的羌、胡部落。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联合二州羌胡本是诸葛亮时期就进行的事情,即所谓“西和诸戎”;而且就《魏书·郭淮传、陈泰传》所见的蒋琬、费时期姜维率蜀军进入陇西的行动来看,也是与凉州胡南招蜀兵有关的,或者就是建立据点聚集羌、胡叛乱;后来姜维平定汶山郡平康夷反叛后,恰好就迎接反叛魏廷失败的凉州名胡治无戴部入蜀;因此,姜维该时期的偏军入陇西势必与之有关,取得军事胜利并不是首要目标。

⑦石营、董亭皆在今甘肃武山以南,南安治今甘肃陇西东南。

⑧河关,在今甘肃临夏;临洮,治今甘肃岷县。

⑨魏之雍州西部,蜀廷方面依旧称凉州。

⑩胡济于《三国志》无传,但在《蜀书·董允传、姜维传》等中略有提及。当上之战时,并无明确史料记载胡济镇于汉中,但《姜维传》在叙述姜维改革汉中防御模式时曾提到“令督汉中胡济却住汉寿”(第1065页),则明胡济当时驻扎汉中,该事在姜维传中系于景耀元年(258),距上之战的时间未远,恐非新迁。且胡济当时为镇西大将军,以蜀廷疆域和当时陇西争夺形势来看,正当驻扎汉中才为合理;即便没有驻扎汉中,从成都出发,亦当取道汉中出祁山道,因为那正是诸葛亮认为的可“安从坦道”的地方,便于大军行进。

⑪关于谯周《仇国论》作于该年,王瑰曾有较详论述,可参见其《信心丧失与知识忠诚:从谯周生平看蜀汉灭亡原因兼驳地域势力集团矛盾亡国说》,《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⑫这句话的意思《杜传》中有具体解释,简言之即指曹氏强大,蜀汉历刘备、刘禅后国祚已尽,正是接受魏国大一统的时机。

⑬关于蜀汉内部亡国思潮和言论的问题,傅开镜先生作过详细研究,可参见其《蜀汉亡国思潮的起源与演进》,《贵州文史丛刊》,2006年第1期。

[1]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 【晋】陈寿.三国志·吴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 【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 【晋】陈寿.三国志·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

猜你喜欢
姜维魏军陇西
绿水青山 朗朗乾坤
甘肃陇西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及对策
甘肃陇西液氢生产及碳减排示范基地项目开工
酒窝
陇西县节水灌溉发展制约因素及对策
姜维国画作品选
三国漫——真假魏军
苦孩子
《红珠记》剧照
浅谈陇西秧歌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