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丽 杨志平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中,深入细致地阐述了我国经济新常态,指出新常态呈现的特点,在增长速度上,由高速转为中高速;在结构上,不断优化、不断升级;在增长动力上,由依靠要素投资驱动转向依靠创新驱动。经济新常态下的新特征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对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历史新机遇和新作为,推动和谐社会的实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落实到经济发展上,要通过经济发展来实现、巩固社会和谐。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对经济发展也有较高的要求,它不是任意的粗放的发展,而是质效不断提升、结构不断优化、民生不断改善以及更具活力可持续的发展。
在追求经济发展数量和速度的同时,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是和谐社会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高速度、大规模的经济发展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但如果不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再多的数量、再高的速度也无法实现社会和谐,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破坏等,加剧社会的不和谐。与之相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才能为社会成员提供更好、更优质的物质产品和服务,才能更多、更大程度地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
经济的良性、协调发展和有序、和谐运转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的协调、有序发展,落实到经济结构上,就是要不断优化结构,实现经济结构的协调发展,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的优化、城乡二元结构的协调和区域发展结构的均衡等。只有这些结构得到不断优化,才能实现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经济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而非终极目标,和谐社会的实现最终要落实到人的发展和实现上。人民生活是否得到改善,合理利益诉求是否得到实现是判断和谐社会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经济发展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而是贯彻以人为本、坚持以民生改善为目标的发展。
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改变过去盲目依靠投资拉动实现的经济发展,这种依靠投资实现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环境的高污染和生态的高破坏为代价,而且容易造成重复建设,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不符合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通过创新驱动不断实现经济发展,这种创新主要包括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的创新等,以此来激发活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
新常态是关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特征描述的火热词汇。2014年5月,习总书记在河南考察调研时,第一次用“新常态”来描述我国经济的特征,指出要“从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1]。同年11月9日,在APEC会议上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指出经济新常态所呈现的特点:“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2]。经济新常态所呈现的新特征以及将会引发的经济发展导向与宏观调控思路方式的深刻变化,对于和谐社会建设所要求的经济发展而言是重大的历史机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追求经济数量、速度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而在过去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往往以经济增量及增速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而忽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实现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高,就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走集约化的经济发展道路。从1995年就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变传统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但一直以来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长期以来追求高速度的经济发展形态,迫于高速度的要求,“身不由己”地粗放发展了。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向中高速,有数据显示,“从1997年到2012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长速度接近10%”,“2012年降到7.7%,2013年保持7.7%,2014年上半年增长7.4%”。[3]经济增速的“换档减速”,一方面使各级政府在没有高速度的诱惑和没有迫于高速发展的压力下,可以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涵养经济发展资源,走集约化经济发展道路,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容面对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挑战,发展和谐经济,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另一方面,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由投资主导转向消费主导,作为消费主体,消费者必然会对产品质量提出要求。物美价廉深受消费者青睐,质量也就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再加之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提高自然而然也成为企业和社会不懈追求的目标。总之,新常态下,各级政府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视以及企业和社会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追求,促进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高,助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
产业发展结构更加优化、城乡区域发展格局更加协调、收入分配结构更加合理,这样的经济发展才是健康有序的发展,才是和谐社会所要追求和实现的。长期以来,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产业发展不协调、第二产业发展快、第一和第三产业发展比较缓慢、城乡经济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等结构矛盾,这些矛盾存在并有可能扩大为社会矛盾,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可喜的是,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产业结构来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持续上升,“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4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为46.6%,比上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3],三大产业分布逐步趋于合理,三大产业发展形势渐好。从城乡结构来说,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乡发展不协调格局正在逐步改变,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突破50%,此后不断提高,“2012年为52.57%,2013年为53.37%”[3]。从区域发展来说,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均衡局面正逐步好转,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东西部发展差距将会逐步缩小。从收入分配结构来说,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城市居民与村镇居民收入的差距也在逐步缩小。总的来说,新常态下,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及收入分配结构的逐步合理等都加速了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国以民为本,民以生为先”,民生改善是国家繁荣富强、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幸福美满的重要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也意味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经济发展不是为了发展而发展,而是以实现民生不断改善为目标的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加快推进,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家实力明显增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得到协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但同时,在加快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矛盾和问题,如就业难、看病贵、上学难、社会保障不健全、贫富差距悬殊、物价高涨等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如果在经济发展中不注重这些民生问题的改善和解决,将有可能引发新的社会矛盾、社会问题,影响和制约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在新常态下,面对经济发展的“换档减速”,党中央开始转变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不搞强刺激、大调整,不一味追求经济的高速度,而是坚持区间调控、定向调控和“统筹调控”,“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4],全面部署经济增速回落下实现经济提质增效、民生改善的发展规划,这为不断改善民生质量,化解社会矛盾和问题,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良好机遇。要正确认识经济新常态,抓住新常态下实现民生不断改善的发展机遇,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所要实现的可持续发展,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实现生产更加发展、生活更加富裕、生态更加良好的文明发展,使世世代代永续发展下去的发展。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模式仍未得到根本转变,这一过度依靠要素推动的发展模式,在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充足物质基础的同时,造成资源的趋紧、环境的破坏,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增加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加剧社会矛盾的扩大,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在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可以有力扭转这一局面。创新驱动,从根本上讲主要是指通过科技创新、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及宏观调控方式创新等途径,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发展,提高要素生产率,从而增加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减弱要素驱动下经济增速下滑的影响,同时,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核心,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坚持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技术创新,发挥技术在提高资源利用率中的作用,促进各要素的综合、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更好保护;注重改革创新,激发发展动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一切劳动、资本、技术、知识和管理等要素活力竞相迸发,促进各要素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要素生产率,同时,注重宏观调控方式的创新,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发挥政府的经济服务职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项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但长期经济发展中也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诸如,经济发展不和谐,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未能根本转变;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日益尖锐,“生态环境虽有局部改善,但总体恶化的趋势未能根本转变”[5]等。新常态为解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经济存在的上述矛盾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要抓住新机遇,实现新作为,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是客观经济规律作用的必然表现。当前,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红利”、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已逐步减弱甚至消失,潜在增长率下降,再加之长期的高速发展造成的资源环境问题等突出,这些客观条件的限制,使中国经济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变,由不合理逐步向不断优化转变,由要素驱动不断向创新驱动转变。面对经济新常态,正确认识新常态,辩证看待新常态,要看到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更要看到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蕴含的新机遇,把握好新常态下经济提质增效、优化升级的新机遇,积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方面,进一步落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切实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质量、效益的提高,就是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激发自主创新活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由过去的单纯依靠物质资源投入转向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及劳动者水平的提高,不断实现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同时,实现经济质量、效益的提高,还要大力加强环境资源制度建设,提倡节能减排,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促进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不断落实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从而促进以健康有序、可持续经济发展为要求的和谐社会的实现。
另一方面,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的不断优化。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要统筹三大产业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明显上升,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6],并继续上升,今年前三个季度其占比“上升到46.7%”[6],但农业基础依然比较薄弱,这就要求要大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也要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集约、集群规模发展,不断增强其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新常态表明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状态,而且这一发展状态具有稳定性、持续性,这就意味着面对新常态,只能积极适应新常态,保持一颗“平常心”,努力探索新常态下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新作为。在新常态下,更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以改革为突破口,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积极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为和谐社会建设增添活力。
第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使经济活动主体自觉遵循市场规律,主动按照市场规则自主生产经营,发挥其积极性;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还要不断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打破行业垄断,放开市场准入,消除市场壁垒,“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7],实现生产要素、产品的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和谐有序的经济环境,促进经济的健康有序、协调发展。营造和谐有序的经济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提高了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了经济有序协调发展步伐,这些都在经济上加快和谐社会建设。
第二,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8],这中间的“和”字意味着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既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又要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在新常态下,面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就是要在宏观经济层面引领投资导向,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克服盲目投资、过度投资的投资依赖症”,“另一方面政府要在投资上实现新作为,考虑为实现民生的投资,为长远利益投资,为公共事业投资”[9],在加快公共事业发展、改善民生的过程中,刺激需求,推动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科学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切实履行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这也是弥补市场缺陷和不足的需要。此外,为了更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民生的不断改善,就是要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实现新突破,主要表现在:在实现“就业更加充分、物价更加平衡、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出行更加便捷、物价更加稳定、安全更有保障、消费更加放心”[10]上寻找新作为,实现新突破。
经济新常态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追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机遇,正确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下的新机遇,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作为,积极形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常态,努力营造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1] 深化改革发挥优势创新思路统筹兼顾 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N].人民日报,2014-05-11(1).
[2] 习近平.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N].中国青年报,2014-11-10(5).
[3] 赵凌云,辜娜.中国经济新常态与湖北发展新机遇[J].湖北社会科学,2014(10):60-64.
[4] 任平.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J].中国中小企业,2014(9):18-20.
[5] 陈尚志.和谐——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特征和方法[A]//俞可平.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
[6] 郑京平.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及应对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14(11):42-44.
[7] 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专家谈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N].光明日报,2013-11-14(5).
[8]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9] 文魁.新常态的冷思考[J].前线,2014(10):35-37.
[10]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求是,2006(2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