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机关党支部与学生支部共建模式的探索

2015-02-21 15:08张景萍
关键词:教工学生党员支部

张景萍 罗 萍

(成都中医药大学组织部,四川 成都 611137)

支部共建是指不同基层党支部之间携手开展党建活动,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进的新的有机互联的组织模式,也是在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下对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途径。为此,我校机关第一党支部与临床医学院学生党支部开展了共建模式的探索尝试。

一、支部共建的理性思考

1.服务基层是支部工作面向的情感选择

工作上服务一个点带一个面。“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是对支部工作的基本要求,首先就要解决为哪些人服务,凝聚哪方面人心,促进谁与谁的和谐等问题。大学生是高校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是最需要关注关心关怀的服务对象;机关支部的各部门平时工作都非常繁忙,部门岗位职责也最终体现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但或多或少存在着“围着工作转”的现象,和学生群体的脱离和疏远是提升工作质量的最大障碍。坚持“以人为本”,联系大学生和基层工作有助于提升机关各部门工作水平和质量。

2.服务育人是支部围绕中心的责任选择

对象上服务一个点带一个面。机关支部围绕“育人”这个高校工作的中心,把服务大学生成长作为目标,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征集共建伙伴的活动,力求以平等、开放的方式赢得学生党支部的参与。在临床、药学、针推、第二临床、管理、公卫等分党委/党总支的大力支持下,6个学生党支部回应了我们,在艰难的取舍中,支部党员以投票方式最终选择临床医学院学生党总支温江支部为共建伙伴。从各学生支部回应的材料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他们对支部建设、自身成长发展强烈的期盼,对携手共建活动寄予的厚望,他们还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建议,丰富了共建活动的内涵,进一步强化了支部开展携手共建活动的决心和责任感。

3.携手共建是支部团结创新的共同选择

方式上创新一个点带一个面。在开展支部分类定级的过程中,支部党员共同分析了工作中存在“发挥作用的范围受局限,辐射不够,工作和活动平台较少,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待完善”等问题,提出了和学生支部开展深入广泛经常的合作共建的解决思路,确定了活动的目的:“互助共进,建强两个支部,联接教工党员和学生党员两个群体,探索基层党组织服务大学生成长的新途径。”在双向沟通的基础上,学生支部提出了初步方案,机关支部党员通过座谈讨论、个别征求意见、书面反馈意见对方案不断完善。携手共建活动是两个支部党员发挥主体作用,集中集体智慧,全力支持参与的共同选择。

二、支部共建的实践探索

高校的党员构成分为两个部分,学生党员和教职工党员。这两个党员群体虽然在工作和学习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组织建设中却少有交流和合作。目前,高校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在交流合作方面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基本没有沟通和交流,完全独立开展组织建设和活动,一方面,造成教工党支部组织建设与育人中心工作不适应,与学生这个最大的服务群体相脱离,特点不鲜明,作用不突出,群众不认同。另一方面造成大学生党支部组织建设缺乏示范,形式单一,不规范、少活力。第二种情况是有一定的交流和合作,主要是单向式的以教职工党支部为主动,学生党支部为被动的方式开展活动,例如:慰问帮扶困难学生党员、义务开展心理咨询和法律咨询活动、进行毕业生就业指导等,往往是依托某项活动短期的行为,缺少双向式的沟通,更缺乏长期深入持久的交流与合作。为此,我们遵循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面向学生的理念,构建了机关教工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结对子的方式,力图通过建立伙伴关系共同开展组织建设,探索高校基层党组织服务于大学生成长的新途径,形成高校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共建模式。

1.真情沟通交流,共添支部凝聚力

举行见面座谈会。通过自我介绍,增进教工和学生党员彼此的了解。围绕共建活动,师生党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学生党员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师生情感联系,发挥学生党员主体作用,推动共建活动深入开展的意见和建议。教职工党员交流了对学生党员关注的一些问题的意见和看法,殷切希望通过共建平台,帮助青年大学生党员健康成长。

建立通讯录和“携手共建”QQ群。公布了24名机关支部党员、30名学生党支部党员人联系方式等信息。两个支部共有37名党员加入QQ群。它既是布置工作,讨论共建活动的工作平台,又是发布学习材料,探讨热点问题的思想交流平台和学习的阵地,还是拉拉家常,说说笑话,拉近师生间的距离的情感交流平台。

2.相互观摩学习,共树支部工作规范

共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规范组织生活是共建活动的重要内容。机关支部派出党员同志给学生支部入党积极分子讲授党的知识,入党程序手续等内容,并解答思想上的疑难问题。同时,加强了学生支部发展党员工作的全程指导和发展党员支部大会现场指导,促进其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同时,机关支部邀请学生支部派出观察员,参加党员民主评议会,发挥教工支部的示范作用,同时接受监督,听取意见建议,改进机关支部的工作。

3.携手服务群众,共强支部服务能力

共同帮扶困难学生。学生支部确定了2名在经济上需要扶助,思想上更需要引导的大学生为共同帮扶对象。机关支部安排他们到党办和宣传部担任三助,有利于支部党员经常性地了解他们的想法,及时地给与引导。党办和宣传部党员给予两名大学生充分的关心和帮助,经常交心谈心,通过3个月的帮扶,两名学生进步很快,对自身专业和大学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并逐步认同。

共同开展“三下乡”活动。机关支部对学生支部党员开展的暑期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从方案设计、经费、现场指导三方面给予了支持。支部党员同志和附属医院领导亲自带队,带领学生支部党员参与了“党旗先锋队社会实践服务团”活动,相继前往北川县和什邡市等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地区开展“党员服务下基层,中医文化送健康”活动,为社区群众“送医、送药、送健康”。

4.同访地震灾区,共促支部党员教育

开展重访地震灾区活动。机关支部和学生党支部40多名党员前往彭州市白鹿镇重访地震灾区。党员们参观了灾后重建的欧洲风情白鹿镇,重温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深刻体会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时显示出的巨大的优越性,接受了深刻的党性教育。

开展专题教育。支部安排了党员同志给学生支部大学生讲授了医患关系法律问题,为他们正确理解和处理医患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5.师生互帮互助,共享支部深情厚谊

随着活动的深入,师生间互帮互助活动更加经常化。学生支部党员在参加党建课题、创新课题申报的时候,首先会找到机关支部党员给与指导。在学生支部开展党旗先锋队活动中,机关支部党员对活动的策划、实施、总结等都认真负责地提出了意见建议。党校办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给党旗先锋队搭建示范的平台。宣传部及时指导学生支部加强宣传,帮助其树立先锋形象。学生党员也积极支持支部党务部门工作,如参与入党积极培训班管理,在入党积极分子“奉献日”活动中发挥引领作用,在重大专项活动中帮助教工党员承担准备物资、印发资料等工作。

三、支部共建的实效性建议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中心工作,高校各级党组织都应当围绕这个中心发挥作用。教工党员虽然从部门岗位职责体现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但作为党的一级组织,更应该直接围绕服务于这个中心开展工作,从而解决长期以来教工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范围受局限,辐射不够,工作和活动平台较少,战斗堡垒作用不突出等问题。

1.以活动为载体

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结合学生社团活动,以服务学生为中心任务,把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基层党建相结合,与学生专业特长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提升共建活动的实效性,转变机关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党建工作“两张皮”的现象,使共建活动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例如:机关党支部可以与针灸推拿学院的学生党支部共同开展区域化党建服务,带领学生进社区开展关老爱老服务。

2.以项目为支撑

为确保共建活动的实效性,共建党支部应积极组织申报各类党建项目基金,机关教职工党员以导师的身份带领学生党支部成员共同成立科研申报小组,共同撰写项目申请书。课题一旦立项,即保证了共建活动的长效机制,又满足了活动经费的需求,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党员的科研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党员不仅在政治思想上而且在学术追求和学术品德上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避免党建工作与学校的中心工作相脱节。

3.以网络为平台

在网络化的时代,共建活动离不开网络这个新平台。通过网络学习平台,不定期的发布学习内容,开展网上讨论;建立QQ群组,及时沟通支部信息,形成互帮互助便捷通道,例如:一次在群组讨论中,学生党员提到了食堂筷子放置的卫生问题,共建支部的教职工党员及时将问题反映给后勤党总支,在两个工作日内问题得到了解决,并公开了后勤食堂党支部的整改措施。网络共建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具有不直接面对和公开的特点,提高了支部党员的参与度与自由度,营造了民主、开放的党内氛围。

4.以制度为保障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共建活动不是短期的行为,长效互助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活动的开展和完善。从长期合作交流,平等沟通的角度,构建基层党组织服务于学生成长的长效机制和基层党组织共同进步的长效机制,把高校基层党组织服务学生成长的理念落到实处。建立共建组织生活制度、共建专项经费制度、共建学习互助制度等,既保障了共建活动的长效性,又提升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猜你喜欢
教工学生党员支部
福建教育学院教工及校友美术作品展
福建教育学院教工及校友美术作品展
支部联建润“甘泉”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中共长沙特别支部的统战策反工作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健康体检数据分析肥胖及相关疾病——以中央民族大学退休教工为例
高职学生党员职业价值观的培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