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国新闻事业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历史评价问题*

2015-02-20 17:09倪延年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新闻史新闻事业新闻业

■倪延年

论民国新闻事业的起源、发展历程及历史评价问题*

■倪延年

本文提出了“中华民国新闻事业的起点应该溯源到孙中山参与《镜海丛报》的发行活动”“中华民国新闻史是以‘中华民国政府’为存在前提的断代新闻史”和“中华民国新闻史是应予以更加全面认识和客观评价的断代新闻史”等主要观点,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有关思考的整体性阐述。

中国新闻史;民国新闻史;断代新闻史;民国新闻事业

由于多种原因,对“中华民国时期的新闻事业发展历史”(简称“中华民国新闻史”,俗称“民国新闻史”)的研究在人民共和国成立数十年间一直未能受到学术界的足够重视,甚至连“民国新闻史”这一名称都是直到2007年才在中国大陆学术界的有关文献中出现。①经过近十年发展,民国新闻史的研究逐渐在学术界尤其是近年在新闻史学界受到重视和关注。本文拟就民国新闻事业的起源时间、发展阶段划分及历史评价等问题谈谈个人的观点,请同行专家赐教。

一、民国新闻业“从哪里来”:起源时间的确认

“民国新闻业”从哪里来,即从什么时间开始起源?在笔者所见到的中国新闻史专著中好像没有明确的结论。如方汉奇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第六章是“辛亥革命前后的新闻事业”,第七章是“民国初期的新闻事业”,其中没有论及“民国新闻史”起源。②吴廷俊著《中国新闻史新修》第五章为“革命改良双重奏与政党报刊斗争”,第六章为“民初混乱与新闻事业的被动进步”,也没有论及“民国新闻史”起源。③黄瑚著《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二版)第六章是“自由新闻体制从确立到扭曲与民族报业的职业化走向”,说到“辛亥革命爆发后,取得胜利的革命党人立即在其所控制的地区,按照言论出版自由的理念,创建自由新闻体制”,“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进一步通过立法手段保障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建立起与西方先进国家接轨的自由新闻体制,”同样没有论及“民国新闻史”的起源。④丁淦林主编《中国新闻事业史》(修订版)第五章“民国初期的新闻传播”第一节“二”说“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给我国新闻界注入了新的活力,新闻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也没有明确“民国新闻史”的起源。⑤其他诸如刘家林《中国新闻通史》(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李彬《中国新闻社会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杨师群《中国新闻传播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陈昌凤《中国新闻传播史:传媒社会学的视角》(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等新闻史专著(教材)中都未对“民国新闻史”起源予以明确阐述。

我们赞成以“自由新闻体制”为特征的“民国新闻事业”正式问世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为标志。因为只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才标志着中国新闻史进入“中华民国新闻史”时期。但不认为“民国新闻事业起源于民国成立之时”。因为伴随“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诞生的“中华民国新闻事业”,不是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时才突然产生的,而是经历了“十月怀胎”,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时才呱呱落地。中华民国新闻事业起源的标志性时间点究竟在哪里呢?纵观民国创立后同盟会的新闻活动,仍然可以说是民国创立前革命党人新闻宣传活动的延续。假如用“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作为“中华民国新闻史”的起源时间点,一是忽略了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创立中华民国进行反清革命新闻宣传活动的历史贡献,另一方面也罔顾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新闻宣传活动在民国成立后继续发展的历史事实。

“中华民国新闻事业”的起源到底在哪个时间点呢?我们认为“中华民国新闻事业的起源时间点”应可追溯到孙中山1893年7月在澳门参与《镜海丛报》的发行活动。

(一)孙中山为创建“中华民国”不懈奋斗的近20年革命历程,也是中华民国新闻事业起源和发展、直至诞生的历史过程

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创建“中华民国”不懈奋斗的近20年,既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积蓄力量、不断壮大、不懈斗争,直至胜利的历史过程,也是中华民国新闻事业从起源、孕育和发展,直至成熟诞生的历史过程。在孙中山的革命历程中有如下几个具有标志性的事件:1889年结识陈少白。因经常相聚在一起“大谈反清言论”,他和陈少白、尤列、杨鹤龄等被时人称为“四大寇”。⑥1892年7月从香港西医学院毕业,是年秋起在澳门镜湖医院行医。12月18日在澳门开设中西药局。1893年7月18日在澳门参加的《镜海丛报》发行活动。1894年春起草《上李鸿章书》并亲赴天津向李鸿章投书,未获接见。1894年11月,在美国檀香山创立“振兴中华,挽救危局”⑦为宗旨的兴中会。1900年1月领导创办兴中会机关报《中国日报》。1905年1月,孙中山在布鲁塞尔召开组建革命团体会议,30多名在场者当场宣读孙中山起草的誓词(后成为同盟会誓词),成为革命团体第一批成员。1905年8月孙中山等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11月创刊机关报《民报》。1907年开始领导组织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及河口起义等反清武装起义。1911年10月,革命党人在武昌举行反清武装起义获得成功,次日宣布根据孙中山《建国方略》成立“中华民国鄂军政府”;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正式宣告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可见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夺取推翻清朝政府、创立中华民国历史性胜利的历程,是一步步走过来的,“中华民国新闻事业”也是先起源、后发展,最后才成熟诞生的。孙中山从事反清革命宣传历程的起点是1889年开始的“大谈反清言论”活动,但没有确切时间记载。既有确切记载又与新闻活动直接相关的时间点,就是孙中山在1893年7月起开始参与澳门《镜海丛报》活动。

(二)孙中山于1893年7月18日起参加了由其澳籍葡人好友飞南第创办出版发行《镜海丛报》的活动——至少是发行活动

现存的《镜海丛报》中比较详细记载报道了孙中山的高超医术、在澳门行医活动及所领导的广州起义有关情况。从《镜海丛报》创刊号(1893年7月18日出版)直至终刊号,都一直登载该报国内外“代派纸之处”地址,其中记载“香山县治所在石岐镇的派报处”是该镇西门外“中西药局”,而“中西药局”是孙中山与友人开设的药店。假如飞南第创办《镜海丛报》(中文和葡语两个版别)与孙中山完全无关。一方面飞南第就不会把孙中山开办的“孙医馆”和“中西药局”作为该报“代派纸之处”登载报刊上;同时孙中山也不会允许把他的“孙医馆”和“中西药局”作为《镜海丛报》的“代派纸之处”在报刊上广而告之。我们推知孙中山和飞南第《镜海丛报》之间一定存在某种约定关系。从《镜海丛报》有关报道和广告得知,“孙中山毕业于香港的医学院,来到澳门后借款开设了中西药局,医务工作十分繁忙,再要兼任一份周报的主笔或主其编务,当然有相当的困难。”为此,《镜海丛报》研究专家费成康认为:尽管飞南第“并未延请孙中山出任《镜海丛报》的主笔”,但“可以确认的是,孙中山必定参与了《镜海丛报》的一些工作。《镜海丛报》创刊号便指出仁慈堂右街的孙医馆和草堆街的中西药局,均是该丛报的订阅处。《镜海丛报》的创刊号直至终刊号,又标明该丛报在香山县治所在石岐镇的派报处,是西门外的中西药局,即孙中山与友人共同开设的药店。可见孙中山至少参与了该丛报的发行工作”。⑧我们认为这一结论是合理的,也是可信的。

(三)成为“革命党人”前的新闻活动是孙中山后来革命新闻活动的准备和基础,更是他整个新闻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是天生“倒清派”或“反清派”。恰好相反,刚涉足政治时的孙中山倒真是出于“维持国体”“挽救危局”的动机给清廷出点子想办法。孙中山在《兴中会章程》中规定“本会之设,专为联络中外有志华人,讲求富强之学,以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⑨。很显然,这里“国体”是指清朝皇帝当政的“大清帝国”,“振兴中华”是为了“维持国体”。1894年6月,孙中山写成八千字的《上李鸿章书》,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尽其畅”等革新主张⑩,因被李鸿章“藉辞军务匆忙,拒绝接见,仅有罗丰禄代领得农桑会出国筹款护照一纸,总理由是深知清廷腐败无可救药”11,孙中山“于是怃然长叹,至和平之法无可复施。然望治之心愈坚,要求之念愈切,积渐而知和平之手段不得不稍易以强迫”12,思想实现了从“维新”转向“革命”的根本转折。孙中山在决心“易以强迫”手段推翻清政府前的思想和活动,是他思想发展完整历程中不应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没有经历上书“碰壁”及思想发生重大转折的孙中山,就不可能有后来“中国革命先行者”和“中华民国创立者”的孙中山。因此孙中山在成为“革命党人”之前以“振兴中华,维持国体”为目标的新闻宣传活动,应该是他整个革命新闻宣传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孙中山是最早进行“反清革命”“建立共和”新闻宣传活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

为了实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目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那一代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其中就包括新闻舆论斗争。在进行反清革命舆论的斗争中,孙中山是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人。他1893年7月开始参与《镜海丛报》发行活动。而与孙中山同时代的著名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如章炳麟(太严)先任《时务报》撰述,因不赞成康有为尊孔设教受到排挤,愤而辞职13,后于1897年主编杭州《经世报》——比孙中山迟了4年左右;黄兴是1902年在赴日本留学的时候和杨守仁一起创办《游学译编》——比孙中山迟了9年;章士钊(行严)任上海《苏报》主笔,是在1903年5月27日(时年22岁)——比孙中山迟了10年;于右任则是在1907年起才在上海创办《神州日报》——那就更迟了。总之,在孙中山之前,还没有其他革命党人进行反清革命新闻宣传活动的记载,因而孙中山是最早开始反清革命新闻宣传活动的革命党人。他不但通过反清新闻宣传活动提出反清革命政纲以指导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而且实际上引领了以兴中会、同盟会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反清新闻宣传活动。

(五)孙中山参与的《镜海丛报》发行活动是目前所知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最早的新闻实践活动

在孙中山的革命历程中,1905年11月26日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在日本创办,孙中山在《发刊辞》中提出“三民主义”革命纲领。1904年4月,孙中山抵达旧金山并提名冯自由任《大同日报》驻日本记者。冯自由推荐刘成禺接任《大同日报》总编辑后,该报即由“保皇派的喉舌”变为革命派在美国的机关报。1903年9月,孙中山从日本赴檀香山,把《隆记檀山新报》改组成兴中会在檀香山的机关报,并亲自领导了该报与《新中国报》的大论战。1900年1月,“孙中山在日本亲自筹划”14的兴中会机关报《中国日报》于该月25日在香港创刊。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发起创立兴中会,将当地华侨报纸《隆记檀山新报》的经理、编撰人员全部吸收进兴中会,并以报馆为机关,秘密聚议,筹商进行。151893年7月开始参与《镜海丛报》的发行工作。在孙中山参与澳门《镜海丛报》发行活动前,还没有其他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从事新闻活动的文献记载。所以孙中山在澳门参与的《镜海丛报》发行活动,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最早的反清新闻宣传活动。

民国成立前,兴中会、同盟会等革命党人反清新闻活动是民国成立后革命党人新闻活动的前奏和开端。民国成立后,革命党人的新闻活动是民国成立前革命党人新闻活动的延续。孙中山的反清新闻活动在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新闻活动中具有最重要的典型和代表意义。1893年7月参与澳门《镜海丛报》发行活动是孙中山后来数十年间反清新闻活动的开端。因此“中华民国新闻事业”的起源时间点应该上溯到1893年7月。

二、民国新闻史“怎样过来”:发展阶段划分的逻辑基点

“中华民国新闻史”是覆盖当时整个中国、历经数十年时间的断代新闻史。新闻史学界断代新闻史研究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从头到尾的纵向研究。这种范式在媒介类型比较单一的中国古代历朝,如已出版的唐、宋、元、明及清朝前期的断代新闻史专著,大多采用对官报、民间报刊、告示、榜文、等不同类型媒介分别研究、独立成章的范式,实践证明也比较适用。另一种研究范式是先把特定朝代经历的时段进行横向划分,然后在特定时间阶段内对不同类型新闻媒介进行研究。如史媛媛著《清代前中期新闻传播史》就是先把“清朝前中期”划分成为“清军入关前的新闻传播”“清军入关后的新闻传播”和“近代化报刊的出现与中国古代报刊的终结”三个时期,然后又分别研究“清朝前中期”的“邸报”“报房《京报》与地方新闻事业”“清代小报”“清代告示”和“清代的舆论与舆论压迫”等内容,把“清朝前中期新闻传播史”各个方面立体地展现出来,实践证明这种研究范式是适宜的、科学的。

作为媒介类型发展更为多样化的“民国新闻史”采用先划分发展阶段、再分阶段多侧面研究的范式是不会有异议的。但如何划分“民国新闻史”发展阶段,学术界还没有取得共识。目前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在叙述“民国新闻史”时,以“五四运动”为界把“中华民国时期”划分在两个不同历史阶段。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中国新闻社会史》等新闻史著作,都是把“民国时期”以“五四运动”为时间标志划分在“近代”和“现代”两个不同历史阶段。其二是在叙述“民国新闻史”时,以社会政治重大事件作为民国新闻史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如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中国新闻通史》(修订版)第三编共五章,分别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新闻事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及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显然是以五四运动、共产党成立、大革命运动、国共十年内战、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社会政治生活重大事件作为“新闻史阶段”的划分标准。

我们认为上述划分的“民国新闻史”发展阶段有其科学合理性,但还有可商榷之处。既然是“民国新闻史”就应以“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为存在前提的断代新闻史,划分其发展阶段的逻辑基点也应是“中华民国”政府演变过程中的重大事件时间点,而不是其他社会政治事件。按照这一逻辑基点,近四十年的“民国新闻史”大致可划分成如下阶段:

第一是“民国创立初期的新闻业”。叙述自1912年元旦到1916年6月间的中国新闻业史。有些著作把这一阶段下限划到1912年4月,理由是临时政府机关在1912年4月迁往北京办公,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就已结束。我们认为孙中山领导在南京创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并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中华民国时期”。在袁世凯迫使清帝退位并发表通电承认“共和为最良政体”和“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后,孙中山宣布辞去“临时大总统”并推荐袁世凯接任。经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投票选举,袁世凯成为第二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袁世凯后来又通过不光彩手段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立宪”总统,再后又上演“称帝”闹剧。在遭举国声讨后宣布废除帝制,恢复“共和”,最终在1916年6月病逝。鉴于袁世凯出任“临时大总统”和成为“立宪总统”,都是在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制定的运作体制和机制下完成的。只有在袁世凯死后,民国北京政府才进入由北洋军阀各派首领凭借军队实力掌权的状态。因此这一阶段下限应划到1916年6月。

第二是“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新闻业”。叙述自1916年6月到1928年12月间的中国新闻业史。有著作把这阶段下限划到1927年4月。我们认为蒋介石国民党集团1927年4月12日在上海制造“四·一二事件”只是表明国共合作彻底破裂和大革命运动的失败。尽管蒋介石国民党集团主导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1927年4月18日就在南京宣布成立,但当时北方地区仍然在北洋军阀实际控制下。直到北京“安国军政府”大元帅张作霖于1928年6月在皇姑屯被炸身亡,其子张学良1928年12月29日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才标志着蒋介石国民党集团主导的民国南京政府实现了全国政令和军令的“统一”,也才标志着北洋军阀掌控的民国北京政府(俗称北洋军阀政府)实际终结。因此本阶段的下限应划到1928年12月。

第三是“民国南京政府前期的新闻业”。叙述自1929年1月至1937年8月间的中国新闻业史。以往著作多把1937年7月作为这一阶段的结束。我们认为卢沟桥“七·七事变”爆发后,尽管中共在7月8日就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提出“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击”;也尽管中共中央在7月15日向国民党提交的《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就做出四项承诺。但一是国民党对日本侵略野心估计不足,二是企图通过“国共合作”“统编”共产党军队,共产党则坚持在国民政府正式承认下合法保持军队和根据地的“独立自主”。直到上海“八·一三”战役爆发,蒋介石才于8月18日同意共产党提出的红军改编方案并于22日对外公布。中共中央于8月25日发布“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命令。“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正式形成,国共两党军队敌对作战状态进入合作抗日状态,统一成为共同对日作战的中国军队。所以本阶段下限应划到1937年8月。

第四是“民国南京政府中期的新闻业”。叙述自1937年8月起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到1945年9月2日间的中国新闻业史。有新闻史著作把这一阶段下限划到日本天皇广播《终战诏书》的8月15日。事实上,日本天皇广播“停战诏书”,只表明日本“愿意”无条件投降,但还没“践行”投降行为,没有“完成”投降的程序,“无条件投降”还未成为现实。直到9月2日,日本政府和军方代表分别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及日本帝国大本营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向盟国正式签署投降书,才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正式结束16。因此本阶段时间下限应该划到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的1945年9月2日,而不是日本天皇广播“终战诏书”的1945年8月15日。

第五是“民国南京政府末期的新闻业”。叙述1945年9月至1949年9月底的中国新闻业史。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标志中国战区对日作战正式结束。蒋介石国民党集团主导的民国南京政府漠视全国各党派、各阶层人民和平建国愿望和世界民主潮流,在“美援”支持下企图通过内战消灭共产党和人民武装,恢复国民党“一党专制”。事与愿违,仅三年多时间,蒋介石国民党集团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方面均惨败,后又拒绝“和平谈判”。人民解放军1949年4月21日打过长江,4月23日占领民国南京政府的首都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宣告成立,中国的中央政府完成历史更迭。因此这一阶段下限划到1949年9月底。

我们认为把近四十年的“民国新闻史”划分成“民国创建初期的新闻业”(1912.1—1916.6)“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新闻业”(1916.7—1928.12)“民国南京政府前期的新闻业”(1929.1—1937.8)“民国南京政府中期的新闻业”(1937.9—1945.9)和“民国南京政府末期的新闻业”(1945.9—1949.9)五个阶段是合理的。欢迎有志于这一问题研究的学者专家一起研究和探讨

三、民国新闻业“怎么看”:历史评价的辩证视角

应该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客观全面地认识和评价民国新闻业。“客观”是指应从民国新闻史客观存在、发生的历史事实出发分析研究和判断;“全面”则是说要看民国新闻史各个方面而不能只看某一方面甚至把某一方面当作全部方面。我们认为:

(一)“民国新闻史”上的确发生、存在过不少与现代文明和民主法制不合拍的历史事实。这是不能也不应否认的,更是无法否认的

民国时期的中国社会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北洋军阀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自不必言。主导“民国南京政府”的国民党实行“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领袖”的执政方略,以蒋介石集团诠释的“三民主义”为新闻界统治思想,实行“党化新闻”,用收买、分化、打压手段对待非“蒋记”党派新闻活动,对共产党采取镇压手段以“消除异己”。因之“民国新闻史”上的确发生、存在过不少与现代文明和民主法制不合拍的事情。如袁世凯制造“的癸丑报灾”使得全国报纸从1912年初的500家,到1913年底只剩139家。袁世凯统治的四年零两个月中,全国至少有71家报纸被封,49家受传讯,9家被反动军警捣毁;新闻记者至少有24人被杀,60人被捕入狱。随后又通过颁布《戒严法》《治安警察法》《报纸条例》和《出版法》等法律和行政法规,达到抑制社会舆论的目的;著名报人邵飘萍、林白水在不到100天内双双被捕且不经任何法律程序就被害牺牲,北京《爱国报》编辑丁宝真被枪杀,《民权报》主笔戴天仇、《中华民报》创办人邓家彦等被监禁17等“完全属实”。国民党以反对封建军阀的“革命党”自居,却建立了一套连北洋军阀也没有的官办新闻宣传系统。公开宣布实行“以党治国”,公然禁止“异党”报刊出版,对几万万人民大言不惭地实行“训政”。使用的虽然是“革命”的辞句,其实那正是一种不加掩饰的专制。他们的新闻政策建立在法西斯主义原则基础上18等也“完全属实”。国民党一再严令查禁、取缔共产党刊物,残暴迫害党报的编辑发行部门、承印机关、贩报人以至读者。《红旗日报》出版只一个星期,就被上海帝国主义巡捕房和国民党反动政府先后捕去发行人员四五十人。《红旗日报》的承印机关前后被封闭三次以上,一部分订户的住址也被搜查。反动派还用包探、流氓跟踪读者,四处侦察和破坏党的报刊书籍的出版发行。《上海报》先后约有十名送报人被捕去,其中有的被判重刑八年19等也是事实。这些事实既不能否认,也不应否认,更否认不了。

(二)“民国新闻业”在科学技术普及、进步力量努力、世界民主潮流推动及新闻事业规律“共同发力”下有了长足发展

这也是不应忽视或故意视而不见的历史事实。主要表现在:

1.构建起了基本完整的中国新闻事业体系

民国于1912年元旦创立时,中国新闻事业还没有形成完整体系:社会成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新闻工作没有受到应有重视,新闻记者社会地位也不高;新闻报纸是唯一的大众传播媒介;国人兴办的新闻通讯社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时事新闻纪录电影才刚刚出现20。在经历近四十年发展到20世纪40年代末,中国基本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新闻业体系。不仅包括国民党掌控的政府(官办)新闻事业体系,也包括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新闻事业体系、民主党派创办拥有的民主新闻体系和以私人资本经营创办的民营新闻业体系。其中,最庞大的是国民党及其主导的南京国民政府掌控的官办新闻业。据1947年8月统计,全国有国民党中央直属党报23家,省级党部主办的党报27家及“很多国民党县级党部主办的地方党报和军方主办的报纸”;全国有新闻通讯社大数百家之多,其中国民党的“中央通讯社”在全国设有50多个分社和办事处,在国外设有20多个类似机构;新闻广播业得到迅速发展,仅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所属的广播电台就达42座,中短波发射机达81部,总发射力达550千瓦。21与此同时,共产党领导的新闻事业也得到发展:在国统区创办了《新华日报》和《群众》杂志等党报党刊,陕甘宁边区创办了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各解放区也都创办了中央局或中央分局机关报,建立了专业新闻摄影队,办起了新华广播电台。即使在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的艰苦环境里,新华社仍然没有中断新闻广播。各民主力量的新闻报刊也有新的发展(国民党溃败前被全部封禁)。民国南京政府结束前,基本上形成了官报和民报、平面媒体和其他媒体、全众媒体和分众媒体等组成的新闻事业体系,基本与世界各国大体在同一水平上。

2.近现代新闻技术普及应用达到世界各国的相近水平

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创立的1912年初,中国新闻业实际上还没有完成从古代新闻业向近代新闻业的过渡:尽管1861年创刊的《上海新报》就用铅字排版印刷,但雕版刻印的“继承明代的《京报》一直持续到清朝的灭亡。辛亥革命后,这种《京报》仍未绝迹”22,“直到1913年以后才停刊”23。1896年8月11日在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放映《马房失火》标志着电影传入中国,但第一部新闻纪录电影却是朱连奎在辛亥起义爆发后组织拍摄并于1911年12月1日才公映的《武汉战争》。到民国南京政府结束时,中国大都市印报大多用上了滚筒式印报机,出报速度大大提高;通过电报技术传递的“国际电讯”“国内电讯”成为报纸内容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新闻纪录电影成为记录和传播重大社会政治及国际新闻消息的重要手段;以摄影技术为支撑的新闻摄影普及,新闻画报成为社会新闻的重要载体;无线电新闻广播自上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后迅速发展,收音机保有量迅速增加,新闻广播成为宣传政治立场、观点的重要工具,直接影响中国政治局势的发展,基本达到世界各国的相近水平。

3.新闻事业结构得到充分扩展和完善

南京临时政府创立时的大众新闻媒介主要是新闻报纸。新闻业是由社会新闻和政治宣传两类报刊构成的单一结构形态。社会新闻报刊主要是外国资本控制的商业性大报,政治宣传报刊则主要是政党团体或派别创办的机关报刊。民国南京政府结束时,新闻事业结构得到了充分扩展和完善:新闻报刊不光有政党机关报和大众新闻报,还有以工人、农民、妇女、青年、儿童、士兵等为专门读者对象的报刊;不但有以文字为主要手段的纸质大众传媒如新闻报刊,还有以新闻照片为主要手段的新闻摄影画报、以电波荷载语言信息的无线电新闻广播和以电影摄制技术支撑的新闻纪录电影;不仅有以编辑、出版、发行报纸为目标的报馆、报馆记者、编辑和发行人员,还有以培养新闻人才为目标的专业教育机构,更有以新闻学术研究和交流为目标的学术团体;不仅有政府的行政法令法规,还有行业团体的新闻行业性自律规范;不仅有执政党机关报刊,也有在野党(如中国青年党、国家社会党以及共产党、九三学社、中国民主同盟等)机关报。中国新闻业内部结构基本达到世界各国的相当水平(民主党派报刊被查封后,共产党解放区报刊因国民党无法查禁依然蓬勃发展)。

4.新闻教育为新闻队伍专业化提供了新生力量

中国新闻教育发轫于1918年成立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即在民国创立时中国还没有新闻专业教育。1920年至1927年,全国先后有12所高等学校成立新闻系科。24到1936年底,全国高校中有23个新闻系科,1928年后创建的14个。25有较大影响的如燕京大学新闻系、复旦大学新闻系及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新闻系。由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新闻专业教育陷于停顿状态。只有顾执中于1928年创办的上海民治新闻学院(上海民治新专)一直坚持办学,贯穿整个民国南京政府时期。民国时期新闻教育的出现和发展,既为当时新闻队伍提供了新生力量,也奠定了新中国新闻专业队伍的基础。民国时期新闻教育的历史贡献是不应被忘记的。

四、结语

假如民国创立后一直遵循孙中山的“民主共和”建国方略及对“三民主义”重新解释后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方针建设发展——没有出现袁世凯窃国和北洋军阀混战,没有国民党反共“清党”和“一党治国”,没有日本全面武装入侵,没有蒋介石集团在抗战胜利后发动内战,致使国家和民族遭受政治分化和社会动荡、外交挫折及巨大经济损失——民国时期新闻业应该可以发展得更快更好。习近平同志指出“历史无法改变,未来可以创造”。研究历史是为了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研究民国新闻史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既不能要求当时的人们做我们现在做的事,也不能用现在的标准评价当时的事和人,而应该把当时的人和事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依据当时学术、社会、民族的是非标准予以尽可能客观、全面和公正的历史评价。唯有这样,才能避免历史的虚无主义,才能使民国新闻史研究的结论符合当时的历史,也才能无愧于先人和经得起历史检验。

注释:

① 王咏梅:《研究民国新闻史的新资料——读〈胡政之文集〉》,《新闻记者》,2007年第8期。

②1315 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08、734、683-684页。

③142124 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9-130、106、362、232页。

④ 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版,第102页。

⑤ 丁淦林主编:《中国新闻事业史》(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04页。

⑥ 陈锡祺主编:《孙中山年谱》(上册),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52页。

⑦ 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第一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⑧ 费成康:《孙中山与〈镜海丛报〉》,载《镜海丛报》(影印本),澳门基金会、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8页。

⑨ 孙中山:《香港兴中会章程》,见《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2页。

⑩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见《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18页。

(11)冯自由:《中国革命运动二十六年组织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14页。

(12)孙中山:《伦敦被难记》。见《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2页。

(16)2014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每年9月2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7)刘家林:《中国新闻通史》(修订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1页。

(18)李龙牧:《中国新闻事业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88页。

(19)方汉奇等编著:《中国新闻事业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64-165页。

(20)方方:《中国纪录片发展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22)黄卓明:《中国古代报纸探源》,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年版,第162页。

(23)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41页(注)。

(25)李建新:《中国新闻教育史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72页。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张毓强】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项目编号:13&ZD154)、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华民国新闻史研究”(项目编号:13AXW003)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新闻史新闻事业新闻业
如何提高《外国新闻史》课程教学的吸引力
新闻业的决定性角色:编辑
市场经济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中国记协发布《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17年)》
论新闻业未来发展趋势和报业集团应对策略
从IPSO看英国新闻业的自律与他律
试论新闻史研究方法的批判与范式建构
再论新闻史的哲学意蕴
互联网催生传统新闻业的三个变化
我国首发新闻事业整体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