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政府节能财政支出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5-02-18 06:28彭月兰迟美青
统计与决策 2015年8期
关键词:财政支出节能降耗效率

彭月兰,迟美青

(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太原030006)

1 节能财政支出效率的DEA-Tobit研究方法

1.1 DEA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DEA),是一种评价相对效率的系统非参数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决策单元(DMU)的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指标进行线性规划得到有效率的生产前沿(外包络面),再将各个决策单元与此前沿相比较得出相对效率。由于DEA方法具有适用范围广、接近实际情况、测算出相对效率的同时还可以找出导致效率不足的根源(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等优点使其被广泛地应用于政府公共政策效率的测算。

由于本文研究的是财政支出对节能所产生的实际效率值以及产出最大化的实现问题,因而以单投入多产出、产出导向和规模报酬可变的BCC模型为基本假定。模型描述如下:

其中,yi和xi分别表示第i个决策单元的输出列向量和输入列向量,n为样本中决策单元的个数,每一个决策单元都有k种投入和m种产出。S-和S+分别表示投入松弛变量(投入不足)和产出的松弛变量(生产不足)。θ是决策单元i的技术效率,它度量了决策单元i与效率前沿面的距离,θ的取值范围是[0,1],越接近1效率越高。当θ=1且S-=0、S+=0时,说明决策单元位于前沿面上,是有效率的;当θ<1,且S-和S+至少有一个不等于0,则表明决策单元在前沿面之下,处于无效率状态。λj是待估常数向量。

1.2 面板Tobit模型

为进一步分析节能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大小,在DEA模型得出的效率值基础上用面板Tobit模型进行第二阶段的分析和评估。Tobit模型的特殊性在于其自变量为实际观测值,因变量只能以受限制的方式被观测到,这正符合DEA模型已测算出的介于0和1之间的效率值的特征。模型基本形式如下:

本文以测算出来的节能财政支出效率作为因变量,其他可能会影响这一效率的经济、社会等宏观环境因素为自变量建立面板Tobit模型,并选用极大似然估计法(maximum likelihood,ML)估计变量参数。

2 省级政府节能财政支出效率的测算

2.1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在投入方面,为了全面反映各地方政府对节能降耗工作给予的财政支持,本文选取节能财政支出作为投入指标。在产出方面,考虑到节能财政支出在能源、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效率,本文主要选取了能源强度、能源消费弹性、化石能源消耗比重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四个输出指标。

鉴于国家财政大规模支持节能活动始于“十一五”时期,同时也鉴于数据的完整性和可得性,本文主要研究2007~2012年我国区域和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节能财政支出效率情况。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年鉴》、《中国环境年鉴》和《中国财政年鉴》等。具体投入与产出变量及各变量的统计性表述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地方政府节能财税政策效率的投入产出变量描述

2.2 节能财政支出效率的评价

按照前述的模型设定和测算方法,本文运用DEAP2.1软件中的DEA-BCC模型对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7~2012年的节能财政支出和综合产出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分两个步骤完成:首先使用DEA方法计算出基期2007年区域和省级节能财政支出效率,然后计算区域和省级各期的Malmquist指数,以区域和省级的第2期Malmquist指数乘以基期2007年的效率值即为2008年的财政支出效率,按此方法依次计算出以后各期的效率值。利用此种方法的优点是所得到的财政支出效率在连续时间上具有可比性。

(1)综合效率分析。

从区域综合效率来看(见图1),全国和中部地区历年的综合效率均高于东西部地区,处于最优效率的前沿面。2007~2009年东部地区综合效率也一直在前沿面上,但2009年之后出现了下降,均低于中部和全国的综合效率。西部地区历年的综合效率都远低于其他地区水平。以上表明,我国节能财政支出效率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东、中部省份一般都处于最优效率的前沿面上,而西部地区大多时期是远离前沿面的。从变化趋势来看,中部地区综合效率变化较为平稳,均在1.000上下小范围波动。东部和西部相对变化大,但也是平稳的。东部地区的综合效率值以2010年为转折,低于1.000以下,在0.866以上波动。西部地区效率则保持在0.697-0.758之间。这说明财政支出对节能的支持效果对东中西部产生了不同的影响,2007~2012年东中西部的综合效率分别为0.935、1.000和0.728,但是总体效率相对较好。

图1 2007~2012年全国及分区域综合效率变化趋势图

从省级节能财政支出的效率来看,大部分省份的节能财税政策综合效率都处于一个波动上升的状态。其中,天津市的效率最高,每年综合效率都为1.000;北京、上海、福建、江西、宁夏、青海等省份的综合效率也相对较高,并逐年增长。河北、江苏、山东、广东、吉林、内蒙古和四川等省份的综合效率相对较低,绝大多数年份都在0.300以下。各省的平均综合效率差异较大,最好的天津市(1.000)是最低的内蒙古(0.195)和江苏(0.179)的差距高达5倍多。可见,高投入未必有高效率的产出,较低的投入也会产生较高的效率。比如,山东、广东、河北等省份的投入和产出效率之间出现错位,虽然投入相对较高,但是产出效率不高,进一步分析发现与其出现较为明显的投入冗余和规模报酬递减有关。从各省份纵向的静态比较来看,综合效率有效省份的数量较少,2007~2012年综合效率有效的分省分别只有1个、2个、1个、3个、3个和3个。

表2 2007~2012年各省节能财税政策综合效率

2007~2012 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综合效率分布并不均衡,其中大部分省份的节能财政支出效率处于较低的状态(效率值小于0.700),很多省份的节能财政政策效率甚至在0.4以下。为探究综合效率差异的原因,下面将综合效率分解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分析。

(2)纯技术效率分析。

2007~2012 年全国纯技术效率平均值为1.000,表明节能财政支出管理水平较高。分区域来看,东部和中部的纯技术效率也较高,说明节能财政支出配置效率高,现有投入得到了良好的利用;西部地区与东中部相比效率较低,处于无效率状态,且存在不断下降的趋势,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不断变大,这是导致中部地区综合效率较低的重要原因;中部地区的纯技术效率和综合效率变化趋势类似,说明中部地区综合效率的变化中纯技术效率起到主要作用。从具体省份来看,北京、天津、上海、福建、江西和宁夏等省份都在纯技术效率的前沿面上,另外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的纯技术效率也接近于前沿面,这也是北京、上海、福建、江西、宁夏、青海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综合效率相对较高的原因。

(3)规模效率分析。

我国节能财政支出综合效率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规模效率造成的。各地区之间规模效率差异较大,中部地区具有规模效率,且高于东部和西部地区,东部从2010年开始下降为无效率状态,西部地区一直处于无效率状态,逐步呈现“中部投入少,规模效率高;东部投入多,规模效率低”的现象。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规模效率与综合效率的波动在总体上趋于一致。因此,东西部地区规模效率波动是综合效率变化的主要原因。从理论上讲,东西部地区应缩小节能财政支出的支持力度,但是从现实状况来看,更应该从最大产出目标角度看,地方政府部门应在既定的财政支出总量下,增加节能活动产出。从具体省份情况来看,只有天津处于规模效率的前沿面上,其余省份的规模效率都相对较低,特别是江苏和广东的规模效率还不足0.300,河北、山东、河南、四川和内蒙古等省份的规模效率也在0.400以下,较低的规模效率成为这些省份综合效率低的主要原因,虽然其纯技术效率较高。

3 省级政府节能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3.1.1 影响因素的经验假设

(1)财政分权程度。财政分权体现着地方政府对财政资金使用的自由度,财政分权程度越高地方政府的财权自由度就越高,相对经济增长更容易忽视财政支出在节能降耗方面的效率提高。因此,做如下假设:

假设一:地方政府财政分权与其节能财政支出效率负相关。

(2)公众节能参与水平。公众节能意识的提高和行为方式的改变有利于节能政策效率的提高。公众节能参与水平主要表现为公众受教育程度,一个地区的公众受教育程度越高,公众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越高,这样一方面倒逼政府改善节能减排的政策效率,另一方面会有更多的人自觉实施节能行为,对社会形成“示范效应”。因此,做如下假设:

假设二:公众节能参与水平越高节能财政支出效率越高。

(3)能源强度下降速度。通常,在实施节能活动的初期,较小的政策鼓励就会带来较大的节能量,但是由于受到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当节能降耗实施到一定程度后,同样的节能投入所带来的节能收益会越来越低,即边际收益递减。因而,能源强度的下降速度会逐渐减小,进而影响了节能财政支出的产出效率。据此,假设如下:

假设三:能源强度下降速度与节能财政支出效率具有正向关系。

(4)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制度越好、人才越多、技术越先进,从而不仅对生活质量要求变高,而且更有利于实现节能降耗。并且会有更多的资金和更为良好的政策用于节能活动,有利于提高节能财政支出的效率。因此,做如下假设:

假设四:经济越发达,节能财政支出效率越高。

(5)地区因素。我国各地区在资源禀赋和区域位置上存在较大差异,使得相同的公共产出具有不同的投入成本;同时,各地区在节能降耗方面的财政支持规模和形式也明显不同。这些因素都会表现为各地区节能财政支出效率上的差异。因此,假设如下:

假设五:东部地区有利于节能财政支出效率的提高,西部地区对节能财政支出效率具有负面影响。

(6)工业化水平。工业是能源消耗的主要方面,一个地区的工业化水平越高其能源消耗相对越多,达到相同的能耗水平就需要更多的财力和政策支持,从而降低了节能财政支出效率。鉴于此,假设如下:

假设六:工业化水平越高,地方政府节能财政支出效率越低。

(7)市场化水平。市场化水平反映了资源配置的自由度和效率水平。一个地区的市场化水平越高,地方政府各种公共投入—产出的环境条件越好,越有利于财政政策通过市场机制有效调节节能活动。因此,做如下假设:

假设七:市场化水平对节能财政支出效率具有正面作用。

3.1.2 变量定义与模型设定

(1)变量定义。

被解释变量。本文研究对象是节能财政支出效率,因而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DEA模型测算出来的决策单元的综合效率得分为被解释变量。

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包括以下七个:财政分权度、公众节能参与水平、能源强度下降速度、经济规模、地区因素、工业化水平和市场化水平。

综合上述假设,变量的具体定义与说明如表3所示。

(2)模型设定。

基于上述假设,本文将节能财政支出效率的Tobit回归模型做如下设定:

effi,t=β0+β1govi,t+β2popi,t+β3enei,t+β4gdpi,t+β5indi,t+β6mari,t+β7D1+β8D2+μi+εi,t

其中,β0为截距项;β1~β1为自变量的回归系数;i代表全国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i=1,2,……,29;t代表年份,t=2007,2008,……,2012;μi为随个体变化但不随时间变化的截面特定效应,且与解释变量不相关;εi,t为随时间和个体而独立变化的随机变量。

表3 Tobit回归模型中变量的说明

下面运用Stata12.0软件对上述节能财政支出效率的Tobit模型进行回归,结果见表4。

表4 节能财税政策效率影响因素的Tobit面板回归结果

3.1.3 Tobit回归结果及分析

分析表4的回归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财政分权对节能财政支出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这与理论预期不符。即财政分权在1%的显著水平上与地方节能财税政策效率存在正向关系。其原因可能是自“十一五”以来,中央政府将节能工作放到了非常突出的位置,节能降耗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主要考核指标和必须完成的任务,“十二五”以来更是进一步提高了节能降耗的标准。也就是说,虽然财政分权越高表明各级地方政府具有更高的自由支配权,越容易倾向于为取得政绩而重视经济增长支出,相对忽略节能环保之类的支出,但是“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中央政府前赴后继的强制性节能降耗任务已经成为考核地方政府官员政绩的重要指标,从而迫使地方政府在经济增长中兼顾节能降耗,提高政府政策的节能工作导向性。由此也可以看出,这段期间我国节能工作的特点体现为政府主导型,各级政府在节能降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公众节能参与水平的系数为正,且较为显著,与预期相符,说明一个地区的公众受教育程度越高,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意识越高,越会主动实施节能行为。而且公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有助于正确理解政府政策含义,提高政策执行力度和效率。因而,公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节能意识的具备有利于节能财政支出效率的提高,未来也应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节能意识。同时,不断提高受教育人口比重是倒逼地方政府提高节能政策效率进而实现职能转变的必要措施。

(3)经济发展水平对节能财政支出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正如预期的那样,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社会制度、技术水平等就会越高,从而有利于公共政策的实施,加之公众对社会环境的要求相对也高,更加促使政府重视环境问题、加大节能降耗的工作力度。

(4)市场化程度与节能财政支出效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符合预期。市场化程度每增长1%将会使节能财政支出效率平均增长0.275%。这表明,一个开放有序的市场环境会促使公共政策更加有效实施。因而,未来应更多的发挥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和居民实施节能降耗,政府公共政策限于引导性和统领性作用,逐渐减少或避免强制性措施。

(5)工业化水平和能源强度下降速度对节能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虽然与预期的方向相同,但并不显著,意味着工业化水平和能源强度下降速度不会显著影响节能财政支出效率。

(6)从地理位置上看,东部地区对节能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而处于西部地区对一个地区节能财政支出效率存在较为显著的负面影响,这也验证了前述东中西不同地区的效率值差异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

4 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采用中国2007~2012年29个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DEA方法对省级政府节能财政支出效率进行了测算,并以此为依据对地方节能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Tobit回归分析。具体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如下:

(1)省级政府节能财政支出效率普遍不高,大部分省份的综合效率的效率值小于0.7,有的甚至在0.4以下。因此,今后省级政府运用财政资金支持节能降耗的过程中,应注意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财政支出的管理水平,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

(2)节能财政支出效率的区域差异明显,中、东部地区效率大于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效率水平相对较高且较为平稳,东、西部地区的波动较大。从影响综合效率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方面来看,中部地区效率较高得益于其较高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双重因素;东部地区虽具有较高的纯技术效率,但是近年来规模效率的下降是制约其综合效率提高的主要原因;西部地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相对较低,尤其是纯技术效率的低下严重影响了总效率的水平。从政策层面看,中部地区在保持政府财政支出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投入,以更好地利用资源实现产出效率最大化;东部地区应适当控制资金的投入规模,并优化投入结构和方向;西部地区既需要加大节能财政资金的支出力度也应注重提高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和管理水平。

(3)财政分权对节能财政支出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地区的公众受教育水平提高有利于节能财政支出效率的提高;处于西部地区的地理区位对节能财政支出效率的提高不利;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相对完善的市场化程度会对节能财政支出效率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今后,应适当减少政府对节能降耗的干预增加市场机制促进节能降耗的作用;各个地区需要根据自身的区位特点、经济和社会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

[1]Banker R D,Charnes A,Cooper W W.Some Models for Estimating Technical and Scale Inefficiencie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J].Management Science,1984,30.

[2]Afonso A,Fernandes S.Measuring local Government Spending Efficiency:Evidence for the Lisbon Region[J].Regional Studies,2006,40.

[3]陈诗一,张军.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研究:1978~2005[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2008,(4).

[4]唐齐鸣,王彪.中国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金融研究,2012,(2).

[5]王宝顺,刘京焕.中国地方公共卫生财政支出效率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指数的实证分析[J].经济经纬,2011,(6).

[6]陈仲常,张峥.我国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DEA-T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1,(5).

[7]朱浩,傅强,魏琪.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支出效率核算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6).

[8]雷仲敏,周广燕,邱立新.基于费—效分析框架的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绩效评价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3,(4).

猜你喜欢
财政支出节能降耗效率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2020年财政支出预算管控清单的通知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氯碱装置节能降耗措施的探讨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2016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支出完成预算情况
提升节能降耗增效之工艺改造和技术应用
跟踪导练(一)2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i-StARS起停系统技术节能降耗
“钱”、“事”脱节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