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恬
(江苏师范大学 科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现代汉语与日语之比较研究
○ 张恬
(江苏师范大学 科文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汉语与日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然而在字形、词汇用法上又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文中对汉语与日语两种语言进行系统的分析比较。
汉语语法; 日语语法; 汉字; 和制汉语; 外来词汇
汉语虽然和日语在文字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只掌握汉语却不能完全理解日语的意思,主要是因为日语和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在以下几个方面都有很多不同之处。
1.汉语属于孤立语,日语属于黏着语。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所有的词几乎都由词根语素构成。孤立语中词的次序很严格,不能随便更动。黏着语的主要特点是没有词内部曲折,每一个语法范畴义都由一个黏附语素来表示,而一个黏附语素也只表示一种语法范畴义。[1]
2.汉语通过对虚词和固定的词的搭配表达语法意义。因此汉语更注重动词体的变化,通过“着”、“了”、“过”这些虚词来表示时态的变化,缺少格的变化。日语则是通过加在词根的词缀来表示语法意义,通过词尾的变换规则来表示时态的变化。日语中用助词来表示格的形式,即格助词。分为:主格助词(が、の)宾格助词(を、が)、领格助词(の、が)、补格助词(に、で、から、まで、へ、を、と、より)。日语中的动词分为:一类动词(五段动词)、二类动词(一段动词)、三类动词(サ变动词和カ変动词),动词的变形很复杂,有七种动词的活用形:未然形、连用形、终止形、连体形、假定形、命令形、推量形。在汉语中动词不能变形,在句子中始终是固定的形态。
3.汉语中的基本句型结构为主谓宾结构,日语中则是主宾谓结构,宾语与动词之间用助词を连接。例如:わたしはご飯を食べます。(我吃饭)直译成中文则变成了我饭吃。
汉语在音调上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不同的声调代表不同的意思。发音方式有:清音、浊音、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等。有些词语有轻声,如:桌子、椅子。有些词语通过弱读和重读来改变词的意思,如:孙子。弱读时的意思为亲属关系中儿子的儿子,重读时则指中国古代军事家。日语在读音上没有音调的变化,但在发音方式上有促音、拗音、清音、浊音、鼻浊音、拨音、送气音、不送气音、重音、长音等。其中,重读音和长短音的不同有时会改变词的意思,如:「あめ」重音放在后面时是糖的意思,重音放在前面时是雨的意思。と り(鸟)变为长音と お り时,意思就变成了街。
1.日语中有很多词语和表达方式有性别差异。如“我”这一人称代词,在汉语中男女皆可使用,没有性别差异。在日语中私(わたし)是普遍用法,男女皆可使用;わたくし是一种自谦的说法,也是男女皆可使用,多用于正式场合或公众场合发表言论;あたし是女性专用的第一人称代词;僕(ぼく)是男性专用的第一人称代词,只适用于平辈或晚辈之间;俺(おれ)是男性间为了语气显得更粗犷、随意而使用的第一人称。
2.汉语和日语中皆有敬语的使用。汉语的敬语分为四种类型:(1)人称性,就是叫他人的称呼。(2)选词性,指是词语的手法。(3)词头,指是用词头的手法。(4)句法,指是文章结构的手法。[2]日语中的敬语属于一种语法系统,在日常说话中被严格遵守着,其敬语分为:(1)丁宁语。丁宁语是说话时使用的敬语,其特征是词尾会使用です和ます。(2)尊敬语。尊敬语是说话人对长辈、上司等表示敬意的表达形式。(3)谦让语。谦让语是说话人通过降低自己来表示对他人尊敬的语言表达形式。以上都是通过增添词缀或词的变形规则在句子中使用的,相比于汉语中的选择词语或句型,显得更为复杂。
(一)汉语使用的文字是汉字,日语在文字上分为:平假名、片假名、汉字、和制汉字,最常使用的是平假名和片假名。汉字是意音文字,一个字符代表一种意义与读音,日文是音节文字,即日文中的平假名和片假名只起到读音的作用,不单独成意义。
由于日语中有很多汉字,下面对日语和汉语中相同的词汇单独进行比较。
1.同形异义词。同形异义词即日语与汉语中字形相同,但意义完全不同的词语。如:大丈夫(汉语: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日语:没关系)、手纸(汉语:卫生纸,日语:信)、女将(汉语:女性统领,日语:老板娘)。
2.同形类义词。同形类义词即两种词汇中有一部分意义相同,有一部分完全不同,意义范围可能是包含关系,也可能是相交关系。第一,日语意义范围大于汉语意义范围的,如:無理。日语的意思有:(1)不合理、不讲理;(2)困难、难以办到;(3)强制、强迫;(4)过度、过分,汉语的意思有:没有道理、不讲道理。第二,汉语意义范围大于日语意义范围的,如:品質。日语的意思是质量,汉语的意思有:(1)指人的行为和作风所显示的思想、品性、认识等实质;(2)东西的质量。第三,日语意义和汉语意义的范围相交的,如:專門。日语的意思有:(1)专业、特长;(2)特别化、专门化;(3)专门、专攻;(4)职业。汉语的意思有:(1)指某一学问;(2)专一从事某事或研究某门学问;(3)专长;(4)特意。
3.同形同义词。同形同义词即两种词汇在字形和意义上完全相同。如:意外、問题、完全等。
(二)在现代汉语的外来词中,来自日语的有459个[3],涵盖了人文社科类的词汇,如:劳动、社会、经济、银行、组织、政治、党、科学、文学、美学、抽象等。这些和制汉语的造词方法有:1.借用中国的汉字组合成词,将训读改成了音读,形成了和制汉语,如:大根、返事。2.无训读对应的词汇。如:面倒(麻烦、棘手)、風呂(澡堂、澡盆)。3.使用中国古代的词汇翻译外来语,改变其意思。如:社会。中国古代指集会结社,日语中用它来翻译social,代指许多个体汇集而成的有组织有规则或纪律的相互合作的生存关系的群体。4.使用汉字组合成新词翻译外来语。如:酒精、隧道等。这些是典型的文化输出再引进。
在中日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的环境下,中国的年轻人也开始更多的使用来自日本的词汇,如:残念(ざんねん)、萌(も)、元気(げんき),这些都是由日语音译或者按字形的读法发展而来的,丰富了用语词汇,也创造了新的社会流行文化。
不同语言都是不同的历史文化发展而来的产物,因此对中日两种语言的学习,也是对邻国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同时也避免了词语的误解和误用。
[1]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版)[M].北京大学社,2012.
[2]王铁桥.现代中国语の敬语表现——日本语との比较[M].1989.
[3]高明凯,刘正埮.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语研究[M].中国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
张恬,女,江苏人,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H0-05
A
1672-8610(2015)07-00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