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多元化评价

2015-02-14 08:09三明市妇联幼儿园江琼华
幼儿教育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美术幼儿评价

三明市妇联幼儿园 江琼华

试论幼儿美术教学活动的多元化评价

三明市妇联幼儿园 江琼华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艺术领域的指导精神,教师要鼓励和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培养幼儿初步的艺术表现能力与创造能力。在教育建议方面,着重强调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的艺术想象、表现和创造,不用成人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不追求技能训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也提出:“幼儿艺术教育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现,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改善教育行为,赋予美术活动评价以新的内涵。

一、美术教学活动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横向评价多,纵向评价少

横向评价是指将不同的幼儿互相比较,作出评价。纵向评价是指针对同一个幼儿不同时期的表现相比较,作出评价。每个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由于环境、遗传、教育的影响,其个性特征与能力有很大差异。每个幼儿处在不同的发展水平,而教师在评价时常用同一标准来评价不同的幼儿,而较少针对某一幼儿做纵向的比较。如经常听到“小舸画得很美,线条流畅,画面丰富,涂色也很细心”“桐桐胆子太小,这么久才画了一点点”“一凡乱画,看不出是什么东西”……这种横向比较虽然能让能力较强的幼儿更加自信,同时也会让另一部分发展较慢的幼儿越来越自卑和胆怯,并对绘画失去勇气和兴趣。教师不能一味地将幼儿作横向的比较,而应全面地了解每个幼儿,发现每个幼儿所取得的进步,以及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化,关注幼儿已有的和潜在的发展,尽可能地选择纵向评价的方法,在幼儿能力有所提高时,及时给予评价、引导,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启发幼儿进一步创作。只有这样,幼儿才能更大胆地去感受、表达和表现作品,释放其蕴藏的创造潜能。

(二)以教师为主体评价多,以幼儿为主体评价少

现在的美术教学活动评价,教师较以往已更注重引导幼儿参与到评价中来,但教师和幼儿的评价互动存在一定的缺陷,评价作品的主动权仍然在教师的手中。幼儿虽然参与了评价,但大多数处于被动评价地位,主动性的发挥程度有限。常常是教师评价好的作品,幼儿也认为好,而几乎没有幼儿提出异议,殊不知在评价别人作品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视角,若长此以往,不利于幼儿的鉴赏水平及质疑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师应把评价幼儿作品的主动权交给幼儿,适当引导幼儿参与评价,可以自评,也可以互评,让幼儿对同一作品做出不同诠释,产生不同的评价。这样既能帮助作者从全新的角度认识自己,也能加深评论者对他人作品的理解,取长补短,以达到互相学习、共同分享的目的。幼儿在欣赏、评价别人作品时,也逐步提高其鉴赏水平。幼儿参与评价不仅增强了幼儿创作的兴趣,有效提高绘画水平,同时也促进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好作品评价多,兼顾全体幼儿评价少

“平等地对待孩子”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在评价作品时,往往评价好作品多,兼顾全体做得不够。很多教师在评价时,会特意挑出成人眼中的好作品,详细评价,似乎想给予幼儿正面的引导。有些幼儿,他们也倾尽了他们的能力努力作画,却因为不是成人眼中的好作品,而较少引起关注和评价。其实幼儿的美术作品无“好”“坏”之分,只有“好”与“更好”、“优秀”与“更优秀”可言。他们的作品在成人看来也许很稚拙,但都有他们这样画的理由。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正视个体间的差异,及时发现每个幼儿的优点和闪光点,积极鼓励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从而使每个幼儿充满自信,勇于创新。

(四)结果评价多,过程评价少

如果说幼儿园美术教学的过程是一幅张扬个性的图画,评价则是画卷中画龙点睛的一笔。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在活动结束时才作出评价,更多地对作品结果进行评价,而忽视了对幼儿绘画过程的评价。若能在绘画过程中给予幼儿及时点拨,及时评价有特点的、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品,则可以开拓其他幼儿的思维。恰当的过程性评价,可以鼓励幼儿,使其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能力,体验到成功和快乐。过程性评价有利于激发幼儿创作的激情和动力,弥补结果评价效果的不足。

由于评价存在的误区,影响了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转换视角,赋予美术活动评价以新的内涵。

二、美术教学活动评价重点关注的方面

(一)厘清美术教育最终目标与美术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从重美术技能的评价转为重美术目标的评价

根据《纲要》的精神,幼儿美术创新教育新途径的探索成果:幼儿绘画的定位是自主性绘画。所谓自主性绘画就是幼儿自由表达,创造性地表现自己想要表露的内在信息,包括已有的知识、经验,本人的情绪情感及他们的所见所思,联想与想象。《指南》也指出要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技能的掌握,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在美术活动中,幼儿是学习的主体,美术知识技能只是一种促进幼儿发展的手段或工具,掌握技巧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其独特的创作。教师在评价时要理解和尊重幼儿,帮助幼儿借助于美术这一载体顺利地把自己的想法、情感有效地表达出来,促进幼儿的认知、情感、能力、个性诸方面的有效发展。教师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在美术的技法、想象、思维等方面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使幼儿萌发审美情趣。如在美术实践活动“青花瓷”上,一位幼儿的青花瓷盘画得杂乱无章。教师走到他身边,蹲下来问:“你的青花瓷盘画的是什么?”他很自豪地回答:“是僵尸。”原来最近他常玩“植物大战僵尸”游戏。不难看出,幼儿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超出我们的预料。如果这时我们带着成人的想法,觉得僵尸这么丑陋的东西怎么能拿来装饰美丽的青花瓷盘呢,这将影响和干扰幼儿的想象,极大地挫伤孩子创作的热情,扼杀其情感的表达。《指南》指出:“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能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追求结果的‘完美’而对幼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萌芽。”我们应给幼儿自由创作的空间,因为他们的言行蕴藏着许许多多的灵感。教师在不否定他们创作的前提下,引导他们做些修改,通过填涂一些部位,使画面有些层次,更趋于美观。

在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上,教师要有比较正确的定位,从幼儿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这一高度来审视美术活动中的评价,把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想象力、创造力作为真正反映幼儿绘画能力的重要指标,赋予美术活动评价以新的内涵。只要幼儿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感受,哪怕画得很糟,也不要加以指责,而应尊重幼儿内心感受,保护其创作激情。在评价时,教师应站在幼儿的角度,用幼儿的眼光去理解他们试图表现的内容,倾听他们的心声,体会他们的情感,理解和尊重幼儿,保护他们的奇思妙想,珍惜他们的独特创造。此外,教师还须找准评价的视角,即充分了解幼儿的创作意图和认知发展水平,鼓励他们进行创造和想象,重视其个性发展,使每位幼儿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发挥其创造力和想象力。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动手能力、表现能力的不同来评定和处理作品,留给幼儿不断修改的余地,尽量给幼儿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幼儿以自己的表现方式来表达其独特的思想和情感,促使幼儿不断改进发展,培养幼儿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思想观念,保护幼儿参加美术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并树立起自我表现的信心。

(二)提高幼儿在评价互动中的主体地位及自主、合作能力,从以教师为主体转为以幼儿为主体进行评价

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人,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观察的眼光,而传统教学中的评价,却是教师“一言堂”,幼儿的评价权利常常被忽略,更不用说评价能力的发展了。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应充分尊重和信任幼儿,创造宽松的环境,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观察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评价中来,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正如《指南》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美术是幼儿对美的表现和美的体验,幼儿和成人在看待事物的时候,角度不同,理解也不同。在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中,不能以成人的眼光和标准来加以评价,而应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观为出发点,采取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大胆地去表现自己心中的想法,发挥其独特想象力和观察力。评价不仅是教师对幼儿绘画作品及作画过程的指导手段,也是集思广益、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过程。引导幼儿共同参与评价,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作激情,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在美术活动“青花瓷”结束时,教师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一一展示出来,引导每一位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培养幼儿的自主评价能力。接着,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互相评论、交流,从而总结出了每一幅作品存在的优缺点。通过互相之间的评价,幼儿发现了自己作品中存在的优点和有待于改进的地方,而且在相互欣赏、评价别人作品的同时,也吸取了一些经验。尊重幼儿自由的表现方式,保护幼儿的个性,培养幼儿的求异思维,这种师生共同参与的交流式的评价,为整个创作活动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平台,提高了美术教学的质量。通过一次次这样的评价和教育,幼儿的审美意识也在逐步提高。

(三)发挥评价在教学中的监控、反馈和调节作用,从只重视结果评价到同时重视过程的评价

《纲要》指出:“评价应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对教育教学具有监控、反馈和调节的功能。教学评价以往更多的是将关注的目光放在宏观层面,注重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进行,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微观层面,即教师运用多种评价策略对集体教育活动进行的评价。教师应重视幼儿绘画过程的评价,在过程中以一种开放的眼光去看待和品评,给予幼儿及时的点拨,及时评价有特点的、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作品,开阔其他幼儿的思维,同时也激发幼儿的灵感及进一步创作的欲望,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体验到成功和快乐,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总之,幼儿园美术教学中的评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个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转变传统的美术活动评价形式,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的艺术想象、表现和创造,为幼儿的美术作品创作创设良好的评价氛围,以激发幼儿的巨大创造潜能,更大胆地去感受、表达和表现,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情感的建构,更好地体现儿童美术作品评价的价值。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在幼儿美术教学中怎样开展评价活动[E B/O L]. (2008—04—17)[2014—06—04]http://lyshlz1967.blog.sohu.com/84887396.html.

[4]浅谈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评价[E B/O L].(2007—02—07)[2014—06—04]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of1862010007ad.html.

(责任编辑:赵玮 助理编辑:林静)

猜你喜欢
美术幼儿评价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