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湖里幼儿园 陈雅雅
大班结构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厦门市湖里幼儿园 陈雅雅
结构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大班幼儿比中小班幼儿对结构游戏更感兴趣。幼儿在结构游戏中通过亲自操作各种积木、插塑等建构材料,获得有关围合、叠高、延长、拼插、镶嵌、组合等相关技能,以及数学、科学等方面的知识。同时,结构游戏也是幼儿学习与同伴合作交往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幼儿应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但目前在结构游戏中,教师主导意识过强,幼儿未能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如何才能把游戏还给幼儿,已经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因此,在幼儿园结构游戏的组织和开展中,我们积极探索坚持“幼儿游戏”这一游戏的本质特征,反对教师指挥、包办下的游戏的做法。下面以大班结构游戏“湖里公园”为例,谈谈大班结构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幼儿是游戏的主人,真正的游戏可以满足幼儿的需要。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具有一定的独立意识及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语言表达能力也较强,愿意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想法,若教师引导幼儿与同伴一起讨论、商量,充分尊重幼儿的建构愿望,支持幼儿自由选择建构游戏主题,则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建构兴趣。
建构主题的产生主要源于幼儿对生活环境的观察和自身的社会经验,因此幼儿在讨论建构主题时往往会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社区、街道、公园、停车场等。湖里公园环境优美,是幼儿最熟悉的、最喜欢的场所之一,因为他们经常和家长在公园里玩耍。对于公园里的设施,幼儿十分明了,因此幼儿在建构中能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再现。在设计公园的大门时,幼儿用椅子叠高,并用泡沫板当横梁,大门就显得立体和美观了。幼儿用小插塑拼了小朋友,有不同的姿态,摆放在公园里的草地上。幼儿利用管状玩具拼了滑道,开始只是一小段,教师引导说:“这个滑道能不能长一些,让小朋友玩起来更开心呢?”几个幼儿就把自己拼的滑道连接起来。由于游戏的主题都是幼儿所熟悉的东西,这样就有利于游戏的开展,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他们的合作能力与语言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确定游戏主题后,教师引导幼儿对主题进行平面设计,并讨论建筑物体的主要特征,加深幼儿对物体外形特征的认识,获得排列组合、远近、面与体的相对关系的经验,提高空间布局能力。
游戏中,教师请幼儿说说喜欢湖里公园的什么地方,有的说儿童乐园,有的说湖,有的说滑道,有的说草地……那么这些地方该建在什么位置合适呢?它们有什么特点呢?通过交流讨论,幼儿初步确定了建构的具体内容及位置,对即将要开展的主题有一定的了解,知道搭建的任务和各个部位所处的位置,学习有目的、有计划地搭建。幼儿的平面图设计能力及整体布局能力就是在一次次的建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大班幼儿对所要建构的物体特征了解得越仔细,他们的建构目的就越明确,作品也就越丰富。教师引导幼儿积极回忆所要建构的物体形状、大小、颜色等外形特征,如公园的大门、草坪、桥等。教师还收集湖里公园的照片和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讨论公园的整体形象以及细节特征。比如,公园看上去是什么形状的,由哪些部分组成,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等,帮助幼儿回忆公园里的景象,有利于幼儿在结构游戏中再现、迁移和重新组合,从而使搭建的物体更加富有美感及创造性。
合作游戏是大班幼儿在建构过程中的主要特点之一。他们在游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同伴,学习与同伴分工,协商分配搭建任务,并根据构思学习正确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的建构材料,合理利用替代、自制的游戏材料。
如在人员分工与组合中幼儿可以自荐当组长,或以轮流、“剪刀、石头、布”的方式分组;也可以按建构任务自由组合,如大门组、绿化组、儿童乐园组等。选好组别后挂牌以示区别,小组间产生一定的竞争意识,激发幼儿认真、有始有终地游戏,学习与同伴合作使用游戏材料,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培养幼儿爱护建构材料及建构成果等良好的建构常规。游戏中教师提供丰富且有变化的游戏材料,并让幼儿参与材料的收集和制作,比如纸盒、小椅子、三合板、奶粉罐、幼儿作品等一些辅助材料。教师和幼儿合作收集材料,既能丰富游戏主题,又能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幼儿对建构材料有所熟悉,就能按建构物体的特性来选择材料,将建构材料与自己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相结合,搭建物体时较多地考虑形状的逼真。幼儿相互合作,各自承担了一定的建构任务,例如建构湖,有的幼儿用皱纹纸来表示波浪,也有的幼儿用小积木排列成波浪状,还摆放了小船;小山坡则使用三合板、纸盒泡沫堆积叠高;游乐场里最丰富,幼儿拼了枪、碰碰车、自行车、飞机等玩具,并在摆放作品时考虑到了整体布局的美观、有序。他们在不断丰富内容的过程中大胆加入了自己的想法,不但提高了建构技能,而且增强了同伴间交往合作的能力。
大班幼儿能较准确地评价自己和同伴的游戏情况,愿意向同伴介绍自己建构的作品。游戏结束后的欣赏评价,既能帮助幼儿分享经验,同时也为下次的建构拓展思路。积极的评价能让幼儿感受成功的喜悦,体验建构的快乐。幼儿在听取同伴及教师的建议后,能丰富自己建构的内容,提升自己的建构水平。
在游戏结束的环节,组织幼儿欣赏自己及同伴的作品,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及审美能力,还可以使幼儿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欣赏,可以现场展示或拍照保留建构作品,可以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从整体布局、合作与分工、材料选择、游戏常规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的评价可以是画龙点睛式的,以提升幼儿的建构经验:小朋友看看,我们建构的公园美丽吗?你觉得公园里还可以有什么呢?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建构呢?你建构了什么作品?用什么材料?遇到困难了吗?你是怎么解决的?……
创造性游戏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一个主题往往需要在多次游戏中不断地推进和完善。因此,游戏结束后,针对整体布局上不够丰富、同伴间的协商合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教师可以启发幼儿讨论:对下次游戏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还需要增加哪些搭建或辅助材料?……帮助幼儿拓宽思路,逐渐丰富场景、材料、主题、情节,使幼儿对下次游戏充满期待。
结构游戏对于大班幼儿各方面的综合发展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结构游戏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想法,提供丰富的建构材料,运用恰当的指导和支持策略,支持幼儿自主开展结构游戏,让幼儿成为结构游戏的主人。
[1]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吴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