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要我玩”到“我要玩”
——谈谈幼儿游戏的主体性发挥

2015-02-14 08:09厦门市仙阁幼儿园林东阳
幼儿教育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木子抽奖幼儿园

厦门市仙阁幼儿园 林东阳

从“要我玩”到“我要玩”
——谈谈幼儿游戏的主体性发挥

厦门市仙阁幼儿园 林东阳

游戏是幼儿通过模仿、想象、扮演角色、使用材料等方式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活动,是幼儿独立自主的活动。但在一些幼儿园开展的游戏中,幼儿的游戏不是“我要玩”,而是“要我玩”。他们更多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师的“经验”或“要求”,被动地摆弄材料或与同伴“象征性地互动”。幼儿取什么材料、跟谁玩、玩什么、怎么玩,几乎都在教师的“导演”下进行。往往是教师宣布“今天的游戏玩到这里,小朋友可以自由活动”了,幼儿才开始兴奋起来:“好了,老师的游戏结束了,我们可以玩自己的游戏了!”在这样的游戏中,谈不上真正的自主,更不用说“幼儿是游戏的主人”。

因此,让幼儿“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是摆在每一个幼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难题。我们尝试着从环境的改变入手,提出“我的游戏我做主”,尝试着放手,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的游戏从被动的“要我玩”向主动的“我要玩”转变。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欣喜地看到幼儿在游戏中的变化。

一、讨论:让幼儿自选主题

但凡幼儿喜欢的游戏,一定是根据他们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展开的,并且一定会是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的。因此,在游戏中,我们选择“放手”,让幼儿自己选择主题。

游戏前,教师创设谈话的环节,引导幼儿说说:“我想玩什么游戏?”“想怎么玩?”通过谈话,让幼儿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例如,一次玩游戏时,有个幼儿提出:“我想玩中药房。”中药房这个游戏还从来没玩过,但教师并没有否定他的想法。教师继续问:“你想怎么玩?”“我想邀请蕊蕊和我一起玩,早上我们已经说好了。蕊蕊带了很多药盒,有板蓝根、喉风散好多好多的盒子。我当医生,蕊蕊当药师……”类似这样的谈话是每次游戏前必须经历的环节。一方面,通过谈话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想法;另一方面,一个幼儿或几个幼儿迫切地、兴高采烈地想进行游戏的样子,不仅可以引起其他幼儿的共鸣,也可以为那些还没想好开展什么游戏、怎样开展游戏的幼儿做铺垫,引导他们大胆地想象,自由选择想玩的主题。

因此,教师应从主题的选择入手。整个游戏中,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主题,自主地展开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尽情地展示自己对角色的了解,自发地交流自己对角色的感受。

二、商量:让幼儿自取材料

幼儿的游戏往往依赖于具体的材料或玩具来进行,在幼儿眼里“这些东西是什么,也就一定成了什么”。很多的东西可以成为幼儿的游戏材料。但是,我们也意识到,只有当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和想法来使用游戏材料的时候,才能有活动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才能让幼儿产生真正的兴趣,让幼儿获得自主的体验。

游戏过程中,我们一改平时由教师收集材料以及摆放材料的做法,改由幼儿根据游戏的主题以及需要,与同伴或家长共同收集游戏所需要的材料和道具并加工制作。游戏开始时,幼儿和同伴根据当天要玩的游戏内容,与同伴商量,并寻找可用资源或者可替代物品,对游戏室进行布置、整理。游戏过程中,他们还可以根据不断产生的游戏情节,及时选择所需要的材料和设施设备等,不断延续游戏的过程、充实游戏的内容。

案例:一次游戏时,幼儿突然提出想玩自动售货机的游戏。那是幼儿在一次与家人周末亲子游的途中,看到马路边的自动售货机上卖各种各样的饮料,因此,他们产生了想玩一玩“自动售货机”的想法。但是,现场并没有现成的自动售货机,幼儿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最后,他们决定自己做一个。于是大家分头行动,有的找笔和颜料,有的找箱子。第一次,找箱子的伙伴带来一个伊利牛奶的纸箱,大家觉得太小了。后来,又派了一个他们觉得“有办法”的人,找到了一个上次他们用来做公共汽车的纸箱,这下大家都满意了。他们制作了一个简易的“自动售货机”。这个售货机在后面的几次游戏中不断地被修改,比如窗口不够大、不够多,纸板不透明以致看不到里面卖的饮料,需要一些广告单……幼儿不断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寻找和取放材料,最终,一个令人满意的“自动售货机”应运而生了。

三、探讨:让幼儿自定空间

幼儿的游戏离不开游戏环境的创设。环境的创设、空间的布置,既关系到幼儿游戏活动中的心情,又关系到游戏的有效推进。

在游戏环境创设中,我们把自主游戏环境的创设作为游戏活动的一部分,引导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环境设计。例如,让幼儿自己摆放活动区、调整场地,幼儿自己布置商店、娃娃家、理发店、花店等。在环境的创设中幼儿自主、自立能力获得了很好的表现,需要得到了满足。

案例:大班的游戏开始了,倩倩和乐乐几个幼儿想一起玩“幼儿园”游戏。他们选择了一块靠近走廊的地方准备建一座幼儿园。他们首先找来几片矮小的屏风建成了围墙。一会儿,他们又发现幼儿园只有一间教室,太小了,幼儿园还可以有操场,还可以有大型器械和种植角。可是,围墙已经围好,房间的摆设已经摆好了。这时乐乐发现隔壁的牛牛他们几个在商量角色,还没开始游戏。于是,乐乐与牛牛他们商量,让原本准备开剧院的牛牛他们腾出了地盘,这样幼儿园的围墙再次得到了延伸,操场、大型器械也都有了摆放的位置,大家一起高兴地玩起了“幼儿园”的游戏。

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在对空间的把握及自我的调整过程中,丰富了自己的各种经验并培养了良好的规则意识。教师要有敏感的意识,善于抓住并利用它。

四、互补:让幼儿共同发展

自由的游戏,不仅可以满足幼儿游戏的愿望、丰富游戏情节,而且可以让幼儿在游戏的互动中,共同面对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经验互补。

案例:游戏已经开始10来分钟了,可是乐乐和悠悠的超市里还是冷冷清清的。他们到其他区域绕了一圈,发现新开的肯德基、戏院吸引了许多小朋友前去参与。“怎么办?”悠悠先着急了。乐乐说:“要不,咱们来玩个抽奖吧。前几天,我和妈妈去商场买东西,门口就有很多人在等着抽奖,队伍排得可长呢!”悠悠说:“可是,我们没有礼品和抽奖券。”乐乐说:“走,我们去架子上(材料库的架子上)看看。”于是,两人就把商店交给其他伙伴,跑到隔壁的资源库。他们首先找了个篮子,接着就在架子上东翻翻、西找找,不一会儿就找到一个月饼礼盒,又找到一个饼干桶。走之前,乐乐又从材料库拿了一瓶大的洗发水和一瓶大的沐浴露,两人兴高采烈地回到了超市。突然,乐乐又想起还没有准备抽奖券呢,于是又找了笔和纸张。回到超市,几个人商量着怎么抽奖,接着,有的画画,有的搬桌子摆礼物,一会儿几张奖券就做好了。他们开始吆喝着:“抽奖了!抽奖了!”吆喝声确实给他们带来了许多的“客人”,但紧接着,他们就发现“一抽(奖)就中”的方法不合适……后面几次游戏,他们做了调整:只有奖券上有带“8”的才能拿大奖,其他的是小奖;需要买他们超市的东西才能参与抽奖。另外,为让更多的人知道超市有抽奖,他们又设计了很多宣传单,到其他的游戏区去分发……

很明显,整个游戏中教师没有干预和指导,但幼儿的游戏并没有因为缺少教师参与而停滞不前。幼儿在自由的时间里,想自己所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游戏中,有“经验”的乐乐不自觉地进行着经验的传递,并且毫无保留地在团队中担当“解惑者”的角色,而其他幼儿则在与他的互动中也不断地丰富和提升着自己的游戏水平。游戏逐渐展开,一个个问题也迎刃而解,幼儿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受益,共同发展。

五、协商:让幼儿角色自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作出选择的活动,是他们自编自导的过程。他们当什么角色,做什么事情,每个选择都是合情合理的,都是以满足个体兴趣和需要为主的。游戏中,我们鼓励幼儿自主地选择角色,并在游戏中互相合作,遵守规则。

案例:昨天,乐乐的妈妈给资源库送来了很多大大小小的药盒和空药瓶,乐乐、浩浩都想去药房当药师。游戏开始了,浩浩第一个跑到材料区的盒子专柜,边拿材料边说着:“我先来的,我当药师。”乐乐不甘落后:“东西是我妈妈拿的,我昨天就想好要来玩的。”持续了几分钟,乐乐看自己没办法拿到材料,就哭了。这时,浩浩紧张了,一边不停地瞄着老师和周边的小朋友,一边不停地帮乐乐擦着眼泪,说:“我们商量,我们商量,你不要哭了。”听到“商量”,乐乐不再哭了,看着浩浩。浩浩说:“今天我先玩嘛,下次你再玩?”乐乐不愿意。“那要不我们就玩‘剪刀、石头、布’,谁赢了,谁来当。”乐乐一听,觉得这个主意挺好的,最后,猜拳胜利的浩浩赢得了当药师的权利。

案例:游戏已经开始好一会儿了,娃娃家的几个幼儿还在那里协商角色。木子一脸的不开心。子妍看见教师,立刻跑过来,拉着教师说:“老师,我们想请木子当妈妈,可是木子不愿意。”另一个幼儿也插嘴说:“木子当妈妈当得很好,她带孩子去医院又带孩子去公园玩,今天我们想让她再当一回,可她就是不愿意。”幼儿这么一说,让教师联想起上次游戏,小结时木子在分享当天的游戏情景后,教师是这么夸过她。教师就问木子:“为什么不愿意当妈妈呢?”木子回答:“我不想当妈妈,我已经当了很多天的妈妈,今天我想当娃娃,可是他们还叫我当,我才不高兴的。”看着木子一脸的无辜以及伙伴们的期待,教师明白了怎么回事。教师就转身对娃娃家的几个幼儿说:“游戏是开心的事,既然她不愿意,我们能不能再想个办法让大家都开心呢?”在一旁的子妍说:“其他组都开始了,要不,我来当妈妈。”很快,她的建议得到大家的支持。

一句“其他组都开始了”,不仅道出了幼儿迫切希望游戏的心声,同时也表现了幼儿在碰到问题时能够果断用退让的方式来解决游戏争执的勇气和担当,确保整个游戏组的幼儿能顺利进入游戏。通过这样的自主协商,不仅帮助幼儿树立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且让幼儿进一步理解“责无旁贷”的道理,获得了积极的经验。教师要不断积累观察与指导的经验,分析幼儿在游戏背后的所思所想,不断促进每个幼儿在角色上获得发展。

放手,并不等于放任。从“要我玩”到“我要玩”,需要教师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在幼儿碰到困难或举棋不定的时候,教师应能以同伴甚至是引导者的身份,及时地支持、帮助和引导幼儿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3]徐泽民,洪晓琴.走进游戏,走进幼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4]华爱华.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吴梅香)

猜你喜欢
木子抽奖幼儿园
开学大抽奖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笠翁对韵(六)
笠翁对韵
大抽奖
笠翁对韵(三)
笠翁对韵(二)
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