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微课提高生理心理学实验教学效果的可行性分析*
彭淑娜,王金道
(嘉应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梅州 475001)
摘要:在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0-2020年) 》的过程中,在“微时代”的趋势下,微课成为我国当前教育科学信息化的资源共享建设重点和研究热点之一,将“短小精悍”的微课应用于高校生理心理学实验教学中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促进教师提高实验教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生理心理学;实验教学;微课;提高
收稿日期:2015-08-09
基金项目:嘉应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YJG20150312).
作者简介:彭淑娜(1986-),女,广东揭西人,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助理实验师,硕士.
中图分类号:B845
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学习的媒体。传统的四大媒体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自从20世纪80年代之后,多媒体技术发展之速可谓是让人惊叹不已;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我们已经进入了“微时代”,微信、微商、微博、微电影、等“微”概念正日新月异地融入并改变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方式。微课也是其中一种——以短小精悍为特色的在线视频。微课的到来,给教师们带来了新的希望、新的挑战。
1高校生理心理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我国生理心理学的奠基人汪敬熙(1893-1968)称自己的工作目的是:“作行为之生理的分析,即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基础。”这句话言简意赅、深刻地指出了生理心理学的真正内涵。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核心课程之一[1]。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高等院校心理学专业得到了较快发展。这门课程的实验操作部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心理学中的概念、理论、技术和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逻辑思维基本科研能力。总结现有的生理心理学教学情况结合研究者自身教学生理心理学课程在实验实践教学方面遇到的一些困境,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①生理心理学实验教学仪器数量缺乏且性能欠佳。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心理学起步就较晚,更不用提实验室的建立要多完善了,心理学专业实验室的实验仪器往往是10套左右的JGW-B型心理学实验台、50台左右的电脑及“实验心理学教学系统”实验软件。而一些现代实验仪器,脑电记录仪(EGG/ERP)、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MRI)、正电子扫描技术(PET)、多功能睡眠监护系统却因价格昂贵等原因难以购置。实验教学也因此而出现停滞现象。
②在实验实践教学方面,地方本科院校心理学专业的师资不强,往往缺少或者根本没有专业的实验实践教辅人员,就算配备了实验人员,也因为身兼数职而难以展开专业性工作。
③生理心理学课程建设的投入不够,在教材出版方面显现无遗。可供选择的教材目前统计只有6本,最新的是李新旺编著《生理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1第一版、2008第二版);目前只有首都师范大学的李新旺教授在编写教材的同时,还专门编制了与之相对应实验指导教材。其他的教材还有张卫东编著《生物心理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沈政等《生理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第一版、2006第二版);李新旺编著《生理心理学导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匡培梓主编《生理心理学》(科学出版社,1988);邵郊编著《生理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④课前课堂课后的时间利用率低。实验能力是综合考量学生专业性能的最好方式。它要求学生在课前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仪器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并对实验过程进行预习和思考;这样学生在实验课堂中才能够真正理解教师的实验演示和实验讲解,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有些实验对操作精细度非常高,例如“眼动仪的操作技能训练”不仅仅要熟悉软件的使用而且在瞳孔对焦时硬件调试的精细度要求高。对于一些难度高的实验还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操作。
2将微课引入实验教学的可行性
根据上述生理心理学教学的现状和困难,结合微课的时兴性和有效性,本研究尝试把微课的应用引入生理心理学的实验教学中,以期改善实验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2.1 生理心理学的实验实践教学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0-2020年) 》指出,教育科学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素有“中国微课之父”之称的胡铁生老师认为:微课不仅仅是新的“课堂”表现形式,而且是新的“课程”资源形态。他非常重视资源的共享。大量的微课实践研究说明:微课的从视频拍摄,课程设计、后期制作来说不仅仅一个技术开发过程,而且是一个在先进教育理念支持、智慧创意的教学设计方法指导下进行了一种创造性活动,起到决定性因素的还是教师[2]。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信息资源形式就以其“主题突出、短小精悍、交互性好、应用面广”等特点被广泛认可,微课概念在教育领域迅速传播,相关实践和应用也迅速展开[3]。截至2015年4月已经举行了两届全国高校微课大赛,各个高校参与度热情非常高,就第一届而言比赛得到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及高校教师的大力支持与积极响应,全国共设31个省级赛区,全国参与比赛的高校超过1600所,参赛选手12000多人。就学校教育而言,微课不仅成为教师和学生的重要资源而且还是目前很多高校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模式,微课的发展也必将带来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数字化教学改革风潮。关于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前景,走在教育前线的高校教师大部分持乐观态度。胡铁生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参赛教师认为微课在高校将有“较好”或者“很好”的发展前景占到了83.87%。这说明大部分教师对微课的应用和发展比较有信心[4]。微课的价值还体现在更广泛的“教学相长”的过程中。通过网络的散布,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向同行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向学生学习,向反思学习,……甚至可以与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的师生交流学习,分享各自的心得和经验。
2.2 生理心理学的实验教学要整合资源的利用率
微课的时兴性强化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有效推进数字化学习资源共建和共享。李新旺教授认为实验课教学薄弱的原因很多,除了师资原因以外,还有购买实验仪器的资金缺乏以及没有实验室等问题[5]。为了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利用好有限的实验仪器最好的办法就是整合资源。生理心理学实验课可以考虑借用生物学专业、医学专业的相关设备进行实验,再者,地方院校应该联合起来,尤其是在实验设备上的共享问题应该早日提上日程。由于借用设备的审批需要相关领导的商洽和同意,如果能够通过微课的形式就可以让学生多次观看视频学习之后再前往其他院系操作实验,更好地利用资源。
2.3 微课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根据记忆的以往规律我们知道“首尾易记,中间难”,所以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能够创造更多的首尾效应,学生可以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进行学习例如等车、等人甚至课间。认知负荷理论指出我们的认知结构是由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组成的;其中工作记忆容量有限,一次只能存储7±2个模块。传统的课堂教学多达45分钟,知识点繁多,认知负荷过高,阻碍学生知识的建构。短小精悍的微课是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自然而然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焦建利认为曾经时兴的课堂实录式的视频资源已经不能顺应互联网时代学生们的注意力模式,更不能满足学生的求新求异求快的需要[6]。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微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4 微课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动手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填鸭式的甚至有些教师讲完授课内容就拍拍屁股走人,对于学生有无理解,对实验操作有无掌握无人问津。在独立学习微课之后,学生能够以多种方式完成预设任务比如他们可以独立、协作或者集体学习的方式对微课呈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并对困惑的问题提出质疑;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的、课堂的反馈信息做出科学高效和有针对性的的课堂教学决策;学生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小组的讨论、团队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及困惑。通过多种方式,使得探究的深度远远比传统课堂更为深入,学生暴露的问题也更全面和彻底,教师的讲解更有有针对性,学生理解的也就更加透彻[7]。
3如何将微课引入实验教学
3.1 科学设计生理心理学的课程体系
微课是在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开展的。遵循学科专业与课程内容的紧密结合、课程理论学习与实验教学的紧密结合、启迪教育思想与提高专业素养紧密结合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学生背景知识的发展性和阶段性,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对于旧的教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和修改,对课程的体系进行重新建构,使课程体系更加符合我校心理学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把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其中,形成比较完善的生理心理学课程建设体系。只有在合理的建设课程体系的前提下微课的进展才能有一个理论支撑。
3.2 努力提高教师的制作微课的技术水平和实验教学能力
目前,由于师资队伍相对落后、职后教育相对脱节,这就导致了教师不能及时适应新的技术要求跟不上最新的实验研究步伐。职后教育是提高生理心理学教师实验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不仅需要通过自学来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的而且应该进一步争取职后教育达到提高微课制作技术水平的目的。
与其说微课是资源开发工作,不它是集网络课程的设计、规划、建设应用与研究的复杂系统工作[8]。从两届的全国高校微课大赛的参与度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在微课的推行上都有很大热情,可是教师们遇到的首要问题是技术方面的,关中客通过研究发现52.18%的教师认为微课视频的后期编辑加工技术难度大,认为微课制作的不足也主要是技术层面的。这些充分表明一线教师急需微视频制作技术方面的指导。由于视频编辑技术有深浅,教师们有各种不同的专业背景,所以在选择制作软件的时候就应该选择技术门槛低,易操作的软件[9]。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培训和自学的相结合的方式学习相关软件如录屏软件、视频编辑软件,只有降低技术难度,并且最大限度提供技术支持的情况下,才会有更多的教师主动地参与到微课的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李新旺.努力加强生理心理学学科建设[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增刊):26-28.
[2]胡铁生.微课建设的误区与发展建议[J].教育信息技术,2014(5):33-35.
[3]胡铁生,周晓清.高校微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5-13.
[4]http://weike.enetedu.com/news/html/2014-1-22/20141221400301.htm.
[5]李新旺,方平.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心理学专业建设水平[J].中国大学教学,2005(2):36-37.
[6]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
[7]孙方霞.关于微课教学的思考[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4(6):56-57.
[8]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9]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责任编辑侯中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