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浅析
李金东
(江苏理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趋严重,离校未就业大学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究其原因,主要有就业期望值过高、跨专业求职以及自愿失业等。为进一步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高校应该建立详细的未就业毕业生档案库、分类提供精细的职业指导、有针对性的推送就业信息、扶持自主创业以及加强就业、创业信息的宣传工作。
关键词:高等教育;离校未就业;职业指导
收稿日期:2015-06-09
作者简介:李金东(1983-),男,江苏赣榆人,江苏理工学院讲师,硕士.
中图分类号:G647.38
高校毕业生的人数正在逐年增加,从2001年的114万到2014年的727万。就我们江苏省而言,2014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再创新高,达到了54.1万,截至2014年7月16日,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为38.53万人,就业率仅有71.23%,也就意味着今年我们江苏有15.57万的高校毕业生离校未就业。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是指在取得高校毕业证书后仍未落实工作岗位的学生,他们的就业问题已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且有日趋加剧的趋势,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及家庭的共同关注和关心。如何在他们离校后对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使他们能够尽快的顺利就业,已成为我们高校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1]。
1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未就业原因分析
面对如此庞大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群体,我们首先要了解他们未就业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1 就业期望值过高导致就业困难的毕业生
所谓就业期望值,是指毕业生希望获得的工作岗位对自己在物质上、精神上需求的满足程度,如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和条件以及自己的能力和特长能否得以施展等。目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中,因就业期望值过高导致就业困难的占很大一部分比例,这部分毕业生不能正确摆正自己的位置,对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工作地域、工作环境等方面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刻意追求所谓的“理想工作”,高不成,低不就,导致不能顺利就业。
1.2 跨专业求职导致就业困难的毕业生
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群体中有这样一部分毕业生,他们对自身所学专业并不认可,将来也不希望从事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工作,所以在求职过程中,选择跨专业求职。在跨专业求职的过程中,因缺少扎实的专业知识及实践能力,在与所跨专业的学生进行岗位竞争时,往往以失败而告终,这直接导致了了跨专业求职学生的就业困难[2]。
1.3 因各种主观原因不愿意就业的毕业生
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群体中,有一部分是自身不愿意就业的:比如因准备参加各种考试(公务员、事业单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等)而不就业的备考族;因人际交往障碍,害怕进入职场的毕业漂族;因欠缺自食其力的观念和责任、不肯吃苦而不就业的啃老族。这部分学生没有就业纯属个人主观原因,也称之为自愿性不就业。
1.4 因各种客观原因导致就业困难的毕业生
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群体中,有这样一部分毕业生,他们因各种客观原因,导致了自身就业困难:比如因自身生理缺陷导致求职受挫的;因自身学业较差,达不到用人单位聘任要求的;因自身缺乏求职技巧,得不到面试机会的;因自身缺乏求职技巧,语言表达能力较差,通过不了求职面试的。这部分学生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的重点帮扶对象,同时也应该重视对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3]。
1.5 有创业意向或正在创业的毕业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为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政府和高校一直都在倡导大学生自主创业,相关部门出台了很多的扶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各高校也普遍开设了创业相关课程。在这样一种大的社会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走向了创业的道路上来,主要有网络创业、加盟创业、兼职创业和团队创业几种类型,其中网络创业占很大一部分比例。
2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的路径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能否健康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国家也十分重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相关部门也出台了很有针对性的政策文件来促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的《关于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的通知》以及教育部印发的《关于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对于我们高校来说,本人认为,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①建立完善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档案库
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的《关于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了:“地方各级人社部门所属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面向所有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包括户籍不在本地的高校毕业生)开放,办理求职登记或失业登记手续,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摸清就业服务需求。”对于我们高校而言,要把任务层层分解到院系,责任到具体的辅导员班主任,并在未就业毕业生离校前,为他们每个人都建立一份个人档案,除了统计他们的家庭住址、家庭电话、个人手机、QQ、微信等基本信息外,更要组织他们填写个人求职意向,主要包括单位性质、地域、待遇期望等,并认真做好统计、分类工作,建立较为完整的未就业学生档案库,为下一步开展就业跟踪、进行分类指导和分类推荐工作打好基础。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也要及时更新档案库,为地方各级人社部门所属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行实名登记提供必要的信息衔接和补充[4]。
②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进行分类管理,提供精确的职业指导
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档案库建立以后,高校要结合他们未就业的原因,进行分类管理,并提供精确的职业指导。对于因就业期望值过高导致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他们尽快转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期望值,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意识,拓宽就业视野;对于因跨专业求职导致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我们一方面要鼓励他们从事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在跨专业求职时,尽量选择对专业知识要求不高的工作岗位,以增加求职的成功率;对于自愿性不就业的毕业生,我们要通过各种方法转变其思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对于因各种客观原因导致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我们要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职业指导:比如因身体残疾不能就业的,高校要与学生生源地的残联沟通协调,做好残疾学生的就业推荐工作。对于因缺乏求职技巧导致就业困难的毕业生,高校要通过应聘指导、模拟面试等方式帮助他们提高求职能力。
③通过各种途径,为有就业意向的毕业生提供针对性的就业信息
在做好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分类管理指导的基础上,我们高校还要通过各种途径为有就业意向的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就业信息。高校要广泛收集各类岗位招聘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筛选,除通过常规的学校就业信息网络发布平台发布外,我们基层辅导员和班主任以电话、短信的形式对毕业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推送,力争准确及时的为未就业毕生提供招聘需求信息及招聘会信息[5]。
④积极引导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投身自主创业
为进一步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创业优惠政策文件,支持、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主要包括创业培训、注册登记、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高校要及时将创业相关优惠政策推送给有创业意向或正在创业的毕业生,发挥政策的促进效应。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高校还要动员专业教师对创业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为他们提供创业技术支持和项目咨询。
⑤做好各种就业、创业政策的宣传工作
为了做好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文件,据调查,毕业生了解就业、创业相关政策文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校的宣传教育,因此高校应承担就业、创业政策宣传的主体任务。学校应在充分理解各类政策的基础上,除通过传统的网络信息平台发布外,还应选择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宣传媒介、语言类型对相关的政策进行宣传,以提高政策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为人才服务机构后期的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6]。
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及家庭的共同配合才能完成。高校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扎实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以使他们能够尽快的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的通知[EB/OL].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方网站,2013-5-30.
[2]佚名.2001年-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表[EB/OL].中国教育在线就业快讯,2013-12-9.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EB/OL].教育部官方网站,2014-5-9.
[4]教育部.关于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通知[EB/OL].中国教育在线就业快讯,2014-7-29.
[5]庄一民.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需求调查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3年(10):1044-1047.
[6]刘慧.社会哲学工程视野中的高校毕业生自愿性不就业问题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0(6):116-118.
Brief Analysis of Vocational Guidance for College
Graduates Leaving School but Unemployed
LI Jin-dong
(JiangsuUniversityofTechnology,Changzhou213001,China)
Abstract:The employment pressure of college graduates is on the rise and the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leaving school but unemployed is also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 reasons mainly include excessive expected value for employment, cross-disciplinary job hunting, voluntary unemployment, etc. To further carry out the vocational guidance for college graduates leaving school but unemploy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all establish detailed archives of unemployed graduates, provide refined vocational guidance in category, push employment information targetedly, support self employment and strengthen publicity of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information.
Keywords:highereducation;leavingschoolbutunemployed;vocationalguidance
(责任编辑侯中岩)